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钟会和邓艾其实也还是有不少的故事可言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两个人虽然是是属于同一个阵营的吧,但是这两个人的心里面的变化确实极其的复杂的,他们两个的故事也是十分的丰富了,那么其实历史上有10个成语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虽然《三国演义》没有涉及,但后三国时期同样精彩,少了些孤注一掷的买卖,多了些大场面,比如淮南三叛,比如吴、蜀的灭亡。
鱼贯而进
邓艾、钟会总是出双入对,再加上一个姜维,熟面孔就这么几个了。钟会、邓艾只用了4个月就达成了灭蜀成就,简直顺利得不可思议,这就要归功于邓艾了。邓艾偏偏不走寻常路,他完成了700里的奔袭,还身先士卒裹着毯子从山上往下滚。
邓艾的“神兵天降”是吓到江由守将了,他大概是认为前线已经彻底完了...邓艾这一路也就在诸葛瞻身上碰到点像样的抵抗,蜀国就这么亡了。“鱼贯而进”是指像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走,形容连续前进。
体无完皮
有句话叫“破蜀有二士,灭吴有二王”,灭蜀的功劳就分摊在钟会、邓艾身上了。为了这不世之功,钟会对邓艾下了黑手,然而最后的赢家是卫瓘,他完成了对钟会、邓艾、姜维的三杀。
而邓艾麾下有个叫师纂,因为平素性格比较暴躁,不体恤下属,临了也遭了报应,战死的时候全身皮肤没一块好的。“体无完皮”是指遍体鳞伤,或论点被全部驳倒。
破家危国
轮到钟会了,或者说钟会的母亲,张昌蒲。显然,钟会是个孝子,他专门为母亲作传,他笔下的张昌蒲也像女神一样耀眼。张昌蒲面对孙氏的陷害时,表现得很理智“嫡子与庶子的争斗,不但毁坏自己的家庭,还会危及国家,我们要引以为戒呀。”
结果,孙氏被钟繇驱逐出府,张昌蒲上位,然而头上还有一位贾夫人。“破家危国”是指既破坏家庭,又危害国家。
有征无战
钟会还真是喜欢用这个成语,光是翻《三国志·钟会传》就提了3次。司马昭为什么会派钟会伐蜀呢?因为他刚弑杀了曹髦,需要重新获取民望。而钟会作为司马家的心腹,常年追随左右出谋划策,还只有钟会站出来支持伐蜀,军权就落在他手里了。
钟会还专门写了檄文劝降蜀国军民,他标榜自己率领的是王者之师,讲究仁义,不希望通过战争来获得胜利,说白了就是想不想战而屈人之兵嘛,然而他在剑阁与姜维僵持了许久。“有征无战”是指通过威慑敌人,不战而胜。
玉石皆碎
同样在钟会的檄文中,他举了不少例子来证明,和魏国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还奉劝蜀国军民,要迷途知返,否则魏国大军一到,那就不管他们是美玉还是顽石了,通通碾碎。“玉石皆碎”与“玉石俱焚”相近,都是指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解甲投戈
刘禅开城投降了,钟会要上书汇报自己的“不世之功”,在他的奏章中一点都没提邓艾,显然已经打算对邓艾下黑手了。钟会把所有功劳都归在自己身上,吹嘘自己用兵如神,逼得姜维等人脱掉盔甲、放下武器。“解甲投戈”是指不再战斗,放弃抵抗了。
兵不血刃,万里同风
同样在钟会的奏章中,他表示连自己的武器上都没沾血,就拿下了蜀国。这倒是有几分道理,钟会迅速攻破汉中后,剩下的事就是与姜维对峙,关键操作都是邓艾执行的...“兵不血刃”是指没有经过激烈战斗就拿下了胜利,“万里同风”是指天下统一。
一无所取
这还是在夸张昌蒲,很懂得节俭持家,作为钟繇的夫人,她时不时会获得一些奖赏,但她分文不取,全都充作家用了,不愧是钟会的完美女神。“一无所取”是指一点都没拿,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走伏无地
还是钟会奏章的内容,他自认算无遗策,把姜维、张翼、廖化等人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完全没有藏身的地方,大概也只能过过嘴瘾,蜀道有多险他自己心里没点数嘛?“走伏无地”是指没有藏身之处,容身之地。
王凌有司马懿平反,然而邓艾没有。
