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多数人了解的曹魏,恐怕都是集中在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代身上,对曹芳、曹髦、曹奂的了解甚少,因为他们在位时基本上属于傀儡皇帝,一直被司马家所控制。不过曹髦本有机会除掉司马昭,只可惜计划没能成功,导致曹髦英年早逝,死后还贬为庶人。曹髦在位六年时间,那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呢?实际上曹髦才华横溢,不仅创写了多篇诗文,而且更是第一位当上画家的皇帝。如果曹髦真能夺回大权,恐怕历史就要彻底改写了。
在君权神授的古代,九五至尊的皇帝无疑是凌驾于一切的信仰,一个运行正常的古代社会体系之下任何人在皇帝面前都会黯然失色。然而就有这样一位皇帝却死在了自己臣子的门客手上,他就是大魏皇帝曹髦。而世人耳熟能详的“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即出自于这位皇帝之口。
曹髦生于正始二年(241年)。正始五年(244年),被封为郯县高贵乡公。嘉平二年十二月,其父曹霖去世。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镇压王凌后,将曹魏宗室王公均置于邺城以便监视, 曹髦亦被移置邺城。 曹髦从小好学,才慧早成,有祖父曹丕的之风。
正元元年,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打算推立曹操之子、彭城王曹据为帝;当时曹髦是魏文帝曹丕在世诸孙中的庶长孙、东海王曹霖的在世庶出长子。郭太后执意要求,最终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大魏皇帝。
正元二年,正月十二日,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声讨司马氏,二十五日,大将军司马师督师征讨淮南。经过几番激战,毌丘俭战死,文钦逃往孙吴,然而司马师也在这场战争中被文钦之子文鸯惊得眼球掉落,病上加病。“叛乱”平息不久,司马师在许昌已奄奄一息。他自料性命难保,就派人从洛阳叫来了司马昭,对他说:“我估计自己不行了,你接掌我的大将军印。”话未说完,司马师一命呜呼。
司马师去世的消息传到宫中,曹髦大喜。他意识到这是夺权的好机会,于是一面下诏命司马昭留守许昌,让尚书傅嘏“率六军还京师”,一面着手筹划宫廷政变。不料,司马昭识破了曹髦的计策,他率领军队回到了洛阳。这样一来,曹髦的计划落了空。为避免引起更严重的祸乱,他只好接受既定事实,封司马昭为大将军。从此,司马昭独掌大权。一次宝贵的翻身机会,就这样与曹髦失之交臂。
曹髦是一位德才兼备的皇帝,如果不是时势不允许他很有可能有一番作为。正元二年(255年)九月二十一日,曹髦学完《尚书》,对执经讲课的司空郑冲、侍中郑小同等人分别予以赏赐。二十五日,姜维引兵退回蜀地。十月,曹髦下诏说:“我由于年幼,仁德不足,不能遏止敌寇的暴虐,以致蜀贼进犯和洮西之败。将士们在此役阵亡者数以千计,或抛尸于疆场,冤魂难返;或战败被俘,流落于异域。念及于此,我深感悲痛,心中每每为阵亡将士们哀悼。现特令阵亡将士家庭所在各郡的典农和安抚夷二护军以及各部官员到他们家中去慰问,给予抚恤,免除其家庭一年的赋役。在战斗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者,按先例申报予以嘉奖,不得遗漏。”
十一月二十七日,鉴于陇右四郡及金城等地连年兵灾,不少人叛逃到蜀地,留在本土的家人和亲戚又恐惧不安的情况,朝廷宣布对这些人一律赦免无罪。十二月十六日,曹髦又下诏说:“数月前洮西大战的时候,我方将士有的英勇战死沙场,有的不甘被俘跳入洮水溺亡,其尸骨都无人收拾,弃于荒野。我常为这件事难过。今特告征西、安西两将军,各令部下到战场旧地和附近河道中清理寻找我方将士尸体,一一收殓安葬,以慰死者,以安生人。由此可见,曹髦能够体恤下士,有明君的风范。
司马昭当权使得曹髦的权力威势日渐削弱,他完全被架空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曹髦对此感到不胜忿恨,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夜里,曹髦命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废黜的耻辱,今日我将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随即曹髦拔出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宫。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在东止车门遇到曹髦的军队,曹髦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中护军贾充从外而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曹髦亲自用剑拼杀。众人想要退却,贾充军将败,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你说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把他弑杀于车下。曹髦就此殒命。
曹髦死的时候才20岁,有人说他大张旗鼓讨伐司马昭显然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曹髦的这次自杀式行动也表明他的英勇和志气。当时朝政完全被司马昭把持,上一任魏国皇帝曹芳被司马昭的哥哥所废。曹髦不过是司马师立的傀儡皇帝,这一点曹髦心里清楚的很。假如曹髦一直不作为的话,那么他必然是亡国皇帝无疑了。从曹髦一直想夺回朝政大权的行为来看,曹髦是一个想有作为的君主。如果不是造化弄人,曹髦很有可能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曹髦的死,有人归结说是他年轻气盛自取灭亡。但是曹髦作为曹魏皇帝宁做刀下之鬼也不当亡国之君,能为江山社稷而死难道不是重于泰山吗?
