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那可是连孔子都十分敬仰的人,若非有管仲,恐怕后世就难以有汉人继续延续了,管仲可以称得上是大功臣了。不过,在管仲的众多身份当中,却有一个让人不解,那就是他被后世的妓院奉为祖师爷,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管仲会和妓院有这样的联系,管仲究竟做过些什么,历史上第一个妓院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我国古代时候就出现了妓院,当时的妓院是国营企业,据说是由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管仲开创的。
私妓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赵女郑姬,设形容,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又说:“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治,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另外《诗经·周南·汉广》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上面资料表明,这些赵女郑姬精于打扮,善于歌舞,兼善媚术,色艺俱佳。为了金钱她们不惜出卖肉体和色相,有时甚至长途跋涉。她们的经营方式主要是上门服务。《诗经》中用“游女”一词,将当时私妓的经营特点非常贴切地说明了。
营妓(也称“军妓”)的最初形式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出现。据《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书记载,公元前470年前后,“越王勾践输有过寡妇于山上,使士之忧思者游之,以娱其意”。越王勾践为了解决士气低落的问题,让“有过寡妇”为军中“忧思者”提供性服务,这就是典型的“营妓”。尽管当时越王勾践让“有过寡妇”为军士提供性服务,可能是一种应急措施,并没有形成一种制度,但它一直被看作是中国营妓制度的雏形。
但是,真正的国家经营娼妓业,却是由管仲开创的。
管仲,名夷吾,初与友人鲍叔牙经商为生。后来“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被囚,鲍叔牙“遂进管仲”,“力陈管仲之贤,桓公于是任管仲为相”。(《史记·管晏世家》)管仲在任期间,竭力协助齐桓公治理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重新划分行政区域,整顿吏治,严肃军队纪律,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促进生产,统一管理货币,调整物价,通过“尊王攘夷”,控制各诸侯国内政,抵御周边少数民族进军中原。通过这些改革方案,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在位时不但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还设置“女闾”。所谓“女闾”,就是妓院。也就是说,管仲是是第一个设置官方妓院的人。管仲于公元前685年被封为“卿”,死于公元前645年,因此设“女闾”制应该是在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5年之间。这比梭伦创立雅典国家妓院(公元前594年)至少还要早50年以上。因此有人说管仲是“世界官妓之父”。
当时妓女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如管仲设女闾300,据《周礼》中说“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一闾是25家,总数当为7500家,若设700,就有1.75万家之多。
“女闾”制开了国家经营娼妓业的先河。作为政治家管仲,其实行“女闾”制,目的有四:一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清代褚人在《坚瓠续集》卷一记载:“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教坊花粉钱之始也。”二是为了缓解及调和社会矛盾。三是招揽游士,网罗人才。
当时诸侯争雄,齐桓公为了能够称霸天下,借助美女来招引人才。四是供齐桓公淫乐。齐桓公是一个好色之徒,这在文献中有所记载:“好内,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他好色无度,喜欢寻求刺激。但管仲设立妓院,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从中收税以作军费。
管仲设立市妓和妓院,对后世中国公共制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春秋各国纷纷效仿,后世的封建统治者也从此让娼妓制度获得合法地位,这恐怕是作为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思想家的管子始料未及的吧!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当时的妓院肯定不像日后那样畏首畏尾,而是在管仲丞相的庇护之下,光明正大地经营。所以娼妓们当然要奉管仲为“保护神”了,这一习惯也延续到了后世。
说到管仲,大家对这个人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是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大名早已响彻历史。在当时,管仲是辅佐齐国的。然而明明
说到这个管仲,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对于齐国可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齐桓公能称霸天下那可都是管仲的功劳。虽然管仲对于齐国贡献很大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一代名相,是帮助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的大功臣。管仲才能出众,在经济、哲学、军事等领域都有一番贡献,他的很多故事
诸葛亮的为人对后世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不少人也是把诸葛亮当成激励自己的目标。其实论谋略和成就,诸葛亮都不是三国中最厉害的人
说到这个管鲍之交大家也听说了很多了,还是非常有寓意的一个成语了,背后的故事也非常的有典故,最近很多人也问了,这个管鲍之交为什么叫
说到这个管仲和鲍叔牙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人也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是也还是有不少的人不知道,不知道也不要紧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来
说到这个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感情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因为感觉不是兄弟感情啊,因为他们之间的事情太直爽了,但是其实这样的感情也是难能
东汉末,还没有出山时候的诸葛亮,经常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这两个人,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乐毅是战国后期一位非常杰出的军事家。
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霸主,在他的身边却是忠奸并存,既有像管仲这样的贤能之臣,却也有易牙这样的奸佞小人。易牙应该有不少人
2020年的高考语文卷的题目已经公布,而全国卷的作文题中,涉及到了三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那就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五霸之首,齐国国力也一度达到鼎盛。管仲开辟了法家的先驱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让人不得不感叹诸葛亮此人还是挺有野心的。那诸葛亮这番比喻究竟是不是恰当呢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等管仲去世后,齐桓公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朝内奸臣横行,公子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的作文题目,讲述了春秋时期发生在齐国的一件事,题目要求围绕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写一篇自己的感受。不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