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最早是被司马懿发现然后带到朝中发展的,没想到邓艾不仅精通农业而且带兵打仗也是很有一手。后期就是邓艾带兵灭了蜀国,但是邓艾的下场就非常冤枉了,钟会想占领蜀地自立为王,所以陷害邓艾导致后者被杀。不过当时邓艾和钟会的官职应该是差不多的,邓艾为什么没有机会自证呢?只能说人心凶险,邓艾和钟会也是很早就认识的朋友了。
公元263年,实际掌握魏国军政大权的司马昭派出三路大军讨伐蜀国。邓艾、诸葛绪各统兵三万,钟会统兵十万分道前进,卫瓘担任监军。蜀国大将姜维组织抵抗,坚守剑阁。当年十月,邓艾率军进至阴平,要求与诸葛绪一起通过阴平小路进占江油,进而攻打成都。诸葛绪拒绝邓艾的要求,率军去与钟会汇合。钟会却密报司马昭,说诸葛绪“畏懦不进”,结果诸葛绪被剥夺兵权,他率领的人马都归钟会统领。
邓艾率部从阴平小路历尽艰险,到达江油。蜀国守将马邈投降。接着,邓艾率部长驱直入,在绵竹打破诸葛瞻(诸葛亮之子)的军队,进至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投降,蜀国灭亡。姜维得到消息,就率部向尚未到达成都的钟会投降。邓艾因功被封为太尉,钟会因功被封为司徒。可是,此后的局势急剧变化,邓艾有大功却被杀,其中原因何在呢?
第一,从邓艾个人的角度来分析。
邓艾首先进入成都,接受刘禅的投降,居功至伟,但是“颇自矜伐”。他在蜀国旧臣面前表现得洋洋自得,说:“你们幸亏遇见了我,才能有今天。要是像当年遇到吴汉(指东汉初年吴汉讨伐公孙述时,在成都大肆屠杀的事)那样,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他还向司马昭提出应该趁机讨伐吴国,当司马昭让卫瓘明确告诉邓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之后,邓艾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还说:“如果等待命令,在路上往返,白白耽误时间。”邓艾的这些话,让心机深沉的司马昭疑虑骤增,担心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
第二,从邓艾的搭档钟会的角度来分析。
钟会是个野心家,吞并诸葛绪的部队后,钟会属下的军队是邓艾的好几倍。再加上姜维的投降和劝说,钟会打算以蜀地为根据地谋反。谋反的最大障碍就是邓艾。
于是,钟会与监军卫瓘一起密报邓艾想谋反。钟会还模仿邓艾的笔迹,篡改了邓艾写过的文稿,写了一些悖逆傲慢的言辞。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司马昭的疑心。次年正月,司马昭以魏国皇帝的名义下诏“槛车徵邓艾”,同时命令钟会向成都进军,司马昭则率领大军跟皇帝一起到了长安,以防有变。
第三,从监军卫瓘的角度来分析。
卫瓘奉命到成都抓邓艾,为防止邓艾的属下杀害自己,就说只是奉命逮捕邓艾一人,与其他人无关。卫瓘同时向其他将领表示,自己将向司马昭申明邓艾是冤枉的,“诸将信之”。于是邓艾被押解上路。
钟会到成都后果然谋反,事情败露,死于乱军之中。“军众钞略,死丧狼藉”。卫瓘率领军队平定局势,经过好几天才稳定下来。这时,邓艾原来的部下似乎明白邓艾是被钟会构陷获罪的,打算追回邓艾。卫瓘因曾与钟会一起诬陷过邓艾,就派曾与邓艾结怨的田续抢先一步杀掉了在押解途中的邓艾。
邓艾之死是魏国军事集团内部矛盾爆发的结果,也表明司马氏虽然控制了魏国的政权,但根基尚不十分稳固。邓艾死后,他的儿子们在洛阳也被杀害,妻子和孙子被迁往西域。邓艾的冤案直到晋朝建立数年之后才获平反。
说到这个邓艾,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他是谁,在三国时期,他可是曹魏灭蜀的功臣。对于曹魏来说,邓艾就是一位大将。也正是他最后兵临城下迫
