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马上就要到来了,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意味着夏季的节气就快要结束了,但是很明显,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气温却并没有减弱,而且每年最热的三伏天也还没有到来,那么在2020年的夏季,什么时候是入伏的时候呢?小暑的时候又有多热,在这样的天气中,要如何注重一些养生相关的问题和知识?小暑的时候究竟会有多热,在这一时候又可以吃些什么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0年7月16日开始入伏,2020年7月25日入伏结束。
“初伏”也称“头伏”或“入伏”,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这才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头伏第1天2020年7月16日
头伏第2天2020年7月17日
头伏第3天2020年7月18日
头伏第4天2020年7月19日
头伏第5天2020年7月20日
头伏第6天2020年7月21日
头伏第7天2020年7月22日
头伏第8天2020年7月23日
头伏第9天2020年7月24日
头伏第10天2020年7月25日
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也就是说,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但紧接着就是大暑,所以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即便不是最热,但小暑到底有多热?
小暑气节,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但却有热浪袭人之感。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指的是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气,诗人元稹曾书:“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说的正是空气中忽然卷起了热风,原来是小暑遵循四季节气的规律到来了。
“二候蟋蟀居宇”来源于《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都纷纷离开了田野,跑到庭院的墙角下“乘凉”,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讲的是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为地面温度过高,决定放弃低飞,选择搏击长空,因此就会变得更凶猛。
对于小暑而言,除了热,就是旱和雨。
在小暑开始之际,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会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出现高温少雨的天气,称之为伏旱。如果这时出现台风,对水稻等作物来说无疑就是及时雨了,但是这种雨也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如果太多,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造成不利的影响。
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上一年,佛山就曾出现雨夹冰雹的情况,网友们都纷纷发朋友圈惊叹,但也给来不及躲避的市民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农作物种植,还是日常生活工作,都需要提前做好防范,以策安全。
一、解暑
小暑降至天气会变得更热,到了小暑节气到来的那天,暑气会很严重。为此,人们要及时解暑才行。
1、吃些西瓜
西瓜可是解暑利器,因为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且水分多。建议在户外工作的人们,或者说在室内高温环境中从事工作的人,要适当喝些西瓜汁。因为这些人群要忍受高温环境,往往出汗比较多,大量汗液排出后,不仅仅是导致体内水分流失了不少,同时有很多的营养物质也一起被带出来了。如此一来,中暑的可能性非常高。
所以说,人们要喝些西瓜汁,为身体补充水分的同时,也能够补充葡萄糖、维生素C、蔗糖、盐类、果糖等等,为人体补充丢失了的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
2、喝绿豆汤
绿豆一直都是夏季消暑必吃的食物,因为其具有非常不错的清热解暑功效,还具有止渴利尿的功效。在炎热的天气里,喝一碗冰镇过的绿豆汤,立马就神清气爽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温天气中,人体的体温会比较高,若是大量进食冰镇过的食物,很容易导致肠胃不适。因为冰镇的绿豆汤要少喝一些,而且不要从冰箱拿出来之后就立马吃了。需要放置半个小时以上,等待汤中的冷气减少一些后再食用。
二、祛湿
小暑节气降至,三伏天很快就要来了,未来将到处都是三高天气,即高热高温高湿。这样子的天气就好像“蒸桑拿”一样,人们就会下意识调低空调温度,整天都待在温度低的空调环境中国,再还容易出现降雨天气,所以人们很容易被湿气侵袭,若是不及时祛湿的话,身体健康会遭受威胁的。
1、正确使用空调
很多人家庭都有安装空调,大部分在室内上班的人,都是在空调环境中的。一些人为了享受低温,就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这是不行的。因为过低温度的空调环境是违背时令节气的,与正常的四季循环相悖。
为了避免大量湿气侵入身体,出来要调节适当的温度之外。比较怕冷的,身体比较虚弱的人,要多穿一件长款外套,并且要在大腿上盖上小毛毯,这样子湿气就不容易从裸露出来的皮肤中进入到身体里面了。
2、喝些热姜汤
生活中人们烹饪菜肴的时候,都习惯添加葱姜蒜这些调味料,事实上这些食物可不仅仅是调味用的,其还有很不错的药用价值。比如说可以用生姜来祛湿,因为生姜性温,将生姜洗净后刮皮再放入锅中加水煮汤饮用,可以通过生姜的温热之性,将身体内部的湿气逼出来。
因此,时常待在空调房,或者说接触潮湿环境的人群,不妨常饮用生姜茶。上班时间没有时间烹煮的话,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生姜片,效果也是一样的。当然觉得没什么味道的话,可以加些红糖调味。红糖也是性温的,加了它祛湿效果会更好。
6日(惊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广西广播电视台综艺旅游频道共同策划,BJ—Vocal音乐工作室联合制作,由著名歌手平安倾情献
刘德华距离出道到现在已经40年了,在他出道四十周年的直播当中。很多认识并喜欢他的粉丝都来参与了直播互动。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就在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这个节气所代表的是夏天正式的开始,“暑”这个字也就意味着非常的炎热,但是要知
说到我们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皇帝,最长寿的就是清朝的皇帝乾隆了。他可是唯一一个活了89岁的皇帝,对于这个事情,肯定很多人都非常好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十四节气的问题,二十四节气其实已经非常厉害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二十四节气是不是古代的中国人发明的
要了解立冬养生吃什么,我们先来看一首立冬养生歌。 冬至夜长晨接阳, 防寒保暖添衣裳, 脚暖曝背勤搓手,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人民总是有很多智慧结晶,如四大发明、都江堰等,而在天文节气上,二十四节气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那么二
小暑节气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小暑节气到来意味着气温升高,进入伏旱期。小暑前后,我国南方
小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Lesser Heat),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
立冬并不是冬至,而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一个,古人将立冬看做冬天的开始,那么立冬是第几个节气呢?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下
