说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实还是有超多的说法的,但是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啊,还有就是孔子了,其实在9月28日其实是孔子的诞辰日,这一天也有很多地方都举行了相关的纪念活动,来此纪念我们的中华文化了。
每年的9月28日,
是孔子的诞辰纪念日。
今日,让我们一起重温孔子20句话,
致敬这位万世之师,文化拾荒者,
儒家创始人……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2500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钱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南宋·马远《孔子像》
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明代 佚名《孔子燕居像》
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来就明白人生正途的是上等人;学习之后明白人生正途的,是次等人;遇到困难才去学习人生正途的,是更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肯学习的,就是最下等的人了。
6、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爱耍聪明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自己受害;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说话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出乱子;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清代《孔子行教像》
7、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省察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相交有没有足够真诚,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验证过。
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想要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在做什么,观察他的来由始末,看清他的心理寄托,这就足够了。
明代·江环《名人画像册·孔子》
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志向坚定,提出问题并且实际思考,这就是仁德。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聪明又好学,还喜欢虚心向别人请教,这就是文。
明代 佚名《孔子画像》
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问孔子的志向,孔子回答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1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德重于才,年轻人要先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和睦,信守承诺,亲近仁爱,做到这些之后,再学习知识。
明代 佚名《孔子燕居像》
1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老是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先去了解别人。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人就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会显得浮夸。二者相互平衡,才能成为君子。
明代孔子像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一定要等他冥思苦想仍然不能领会的时候再去开导他,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重复教导他。
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昭公赐鲤图
17、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缺乏高尚品德的人不能长久忍受生活的贫困和不幸,也不能享受持久的荣华富贵。
1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的过错,如同日食和月食:他犯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人们都仰望着他。
为乘田吏图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却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2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要根据言论来推举人才,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有错误就不听取他的言论。
本文参考自《论语初级读本》
孔子被尊为“至圣”、“文宣王”、“素王”,又被誉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在后人眼里,孔子享受的尊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像这
韩流不喜欢小鲜肉,偏要风靡大叔控,这一现象在迎来诸多男星酷帅再出后变得更加明显了。李栋旭、孔刘等等,都是气质和状态超绝。尤其是
又有影视剧翻车了?前段时间韩娱圈“文化挪用”争议还没有结束,近日就又出现了韩剧贬低中国古代人物的情况。最
丧家之狗,顾名思义,就是失去家人的狗。这显然不是一个用在人身上的好词,一般是形容人很狼狈时候的样子。春秋时期,一个郑人用这个比喻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孔子的陵墓孔林的事情,很多人也问了,为什么会叫这个孔林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呢?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对于这个问题相
最近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问这个孔子为什么非常的偏爱这个颜回,这个问题吧也非常的有意思,所以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礼乐崩坏,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所提出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礼乐崩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那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经典《论语》也是一部国人必读的语录文集。可以说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持续了两千多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了,他创建的儒学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
说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从古至今,这句话可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是知
孔子是鲁国陬邑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人。不过孔子的祖籍并不在山东,他的先祖是宋国的贵族,当年封于栗邑,今河南夏邑。关于孔子的姓
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千里马并不是以它的力气出名,而是以它的品德出名。表明在孔子眼里,品德是高于一切的,也是最基
要说孔子和纣王之间有什么关系,很多人一定意想不到,纣王作为历史上昏君暴君的代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负面形象,而孔子比纣王晚了数百年
说起孔子,相信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这可是我国文化历史的大圣人。孔子目前是中国文化向国际发展的一个代表人物,尤其是他的儒家
说起诸子百家,相信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诸子百家是我国思想上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期间就已经涌现出一大批非常卓
“天命”这个词,一听就带有很浓厚的封建意义,但是这个词,却是孔子也曾经说过的。孔子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一个圣人级别的大人物。不过,孔
说起孔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国历史上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主要提倡仁、义、礼、智、信
说起叔梁纥,估计很多小伙伴们觉着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叔梁纥是鲁国人,拥有士的身份,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陬邑大夫。叔梁纥的祖上是宋国的
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从远古时期便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被无数古人所崇拜着。中国文化里的龙和西方的龙代表的含义完全不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