说到姜维小编也觉得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的一个人,姜维的智谋也经常被诸葛亮惊叹,但是但是这个姜维带兵打仗吧,总是输给了这个邓艾了,那
不论是在智谋还是武艺方面,邓艾都要比姜维要强上那么一些。邓艾的出身很贫寒,而且自幼丧父。由于曹操的移民政策,邓艾就从老家南阳迁
许褚是三国时期曹操帐下的一员猛将,被曹操称为“吾之樊哙”,军中敬畏而称他为“虎痴”。典韦死后,他肩负起护卫曹操的重要职责,而他的
刘寔在三国这段历史当中,名气不算特别的高,可能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听闻这个名字。那刘寔是因一事出名,他在邓艾、钟会讨伐蜀汉前夕,成
《军师联盟》是由东阳盟将威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江苏华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东阳多美影视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张永
邓艾偷渡阴平,算是兵行险招了,当时邓艾手里人手并不多,但是却敢带着他们直逼刘禅的大本营,这的确算得上是“奇谋”。三国时期另一个奇
东汉建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211年,刘备率领着数万名士兵从荆州出兵,阴谋图蜀。在三年的时间里,刘备使用了各种手段,各种方法才算是逼着
邓艾是灭掉蜀国的大功臣,而且邓艾非常有才华不仅能带兵打仗,更能济世安民。但是最后邓艾的结局却非常惨烈,被钟会冤枉叛变然后司马昭
李白的一首《蜀道难》,让人们看到了蜀道的艰险,不过李白写诗惯常会使用一些很夸张的说法,因此很多人如果不是亲眼见过,是完全无法想象
姜维,本是三国时魏国的一名将领,后来投降蜀国,成为诸葛亮最看重的弟子,在诸葛亮死后,也一直继续北伐。只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刘禅开城
三国时期的姜维与邓艾,是蜀汉与曹魏两方各自的战将,姜维原本虽然是魏国人,但是后来被诸葛亮用离间计,逼得不得不投降蜀国,但是却将他收
三国时的姜维,可以说是幸运的,也可以说是不幸的。幸运就在于一点,他是诸葛亮的亲传弟子,是诸葛亮精心培养起来的继承人,而不幸也在于此
三国后期,当老一辈的三国人物都一一离世后,主角自然也就成了一个个的年轻一辈。以魏蜀两国来看,比较有名的当属三个人,姜维、邓艾和钟
许褚的大儿子许仪,为钟会所杀,而钟会原本又是许褚手下的将士,可以说钟会能有后来的成就,也是离不开许褚的栽培的,钟会本来就是一个有才
钟会,是三国后期曹魏的一员将领兼谋士,在对蜀国的灭国之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与另一位名将邓艾分兵攻灭蜀国。然而这样一员大将,后
钟会与邓艾,都是三国后期曹魏的名将,二人联手攻灭了蜀国,单就这一项功绩,他们都是魏国的大功臣,但他们的贡献当然远不止此。然而,当时蜀
三国时期,三个国家当中,蜀国是最先灭亡的,而灭亡蜀国的大功臣,其中一个就是三国后期的名将钟会。钟会不仅是一位将领,还是一个谋士,可以
我们现在经常会认为,同一个姓氏的人,尽管现在互相不认识,但是以前很可能就是一家人。的确,中国从古至今的姓氏基本上都是有各自的来历
诸葛亮生前被司马懿给熬死,之后两人的传人又在北伐的路上继续斗智斗勇。马稷死后,姜维成了诸葛亮的传人,而曹魏那边邓艾是被司马懿一
入武庙,这对于古代的武将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荣耀了,我国古代有武将很多,历朝历代每个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很厉害的大将,但是能够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