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时期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以及赵云,这是因为《三国志》作者陈寿将其五人共同列为一传,所以被后世称为“五虎上将”。在曹魏阵营里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被陈寿称为“五子良将”。那么孙权呢?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和丁奉,被陈寿盛赞为江表虎臣,也就是“江东十二虎臣”。那么在这十二虎臣当中为什么没有最强的太史慈呢?
陈寿将程普和黄盖等十二人共同列为一传,盛赞这十二人是江表虎臣,《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可以说,评价非常之高,但是,这十二人里却没有太史慈,为什么呢?难道是太史慈没有他们重要?没有他们厉害?
我们看《三国志 太史慈传》,位列《吴书》第四,在《三嗣主传》之后,在《宾妃传》和《宗室传》之前,和刘繇、士燮共同列为一传。
先看一下太史慈的简介,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太史慈是东汉末年名将,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史书记载: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太史慈最开始是刘繇的部下,曾和孙策在神亭单挑,打了个平手,后追随孙策,助其扫荡江东,割据一方。
孙权继承孙策之位后,因太史慈能制刘表的侄子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刘磐非常勇猛,史书记载:刘磐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策于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县,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昬,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病死,年仅四十一岁。
再看一下刘繇的简历,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刘繇是东汉末年官员,又是汉室宗亲,他比刘备的汉室宗亲还要正宗,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的侄子。
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任郎中。后来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朝廷加其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还是败归丹徒,不久后病死。实际上,刘繇是驻守扬州的一方军阀。
再看一下士燮的简历,士燮(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他是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
士燮一开始担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了孙权,被孙权任命为左将军。
此后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而迁任卫将军,被封龙编侯。士燮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黄武五年(226年)去世,享年九十岁。
士燮非常长寿,能和他年龄有一拼的,估计只有蜀汉的廖化和东吴的丁奉了。
太史慈和刘繇、士燮共同列为一传,刘繇、士燮都是一方割据军阀,那么,太史慈在刘繇手下,虽然不是一方军阀,但是,位置相当重要,《三国志》作者陈寿已经把太史慈的地位和刘繇、士燮同等看待,相当于享受一方军阀的待遇。
因此,太史慈的地位,要高于江东十二虎臣,故不在十二虎臣之列。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刘备,曹操还是孙权,他们三个人的身边总会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人。比如说孙权身边的三位大都督,他们三个可是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东吴又四大英杰,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四位被封为东吴四大都督。不得不说,这四位对东吴都是起到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从古至今,一般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或者就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在有子嗣的情况下,一般都是
东汉末年之所以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是因为蜀汉和吴国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此后两国长期处于盟友关系,共同对抗曹魏,因此才会有三国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之所以会发动这个夷陵之战,不仅仅是因为孙权偷袭了锦州,更重要的是因为孙权还杀了关羽!毕竟关羽对于刘备来说
说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排名第一的西施,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大家可能只记得一句很经典的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在历史历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说到太史慈,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也是三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一名武将,最开始的时候是和刘备一起。不过后来太史慈就被孙策收下,成为东吴
在三国时期蜀汉针对东吴的夷陵之战中,其实刘备是先胜后败,将多年积攒下来的军事实力在此战当中付之一炬。当时的动物挟大胜之威,在刘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可是战胜了刘备,当时就想要派陆逊去乘胜追击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回成都,而是驻扎在白帝城。
说到于禁,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曹操的手下,而且是五子良将之一。和曹操一起可以说是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于禁在襄樊之战战败,投降于关羽
说到吴国,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实力可是很强的。对于当时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都是不能比拟的,要不是因为越国在后面偷袭吴
贾诩有才能,但品行并不是太好,所以后人在看待贾诩时,基本也是分开来说。三国时期,孙权就不怎么看得上贾诩,他得知曹丕要任贾诩为宰相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孙权,作为三国时期的霸主,毕竟是统治一方的王。所以他在选择自己的接班人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的,但是一般情
其实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干这事,说好听是联姻,说不好听的这等于是把自己女儿变成人质了。再说了如果二爷这么干你让刘备怎么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孙权的一些事情,大家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孙权其实比曹操还有刘备多活了好多年的,但是最后大家或许也都
原因很简单,因为孙权根本就不想天下一统。在三分时代的大boss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中,只有孙权是坚决反对统一的。曹操希望一统天下
军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不论是繁荣昌盛的强大的王国,又或是穷困潦倒艰难自保的小国,都会有一只保家
《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有看过了,里面关羽走麦城的那一段可以说是看碎了不少观众的新。关羽在逃亡的路途中了埋伏,被潘璋的部将领马
周朝时期,吴国国境包括今江苏、安徽等地区,国都设立在无锡梅村。很多人不觉得吴国很强,其实从春秋中期开始,吴国便不断崛起,此后成为最
说到孙权这个人,大家肯定都会想到三国历史,毕竟他在三国历史里面是一代帝王。而且大家所熟知的盗墓笔记里面的摸金校尉就是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这是人类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惨败。在这场战争当中,刘备败在了陆逊的火攻,被迫退守到了永安,刘备率领出川的蜀军大多
在三国历史上,关于孙权和陆逊的故事还是挺多的。陆逊在很小的时候,差不多21岁吧,就已经成为孙权的军师了。所以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襄樊之战,这是关羽一生中最后一次进攻型战役。在此之间的长时间里,关羽都坐镇荆州。为了保卫刘备的大后方,一直处于防御姿态。在这场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都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魏蜀吴的领袖人物。这三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做事方法,每个都是在当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