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资讯 > 华夏历史

李自成为什么放弃关中 李自成战略出了什么错

时间:2021-05-11 09:14:17 栏目:华夏历史

李自成从巅峰到被杀害,仅仅是一年多的时间。李自成入京后,他败给了多尔衮还有吴三桂的合军,最后无奈退出京城,转而在陕西等地抗击清军。此后李自成一路南下,从西安转至内乡,再到襄阳、汉阳,最后是在通城被杀。当时李自成手上也有不少兵力,他为何要放弃关中这片重地呢?实际上,李自成已经不太可能在陕西继续立足,摆在他面前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

李自成为什么放弃关中 李自成战略出了什么错

1、放弃关中

1645年,李自成潼关战败。随即,他率领20余万大军,实施战略转移。自蓝田、商州,取道武关,进入荆襄地区,“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当时,李自成虽然兵败潼关,但兵力依然远胜过对手,为何立刻放弃其关中根据地,为何又要想江南转移呢?

陕西已不可保清军兵分两路攻陕西。北路,阿济格与李过、高一功在榆林、延安一带激战;南路,多铎与李自成战于潼关。李自成亲率精锐于潼关与多铎大战,失利。在潼关失陷前,李自成回军西安。不久,潼关失陷,延安也危在旦夕。需要强调的是,李自成表面兵马众多,但其实精锐,不过只有其中央直属部队,五大营,6万人。(《国榷》九十九卷》

山海关之战、潼关之战,皆是李自成有意进行的战略决战,其精锐消耗应当是较大的。山海关之战,八旗进攻时,大顺军迅速崩溃。考虑到大顺精锐骑兵较多,应当还是保存了不少。但是,潼关之战,李自成、刘宗敏的精骑反复冲杀、争夺,损耗应当极大。依托潼关天险,李自成尚且不能阻击清军,当两路清军杀入关中平原,精锐损失的李自成又何以在陕西立足呢?

陕西已不可保,李自成需要转移了。去哪里?西北虽不定,东南讵再失之当时,李自成的退却方向有3个。

李自成为什么放弃关中 李自成战略出了什么错

2、三种选择

①继续向西北逃

这样其实不如留在陕西!清军常年在艰苦的东北生活,多次迂回内蒙古等地,在偏远少人地区作战的经验是极为丰富的。

李自成军多年流动,多在中原、陕西,对陕西以西并不熟悉。况且,甘肃、青海,更利于清军骑兵驰骋,大顺军去那里作战,既难以解决补给问题,也难以对敌作战,全军覆没毫无悬念。

②撤入四川

当时,四川大部已为张献忠所控制。两支起义军过去曾有过协同作战的经历,但其战斗友谊早已一去不返。尤其是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欲逞一统之志,曾派马科率军进攻川北,为张献忠所击败。所以,转移去四川,要过张献忠这一关。

强敌在后,又强走蜀道攻张献忠,实为不利。值得注意的是,张献忠在四川并没有建立系统性防御体系,纯作战部队是可以借道迂回的。后来从陕北退下的李过、高一功就是从川陕交界借道迂回进入湖北的。但是,如果要强攻入四川,驱逐张献忠,取而代之在四川立足是不现实的。

李自成将目光瞄准了武关。

③进入荆襄地区

商洛山区,是李自成的福地。当年,李自成兵败,正是蛰伏商洛山,走出低谷。如今,经过商洛山区,取武关,可以直接攻入荆襄地区。那里,有李自成的手下败将左良玉。赶走左良玉,以荆襄为基地,顺流而下,江南可取。打清军打不过,打南明还是有把握的!西北虽不定,东南讵再失之!

李自成为什么放弃关中 李自成战略出了什么错

3、被逼无奈

李自成的计划很快达到了效果。左良玉未与李自成大战,以“清君侧”为名东下了。李自成很快占据了襄阳、武昌。不久,李过、高一功也迂回到湖北,与李自成大军会合。李自成大军尚有几十万人,整编为四十八部。

李自成在此建立政权机构,设置官员,筑造“永昌”钱币。李自成企图以此为基地,夺船东下,在东南建立根据地,继续抗清。

按照历史的经验,李自成的企图似乎有可行性。历代少数民族入关,多能驰骋北方,但面对汉水、长江水网体系,往往一筹莫展,要停下来。但是,此时的清军,与当年女真祖先不同。他们自入北京起,就拉拢前明官吏、将领,获得了不少支持。

四月,阿济格就率水、陆大军来攻,李自成只得仓促放弃武昌,提前开始东下。但是,清军已经攻取了九江等地,使李自成东下之路遇阻。无奈之下,李自成只得引兵掉头,企图自江西进入湖南。在经过湖北九宫山时,李自成遇害。

李自成为什么放弃关中 李自成战略出了什么错

4、原因分析

李自成去世后,李过、高一功等人立刻与南明何腾蛟合作。张献忠死前,对孙可望等人说:“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李自成、张献忠余部与南明余部的合作,稍微稳定阻挡了清军,取得看了一些成绩,只是为时稍晚。

看来李自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企图躲避清军,企图通过打击南明来继续发展。从李自成撤离陕西后的所作所为看,他的基本立足点是,抢占长江以南。或许,他认为清军会像金、蒙古一样,驰骋中原,却无力渡江。李自成可以抢占江南,继续抗清。

可是,满清自东北立国,已历多年。在东北地区,他们既积累了统治游牧、渔猎部落的经验,也具备了治理农耕区域的经验。因此,进入中原后,满清没有明显的不适应,就迅速拉拢了“带路党”,建立了有效统治,并迅速持续向南发展。另一方面,明末,带路党确实多得令人吃惊!文人武将,先降顺,再降清,纷纷带路,一时风气,令人遗憾!

历史,虽常常惊人相似,但绝非简单循环!

关键词 : 李自成 关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