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在去世以后,基本上都会得到一个谥号,用来表示他生前的成就。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讲,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人的谥号各是什么。刘备的谥号叫“汉昭烈帝”,昭:容仪恭美曰昭;烈:有功安民曰烈。曹操虽然没当过皇帝,但对于生前功劳很大的人同样也能得到谥号,曹操的谥号叫“武皇帝”,后人也是称他魏武帝。孙权的谥号就完全不一样了,听上去比刘备还有曹操的更加霸气一些,叫“大皇帝”。为什么孙权敢叫这样一个谥号呢?
古时候,大凡皇帝、皇后或者重臣去世之后,朝廷会对其一生所作所为,进行盖棺定论,会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谥号。
常见的谥号有“文”、“武”等,这些都是褒谥,颂扬死者的贡献。当然,也有些批评性质的,像隋炀帝的“炀”,秦桧的“缪丑”,都是恶谥。
一、孙权的谥号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位皇帝的谥号十分特别,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他就是三国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他的谥号是“大皇帝”。
提起“大皇帝”这个词汇,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汉武大帝、康熙大帝等皇帝,他们都是封建统一王朝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实,历史上真正谥号为“大帝”的,只有孙权一人。
按理说,孙权建立的东吴,只是三国中的一方割据势力,他既没有像秦始皇、宋太祖那样有一统天下的武功,也没有像汉武帝、康熙皇帝那样有开疆守土的伟业,这些皇帝都没有用“大皇帝”这个谥号,为什么独独孙权用了呢?
其实,这个“大皇帝”,并不是我们现在一般所理解的那样,苏洵的《谥法》中说:“则天法尧曰大”,也就是能够遵循上天的准则并效法尧的行事。
尧是上古时期的首领,他颁布历法,方便百姓耕种。命令大禹治水,使人们免受灾害。还曾经虚心纳谏,让百姓指出他的过错。因此,尧在后世备受推崇。那么,孙权一生又有哪些功绩可以称得上“则天法尧”呢?
二、开发江南有功
唐宋之前,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在北方。春秋时期,虽然有吴国、越国先后独霸江南,东汉也曾经开发江南,但是该地区依旧地广人稀。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大力发展江南的,毫无疑问是孙权。
孙权在东吴执掌政权达52年之久。首先,他吸收了北方迁徙而来的流民,又对居住在当地的山越人进行多次进攻,采取“强者为兵,赢者补户”的政策,这为江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称帝后,孙权还下令修筑水利工程,开凿运河,解决灌溉运输问题。他还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这些措施,都极大的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
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领军队到达台湾,这是我国古代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最早记录。242年,又派聂友等人航行到广东徐闻、海南儋州等地,加强了两岛和大陆的联系。
孙权还是第一个把南京作为首都的帝王,这为南京后来成为多朝故都打下了基础。可以说,孙权的一系列措施,奠定了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的基础。
三、孙权的文治武功
孙权年满十八,就继承父兄基业,坐拥江东,成为一方领袖。即使面对曹操、刘备这样的枭雄,他也可以左右逢源,保住东吴地区的稳定。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其中后两个都是孙权领导参与,并且取得了巨大胜利,可以说孙权是一位十分有作为的皇帝。
首先,孙权善于用人,而且能够做到用人不疑。赤壁之战前夕,是战是和,文武大臣争吵不定。最后,孙权以非凡的勇气和果敢,听取了鲁肃、周瑜的意见,并最终取得胜利。关羽死后,刘备举全国之兵,讨伐东吴。孙权任命书生陆逊,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
其次,孙权善于培养人才。东吴第三任大都督吕蒙,出身行伍,原先识字不多。正是在孙权的劝说下,他才发奋苦读,增长见识,并最终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
正是孙权的知人善任,才使得孙吴政权一直是人才济济,没有出现蜀汉后期人才凋零的局面。不仅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为大都督,而且还有黄盖、甘宁、凌统、徐盛等人为武将,还有张昭、顾雍、步骘等文臣,这些人才的存在,既保证了东吴在三国中拥有一席之地,而且他们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
孙权不仅善于用人,更善于听取采纳下属的建议。虞翻曾经多次列举出孙权的过错,这让他很不高兴,但没有发作。孙权生平爱喝酒,有次孙权给虞翻敬酒,但是虞翻装醉,不肯喝酒。孙权很是恼火,拔剑要杀了虞翻。幸亏被大臣拦住,事后孙权不仅认错,而且下令:“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这对封建君主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在封建帝王中,孙权也很长寿,活了71岁,他在任上的一些措施,不仅保证了江南地区的稳定,也极大的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则天法尧”这个谥号,他是称得上的。
四、晚年昏庸的孙权也配和尧相比?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孙权和大多数早期开明的君主一样,晚年比较昏庸。他不再虚心接受大臣劝谏,而误信辽国公孙渊,结果导致被骗,东吴使者被杀。不仅如此,他还残害陆逊等名臣,废太子,赐死四子鲁王。
晚年的孙权,还骄奢淫逸,导致吴国赋役繁重,由此民不聊生,人民也经常起来反抗。尧的晚年可不是这样的,因此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孙权还配得上“则天法尧”这个谥号呢?
