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是马伯庸又一部历史纪实作品,背景放在了更加神秘的大明王朝。马伯庸作为当下最热门的作家,他的作品几乎是出一本火一本。这次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并不是讲述明朝的通识,而是重点介绍六个明朝时期发生的基层政治事件,可以说非常的写实,还原了当时百姓在遭遇不公时会用哪些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下面就为大家摘取了两则书评,一起先来看看吧。
《显微镜下的大明》书评一:
亲王最让人赞誉的就是他那一支妙笔,能从浩瀚的历史中找出最微小的细节然后加以修饰成文。本书亲王放弃了粉饰,用克制冷静的叙事替历史之中最底层的蝼蚁之辈作传,看本书才会懂历史有多残酷无情,老百姓这三个字有多鲜血淋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长安、古董、四海等奇幻都市转了一圈后亲王终于又回到了历史文学,并把目光放在了大明朝的最底层,由一点细节出发,从旧纸堆中找出真相,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梳理这些一直被忽略的史实案件。我们表面看的是明朝基层官员和县乡士族的斗法,实际却是明朝这坚固大坝由盛转衰的征兆,那一丝丝一毫毫不起眼的裂缝,在不久的将来却是这看似江山永固的大明朝崩溃的最根本原因。
明朝灭亡从来都不是因为大清,明朝灭亡是因为明朝自身。
丝绢案是本书最重要也最有趣的一案,一个看似简单的不公正税收却在徽州掀起了一场都牵扯到首辅和皇帝的巨大风暴。亲王在书里有句话很妙:“当一项政策实施久了,处于其中的所有人都会变得麻木,不会去思考其意义是什么,仅仅是机械的执行,这是王朝体制不可避免的弊端。”万事都有个开头,我在想如果学霸帅嘉谟没有发现税收的蹊跷,即自己家乡歙县竟然每年多缴8780匹生绢的事实,并且已经交了近200年,那么很大的可能是不会像全县人说的那样立刻就吃不上饭了,反而还会无声的持续下去。但为什么曝出来后所有人都不干了,一定要讨个说法?
因为这有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民怨久已,这不过是个引子,明朝后期繁复的税收和名目已经让所有人都眼花缭乱,而最底层的农民也处于忍无可忍的边缘,别说8780匹生绢,一匹都不行。
从首辅张居正到县城小吏,在我看来其实所有人此时都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故而张居正想变法,底层想抗争。恍惚间600年过去,如今我们知道答案,那已经是个无解的问题,所以看本案才更让人心酸。而结局也是那么的莫名其妙,表面解决了问题皆大欢喜,实际却是和稀泥,歙县少交的丝绢税却是由兵备道里另外一个不合理的税收来冲抵,何其荒谬。这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案子却让我觉得大明亡的不冤,已经病入膏肓,和稀泥的太极终究粉饰不了太平。
如果说丝绢案是官僚太极的一时胜利,那么龙脉之争则是看底层灰户的游击斗争。一面是关乎于全县的科举功名,一面是灰户的生存吃饭,很有点精神与物质孰轻孰重的辩驳之感。而底层人民在吃饭这件事上是认真的,遇到有手段的知县,我们便退,遇到软弱的,我们便进。这个故事虽然是以乡绅胜利告终,集结成册自称保龙案,但再仔细看下时间,双方从万历开始一直争斗到清末,这下就懂了,哪有什么胜利者。
胥吏案是最让我感到毛骨悚然的,民不与官斗这句古话实在不知蕴含了多少血泪方总结出来。官与民,哪怕还不是官,仅仅是权力最末端的小吏,都可以对屁民欲予欲求肆意鞭挞,那无法无天的猖狂即使亲王已经用了克制的文字依然掩饰不住。胥吏之恶,甚于猛虎。而更为难受的是即使六百多年后的今天,这种现象也并没有完全杜绝,我们官本位的思想更是从来没有改变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太阳底下真的没有新鲜事,最无奈的还是底层人民,历史没有他们,生活也没有他们。
黄册的故事亲王说的最细最长,从建立到鼎盛再到衰败,也正代表了明朝皇权对基层的统治强弱,一步步走向名存实亡。精彩的看点在于你会发现底层人民的智慧,再无懈可击的制度,在人面前,都只是一张纸,只要去捅,就会破。最大的感触是一件本来绝对的好事,在时间和体制以及人性的多重作用下,最后依然变成有些人弄权的后花园,也不知是谁的悲哀。
全书读下来其实让人念头不是很通达,总觉得有股子抑郁之气抒发不出来,甚至于想要站起身来改变些什么,但抬手之后却停滞在空中,放不下来,也挥不出去,难受。这里也不得不说亲王文字的魅力,让埋藏在历史中的人和故事有了新的生机,让人追思和感叹。
作者:陈友谅(来自豆瓣)
《显微镜下的大明》书评二:
看完总觉得心里很恍惚,不知道这种恍惚感哪儿来的。
仔细想,才发觉,应该是因为诧异于七百年前的那些事,在七百多年后的2019年,居然还在不断地发生,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徽州丝绢案里的各地博弈,和现在的高铁博弈,如出一辙。
婺源龙脉保卫战和最近的秦岭别墅案里,官僚系统里几个层级之间的斗争,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杨干院的讼案就更常见了,随便点开哪个新闻app,社会新闻版块里都能找出一大堆的类似事情。
至于黄册库,小吏舞弊案和正统年间的那四条冤魂,稍微对社会时政有点敏感的人,都能联想到今时今日,2019年,还正在发生的事,而且,并不少,一大堆。
隔了七百多年,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我们总是乐观地以为人类社会已经本质上被彻底改变了,但回过头去看看,去做对比,会发现,人心还是那个人心,官僚系统还是那个官僚系统,皮可能换了几层,扒下皮来看看骨头,还是那堆一模一样的白骨。
我不知道亲王是否写这本书时有意于春秋笔法,还是极为纯粹地从故纸堆里挑拣一些有感触的事。
有人心的地方,哪儿都一样,到哪个时代,都有好人坏人啊真是。
作者:戚何(来自豆瓣)
《巨人的陨落》这本书是由英国作家肯·福莱特所创作的一本书,2016年4月30日在我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该出出版之后一致受
《时间的秩序》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的最新作品,经过罗韦利上一部的《七堂极简物理课》后,《时间的秩序》就
