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国后期,姜维无疑是蜀国的中流砥柱。很多人觉得姜维武力甚至要高于五虎将中的赵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如果把姜维放在和关羽、张飞同一时期,姜维能不能顺利入选五虎将之一?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姜维的战绩来推测,看看他的军师能力究竟如何。当然,姜维和赵云年龄差很多,姜维的壮年期,赵云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如果两人岁数相当,恐怕他们的差距并不会很大。
姜维原本是魏国将领,年少成名。当时诸葛亮北伐陇右,派人假冒魏军,说夏侯楙被困,需要天水派出援军,等天水城援军走后,诸葛亮再派赵云前来夺城,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天水。天水郡太守马遵原本都已经相信了这件事情,准备派出援兵,结果姜维出声阻拦,成功地拆穿了诸葛亮的计谋!
在书中,能够识破诸葛亮计谋的人,还真的不多,姜维的才智可称上品。而且,姜维不但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还将计就计,伏击了赵云,最终诸葛亮觉得姜维是个人才,使用计谋拉拢姜维,把姜维成功拉入蜀汉阵营。
原文:维寻思良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又无去路,只得下马投降。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维大喜拜谢。
诸葛亮见姜维聪慧,值得栽培,想要传授他平生之学,而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之后姜维跟随诸葛亮多次北伐,在军事斗争中,诸葛亮将一身的谋略全部传授给了姜维,使得他能力大进,并在战争实践中做到融会贯通。姜维在后期能成为蜀汉的顶梁柱,其实和诸葛亮的栽培有莫大的关系。
姜维的军事、才智、谋略都十分优秀,那武功如何呢?
其实我们从民间版的三国二十四名将中,能发现一丝端倪: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可以看到,姜维被放在了二十四位名将的最后一位,而这份排名,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武力,也就是说姜维的武功其实也就还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比不上三国中前期出现的那些猛将。
姜维曾三回合击败司马师,司马师并非啥高手,看不出姜维的水平。
姜维空手接箭,并反射死郭淮!这一手绝技值得夸奖赞扬。
姜维四十合战平邓忠,诈败后用弓箭射邓忠,没有射中,后夹过邓忠枪,邓忠败走,这一场发挥不稳定,前面射箭技术挺好,这里又射不中了。
姜维曾数十余回合战平邓艾,武艺还是不错的。
姜维三回合击败天水太守王颀,不过对手太弱,也不怎么看得出他的水平。
姜维一回合击败金城太守杨欣,但是连射杨欣三箭都没有射中。
从姜维和对手交手的情况来看,他的武力水平不够稳定,尤其是射箭,唯一能称得上比较有水准的就是打平了邓艾,只能说他勉强算个一流高手。其实这一点从他加入蜀汉阵营的作战中就能看得出来。
他加入蜀汉时,魏延和张郃都还活着,当张郃入侵时,诸葛亮思前考后,最终还是决定让魏延出马而并没有让姜维上,说明在诸葛亮的心目中,魏延才是军中第一猛将,可以和张郃抗衡,姜维武力比不过魏延,也比不过张郃!
那么又为什么有人说赵云奈何不得姜维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战。
当时姜维识破诸葛亮的计谋后,决定将计就计,打了赵云一个伏击。而赵云有超强的冲阵能力,面对埋伏没有丝毫的慌乱,以他丰富的作战经验,他知道只要击败了敌军主将,就可以很轻松的杀散其他人,突围而出。于是赵云和姜维二人爆发激战。
原文:云恰待攻城,忽然喊声大震,四面火光冲天。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
可以看到,姜维和赵云打了几个回合就精神倍长,似乎姜维战力很强。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能发现“精神倍长”这个词并不是啥好词,张飞每次和人家交手,打到一百回合才会出现精神倍长,说明这个词其实是在久战力尽之后才会出现的一个状态,那么姜维才交手几个回合,怎么就出现了这种描述呢?只能说明姜维战力不行,才没打多久,就出现了这种状态!而这还是面对的老年赵云。
从赵云的描述,我们也能看到,他并非夸赞姜维的枪法有多好,而是说姜维的枪法与他人大不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姜维的枪法比较诡异,和赵云平日所见枪法不同,仅此而已。并不能说赵云就奈何不得姜维,只是他没咋见过这种怪异的枪法,熟悉后,一样拿下!