谥号,早期时一般只有一两个字,即使到了明清,也就一二十个字而已。而人是复杂的,一生又很漫长,做的事情很多,众人评价也褒贬不一。因此,很难用几个字来对一个人的一生,做出令所有人都满意的评价。
而谥号,只是对一个人生前的所作所为,做出一个大概的评价。中国古代讲究“为尊者讳”,虽然晚年的孙权做了很多错事,但是瑕不掩瑜,东吴给孙权“大皇帝”这个谥号也是很适合的。
怎样使用人才对战事而言非常重要,得天下的策略便是使用人才的策略。三国中曹操是会用人才的典范。曹操确实是爱才,因而,任人唯贤、知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曹操,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军阀,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对于曹操的墓地在哪里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这与一个传说有关,那就是曹
三国,群英并起,各界诸侯国为造就霸业使尽各类方式,在这期间有人名落孙山消失在历史长河,也有人功成名就成为一方霸主名垂千史,他们的故
华佗,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医神,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医术更加是被描述得高深莫测,例如关羽中箭感染过后,便是华佗帮着关羽刮骨疗伤的。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刘备临死的时候托孤,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刘备托孤给了李严和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蜀汉的大臣,然而刘备把非常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这个人,那可是一个生性狡诈,而且非常多疑的人。毕竟他作为三国第一奸雄。对于很多人都是不相信,不信任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这个人,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称自己为“刘皇叔”,对外宣称自己是皇室的后裔。但是即使是如此,刘备的前半生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刘备,曹操还是孙权,他们三个人的身边总会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人。比如说孙权身边的三位大都督,他们三个可是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说起刘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是汉献帝刘协的皇叔。但是刘备却比较特殊,虽然贵为皇叔,但是却是织席贩履之徒,说
三国中刘备这个人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人可是在三国非常出名的,而且作为蜀汉的领头人,很多人其实对他都非常的崇敬。但是在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在三国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真的是让大家很是敬佩。他的手下更是有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张辽,夏侯惇等等。这些都是在三国一等
说到曹操在三国的地位和能力,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作为曹魏的领导人,他的雄心壮志可是非常的宏伟,毕竟是一代枭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枭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东吴又四大英杰,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四位被封为东吴四大都督。不得不说,这四位对东吴都是起到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以精明著称的,正符合了他所说的“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不得不说,他在谋略
三国枭雄曹操,他一生当中有着25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叫做曹干。在曹操临终的时候,这孩子才仅仅5岁。因为曹操暮年的时候非常疼爱曹
刘备入川打刘璋,为何不带上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他们?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留下来看家的那些人都是从外地带过来的老班底了,主
说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那可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的一个,这场战役可是刘孙联盟一起对抗曹操的。最后曹操战败。不得不说,这场战役之
说到刘备,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受争议的人,而且他的名气非常大。毕竟是蜀汉的领军人物。可是历史上对于刘备这个人物的评价有的
说到三国中刘备和陶谦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刘备三次拒绝陶谦让的徐州吧?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确实是非常出名,对于刘备的这个做法,很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出身于宦官之家。曹操的爷爷是东汉末年非常出名的宦官曹腾。那么问题就来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从古至今,一般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或者就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在有子嗣的情况下,一般都是
说到刘备旗下的五虎上将,大家应该都知道,每一个都是非常厉害的。那么曹操旗下有哪些非常强力的猛将呢?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夏侯惇,张辽,典
说到这个水镜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三国里面的一位隐士,完全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这个水镜先生叫司马徽,所以按道理来讲的
说到刘备临死前,大家都知道他是托孤了诸葛亮,毕竟刘备希望诸葛亮能够好好的辅佐刘禅,但是同时也说出如果刘禅无所作为,您就要替代他这
