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很少动怒,但有一次他却大动肝火,还说出了一句非常严重的话,便是“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虽然没有一个脏字,但本义是指一个人的品性已经败坏到了极点,已无药可救,等于是彻底否定了一个人,所以说出这样的话语,可想而知当时孔子是有多么的生气。那孔子是对谁说的呢?下面就来跟各位讲讲这段历史故事,看看这个人最后是否真如孔子说的那样。
1、孔子著名弟子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被教育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思想的起源就来自孔子。孔子一生都孜孜不倦地教诲他人,门下更是拥有数千弟子。但是在这么多学生里,并不是每个人都出类拔萃,品学兼优。
除了像颜回这样能塌下身子听取老师教诲的学生,还有不少“刺头”,他们性格迥异,做出来的事情也往往令人匪夷所思,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宰予。课堂上的他放到现在来看,活脱脱就是个“熊孩子”,经常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乱做小动作,更关键的是他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这让孔圣人十分生气。
宰予这个学生不仅性格活泼,还有点小脾气,经常会发表一些有悖孔夫子观点的言论。比如有一次孔子讲到了仁义这件事,这是孔夫子十分擅长的一个知识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聆听。
但宰予却没有这样做,反而听着听着突然站起来向老师提问:“世人都在追求所谓的仁,那么这个仁在哪里呢?如果我说仁在一口深井中,你也要接着跳下去吗?”这个问题虽然有点胡搅蛮缠,但还真的很难一时间回答上来,不少同学都愣住了。
2、公然顶撞老师
众所周知,为人至孝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这几乎是一种共识。不过有一次孔夫子谈论到“孝道”,其中就涉及到了父母去世之后,子女应该守孝三年这件事。此时宰予又站起身子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都说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这会不会太长了一些?三年的时间里一个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和外人也没有什么交往,礼仪等各方面都越发生疏,即便是3年里不听也不演奏音乐,对应的技巧也会生疏。”
他还破天荒地当场提出:“一年的时间即使把所有一整年的粮食吃完,那新的粮食也会成熟;用来烧火做饭的木材用完了,也都可以重新换一般了,所以为父母守孝只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听到宰予的这番言论就质问他:“别人都在毫无例外地为父母守丧三年,只有到你这里变成了一年,你真的忍心这样做吗?”没想到宰予立刻给出肯定的态度。
孔子继续说:“如果是一个正人君子,那么在守孝期间即便是吃到美食也会感觉到毫无滋味;即便是有机会听到动人的音乐,也根本不会从内心之中生出快乐;既然你觉得这样做非常心安,那就随便吧!”宰予说到这里就拜了一下,退出了学堂,孔圣人评价他不是个讲究仁义的君子。
3、孔子语出惊人
从上面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宰予这个人性格很古怪,喜欢特立独行,根据记载,他不止一次地顶撞过自己的老师。终于有一天,孔圣人对他忍无可忍,借机敲打了一下他,宰予虽然表面上心服口服,但安稳不几天就又像以前一样。
甚至到了学习的后半阶段,白天在屋子里睡觉,晚上到处乱跑找不到人,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让孔夫子难以容忍,于是脱口说出了一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意思就是宰予这个人纨绔成性,根本就无法教导,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那种人。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孔子的这句话还是很重的。
后来孔圣人评价弟子宰予的这句话就流传了下来,至今都被很多老师引用。当一个老师遇到那种顽皮,不好好学习,在批评教育后还是不能改正的孩子,往往就会用“朽木不可雕也”来形容,逐渐这句话就成为了一句口头禅。不过宰予并不是朽木,实际上他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思想家,还是“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
如今的社会不同于孔夫子时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孩子们性格各异追求全面发展的今天,老师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切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要经常使用“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来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孔子被尊为“至圣”、“文宣王”、“素王”,又被誉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在后人眼里,孔子享受的尊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像这
韩流不喜欢小鲜肉,偏要风靡大叔控,这一现象在迎来诸多男星酷帅再出后变得更加明显了。李栋旭、孔刘等等,都是气质和状态超绝。尤其是
又有影视剧翻车了?前段时间韩娱圈“文化挪用”争议还没有结束,近日就又出现了韩剧贬低中国古代人物的情况。最
丧家之狗,顾名思义,就是失去家人的狗。这显然不是一个用在人身上的好词,一般是形容人很狼狈时候的样子。春秋时期,一个郑人用这个比喻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孔子的陵墓孔林的事情,很多人也问了,为什么会叫这个孔林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呢?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对于这个问题相
最近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问这个孔子为什么非常的偏爱这个颜回,这个问题吧也非常的有意思,所以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礼乐崩坏,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所提出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礼乐崩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那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经典《论语》也是一部国人必读的语录文集。可以说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持续了两千多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了,他创建的儒学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
说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从古至今,这句话可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是知
孔子是鲁国陬邑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人。不过孔子的祖籍并不在山东,他的先祖是宋国的贵族,当年封于栗邑,今河南夏邑。关于孔子的姓
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千里马并不是以它的力气出名,而是以它的品德出名。表明在孔子眼里,品德是高于一切的,也是最基
要说孔子和纣王之间有什么关系,很多人一定意想不到,纣王作为历史上昏君暴君的代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负面形象,而孔子比纣王晚了数百年
说起孔子,相信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这可是我国文化历史的大圣人。孔子目前是中国文化向国际发展的一个代表人物,尤其是他的儒家
说起诸子百家,相信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诸子百家是我国思想上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期间就已经涌现出一大批非常卓
“天命”这个词,一听就带有很浓厚的封建意义,但是这个词,却是孔子也曾经说过的。孔子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一个圣人级别的大人物。不过,孔
说起孔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国历史上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主要提倡仁、义、礼、智、信
说起叔梁纥,估计很多小伙伴们觉着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叔梁纥是鲁国人,拥有士的身份,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陬邑大夫。叔梁纥的祖上是宋国的
说到孔子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孔子是中国史上著名的人物,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们从上学开始便接受儒学经典,学习孔子的相关文
若是问孔子的父亲姓什么,那么肯定就会有人会说了:“这不废话么,淡然姓孔了”。然而事实上,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孔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