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是一部描写拉丁美洲的经典之作,本书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是一位乌拉圭记者,他14岁就为报纸刊文,此后还担任了周刊、日报的编辑、主编。本书将揭开拉丁美洲孤独百年的真相,内容主要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的富有造成人类的贫困”;第二部分是“发展是遇难者多于航行者的航行”,现代文明却使用了一个不文明的手段参与一起古老的掠夺战。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书评一:
西班牙在中世纪时代作为长期和穆斯林、阿拉伯对抗的桥头堡,能屹立不倒,并最终收复国土,不能否认天主教的精神信仰出了很大的力,但天主教的意识形态支撑他们斗争的同时,也为他们后面的历史逻辑打上了深深的宗教烙印,这也包括西班牙(包括葡萄牙)殖民、开拓拉美。《血管》记述了西班牙人把自己打扮成(间或部分殖民冒险家自己甚至也相信)上帝(天主教)的布道者,去教化(征服)蛮夷新世界的异教徒,这也部分解释了他们往往凭借聊聊数人就征服广袤土地的精神原动力,似乎不是单纯所谓对金银(财富)的执着,如果是渴求财富那么作为最大财富的当地印第安人缘何被如此屠戮?殖民拉美尤其是最初阶段是一种印着深刻宗教痕迹的,这恐怕也是同北美殖民的差异性,新教徒的殖民虽然谈不上文明,但北美殖民似乎更注重背后的商业利益,于是我们就不该惊讶于看到类似皮萨罗带着一百七十人的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此广大国土的传奇。
以宗教意识形态为最初目的的征服给殖民地带来巨大的破坏,西班牙灭亡了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等古印第安原住民政权,其杀戮远绝不亚于蒙古征服欧亚,西班牙人推到了印第安人的神庙,在上面直接建立天主教堂,杀光了印第安人中祭祀、僧侣等文化精英阶层,让剩下原住民彻底失去对自己文化、历史的认知,从而在拉美撕开了深深的民族(种族)裂痕。
可能至今这种裂痕应该还在,只是潜藏在深处吧,从而也为使得后来拉美社会持续动荡,经济裹足不前埋下了民族和文化的伏笔。西班牙人为了填补印第安人留下的生存空间,补充他们种植园经济需要的劳动力,又不得不大量购买非洲黑奴。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何羸弱的西班牙-葡萄牙可以一直维持对广大富饶的拉美持续占有——西班牙开放了殖民地贸易、自动采取种植园经济模式、大量买入黑奴、许可金银流出,从而使得开发、殖民的实际利益,即使在最开始也已经被英国、荷兰、法国据有:一方面,英国、荷兰等从欧、非、美洲大三角贸易套利中大获其利;另一方面,西班牙把从拉美运来的金银要么用在奢侈品、宗教仪式、豪华庄园别墅建设上,要么用来进行虚无缥缈的争霸战,反过来无论何种形式的挥霍都最后带动了西欧其他国家尤其是英法国内生产的需求,英、法利用这一历史契机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资本积累,完成了资本主义过度。自然英法就不需要再对拉美动武,进而占据拉美了。后来美国对西班牙开战表面看是为了争夺古巴和菲律宾,实际可能是针对英法,将拉美贸易和经济秩序纳入美国的轨道吧。反过来对拉美而言,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下的拉美只能选择进一步固化殖民地-种植园的社会模式,找到他们在资本主义全球分工中的位置,这真是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逻辑推导。
1800年前后开始,拉美掀起了独立战争,到1860年左右基本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如何理解这种过程呢?除了一般意义的殖民地独立内在诉求外,也可以认为是英法认为已经十分“包容”的西班牙政策还是不足以满足其需求,英国需要进一步拓展其在拉美的经济存在,我们看到书中提到的巴西、智利、阿根廷的动荡部分原因皆由此而生。这个逻辑也一直延续到其后美国在拉美的做大的逻辑——本质上,拉美殖民地并没有形成一种对宗主国的经济内部循环,而是被纳入英美的盎格鲁萨克森体系。而拉美地区特殊的种族结构和历史矛盾使得拉美没有完成类似北美的工业化进程,转而在种植园经济、殖民经济上越走越远,最终错失了历史发展的窗口,形成了现今的状态。
作者:Hugo_Guru(来自豆瓣)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书评二:
在本书成书后约50年的时候,站在制高点上“评价”这本书似乎不太公平,但还是想说说真实想法。
很遗憾,潘多拉的魔盒其实早在人类选择了更具蛊惑性、也更符合原始人生存本能的“物质发展”方向时,就已经打开。物质欲望的驱使从来就不是哪个主义的专利,而是这条时间线上整个人类从族群的角度来说共有的大方向。无论在任何一个地理或社会意义上的范围内,占最大数量的人类成员义无反顾地沿着这个大箭头飞奔过去,像蚂蚁抱团过河一样,不考虑代价地游向物质丰饶所带来的精神上麻醉性满足的彼岸。人类早就放弃了精神世界的探索,或者说,在被麻醉性满足冲昏头脑的时候,背弃了当初说想要在物质精神达到平衡的时候、一定会更倾向于精神发展的自我承诺。
而在所谓的“丛林法则”中,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怎么能用一句简单的结论、具有强烈倾向性的情感判断,就述说故事的全部呢?在这场早就背离了更好选择的道路上,没有谁能站在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制高点,谁也并不比谁更高尚。来自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谨慎推测是:即使没有这些已经发生了的现实,人类依然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实践在这个物质追求箭头引导下的悲剧和带血的狂欢——对,没错,动物性的贪婪是这场游戏中的主旋律,而这旋律从茹毛饮血的古代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没有改变一个音符。
战争,掠夺,贸易压制,奴隶剥削,精神歧视……它们都只是可怕人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只看到表象,甚至只抓着某一事件不放手,看不到全局和更深层次的内在,只会一遍遍可悲地重蹈覆辙——当然,有很多很多人跳了出来,看见了这一切,但这样的人永远只是少数,很难具有改变整个人类发展方向的力量。