综合来看,姜维的武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也就勉强进入一流水平吧,他主要还是侧重于军事谋略上。而说到赵云对他无可奈何,那也是因为赵云年老,战力下降,且第一次碰到姜维这种新奇的打法,一时拿捏不住而已。要是碰到壮年赵云你试试。
说到三国中的诸葛亮北伐,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诸葛亮生前可是一直都在北伐。等他死了之后他的土地姜维将继续接着北伐。可是姜维并没
说到费祎,大家应该都知道,诸葛亮临终前定下来的继承人,其中就有费祎这个。第一个继承人是蒋琬,然后是费祎。蒋琬病死之后,费祎就被一个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蜀汉灭亡是因为当时邓艾兵临城下,刘禅知道自己守不住,所以直接干脆出城投降,至此导致了蜀汉的灭亡。所以很多人也
有人说,诸葛亮病逝后,是一个攻打蜀国的好机会,为什么司马懿还不选择主动进攻呢?其实是否进攻蜀国,不是司马懿能够决定的事情,而且比起
在三国时期蜀汉针对东吴的夷陵之战中,其实刘备是先胜后败,将多年积攒下来的军事实力在此战当中付之一炬。当时的动物挟大胜之威,在刘
没看过三国的朋友,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位陈祗。虽然陈祗名气不大,但他在蜀汉算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臣,其权利鼎盛期,甚至超过了大将军姜维
最近很多人又提到了这个三国时期的人才凋零的情况,或许大家也都看到了,那就是三国时期还真的是人才凋零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三国
说到这个姜维,他可是蜀汉的名将。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就展现了出来,而且继续北伐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名将,而且手握重兵。这个姜维
说到三国中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都是对曹魏发起的进攻。诸葛亮北伐被称为“六出祁山”,姜维北伐被称为“九伐中原”。对比两次北伐
说到姜维小编也觉得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的一个人,姜维的智谋也经常被诸葛亮惊叹,但是但是这个姜维带兵打仗吧,总是输给了这个邓艾了,那
不论是在智谋还是武艺方面,邓艾都要比姜维要强上那么一些。邓艾的出身很贫寒,而且自幼丧父。由于曹操的移民政策,邓艾就从老家南阳迁
说到这个诸葛亮和司马懿,那可真的是三国里面的一对“鸳鸯”,毕竟两个人都非常敬佩对手。而且两个人也是非常珍惜。最出名的就是哪个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魏延是蜀汉的一位大将,但是最后还是被杀了。如果魏延没有被杀的话,继续他的北伐,那么这样的话,蜀国最后会取得成功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邓艾军已经兵临城下了,刘禅作为蜀国的皇帝,最终还是选择开城门投降了,对于他的这个举措其实是有过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 在三国鼎立时期,司马氏夺得了曹魏的专政,所以使得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但是这三次兵变都
蒋琬为官一方时以安民为本,留守丞相府时对于南征北战,后方大政方略均不负诸葛亮重托,虽然没有北伐成功,但使魏国处于守势,保卫蜀汉,维持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三国时期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蜀国为什么人才如此凋零,其实很多人网友也都分析了,什么蜀国太小啊,什么蜀
说到马超,大家应该都直到,那可谓是一代悍将啊,他的实力可以说是让很多人都信服,而且曾经打得曹操弃袍割髯,威震天下。但是自从投靠刘备
说起孟获,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了,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益州建宁郡人,是蜀汉南方南中地区的豪强。孟获曾加入到雍闿的叛军,之后降于蜀汉,官
蜀国的灭亡其实也还是非常的残酷的,但是没有办法,各种原因制约,蜀国灭亡后其实还是有很多故事的,话说就拿这个蜀国灭亡后张飞家和关羽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这是人类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惨败。在这场战争当中,刘备败在了陆逊的火攻,被迫退守到了永安,刘备率领出川的蜀军大多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应该再谨慎一些,但他却让经验平平的马谡镇守街亭,结果是被魏军击溃。守街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当时魏军兵力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当时诸葛亮在蜀汉的时候,一直都有在北伐中原,这个事情也一直都是在坐。不过后来诸葛亮死后,姜维就继续开始北伐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最近关于三星堆文物的发现,瞬间将古蜀国的发现往后推迟了很长时间,毕竟这个古蜀国和三星堆有着不可推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