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经典《论语》也是一部国人必读的语录文集。可以说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会一直影响下去。那今天我们不是来探讨有关孔子的那些思想,而是聊一聊孔子的私事,传闻孔子是“野合”而生,这个“野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否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如果想了解的话,那就别错过下文了。
可能很多人一直认为,说孔子是“野合”而生是指叔梁纥与颜徵在“在野外生下了孔子”。事实上,这是对“野合”两个字的误解。
当时,叔梁纥已经66岁,颜徵在还不到20岁。两人结婚,按照当时的礼仪来说,是不恰当的。因为叔梁纥是鲁国贵族,颜徵在出身平民,地位不一样。再加上年纪太悬殊,所以没办法举行婚礼。而“野合”的意义是不合礼制的婚姻。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后来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最经典的学说。并且,后来还在儒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礼教。同时,礼教也是封建社会为人行事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说,全社会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必须按照礼教的规范来做。在古代,礼教的地位是比法律的地位还要高的。违背了法律,只可能受到国家的惩罚;但违背了礼教,不但会受到国家的处罚,还会受到家族的处罚、道德的审判。
由此可见,礼教是一件非常严肃,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
既然如此,如果说孔子是父亲和母亲在违背礼教的情况下生下孔子,就有些不恰当了。一个出生就违背礼教的人,却用他来作为维护礼教的鼻祖,这不是显得不伦不类吗?
基督教在讲耶稣出生的时候,说的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作为一位少女,在童真的时候就生下了耶稣。基督教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不让玛利亚结婚。如果玛利亚保持童真而有孩子,因此他成为圣母是很恰当的。如果玛利亚是通过结婚的方式,生下耶稣,那就失去了神圣性,就不能被称为圣母了。
显然,基督教给他们崇拜的偶像,安排了一个非常好的出生。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儒教,没有给自己的创始人孔子,安排一个非常好的出生呢?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孔子的出身是一个历史事实。历史上已经这样记载下来了,是不能改变的了。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是根据史料来进行写的,他也不可能修改。
但是事实上,司马迁在写孔子出生的时候,也有可以进行甄别的。因为当时存在各种各样的史料以及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虽然是当时的第一大家,但是诋毁儒家的人是非常多的,把孔子的出身写得不堪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司马迁完全可以通过甄别,认为那种所谓“野合”的记载,是有意歪曲孔子,是对孔子的侮辱,因而选择一种更恰当的史料。
事实上,司马迁确实也做过这样的事,包括他写商朝的先祖、周朝的先祖、刘邦的出身等等,大都是在一些传说的基础上,经过他甄别,采信了其中的一种。司马迁完全可以在孔子出生的问题上这样做。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没有给孔子一个好的出生呢?
我认为,司马迁给孔子一个不好的出生,比给他一个好的出生更好。
朱熹曾说过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孔子没有出生之前,整个社会是混乱无序的,是没有礼仪规范的。只有孔子出生后,创建了儒学,并在儒学的基础上,出现了礼教,因此,社会才有了规范,才有了秩序,因此社会才变得一派和谐。这就像太阳出来,黑夜离开一样。
既然如此,孔子的出生不合礼教,恰恰能够体现这种精神。
如果孔子的出身是符合礼教的,整个社会是非常规范的,那就用不着孔子什么事了,孔子的存在就没什么意义了。
显然,写孔子的出生,和写商朝先祖、周朝先祖及刘邦的出生,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孔子不是帝王,他的意义在于另一方面。所以说,司马迁留下孔子是“野合”而生,是充满微言大义的。
孔子被尊为“至圣”、“文宣王”、“素王”,又被誉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在后人眼里,孔子享受的尊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像这
韩流不喜欢小鲜肉,偏要风靡大叔控,这一现象在迎来诸多男星酷帅再出后变得更加明显了。李栋旭、孔刘等等,都是气质和状态超绝。尤其是
又有影视剧翻车了?前段时间韩娱圈“文化挪用”争议还没有结束,近日就又出现了韩剧贬低中国古代人物的情况。最
丧家之狗,顾名思义,就是失去家人的狗。这显然不是一个用在人身上的好词,一般是形容人很狼狈时候的样子。春秋时期,一个郑人用这个比喻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孔子的陵墓孔林的事情,很多人也问了,为什么会叫这个孔林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呢?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对于这个问题相
最近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问这个孔子为什么非常的偏爱这个颜回,这个问题吧也非常的有意思,所以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礼乐崩坏,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所提出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礼乐崩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那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了,他创建的儒学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
说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从古至今,这句话可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是知
孔子是鲁国陬邑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人。不过孔子的祖籍并不在山东,他的先祖是宋国的贵族,当年封于栗邑,今河南夏邑。关于孔子的姓
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千里马并不是以它的力气出名,而是以它的品德出名。表明在孔子眼里,品德是高于一切的,也是最基
说到孔子我们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他就是我们大中华的文圣了,其实我们都挺佩服和敬仰孔子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其实孔子一直叫孔老二了
孔子学生众多,且不说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之后,几乎所有读书人都是儒家弟子,包括现在的我们,就算在当时,追随孔子的学生依旧是有非
要说孔子和纣王之间有什么关系,很多人一定意想不到,纣王作为历史上昏君暴君的代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负面形象,而孔子比纣王晚了数百年
说起孔子,相信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这可是我国文化历史的大圣人。孔子目前是中国文化向国际发展的一个代表人物,尤其是他的儒家
说起诸子百家,相信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诸子百家是我国思想上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期间就已经涌现出一大批非常卓
“天命”这个词,一听就带有很浓厚的封建意义,但是这个词,却是孔子也曾经说过的。孔子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一个圣人级别的大人物。不过,孔
说起孔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国历史上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主要提倡仁、义、礼、智、信
说起叔梁纥,估计很多小伙伴们觉着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叔梁纥是鲁国人,拥有士的身份,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陬邑大夫。叔梁纥的祖上是宋国的
说到孔子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孔子是中国史上著名的人物,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们从上学开始便接受儒学经典,学习孔子的相关文
若是问孔子的父亲姓什么,那么肯定就会有人会说了:“这不废话么,淡然姓孔了”。然而事实上,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孔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