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不过齐桓公能顺利称霸也并非他一人功劳,也要感谢他身边的能臣为他出谋划策,管仲便是其中一位。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他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等。管仲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给齐桓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最终才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那管仲究竟是有哪些具体措施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个讲解,一起来了解下吧。
争霸,首先是要有钱,没钱的话,军队怎么办?粮食怎么办?就连论功行赏都没有拿得出手的奖励都没有。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管仲改革的重头戏来了,这就是经济改革。
我们之前说过,齐国的重要资源就是海洋产业,包括捕鱼,晒盐,尤其是以盐业为重。中原地方的诸侯国需要食盐资源,他们的获得途径差不多都是从齐国购买。虽然之前的齐国在国策上一直延续姜太公时代的传统,大力发展食盐业,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国家没有直接成体系化的将食盐业纳入国家的运营管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部分的食盐生产、加工和运输的技术通道掌握在私人手中,而针对这些人的税收也因为常年的管理废弛而收益微薄。管仲要做的,就是把盐业的利润重新控制在国家手中。
于是乎管仲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开始在整个齐国内部整顿盐业,将许多私人的盐场纳入到国家管理中,按照每年的收入进行纳税统计,这样就一举将齐国的盐业转化为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专项,同样的,另外一个关乎于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铁器开采和冶炼,也被管仲用相同的方式统一管理起来。有了盐和铁,齐国的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飞速的增长。 解决了政治和经济的双料问题,下面就是最后的军事,春秋时期的中国军事制度已经有了比较成体系的建设,但是在周礼的约束下,诸侯在军事上依然拥有很大的限制,只有摆脱了这种军事制度的限制,重新制定一套合乎时代的新体系,才能更好地动员起国家的军事力量,管仲深谙此道。
他结合着之前介绍过的,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开始对军事制度进行规划,管仲所制定军事制度的要点在于“细致”,配合着他的行政区划层层递进,在每一级的行政区划上都进行了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武装力量。最高设立三军,分别为中军,左军和右军,由国君率领,而组成三军的主要兵源则由乡,连,里,轨,家的各级行政单位中的人口组成,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晋升枢纽,就这样,齐国的军队在其他诸侯国还停留在西周原始军事组织的时候,已经提早拥有了支持其争霸的强大动员力了。
三点都解决了,下面就是正式开始下场,管仲为齐国能够顺利和有资格干涉他国内政树立起了一个崭新的大义之旗:尊王攘夷。啥意思呢?就是迎奉和尊崇周天子,以此获得周天子的认可来讨伐那些蛮夷之国。至于谁是蛮夷,那还不是由着迎奉周天子获得名分的齐国说了算嘛。在这面旗帜的塑造下,齐国一举成为一个真正的领袖之国。通过各种会盟和联合,在诸国间纵横捭阖,顺利的游走,较为强大且跟自己没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就拉拢,而跟自己有利益冲突的强国就想办法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打击,管仲所带领的齐国,真正将军事手段和外交手段完美结合在了一起,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让自己在整个春秋早期的诸侯天下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当然,这对于管仲来说也只不过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基础操作而已,管仲的才能体现也绝非仅仅只有寻常的富国强兵,他的创新水平也在一流的层次上。尤其是率先将经济战引入到大国争霸的舞台上,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有这种意识,可以说从格局上已经超过了许多同时代的政治家。通过收购武器和鹿皮分别让衡山国和楚国丧失了军事物资储备和粮草储备,让齐国直接不战而胜是对外的典型案例,而帮助周室利用青茅草积累财富和利用周王室的名望雕刻石壁来齐国得到意外之财,这种种的奇谋妙计,都发自于管仲,甚至可以说,齐国的霸业和富强,是依靠管仲的一己之力被激发出的奇迹。
然而,没有人可以永生,管仲帮助齐国成为了春秋时代的第一任霸主,但是他自己却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说到管仲,大家对这个人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是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大名早已响彻历史。在当时,管仲是辅佐齐国的。然而明明
说到这个管仲,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对于齐国可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齐桓公能称霸天下那可都是管仲的功劳。虽然管仲对于齐国贡献很大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一代名相,是帮助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的大功臣。管仲才能出众,在经济、哲学、军事等领域都有一番贡献,他的很多故事
诸葛亮的为人对后世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不少人也是把诸葛亮当成激励自己的目标。其实论谋略和成就,诸葛亮都不是三国中最厉害的人
齐桓公这个人物,身上实在是有太多故事了,尤其是他响亮的“春秋五霸之首”的称号,就已经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了。齐桓公曾经主张“尊王
说到这个管鲍之交大家也听说了很多了,还是非常有寓意的一个成语了,背后的故事也非常的有典故,最近很多人也问了,这个管鲍之交为什么叫
说到这个管仲和鲍叔牙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人也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是也还是有不少的人不知道,不知道也不要紧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来
说到这个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感情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因为感觉不是兄弟感情啊,因为他们之间的事情太直爽了,但是其实这样的感情也是难能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曾经风光无限,为什么到了晚年的下场却非常惨呢?其实很多皇帝到了晚年就开始昏庸起来,一方面是年纪大了,还有
东汉末,还没有出山时候的诸葛亮,经常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这两个人,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乐毅是战国后期一位非常杰出的军事家。
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霸主,在他的身边却是忠奸并存,既有像管仲这样的贤能之臣,却也有易牙这样的奸佞小人。易牙应该有不少人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一生尽显英雄气概,但齐桓公的晚年却非常悲惨。齐桓公始终还是没能善用忠臣,把自己的家事给处理好,他的几位儿
2020年的高考语文卷的题目已经公布,而全国卷的作文题中,涉及到了三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那就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五霸之首,齐国国力也一度达到鼎盛。管仲开辟了法家的先驱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让人不得不感叹诸葛亮此人还是挺有野心的。那诸葛亮这番比喻究竟是不是恰当呢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等管仲去世后,齐桓公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朝内奸臣横行,公子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的作文题目,讲述了春秋时期发生在齐国的一件事,题目要求围绕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写一篇自己的感受。不少网
《重耳传奇》出现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春秋五霸之首,他的名气比主人公晋文公重耳还要大,那就是齐桓公小白。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中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