大家都知道,古代帝王登基,都非常重视名分。若是名不正言不顺,反对者就有可能会以政治改革的幌子向其帝位发动冲击。事实上,每逢天下大
1、谭建慈个人资料:军师联盟司马昭历史原型的结局是什么?2、谭健辞个人资料:谭健辞的身高和个人资料是多少?谭建慈身高:.谭建慈(JC-T)10
在三国末期,武将成济竟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当街刺杀皇帝曹髦。在古代,杀皇帝可是大逆不道的,百分百的死罪,而且还要株连九族。面对着这
说到这个邓艾,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他是谁,在三国时期,他可是曹魏灭蜀的功臣。对于曹魏来说,邓艾就是一位大将。也正是他最后兵临城下迫
关羽虽然名气大,但他性格有些傲慢,不易与他人相处。其实三国中有不少人内心是不服关羽的,他们有些和关羽有矛盾,有些是觉得关羽名不副
说到张飞的儿子张绍,他是蜀汉的大将,刘备死后,就跟随了刘禅。但是作为蜀汉的人,而且还是名将张飞的儿子,为什么最后张绍会投降自己的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唱和当中,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惊才艳艳的英雄豪杰,但最终也没有谁能敌得过时代的洗涤,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我记得电视剧《虎啸龙吟》里面,司马懿曾经对候吉说过一句话:刀已不在我手。什么意思呢?司马昭杀了候吉的未婚妻小沅,司马懿要为候吉
三国中,曹操手上出色的文武大臣最多,他也是最不用担心自己会人才枯竭的一方,想必这点会让刘备和孙权感到羡慕。那曹操重用的将领,基本
曹操本有机会完成全国一统,但是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生前没能达成这一目标。三国鼎立局势成型后,虽然曹魏实力要强于吴
阿斗“乐不思蜀”笑死司马昭,正史《三国志》没有记载,也不是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是来自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最后一集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和东吴、蜀汉相比
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会有人认为刘备仁义,对汉室忠贞不二。事实上,刘备并没有那么高尚,他的所谓"复兴汉室″不过是一个
曹魏一共有五代皇帝,分别是曹丕、曹睿、曹芳、曹髦和曹奂。不过其中真正掌权的皇帝只有曹丕和曹睿,曹睿死后司马懿发动了政变,将大将
说到夏侯惇,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在曹魏可是地位很高的,而且曹操非常看好他,很喜欢他。但是在三国时期,夏侯惇并没有什么可观的战绩,然而还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司马懿本人在三国历史上那可是非常的厉害,而且是一个非常能够做大事的人。那么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同
不少网友都对司马昭不称帝的原因感到好奇,连弑君这样的事都做的出来,司马昭为什么不敢自立呢?其实司马昭弑君一事,事后被包装成了曹
了解撒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三国的最终胜利者是司马家。忍了多年的司马懿最终还是走上了老东家曹操的这条路,把持着曹操的政
《军师联盟》是由东阳盟将威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江苏华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东阳多美影视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张永
说到司马昭,大家肯定都会想到这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吧?不得不说,司马昭的野心还是很大的。但是在正史种,司马昭是因为中风而死
司马昭灭蜀后,过了两年他便病逝,所以没时间接着伐吴。此后司马炎登基称帝,改朝换代,但他为何又等了十几年才决心出兵伐吴呢?实际上,东吴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