2017小暑已经即将来临了,那么2017年小暑会不会下雨呢?下雨有什么寓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2017年
一年一度的24节气之一小暑就又快到了,那么小暑要吃什么传统食物呢?小暑养生节气吃什么养生呢?想接下来就让小编来
热水泡脚,是很多人的养生理念。泡脚活血化瘀,是最普遍的说法。很多人都喜欢泡脚,包括我自己和家人。不幸的是,对于血
每当清明节的到来,关于节气的话题也是变多了起来。相信鲜为人知的是,清明节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清明”来的。说道这个二十四节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十四节气的问题,但是是不是也会有疑问这个二十四节气到底是谁给创造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的有意思的,还有这
很多人可能还不觉得,立秋竟然这么快就到来了。2019年的七夕之后,就是立秋了,很多人脑海里面的秋天,大概是枫叶满地,秋风瑟瑟,但是真实的
说到中国的二十节气其实还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用的啊,这简直就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厉害厉害,所以这个中国非常有代表的二十四节气大家也要
所谓的二十四节气指的是太阳历中季节变化的二十四个特殊的节令,主要是根据地球的黄道,也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所制
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即将要到来了,惊蛰在二十四节气中寓意着气温回升,降雨增多,而万物生机逐渐显现。那么,你知道2020年的惊蛰是哪一天吗
马上就要到2020年大寒的时间了,大寒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是最后一个节气,但是并不代表着大寒结束之后气温就一定会上升,而且有些地方大寒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春分的到来也意味着春天的脚步会越来越近,气温也会越来越高。春分之后春天的气息就更浓了,百花盛开。而春分
2020年一开始,最令人们关心的还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了,很多人每天看着感染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对于疫情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担忧的,而2
马上就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了,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谷雨也就意味着立夏就快要到了。不过这个时候的气温其实还并不是
大暑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但也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的开始,因此大暑的时候,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中暑了。大暑的天气,很多地方都是
2020年的立秋节气马上就要到了,很多人对于立秋也是非常关心的,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到来,但是秋天的天气却并不会马上就变得很凉快,而很多
小满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是第八个节气,也就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而进入夏天之后,炎热自然成了人们最直接的一个感受了。不过炎热也并不代
2020年的芒种节气马上就要到了,是在2020年的6月5日,也是一年当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节气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因此气温还是比较高的,那
2020年的6月5日正是一年一度的芒种时节,芒种作为一年当中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对于农事来说可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芒种还有一个名字叫做“
眼看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暑马上就要到了,这也是所谓的“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间,光从字面的意思上我们就能感
大暑马上就要到来了,大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虽然说如此,但高温的天气却并不会马上就过去,秋天的凉爽天气也不会很
秋分是一年中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一年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天的来到已经使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那么秋分之后天
霜降在一年之中可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了,因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霜降就意味着冬天快要来了,这是秋天和冬天的一个
处暑是一年当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进入秋季之后的第二个节气,而处暑的意思就是“出暑”,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就意味着炎热的夏季,高温天
小寒是一年当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也就距离立春不远了,虽然说气温还是不高,还在继续降低,但很多人也都怀着对春天的期待了。那小寒时节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已经到来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大雪节气一般也都是这个养生的开始,那么这个大雪节气到底要
大寒已经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了,过了大寒之后的下一个节气就是立春而且大寒也是临近过年,2021年的大寒和腊八节赶在了同
虽然还没有过年,但是立春节气马上就要到来了,2021年的2月3日就是立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虽然天气还很冷,但是也给了人们很
今天是雨水节气,雨水节气是对于农民伯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雨水节气如果有降雨的话,那会对农作物有很大的作用哦。但是对
今天是雨水节气,所以这个雨水节气又有什么样的讲究呢?下面给大家带来这个二十四节气里面的雨水节气的详细介绍,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
最近很多人都比较需要这个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因为想背诵这个二十四节气,但是又不太会背,所以搞成一个歌曲这样的估计要搞很多了,所以有
说起二十四节气,其实这个并不是谁谁谁发明好的,或是那几个人合力完成的,而是我国先祖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产物。最简单也最有说服力的证
古代的皇帝们,可能很多人都希望能够长寿,毕竟自己是地位最尊贵的人,如果能够拥有长时间的寿命可以来享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那将会十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小暑了,这个是二十节气里面的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节气了,这个节气的到来就代表了夏天最热的时候真的来了,那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