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身为春秋霸主之一,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相当有名的,在那个群雄并立的时代,能够成为霸主,除了他手下的臣子们十分厉害,齐桓公本人也必然是雄韬武略。可是,这样一个被历史永远铭记的人,居然还吃过婴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吃掉的是谁?他身为一代霸主,为何最终却会被饿死在宫殿里呢?
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他任用管仲为相,使得齐国日渐强盛,成为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吃婴儿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听过,然而他最终活活饿死,这也许就是报应。
易牙是个非常优秀的厨师,也是中国厨师的祖师爷之一。齐桓公很喜欢他做的菜,有一次,易牙做了一个烹乳猪给齐桓公吃,齐桓公顺口说了一句:乳猪这么好吃,不知道婴儿肉有没有这么好吃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易牙真的烹了一个婴儿来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吓了一跳,问易牙这是怎么回事,易牙说:主公想吃婴儿肉,我就把我儿子给烹了。
齐桓公当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人肉吃没吃不知道,但至少有一点让齐桓公感动得不得了——就为了自己一句话,人家把儿子就给杀了。
“主公,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这3个人不是好人,离他们远一点。”管仲说。“可是,易牙很爱我啊,他把他儿子都蒸来给我吃了呀。”
“人之常情是最爱自己的儿子的,他连儿子都忍心杀掉,对别人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可是,竖刁为了留在我身边,自己把自己给阉了啊。”
“人都是把自己的身体看得最重,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在乎,他会在乎别人吗?”“公子开方呢?他放弃了卫国公子的位置来跟随我,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他难道不是真爱我吗?”
“连父母都可以抛弃,还有什么人不能抛弃?”
管仲的一番话,让齐桓公大感困惑:怎么这3个人的感人事迹到了管仲这里就成了没人性了?
尽管齐桓公有困惑,可是他知道管仲看问题是有道理的。所以,他尽管不愿意,还是把这3个人都赶开了,不许他们在自己的身边。
管仲死了之后没多久,齐桓公实在感觉生活没什么乐趣,忍不住又把三宠给招回来了。
后来的事情则完全按照管仲的推论进行,因此齐桓公生病,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太子的位置明争暗斗,三宠加入了这场争斗,最终易牙和竖刁将齐桓公关在后宫,将他活活饿死了。
“唉,仲父真是圣人啊,我不听他的话,才落得今天凄惨的下场。我死之后,哪里还有脸见仲父啊,呜呜呜呜。”齐桓公临死之前,发出这样的哀叹。
更悲惨的是,齐桓公去世之后67天才有人为他收尸。
桓公四十二年(前644),戎攻打周朝,周告急于齐,齐令各国诸侯发兵救周。桓公四十三年(前643),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 。冬十月七日,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君主之一,也是春秋五霸之首。当政期间齐桓公用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九合诸侯。终始齐桓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当中原霸主的诸侯国,受周天子赏赐。
齐桓公他在位四十三年,霸主地位的稳固。直到晚年,齐桓公开始贪图享乐,昏庸糜烂,终用小人,甚至荒唐到吃婴儿肉,终导致齐国霸主的终结。
齐桓公有一个厨师叫做易牙,做得一手好菜。有一回齐桓公闲说了一句:“山珍海味我都吃腻了,就是没尝过人肉啥滋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回去就把自己的小儿杀了,做成菜肴献给齐桓公吃。齐桓公觉得肉味不同于以往,问是什么肉?易牙说是自己的儿子。这样没有人性的东西,齐桓公大受感动,认为易牙爱他胜过爱自己的儿子!于是让易牙掌管宫中事务。
竖刁为齐桓公幸童,为了出入宫庭方便亲近,主动阉割自己。齐桓公非常怜爱,常常带在身边。
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见齐国强大主动要求跟随齐桓公,为了表示忠于桓公,十五年不回国见父母,其父卫懿公被戎人杀害也没掉一滴眼泪。
齐桓公41年,管仲病重,临终前提醒齐桓公,可以杀死亲子、阉割自己、背弃父母的人,又怎么能忠于国君呢? 这种奸佞小人必须要驱逐出宫,否则必为大患。
管仲死后,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话,依然重用他们。这三个奸佞小人掌握了朝廷大权,忙于在桓公的十多个公子中拉帮结派,争夺权力,寻求新的靠山,把朝廷上下闹的乌烟瘴气。
后来齐桓公生病,竖刁、易牙他们为了矫托王命把王宫用高墙围起,只留一个小洞,桓公饮食,全靠小太监从洞里送入。并很快连饭也不送了,桓公在饥渴中悲惨死去。
桓公死后,众公子忙于争夺王位,直到67日后才在老臣的建议下发丧,此时,桓公之尸已腐烂不堪,虫蛆爬出户外,恶臭难闻。一代霸主齐桓公晚年落得如此悲惨境地,令人哀戚!
说到管仲,大家对这个人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是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大名早已响彻历史。在当时,管仲是辅佐齐国的。然而明明
说到这个管仲,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对于齐国可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齐桓公能称霸天下那可都是管仲的功劳。虽然管仲对于齐国贡献很大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一代名相,是帮助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的大功臣。管仲才能出众,在经济、哲学、军事等领域都有一番贡献,他的很多故事
诸葛亮的为人对后世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不少人也是把诸葛亮当成激励自己的目标。其实论谋略和成就,诸葛亮都不是三国中最厉害的人
齐桓公这个人物,身上实在是有太多故事了,尤其是他响亮的“春秋五霸之首”的称号,就已经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了。齐桓公曾经主张“尊王
说到这个管鲍之交大家也听说了很多了,还是非常有寓意的一个成语了,背后的故事也非常的有典故,最近很多人也问了,这个管鲍之交为什么叫
说到这个管仲和鲍叔牙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人也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是也还是有不少的人不知道,不知道也不要紧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来
说到这个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感情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因为感觉不是兄弟感情啊,因为他们之间的事情太直爽了,但是其实这样的感情也是难能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曾经风光无限,为什么到了晚年的下场却非常惨呢?其实很多皇帝到了晚年就开始昏庸起来,一方面是年纪大了,还有
东汉末,还没有出山时候的诸葛亮,经常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这两个人,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乐毅是战国后期一位非常杰出的军事家。
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霸主,在他的身边却是忠奸并存,既有像管仲这样的贤能之臣,却也有易牙这样的奸佞小人。易牙应该有不少人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一生尽显英雄气概,但齐桓公的晚年却非常悲惨。齐桓公始终还是没能善用忠臣,把自己的家事给处理好,他的几位儿
2020年的高考语文卷的题目已经公布,而全国卷的作文题中,涉及到了三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那就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五霸之首,齐国国力也一度达到鼎盛。管仲开辟了法家的先驱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让人不得不感叹诸葛亮此人还是挺有野心的。那诸葛亮这番比喻究竟是不是恰当呢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等管仲去世后,齐桓公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朝内奸臣横行,公子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的作文题目,讲述了春秋时期发生在齐国的一件事,题目要求围绕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写一篇自己的感受。不少网
《重耳传奇》出现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春秋五霸之首,他的名气比主人公晋文公重耳还要大,那就是齐桓公小白。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中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