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李密的瓦岗军其实还是很有实力的吧,这个队伍没有辨的就是隋末农民起义最厉害的队伍了,但是有一个事情让人觉得十分的有趣,那就是李密的瓦岗军最后为什么不向长安进军呢?为什么不去争夺关中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一起来解读!
李密成为瓦岗军新的统帅之后,瓦岗军进入了李密时代,行动更为积极、大胆。
义宁元年的春天,李密在洛口一带筑造新城,周长四十里,做为瓦岗军新的根据地。这个变化说明,瓦岗军要进城了,不再是占山为王的草寇。
新的变化扩大了瓦岗军的影响,周围许多小股的势力前来投靠,其中也包括隋朝的大将裴仁基和儿子裴行俨。
裴仁基原本是光禄大夫,张须陀战死之后,裴仁基接替他成为河南道的讨捕大使,镇守虎牢关。
现在父子二人投降了李密,还把虎牢关献了出来。李密大喜,也不亏待裴仁基,拜他为上柱国,封为河东郡公。骁勇善战的裴行俨也拜为上柱国、封为绛郡公。
这期间,李密又得到几位重要的大将,就是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等人。
李密在军中挑选了八千名勇士,组建一支强大的内军,任命秦叔宝、程咬金等四人为骠骑将军,率领内军做为李密的亲军。李密对这支亲军非常满意,自己夸口说:“此八千人,足当百万。”
裴仁基想要显示自己的能力,率领三万人马攻破了回洛仓,并向东都洛阳进军。镇守洛阳的是年轻的越王杨侗,手下有二十万大军。
裴仁基最初进展顺利,甚至烧毁了洛阳的天津桥。隋军发动反击,大败裴仁基。
李密只好亲自出马,也带了三万人马,与隋军的七万大军交战,把隋军击溃,在回洛仓这里修筑营垒、沟堑,进一步逼近东都洛阳。
李密的策略积极而且稳妥,步步为营,要比翟让高明一大截。此外,他也注重舆论的宣传,搞了一份公开的宣言,传送各地的郡县,用了洋洋洒洒三千言,列举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宣扬自己的主张。
有一个名叫柴孝和的部将,向李密提出一个建议,就是派翟让留守洛口,派裴仁基留守回洛仓,李密自己率领精锐之师向陕西进军,夺取长安等地,断绝隋朝的根本,称霸天下。
李密当然很清楚关中的重要性,当初他在杨玄感手下时,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但他是一个灵活的人,很清楚自己手下这帮人和杨玄感的人马不一样。
所以他拒绝了,理由有:
第一,隋炀帝不在长安,而且他的力量还很强大。
第二,瓦岗军的将士主要是山东人,放着眼前的洛阳不打,长途奔波去打长安,他们没有积极性。
第三,瓦岗军的将士都是草寇出身,留下他们在洛口,只怕他们要搞事情。
还有一点,李密没有说出口:一旦他在前方失利,这些留下的人马可能就不认他这个统帅了。
所以李密没有向陕西进军,而是在洛阳一带与隋军交战,彼此各有胜负。李密自己也受了箭伤,回洛仓也失守,只好退回洛口的老营。
七月,隋炀帝派王世充等人率领五万大军来攻李密,救援洛阳。双方你来我往,缠斗百余日。这期间,瓦岗军的影响越来越大,势力范围从山东、河南向淮河流域扩展,而且整个队伍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嫌隙和危机随之产生。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李密是隋末唐初的割据群雄之一,在当时的他手下可是群雄遍布,大家比较熟知的有秦琼,徐茂公,程咬金等等。有这些大将
我们都知道,满清入关后消灭了大顺和南明,一统天下后建立了大清朝。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满清当年不入关,就一直在东北的话会发展成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李密还有李渊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李密已经归顺这个李渊了,那么为什么李渊还是要除掉这个李密呢?对于这个问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河洛文化的事情的,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河洛文化话说是这个关中文明的附庸了,那
确实稳了,我们设想一下地图,刘备占据关中、汉中和益州,曹魏占领黄河流域,南抵长江北岸(包括南郡),东吴占领江东和荆州,呈鼎足三分之势。
李自成从巅峰到被杀害,仅仅是一年多的时间。李自成入京后,他败给了多尔衮还有吴三桂的合军,最后无奈退出京城,转而在陕西等地抗击清军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就像汉末一样,各地都涌现出了不少实力强大的割据诸侯,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次准备跟大家介绍其中一位英
《关中匪事》喜凤大肚子是刘十三的。许望龙统兵包围着了马仁昌家,历经几番争执和交锋以后,许望龙知道愧对于喜凤自动撤兵,而且对墩子
《关中匪事》彩娃的扮演者是张晓芳。此剧由田海蓉、凌潇肃、刘立伟、赵纯阳、许还山等人主演,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八百里秦川遭到旱灾
喜欢历史的朋友,应该不会对李密感到陌生。李密是隋末群雄之一,多次率领瓦岗军击败隋军,因此名震天下。不过后来瓦岗军内部产生矛盾,李
瓦岗军,是隋朝末年,在隋朝的高压统治之下被迫起义的农民军当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队伍,史书记载,在隋炀帝的统治之下,隋朝百姓痛苦不堪,最
在我们告终的时候,正式咱们十几岁的年龄,在学习李密的《陈情表》的时候备受感动,再加上文章在语言上的朴实、朗朗上口,只需要朗读即便
李密是隋末唐初群雄之一,曾壮大瓦岗寨,建立西魏政权。隋朝末年,各地起义军突涌而起,李密成为瓦岗军的首领之一,多次击败隋朝大军。此后
李密生于名门世族,他从小便抱有伟大志向,希望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而隋朝末年的动乱给了他一个良好机会。不过李密早期的经历十分曲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