《喜鹊谋杀案》是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的最新作品,相信不少推理迷们都十分期待这本小说究竟能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不
《赵桥村》有人当随笔看、有人当小说看、有人当散文看。《赵桥村》的写法的确很写实,还原出了一段松弛有度,不紧绷的生活,并且让很多
《数青梅》是胡弃暗的首部短篇小说集,里面收录了7则精选短篇故事。根据介绍来看,这七个故事全部来自生活上的七个瞬间,情节跌宕起伏
《战时灯火》是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最新作品,迈克尔·翁达杰被称为是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全才”,他的代表作有《英国病人》
《人鼠之间》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于1937年出版,后来不仅是被搬上了百老汇的舞台,还被拍成了电影。《人
《唐朝功臣的自我修养》是大唐遗少的最新作品,工科出身的他一直对历史情有独钟,其中唐朝生活最让他痴迷。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
《战国歧途》从书名就能得知,其背景放在了动荡的战国时期。这本书涵盖的内容是从三家分晋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当然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
《七侯笔录》是马伯庸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这次的背景放在了一个架空的世界,讲述了一段关于文人的壮丽传说。千年以来,文人都是靠一支
《起源:万物大历史》从书名来看,这将又是一本探讨人类终极问题中最难回答的一题,人类究竟是怎么来的?虽然已经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对
目前市面上大概有5、6种不同的《曾国藩传》,这次主要是给大家讲讲张宏杰版的《曾国藩传》。对于喜爱历史的人来说,肯定不会对曾国藩
《冰风暴》这本小说,是李安导演拍摄《冰风暴》的电影原著。这部电影入选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提名,并获得了戛纳最佳编剧奖。
很多观众在看了《少年派》以后,都觉得这部剧挺写实的,那《少年派》的小说恐怕就更接地气了。作为“话题女王”,六六的最新作品自然也
威廉二世是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也是普鲁士王国的末代国王。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划者,也是闪电战的创始人。《德皇威廉二世回
爱德华·索普是一位天才数学家,他曾通过计算找到了能够战胜赌场的秘诀。在多数人眼里,正常情况下玩家是不可能次次赢过庄家的,但爱德
《奥丽芙·基特里奇》是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第三部作品,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可能很多朋友已经看过由《奥丽芙·基特里奇》改编的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是当年很火的一本书。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王小峰,把自己8年间比较重要的53篇采访做了一次精选,同时也
《三万年前的星空》是谷川俊太郎所著的全新诗集,作为日本国宝级的文学大师,他早年为宫崎骏、手冢治虫动画所做的词已经深入人心,并且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从书名就能得知,这本书会把博物馆当成主视角,为大家讲解中国历史。每个城市都会有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不仅是
《球形的荒野》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松本清张的作品。这本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看过。实际上这个故事读起
《从前的我也很可爱啊》是石川啄木所著的诗歌集,诗歌为什么要取一个这么可爱的名字呢?因为石川啄木就是一位既能写出明快可爱的诗,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是一部描写拉丁美洲的经典之作,本书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是一位乌拉圭记者,他14岁就为报纸刊文,此后还担
《知宋》更像是一本介绍宋朝冷知识的书籍,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和水浒有关的内容,例如禁军教头是几品官;武松的原型等。喜欢历史的朋友
《高丘亲王航海记》是一本大开脑洞的奇幻小说,讲述的是日本平安时代一位名叫高丘亲王的皇子,游历大唐以及南方各佛国的故事。《高丘
《文明的故事》是一套记录人类文明遗产的巨作,全书共有11卷,内容就包含了人类历史上在文化、经济、哲学、医术、军事等领域取得的重
《一定有人在祈祷着》是一部颇具治愈效果的小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幼儿们,他们都被送往了一个名叫双叶之家的育婴院
很多人对唐朝的覆灭会有一种惋惜之情,作为古时候最强盛、开放的朝代,不少人都患上了大唐情节。《棠棣王朝》这本书重点讲述了唐朝末
《无规则游戏》是一部讲述中东历史的书籍,多数人对于中东这个地方可能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中东的形势依然很复杂,有些国家一直处在战
《撒野》刚出版时并没有激起太多水花,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撒野》的高口碑替他带来了不少关注度,很多读者都评价这是他们读过最好看的
