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年轻是曾当过劫匪,后来加入刘表和黄祖,但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此后甘宁率军主动投入孙权麾下,也正是拉开了甘宁一生的高光时刻。甘宁对峙关羽丝毫不落下风,还夜袭曹营立下无数功劳。不过甘宁并非是一名容易控住的将领,他敢公然违抗军令,所以孙权对甘宁的态度也有所起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甘宁的为人,以及他在东吴的处境。
在江东十二虎臣之中,甘宁的表现无疑是最为亮眼的。他作战敢为人先,又悍不畏死,可谓是孙权手上的一把尖刀。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孙权却从未信任过甘宁。尽管甘宁为江东集团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权却从未给过他单独领兵作战的机会。不仅如此,甘宁终其一生,也没有被封侯,更没有进入过东吴统治集团的中枢。由此可见,孙权对甘宁的态度,是始终不放心的。
众所周知,孙权唯才是用的能力,其实是不下于曹操的。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不肯相信甘宁呢?难道是因为甘宁的能力不足?答案是否定的,甘宁的威势,曾让曹操关羽都为之忌惮。《三国志·甘宁传》注引《江表传》曰:“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儿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当时曹操率兵来出濡须口,并号称有四十万大军。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甘宁却带领了百余名骑士闯入其营帐中,给了曹操一个下马威,也壮了吴军气势。这是何等的勇猛豪迈?也难怪孙权会在事后,对甘宁有这样一番评价:“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不仅如此,当初甘宁与鲁肃镇守在益阳之时,还震慑过关羽。据《三国志·甘宁传》记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云欲夜涉渡。”听闻关羽将要渡河而来,甘宁并没有被其威名吓到,反而要求带领800人守在河流对岸,准备给关羽迎头痛击。关羽在听说了甘宁的打算之后,也明白其骁勇善战,便放弃了渡河的打算。“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这样的甘宁,又是何等的自信?
再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孙权虽然知道甘宁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但他更了解甘宁的另外一面。而让孙权都为之忌惮的地方在于,甘宁的“地痞”身份。而粗猛好杀、背信弃义,则是隐藏在甘宁豪迈勇猛的另外一面。
据《三国志·甘宁传》记载:“(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甘宁是锦帆贼出身,看看和他打交道的一些人,都是无知的轻薄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下,甘宁难免会受到影响。纵观其一生来看,他确实算得上背信弃义。
鲜为人知的是,甘宁最初是被刘焉招降的。后者乃是第一任益州牧,同时也是刘璋的父亲。据《后汉书刘焉传》记载:“初,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焉悉收以为众,名曰‘东州兵’。”甘宁也是南阳人,他便是在这个时候来到益州的。《三国志·甘宁传》注引《吴书》曰:“宁为吏举计掾,补蜀郡丞,顷之,弃官归家。”可以看到,甘宁在益州并没有收到刘焉父子的重视。于是在刘焉死后,他便伙同其他人,生出了谋反之心。《三国志·刘璋传》注引《英雄记》曰:“焉死,子璋代为刺史。会长安拜颍川扈瑁为刺史,入汉中。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走入荆州。”
在甘宁谋反失败之后,他只好来到荆州地界。后来甘宁听闻刘表很有见识,便打算投奔于他。不过甘宁身上有过背主行为,刘表又如何能相信他的为人?一段时间以后,甘宁得不到刘表重用,便打算在前往东吴,谁知半路却被黄祖拦了下来:“黄祖在夏口,军不得过,乃留依祖。”就这样,甘宁只好暂时留在了黄祖麾下效命。不久之后,甘宁找到机会,顺利投入到了孙权麾下。并向后者出了一计,成功帮助孙权解决掉了黄祖这个心腹大患。
如果说甘宁反叛黄祖,是因为黄祖不重视他。那么接下来的这个例子,却实实在在证明了甘宁的不守承诺。据《三国志·甘宁传》记载:“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为了能除掉自己的仇人,甘宁亲自来到吕蒙家中拜访。为了稳住甘宁,吕蒙和他的母一同为甘宁准备了一场宴席。而甘宁见状,只好骗吕蒙自己不会杀掉那个厨子。就这样,吕蒙放下了对甘宁的提防。面对吕蒙的信任,甘宁的做法却令人心寒:“宁许蒙不杀。斯须还船,缚置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敕船人更增舸缆,解衣卧船中。”
可以看到,尽管甘宁作战勇猛,为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但是他粗猛好杀,又曾有过数次背信弃义的举动。而面对孙权的命令之时,甘宁有时也不会听从。试问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甘宁,孙权又如何信任他呢?没有认清为人臣子的本分,这是甘宁最大的错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刘备,曹操还是孙权,他们三个人的身边总会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人。比如说孙权身边的三位大都督,他们三个可是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东吴又四大英杰,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四位被封为东吴四大都督。不得不说,这四位对东吴都是起到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从古至今,一般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或者就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在有子嗣的情况下,一般都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之所以会发动这个夷陵之战,不仅仅是因为孙权偷袭了锦州,更重要的是因为孙权还杀了关羽!毕竟关羽对于刘备来说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可是战胜了刘备,当时就想要派陆逊去乘胜追击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回成都,而是驻扎在白帝城。
说到于禁,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曹操的手下,而且是五子良将之一。和曹操一起可以说是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于禁在襄樊之战战败,投降于关羽
贾诩有才能,但品行并不是太好,所以后人在看待贾诩时,基本也是分开来说。三国时期,孙权就不怎么看得上贾诩,他得知曹丕要任贾诩为宰相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孙权,作为三国时期的霸主,毕竟是统治一方的王。所以他在选择自己的接班人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的,但是一般情
其实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干这事,说好听是联姻,说不好听的这等于是把自己女儿变成人质了。再说了如果二爷这么干你让刘备怎么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孙权的一些事情,大家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孙权其实比曹操还有刘备多活了好多年的,但是最后大家或许也都
原因很简单,因为孙权根本就不想天下一统。在三分时代的大boss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中,只有孙权是坚决反对统一的。曹操希望一统天下
甘宁和关羽谁厉害,单是对比武力值还是可以的,但是若问谁打得赢谁,那么答案很明显,甘宁肯定不是关羽的对手。虽说有着曾咳嗽一声关羽就
军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不论是繁荣昌盛的强大的王国,又或是穷困潦倒艰难自保的小国,都会有一只保家
《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有看过了,里面关羽走麦城的那一段可以说是看碎了不少观众的新。关羽在逃亡的路途中了埋伏,被潘璋的部将领马
说到孙权这个人,大家肯定都会想到三国历史,毕竟他在三国历史里面是一代帝王。而且大家所熟知的盗墓笔记里面的摸金校尉就是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这是人类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惨败。在这场战争当中,刘备败在了陆逊的火攻,被迫退守到了永安,刘备率领出川的蜀军大多
在三国历史上,关于孙权和陆逊的故事还是挺多的。陆逊在很小的时候,差不多21岁吧,就已经成为孙权的军师了。所以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襄樊之战,这是关羽一生中最后一次进攻型战役。在此之间的长时间里,关羽都坐镇荆州。为了保卫刘备的大后方,一直处于防御姿态。在这场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都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魏蜀吴的领袖人物。这三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做事方法,每个都是在当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