说到这个邓艾,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他是谁,在三国时期,他可是曹魏灭蜀的功臣。对于曹魏来说,邓艾就是一位大将。也正是他最后兵临城下迫
说到姜维小编也觉得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的一个人,姜维的智谋也经常被诸葛亮惊叹,但是但是这个姜维带兵打仗吧,总是输给了这个邓艾了,那
不论是在智谋还是武艺方面,邓艾都要比姜维要强上那么一些。邓艾的出身很贫寒,而且自幼丧父。由于曹操的移民政策,邓艾就从老家南阳迁
许褚是三国时期曹操帐下的一员猛将,被曹操称为“吾之樊哙”,军中敬畏而称他为“虎痴”。典韦死后,他肩负起护卫曹操的重要职责,而他的
刘寔在三国这段历史当中,名气不算特别的高,可能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听闻这个名字。那刘寔是因一事出名,他在邓艾、钟会讨伐蜀汉前夕,成
《军师联盟》是由东阳盟将威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江苏华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东阳多美影视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张永
邓艾偷渡阴平,算是兵行险招了,当时邓艾手里人手并不多,但是却敢带着他们直逼刘禅的大本营,这的确算得上是“奇谋”。三国时期另一个奇
东汉建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211年,刘备率领着数万名士兵从荆州出兵,阴谋图蜀。在三年的时间里,刘备使用了各种手段,各种方法才算是逼着
邓艾是灭掉蜀国的大功臣,而且邓艾非常有才华不仅能带兵打仗,更能济世安民。但是最后邓艾的结局却非常惨烈,被钟会冤枉叛变然后司马昭
李白的一首《蜀道难》,让人们看到了蜀道的艰险,不过李白写诗惯常会使用一些很夸张的说法,因此很多人如果不是亲眼见过,是完全无法想象
姜维,本是三国时魏国的一名将领,后来投降蜀国,成为诸葛亮最看重的弟子,在诸葛亮死后,也一直继续北伐。只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刘禅开城
三国时期的姜维与邓艾,是蜀汉与曹魏两方各自的战将,姜维原本虽然是魏国人,但是后来被诸葛亮用离间计,逼得不得不投降蜀国,但是却将他收
三国时的姜维,可以说是幸运的,也可以说是不幸的。幸运就在于一点,他是诸葛亮的亲传弟子,是诸葛亮精心培养起来的继承人,而不幸也在于此
三国后期,当老一辈的三国人物都一一离世后,主角自然也就成了一个个的年轻一辈。以魏蜀两国来看,比较有名的当属三个人,姜维、邓艾和钟
许褚的大儿子许仪,为钟会所杀,而钟会原本又是许褚手下的将士,可以说钟会能有后来的成就,也是离不开许褚的栽培的,钟会本来就是一个有才
钟会,是三国后期曹魏的一员将领兼谋士,在对蜀国的灭国之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与另一位名将邓艾分兵攻灭蜀国。然而这样一员大将,后
钟会与邓艾,都是三国后期曹魏的名将,二人联手攻灭了蜀国,单就这一项功绩,他们都是魏国的大功臣,但他们的贡献当然远不止此。然而,当时蜀
三国时期,三个国家当中,蜀国是最先灭亡的,而灭亡蜀国的大功臣,其中一个就是三国后期的名将钟会。钟会不仅是一位将领,还是一个谋士,可以
我们现在经常会认为,同一个姓氏的人,尽管现在互相不认识,但是以前很可能就是一家人。的确,中国从古至今的姓氏基本上都是有各自的来历
诸葛亮生前被司马懿给熬死,之后两人的传人又在北伐的路上继续斗智斗勇。马稷死后,姜维成了诸葛亮的传人,而曹魏那边邓艾是被司马懿一
入武庙,这对于古代的武将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荣耀了,我国古代有武将很多,历朝历代每个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很厉害的大将,但是能够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