崔永元的《有话说》已经出版大半年了,因为近年来崔永元在网上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所以很多人也想了解他在这本书里到底说了什么。实际
日本似乎进入到了一个“低欲望社会”中,部分年轻人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没有欲望也没有干劲。《低欲望社会》这本书就针对日本当下的经
奈飞早年只是一家开展DVD租赁业务的公司,因为DVD的数量庞大,并且还提供免费快递,所以奈飞迅速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在线影片租赁商。2009
《纸短情长》讲述了民国十二位才子的烟云往事,鲁迅、胡适、徐志摩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但你真的了解他们生逢乱世
作为曾经称霸全球300多年的国家,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英国背后的历史。不过现在英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那个英国了,想要了解现在
《希腊人的故事》是盐野七生又一部关于世界文明史的书籍,也是她的封笔之作。作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盐野七生在国内也有一批忠
《人生算法》是一本极具想象力的科幻小说,但这里面的想象又并非全是天马行空,而是根据未来可能实现的某种概念进行创作,也预示了人类
《变化的位面》在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奇幻文学,作者厄休拉.勒奎恩是美国著名奇幻小说作家,她非常善于刻画各种文化背景。《变化的
《电幻国度》这部图像科幻小说惊艳到了很多人,作者西蒙·斯塔伦海格被称为是瑞典视觉小说大师,如果你之前还不懂什么叫“视觉小说”
《童年的终结》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幻小说,作者克拉克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幻作家之一,他曾三次获得雨果奖还有星云奖,这部《童年的终结》
《人类群星闪耀时》记录了从古至今改变人类命运的14个人,以及影响人类文明的14个瞬间。人类能发现文明,不断进化文明,实际上是个必然
小说《活着》是一本讲述着社会生活的一本小说,初看的时候会觉得太过于悲惨,但似乎命运非常会捉弄人,绝望中总能看到一丝希望。转眼之
《长安与河北之间》是一部讲述唐朝中晚期历史的书籍,作者仇鹿鸣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应该不会对仇鹿鸣老师感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直是近年来最畅销的史书之一。作者通过考古学、钱币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为读者打造了一部更加有趣、生动的
《乡间的日常》是一本讲述田园风光的随笔作品。实际上田园生活似乎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但真正敢于尝试的人又很少。可能他们希望收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原本是ONE上连载的高人气小说,类型是最近一直都很流行的都市题材。30岁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就像是一道分水
似乎很多读者会感觉《助理建筑师》完结的有些猝不及防,其实文中是有几条线索比较隐蔽,需要靠大家的想象来填补。《助理建筑师》整个
《人渣反派自救系统》是墨香铜臭所著的耽美小说,于2014年9月开始连载,11月正式完结。其风格就是很典型的网文类型,一些用词都比较的
圣诞节是一个西方的节日,原本我们并没有过圣诞的习惯。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每到圣诞临近,外面就会有一种
《大唐兴亡三百年》是一套讲述唐朝通史的书籍,从唐朝的建立到覆灭的这将近300年间,错综复杂的时间线让人不知从何下手,想要窥探其中
1924年希特勒35岁,那时他还不是德国元首,但他的思想却在这一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希特勒第一次认为自己是全人类的救世主。《1924:
《大象无形》是一部国内推理小说,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有7.7分,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大象无形》的男主大象是一位记者,他有着超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黄仁宇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当中,作者以“大历史观”充分分析了中国明朝社会的
奥斯曼帝国共有623年历史,是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百年间在同西方国家的争斗中都不落于下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是在看了日剧《黑色皮革手册》后,才转头来看小说版。松本清张作为世界三大推理小说巨匠,其作品一直广受好评,其实推
《残次品》是一部讲述未来星际的长篇科幻小说,于2017年开始连载,2018年正式出版。《残次品》将时间点放在了新纪元,那时人类已经可以
《回答不了》是一本漫画图书,在最近半年内可以说是受关注度最高的书籍之一。作者匡扶这次讲述了11个有趣的小故事,好像能击中所有读
《醉步男》是一部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内容借用了《万叶集》的故事,男主在醉酒后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时空,全文也是把“时间”和“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