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是诸葛瑾长子,诸葛亮的大侄子。三国时期,诸葛恪为东吴权臣,从小被称为神童,陆逊病逝后诸葛恪升任为大将军,带起领兵。不过诸葛恪伐魏惨被而归,回国后为了掩盖自己错误,反而诬陷大臣,此举也是遭到了孙亮的不满。于是孙亮暗中联合孙峻等人将诸葛恪铲除。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以绝后患”,就和诸葛恪有关,下面就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发生在新城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恪、孙亮和孙峻。原文如下:
忽报都督蔡林引本部军投魏去了。恪大惊,自乘马遍视各营,果见军士面色黄肿,各带病容。遂勒兵还吴。早有细作报知毋丘俭。俭尽起大兵,随后掩杀。吴兵大败而归,恪甚羞惭,托病不朝。吴主孙亮自幸其宅问安,文武官僚皆来拜见。恪恐人议论,先搜求众官将过失,轻则发遣边方,重则斩首示众。于是内外官僚,无不悚惧。又令心腹将张约、朱恩管御林军。以为牙爪。
却说孙峻字子远,乃孙坚弟孙静曾孙,孙恭之子也;孙权存日,甚爱之,命掌御林军马。今闻诸葛恪令张约、朱恩二人掌御林军,夺其权,心中大怒。太常卿滕胤,素与诸葛恪有隙,乃乘间说峻曰:“诸葛恪专权恣虐,杀害公卿,将有不臣之心。公系宗室,何不早图之?”峻曰:“我有是心久矣;今当即奏天子,请旨诛之。”于是孙峻、滕胤入见吴主孙亮,密奏其事。亮曰:“朕见此人,亦甚恐怖;常欲除之,未得其便。今卿等果有忠义,可密图之。”胤曰:“陛下可设席召恪,暗伏武士于壁衣中,掷杯为号,就席间杀之,以绝后患。”亮从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恪兴兵围攻合肥新城,守将张特顽强抵抗。诸葛恪久攻不下,反被张特设计射中前额。吴军士气低落,都督蔡林率部投敌。无奈之下,诸葛恪只得下令撤军。回到东吴后,诸葛恪唯恐遭到朝臣非议,故意陷害大臣,同时派心腹执掌御林军,进一步控制朝政。诸葛恪此举激起皇帝孙亮及孙峻、滕胤等人强烈不满。众人决定诛杀诸葛恪。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滕胤口中的“以绝后患”, 意为消除祸根,来杜绝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无名氏元杂剧《谢金吾》第三折中的“如今朦胧奏过圣人,将他两个押赴市曹杀坏了,以绝后患。”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诸葛恪激起孙亮及朝臣的不满并最终被诛杀的情节,是符合历史原貌的。《三国志·诸葛恪传》载:“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罢更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青、徐。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与亮谋。”最终要了诸葛恪的命。而导致这一变故的关键原因,是诸葛恪在合肥新城的惨败。正是由于曹魏合肥守将张特的突出表现,才令诸葛恪损兵折将,并引发东吴内部的权力之争,最终导致了诸葛恪的丧命。
关于这位曹魏中期的守城名将张特,其事迹散见于《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中。下面综合相关资料,对这个人物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据《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魏略》载,张特字子产,幽州涿郡人氏,与汉昭烈帝刘备是同乡。张特早年在诸葛亮族弟诸葛诞手下任职,后来被毌丘俭任命为合肥新城守将。诸葛恪围攻该城期间,“特与将军乐方等三军众合有三千人,吏兵疾病及战死者过半”,而他面对的却是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面对敌众我寡的严峻局势,张特镇定自若,坚守城池九十多天力保不失。此后,张特又采用诈降之计诱使诸葛恪暂停进攻,并趁机加固防御工事。等到诸葛恪发觉中计并加紧进攻时,张特指挥若定,再度将诸葛恪拒于城池之外。最终,诸葛恪损失惨重,不得不全线撤退。张特不仅力保合肥新城不失,还引发了东吴政坛的一场巨大动荡,堪称三国中期头号守城名将。
很多喜欢打篮球的伙伴,应该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某某某你打篮球怎么像蔡徐坤呢?”凭大家的直觉,应该是可以判断出这一定不
淦是一个汉语文字,拼音发音为gàn,总笔划为十一。基础意思是水渗进船中。源于《说文》段玉裁注:“水入船中,必由朕(舟缝)而入。淦者,浸
羽扇纶巾,汉语成语,字的拼音是yǔshànguānjīn,意思是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方巾。形容态度从容。出自于宋·苏轼《念奴娇·赤
网络流行词,特指某人在不知道事情真相,或甘心情愿的情况下,对其他人进行协助,不辞劳苦,随时待命地投入,在感情,物质和资金上不计得失,始终
白月光通常指心里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或物,一直都喜爱,却无法触碰。朱砂痣通常代指心念的心上人、念念不忘的初恋这样的意向。现部分引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也许每一个男子一辈子里都遇到过这两种女人,红玫瑰和白月光。娶了红玫瑰,长此以往,红的变了墙面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广积粮缓称王”是谁最先提出来的,有人说是刘邦,有人说是明朝的朱元璋,也有人说三国时期的这个孙权,那么到底是谁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天子守国门的相关问题,这句话非常的振奋人心,很多人也觉得很有意思,也想知道这句话的具体情况,比方说这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最近很多人想必被一些有钱的恶人做的恶心事给刷屏了吧,真的过份了,所以很多人都在对这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个网友引用了孔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作为一个能让李世民父子俩都争着抢的女人,可见武则天的确有着独特的魅力。武则天不仅仅只是长得好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在小编在网上有看到一个词语,那就是潘嘎之交,这个词语是四个字的,所以也可以叫成语,而且这个成语是有文言文出处的,所以下面我们就简单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一动不动是王八出处_一动不动是王八出自哪个小品 近日,网上经常有一句这样的话干啥呀,锁我喉是吧,掐我脖,臭不要
最近在抖音经常出现一个很好笑的梗,白瞎我以前对你那么好,那么这一句话是出自哪里呢?是出自哪个小品呢?下面就让我
最近在抖音经常有这样一句话,也就是在前几天我遇到这个朋友,就是他在外面纯捡垃圾吃的,被各大的抖友玩坏了,下面就让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