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三国的朋友,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位陈祗。虽然陈祗名气不大,但他在蜀汉算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臣,其权利鼎盛期,甚至超过了大将军姜维。董允去世后,陈祗接任侍中,此后他和黄皓互为表里,使得黄皓有了干预政事的机会。当然,也不能说陈祗就是一个奸臣,他曾支持姜维北伐,为此还和谯周展开激辩。当时刘禅十分看重陈祗,他死后还专门赐予“忠侯”谥号。
陈祗,字奉宗,是汝南平舆人。不过由于父母早逝,因此陈祗是在许靖家里长大的。之前曾经介绍过许靖,他是汉末名士之一,以善于品评人物著称。虽然许靖在汉末时期颠沛流离,但他一直没有忘记亲朋好友们,“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於仁厚”。大概也是在这个时候,许靖收留了尚在幼年的陈祗。
原来陈祗的外祖父是许靖的兄长,换言之陈祗也算是许靖的外孙。许靖虽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由于他名扬四海、威望甚高,所以刘备、诸葛亮都对他非常敬重,在蜀汉官拜太傅、司徒,位居文臣之首。或许是受到许靖的的影响,陈祗二十岁左右就成为知名人物了,被蜀汉朝廷任命为选曹郎。
根据史书的记载,陈祗相貌堂堂,“矜厉有威容”,另外他多才多艺,而且懂得数术,因此得到了费祎的赏识。费祎是何许人也?诸葛亮在世时,费祎历任黄门侍郎、昭信校尉、丞相府司马等职,先后在朝中、相府工作,还曾出使东吴,深得诸葛亮的重用。诸葛亮死后,费祎出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地位仅次于蒋琬。
246年,蒋琬病死,费祎实际上成为蜀汉权势最高的大臣。同年,辅佐费祎的侍中、尚书令董允病死。由于费祎对陈祗非常看重,所以破格提拔,将其任命为侍中。侍中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负责管理宫中之事,直接辅佐皇帝。到了251年,尚书令吕乂病死,陈祗兼任尚书令,从而又把持了朝中事务。
此时,费祎离开了成都,驻扎在汉寿,因此陈祗成为朝中实际上的第一号人物。253年,费祎被刺杀,姜维出任大将军。但是,由于陈祗受到刘禅的信任,所以他的权势远超姜维。为什么说陈祗是奸臣呢?因为在他执掌朝政期间,没做什么好事。陈祗的前任董允担任侍中时,刚直不阿,能够约束后主的行为。
董允“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於皓”,一方面纠正后主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压制了宦官黄皓的权势。在董允执政期间,黄皓不敢为非作歹,官职也很低。可是陈祗上台后,他一反董允所以,一方面奉承后主,另一方面与黄皓勾结,祸乱朝政,其结果就是导致蜀汉政治腐败,整个政权走向衰败。
不过陈祗是幸运的,因为他没有活到蜀汉灭亡的那天。258年,陈祗病死,后主刘禅非常伤心,痛哭流涕,甚至赐予“忠侯”的谥号。要知道蜀汉群臣中,只有十二人获得谥号,在陈祗之前获得的只有法正、诸葛亮、蒋琬、费祎四人!清朝的乾隆帝评价道:“黄皓、陈祗用事,殄民误国,而汉祚告终!”
说到三国中的诸葛亮北伐,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诸葛亮生前可是一直都在北伐。等他死了之后他的土地姜维将继续接着北伐。可是姜维并没
说到费祎,大家应该都知道,诸葛亮临终前定下来的继承人,其中就有费祎这个。第一个继承人是蒋琬,然后是费祎。蒋琬病死之后,费祎就被一个
说到这个姜维,他可是蜀汉的名将。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就展现了出来,而且继续北伐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名将,而且手握重兵。这个姜维
说到三国中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都是对曹魏发起的进攻。诸葛亮北伐被称为“六出祁山”,姜维北伐被称为“九伐中原”。对比两次北伐
说到姜维小编也觉得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的一个人,姜维的智谋也经常被诸葛亮惊叹,但是但是这个姜维带兵打仗吧,总是输给了这个邓艾了,那
不论是在智谋还是武艺方面,邓艾都要比姜维要强上那么一些。邓艾的出身很贫寒,而且自幼丧父。由于曹操的移民政策,邓艾就从老家南阳迁
蒋琬为官一方时以安民为本,留守丞相府时对于南征北战,后方大政方略均不负诸葛亮重托,虽然没有北伐成功,但使魏国处于守势,保卫蜀汉,维持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应该再谨慎一些,但他却让经验平平的马谡镇守街亭,结果是被魏军击溃。守街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当时魏军兵力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当时诸葛亮在蜀汉的时候,一直都有在北伐中原,这个事情也一直都是在坐。不过后来诸葛亮死后,姜维就继续开始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