曹操的执法对儿子算是很宽容的,但是对儿子身边的人却是没那么宽容的。曹植这位被曹操赐死的老婆姓崔,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清河崔氏的女
刘备有四个儿子,最大的一个是养子刘封,也就是说,不是他自己的。后来刘备在立太子的时候,关羽说刘封不是亲生的儿子,不适合继位。刘封因
实际上,马腾并非故意去曹操那里当人质,而是他自己决定归顺曹操的。当时关中一带被军阀割据,其中马腾和韩遂势力最大。曹操派钟繇劝说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当时最有可能被选为世子的人有曹昂、曹丕、曹植和曹冲。因为曹昂和曹冲都不幸早逝,所以后备人选就剩
在三国时期,当时想要当个什么官,可没有科举什么的。举孝廉差不多就是大多数人唯一的渠道了,这品德、身世、孝任,那是少一个都不行的。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之所以会发动这个夷陵之战,不仅仅是因为孙权偷袭了锦州,更重要的是因为孙权还杀了关羽!毕竟关羽对于刘备来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曹魏的势力确实是非常的庞大。而且对于曹操而言,他手里的资源可以说是比刘备和孙权都要多。曹操一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中忠义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关羽虽然是蜀汉的人,但是曹操对他非常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在登记当了皇帝之后打造了八把宝剑,这个宝剑虽然不是什么传世神器,但是毕竟是刘备自己亲自打造的,所以质
说到这个周不疑,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人并不是很熟悉,他在当时可是和曹冲齐名的,都是年少聪慧,可以说是一个天才吧。但是这个周不疑并没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曹操这个人,对他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毕竟曹操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很多事情做的确实是让人容易引起争执
说到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大家应该都知道,荀彧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荀彧帮助曹操打了很多次仗。但是后来荀彧对曹操产生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直到曹操的脾气,他就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负我”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对他的辱骂或者说
在刘备账下谋士中,往往有一人常被忽略。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先是夺取益州,后又拿下汉中,是刘备最为信任和重用的人士。而且此人还有一项
喜欢看三国的朋友,大概都会为陈宫感到不值。他是个有大才的人,却没能遇上明主。一个曹操让他觉得三观不合,一个吕布更是扶都扶不起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白帝城病危的时候,在临死之前召集了诸葛亮和李严托孤,而且是将军国大事全都交给了诸葛亮。对于这个托孤,李
说到陈宫,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早的时候是和曹操一起的,而且是他手下非常著名的谋士,但是最后还是离开曹操,甚至是背叛了曹操。为什么到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其实刘备的识人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输曹操、孙权。不过再厉害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有朋友认为刘备一生错看两人,其中一人害死关羽
说到这个陈宫,他可是曹操身边一位非常资深的谋士了。在三国时期,不管是蜀国还是魏国或者是吴国,都有很多非常厉害的谋士。这个陈宫,在
说到陈宫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开始是曹操的谋士,不过后来因为曹操的绝情离开了,后来就投靠了吕布。但是对于这个事情,陈宫本来完
说到三国里面的刘备,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作为蜀汉的主公,确实是人尽皆知。但是在称王之前,刘备也是投靠过别人的,不过最后还是自立称
说道高顺、张辽、臧霸,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对这几个人肯定不陌生了,这三位都曾是吕布账下大将,不过他们结果却不同。熟悉历史的对吕布
说到这个高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吕布手下的大奖,而且在当时东汉末年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后来,吕布被曹操擒获之后,高顺也一同被抓
说到这个朱灵,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他最开始的时候是袁绍的手下,不过后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选择,这个朱灵最后选择了曹操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诸葛亮可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且诸葛亮可是在三国中最耀眼的存在,而且基本上是
说到三国时期刘备这个人,不得不说,大家对他的名字基本上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历史上关于他的战绩或者是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不过对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开局不利,其原因和马谡有直接关系。诸葛亮其实也知道马谡刚愎自用,但没想到他会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上,犯下低级错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许褚和这个典韦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许褚和典韦其实都是曹操的保镖,但是这个许褚和典韦最后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