即使这样,我还是愿意心怀希望地看到真正的学者、哲学家能够给人们点亮真正的明灯,让狭隘尽量远离。
作者:异域(来自豆瓣)
《巨人的陨落》这本书是由英国作家肯·福莱特所创作的一本书,2016年4月30日在我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该出出版之后一致受
《时间的秩序》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的最新作品,经过罗韦利上一部的《七堂极简物理课》后,《时间的秩序》就
《喜鹊谋杀案》是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的最新作品,相信不少推理迷们都十分期待这本小说究竟能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不
《赵桥村》有人当随笔看、有人当小说看、有人当散文看。《赵桥村》的写法的确很写实,还原出了一段松弛有度,不紧绷的生活,并且让很多
《数青梅》是胡弃暗的首部短篇小说集,里面收录了7则精选短篇故事。根据介绍来看,这七个故事全部来自生活上的七个瞬间,情节跌宕起伏
《战时灯火》是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最新作品,迈克尔·翁达杰被称为是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全才”,他的代表作有《英国病人》
《人鼠之间》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于1937年出版,后来不仅是被搬上了百老汇的舞台,还被拍成了电影。《人
《唐朝功臣的自我修养》是大唐遗少的最新作品,工科出身的他一直对历史情有独钟,其中唐朝生活最让他痴迷。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
《显微镜下的大明》是马伯庸又一部历史纪实作品,背景放在了更加神秘的大明王朝。马伯庸作为当下最热门的作家,他的作品几乎是出一本
《战国歧途》从书名就能得知,其背景放在了动荡的战国时期。这本书涵盖的内容是从三家分晋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当然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
《七侯笔录》是马伯庸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这次的背景放在了一个架空的世界,讲述了一段关于文人的壮丽传说。千年以来,文人都是靠一支
《起源:万物大历史》从书名来看,这将又是一本探讨人类终极问题中最难回答的一题,人类究竟是怎么来的?虽然已经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对
目前市面上大概有5、6种不同的《曾国藩传》,这次主要是给大家讲讲张宏杰版的《曾国藩传》。对于喜爱历史的人来说,肯定不会对曾国藩
《冰风暴》这本小说,是李安导演拍摄《冰风暴》的电影原著。这部电影入选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提名,并获得了戛纳最佳编剧奖。
很多观众在看了《少年派》以后,都觉得这部剧挺写实的,那《少年派》的小说恐怕就更接地气了。作为“话题女王”,六六的最新作品自然也
威廉二世是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也是普鲁士王国的末代国王。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划者,也是闪电战的创始人。《德皇威廉二世回
爱德华·索普是一位天才数学家,他曾通过计算找到了能够战胜赌场的秘诀。在多数人眼里,正常情况下玩家是不可能次次赢过庄家的,但爱德
《奥丽芙·基特里奇》是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第三部作品,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可能很多朋友已经看过由《奥丽芙·基特里奇》改编的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是当年很火的一本书。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王小峰,把自己8年间比较重要的53篇采访做了一次精选,同时也
《三万年前的星空》是谷川俊太郎所著的全新诗集,作为日本国宝级的文学大师,他早年为宫崎骏、手冢治虫动画所做的词已经深入人心,并且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从书名就能得知,这本书会把博物馆当成主视角,为大家讲解中国历史。每个城市都会有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不仅是
《球形的荒野》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松本清张的作品。这本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看过。实际上这个故事读起
《从前的我也很可爱啊》是石川啄木所著的诗歌集,诗歌为什么要取一个这么可爱的名字呢?因为石川啄木就是一位既能写出明快可爱的诗,
《知宋》更像是一本介绍宋朝冷知识的书籍,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和水浒有关的内容,例如禁军教头是几品官;武松的原型等。喜欢历史的朋友
《高丘亲王航海记》是一本大开脑洞的奇幻小说,讲述的是日本平安时代一位名叫高丘亲王的皇子,游历大唐以及南方各佛国的故事。《高丘
《文明的故事》是一套记录人类文明遗产的巨作,全书共有11卷,内容就包含了人类历史上在文化、经济、哲学、医术、军事等领域取得的重
《一定有人在祈祷着》是一部颇具治愈效果的小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幼儿们,他们都被送往了一个名叫双叶之家的育婴院
很多人对唐朝的覆灭会有一种惋惜之情,作为古时候最强盛、开放的朝代,不少人都患上了大唐情节。《棠棣王朝》这本书重点讲述了唐朝末
《无规则游戏》是一部讲述中东历史的书籍,多数人对于中东这个地方可能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中东的形势依然很复杂,有些国家一直处在战
