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期,由于隋炀帝的行为,导致民间起义频发,各地都有自己的势力,但是其中最厉害的一个,还是瓦岗军。而说到瓦岗军,就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李密。我们知道,隋朝之后是唐朝,创立者是李渊,但是这个李密,他的能力远远超过李渊,比李渊强了很多倍,但是为什么李密最终还是会死在了李渊的手里?如果李密没有死,或许就没有李渊什么事情了。
李渊的祖上是北魏后魏八柱国,袭封唐公,当过隋文帝的皇宫警卫,还干过隋炀帝的禁军统领,后当太原留守起兵造反。李密世袭蒲山公,也干过隋炀帝的皇宫警卫,结果隋炀帝看他不顺眼,把他开除了,他只好跟着杨玄感造反,失败后带领瓦岗群雄谋举大事。
李密比李渊小16岁,比李世民大16岁,全盛时35岁,正是一个男人最成熟最应该出成绩的时候,当时李渊已经五十多了,已过知天命之年,李世民还不到二十,属于未成年,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李密都甩他们十条街,那李密为何最后却死在了李渊这个垂垂老朽手里呢?原因有三。
第一,李渊有三个好儿子,李密没有。李渊起兵,靠的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和平阳公主等几个相当卓越优秀的子女。李世民在李渊起兵的问题上有首创之功,起兵的时候李渊迟迟不动,是李世民多次苦谏要他赶紧动手,再迟就晚了。事实上也就是他们占领长安没一个月,薛举的大军已经兵临长安城下。李密在攻王世充不利的时候也动过派精兵取长安的心思。
李渊刚起兵碰到大雨,听了裴寂等幕僚的话想返回太原等雨停了再说,李世民苦谏不听,跪在营门外嚎啕大哭,最终阻止了李渊的错误决策。李渊占领长安,处理日常国家政务和防备突厥的重任交给李建成,攻略中原的重任交给李世民和李元吉,夺取江南的重任交给李孝恭,自己垂拱而治,终得天下。
而李密事必躬亲,啥事都不敢放手,身边没有一个可以托付的心腹之人,直接导致夺取长安的正确决策被延误,尤其杀了翟让之后更是一刻不敢放权,最终导致一败之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不去收拾旧部李勣而是选择错误投奔了李渊,导致身首异处。
第二,没有早建帝号。李密击破王世充拥兵三十万全国各地的反王纷纷奉他为盟主势力最盛的时候,有幕僚就跟他建议,让他当皇帝,他说,等拿下洛阳再说。反观李渊,一进长安没几天马上把隋恭帝废了,当了皇帝建立了李唐帝国。
当然当皇帝并不是取胜的必要条件,当时那么多称帝的唯有李渊成功了,可是对当时的李密来说,称帝比称公效果要好。当年刘备占领汉中,也是不好意思当皇帝,想等等,结果诸葛亮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伙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出生入死玩命干你以为看你耳朵大有福啊,都是想弄个封妻荫子建功立业留身后万世英名的,你不当皇帝,别人怎么办。
李密同样如此,你才是一个魏公,这么多跟你干的豪杰官阶只能更小,你不图名,可是别人需要啊。李渊起兵的时候沿途路过的种地农民都给弄了侯爵的头衔,结果拥护者相当多。所以李密没有称帝寒了众兄弟的心。他死后李勣以皇帝礼仪把他埋了,其实也是给自己抬位。可惜李密没想到这一层。
第三,战略决策失误。当时李密在洛阳死磕王世充的时候幕僚给他指出三条路,第一条死磕王世充,这是下策。因为洛阳易守难攻,王世充又是百战骁将,这块硬骨头不好啃,在这儿呆的时间长了会动摇军心,李密带领的是一帮乌合之众,胜则纷纷蚁聚,败则作鸟兽散,所以这是下策。第二条直取长安,这是上策。长安城守卫空虚,群龙无首,只有一个屈突通好对付,李密又是关陇集团之后,带人直取长安可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拿下长安后称帝建国,天下传檄可定。可惜李密以山东豪杰不跟着走为由拒绝了。这是他的最大失误。
第三,带人回身江都把隋炀帝抓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干三国时魏王曹操的霸业,隋炀帝的号召力当时还是很高的。此为中策,其实并不靠谱,隋炀帝身边还有当时天下最为精锐的关陇骁勇,李密一下根本拿不下杨广,而杨广只要一道号令,天下勤王之兵就会源源不断的直扑江都,到时候李密只有死的最快。曹操的王业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所以李密占了天时,但是没占地利,更没占人和,王世充占了地利,但是没占天时人和,唯独李渊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最终剿灭群雄成就了大业。
相信大家对于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非常熟悉吧?但是对于唐朝,大家对李渊并没有很多的印象,但是对他的儿子李世民却非常熟悉。在李世民
有人说李世民太狠心,为了争夺皇位连自己的亲生兄弟都敢杀,而且根本不把父亲李渊放在眼里。李建成是钦定的太子,而李渊是当朝皇帝,李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隋朝末期的时候,长安就是京都。不管是秦朝,汉朝,都是以长安为中心。可是后来因为关陇集团的存在,最后成为隋朝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李密是隋末唐初的割据群雄之一,在当时的他手下可是群雄遍布,大家比较熟知的有秦琼,徐茂公,程咬金等等。有这些大将
说到裴寂,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可是唐朝第一任宰相,这样一位非常非常厉害的人,肯定是权力很大。但是实际上,这个裴寂其实是一个官宦支架,最
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来说,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失败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李世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他的首要目标肯定是李建成和李元吉
《隋唐演义》李元霸举狮子第45集。杨广见其古怪,询问他来意,李元霸坦言要讨官做,更是高举千金重狮。杨广十分高兴,询问他要何官,李元霸
李渊多半是没想到李世民会采取如此极端的行为,来替自己争取太子之位。恐怕李渊在得知李建成被杀后,他下一秒就在担心李世民会不会对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李密还有李渊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李密已经归顺这个李渊了,那么为什么李渊还是要除掉这个李密呢?对于这个问题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隋唐十八好汉的事情,小编就想问了,这个隋唐的十八好汉为什么这么多啊,还有这些人难道在真正的历史上真实存在吗?这
李渊为什么杀窦建德而不杀王世充?处置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是唐朝皇帝李渊而不是李世民。因为李世民承诺过王世充投降不死,李渊将王世
一般来说,能持续百年以上的朝代,他们的开国皇帝都会很出名。然而,有一位开创了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的开国皇帝,他的名气却不高,而且还被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亲表兄弟。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是李渊母亲的亲妹妹,因此,杨广的父亲隋文帝杨坚也就成了李渊的姨夫
关于杨广和李渊之间的关系,相信很多人其实都比较好奇。虽然他俩并不是一个朝代的君王,但是中间所发生的事情,确实是让人意想不到的,那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隋唐府兵制和三国世兵制,两个兵制的朝代不一样,而且兵种也不一样。但是关于兵制方面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所以
说到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和第二任皇帝李世民,这两位都是对唐朝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世民更是开创了唐朝的盛世。那么话说回来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天子李建成被杀,当时皇帝李渊有两个选择,一是立李世民为太子;二是主动禅位。最后李渊决定提前禅位,自己当太上皇。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位亲生兄弟,并且霸占了齐王李元吉的妻妾,那么这么一个丧心病狂的杀人狂魔为什么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渊的一些做法非常奇怪,这其中就有一件是这个李渊啊他当时是赦免了王世充的但是却杀了这个窦建德,那么这个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就像汉末一样,各地都涌现出了不少实力强大的割据诸侯,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次准备跟大家介绍其中一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