《撒野》刚出版时并没有激起太多水花,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撒野》的高口碑替他带来了不少关注度,很多读者都评价这是他们读过最好看的
崔永元的《有话说》已经出版大半年了,因为近年来崔永元在网上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所以很多人也想了解他在这本书里到底说了什么。实际
日本似乎进入到了一个“低欲望社会”中,部分年轻人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没有欲望也没有干劲。《低欲望社会》这本书就针对日本当下的经
奈飞早年只是一家开展DVD租赁业务的公司,因为DVD的数量庞大,并且还提供免费快递,所以奈飞迅速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在线影片租赁商。2009
《纸短情长》讲述了民国十二位才子的烟云往事,鲁迅、胡适、徐志摩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但你真的了解他们生逢乱世
作为曾经称霸全球300多年的国家,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英国背后的历史。不过现在英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那个英国了,想要了解现在
《希腊人的故事》是盐野七生又一部关于世界文明史的书籍,也是她的封笔之作。作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盐野七生在国内也有一批忠
《人生算法》是一本极具想象力的科幻小说,但这里面的想象又并非全是天马行空,而是根据未来可能实现的某种概念进行创作,也预示了人类
《变化的位面》在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奇幻文学,作者厄休拉.勒奎恩是美国著名奇幻小说作家,她非常善于刻画各种文化背景。《变化的
《电幻国度》这部图像科幻小说惊艳到了很多人,作者西蒙·斯塔伦海格被称为是瑞典视觉小说大师,如果你之前还不懂什么叫“视觉小说”
《童年的终结》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幻小说,作者克拉克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幻作家之一,他曾三次获得雨果奖还有星云奖,这部《童年的终结》
《人类群星闪耀时》记录了从古至今改变人类命运的14个人,以及影响人类文明的14个瞬间。人类能发现文明,不断进化文明,实际上是个必然
小说《活着》是一本讲述着社会生活的一本小说,初看的时候会觉得太过于悲惨,但似乎命运非常会捉弄人,绝望中总能看到一丝希望。转眼之
《长安与河北之间》是一部讲述唐朝中晚期历史的书籍,作者仇鹿鸣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应该不会对仇鹿鸣老师感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直是近年来最畅销的史书之一。作者通过考古学、钱币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为读者打造了一部更加有趣、生动的
《乡间的日常》是一本讲述田园风光的随笔作品。实际上田园生活似乎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但真正敢于尝试的人又很少。可能他们希望收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原本是ONE上连载的高人气小说,类型是最近一直都很流行的都市题材。30岁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就像是一道分水
似乎很多读者会感觉《助理建筑师》完结的有些猝不及防,其实文中是有几条线索比较隐蔽,需要靠大家的想象来填补。《助理建筑师》整个
《人渣反派自救系统》是墨香铜臭所著的耽美小说,于2014年9月开始连载,11月正式完结。其风格就是很典型的网文类型,一些用词都比较的
圣诞节是一个西方的节日,原本我们并没有过圣诞的习惯。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每到圣诞临近,外面就会有一种
《大唐兴亡三百年》是一套讲述唐朝通史的书籍,从唐朝的建立到覆灭的这将近300年间,错综复杂的时间线让人不知从何下手,想要窥探其中
1924年希特勒35岁,那时他还不是德国元首,但他的思想却在这一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希特勒第一次认为自己是全人类的救世主。《1924:
《大象无形》是一部国内推理小说,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有7.7分,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大象无形》的男主大象是一位记者,他有着超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黄仁宇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当中,作者以“大历史观”充分分析了中国明朝社会的
奥斯曼帝国共有623年历史,是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百年间在同西方国家的争斗中都不落于下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是在看了日剧《黑色皮革手册》后,才转头来看小说版。松本清张作为世界三大推理小说巨匠,其作品一直广受好评,其实推
《残次品》是一部讲述未来星际的长篇科幻小说,于2017年开始连载,2018年正式出版。《残次品》将时间点放在了新纪元,那时人类已经可以
《回答不了》是一本漫画图书,在最近半年内可以说是受关注度最高的书籍之一。作者匡扶这次讲述了11个有趣的小故事,好像能击中所有读
《醉步男》是一部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内容借用了《万叶集》的故事,男主在醉酒后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时空,全文也是把“时间”和“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