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仅仅四个月后刘禅就主动投降了。那曹魏灭蜀后,司马昭是如何处理益州的呢?当时钟会还藏有私心,他打算在蜀中谋反,还陷害邓艾,不过钟会并没有达成他的目的,最后是死于乱军之中。当然就算钟会计划得逞,可能蜀国也要另起国号。司马昭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他甚至要比司马懿更加谨慎,灭蜀不难,但想要控制益州却比想象中的难。
邓艾灭蜀后,司马昭以东郡袁邵为刺史,杨欣为犍为太守,牵弘为蜀郡太守。但是,边境地区的罗宪,霍弋因为是主动投降,且处于前线,自然不好直接就换。对于魏军扫荡过的地方就直接换自己人了。
首恶刘禅封安乐公,皇室刘永奉车都尉,刘禅剩下的5个儿子都是列侯。其中太子刘璇死于成都之乱,北地王刘堪自杀。
同时为了笼络蜀汉旧臣人心,防止出现如姜维,张翼,蒋斌这样的激进暴乱分子。司马昭把廖化,宗预,诸葛显等三万家内移河东。这些人包括刘封之子刘林,孟达之子孟兴。
对于文官士人就显得大度了。据罗宪传,罗宪把蜀汉上层文官费祎,陈祗后代加自己的同学,亲戚全推了上去。其中一个彩蛋就是,荆州义阳人樊建,董厥入晋后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同乡义阳人邓艾平反。他推上去的基本都当到太守了。他侄子罗尚,谯周之子谯登参与灭吴之战。
最后姜维旧部黄金围督柳隐投降,封西河太守,尚书向充表态服软造势司马炎称帝,封了梓潼太守。而张翼之子张微,马忠之子马融出来做官则代表了军方北伐派的落幕。
做完了这些,司马昭死,司马炎篡位称帝,大幅度提拔蜀汉的文官士人。樊建,李密,文立等都收到司马炎的召见。义阳樊建也得以给义阳邓艾平反。
袁邵当益州刺史不到一年,童策(董荣)任益州刺史。李密陈情表提的刺史荣说的就是这个人。朝廷对于益州上层人物还在积极笼络中。当然了,也就仅仅如此了。位不过太守,又没人可以当益州刺史,益州士人在朝屡屡被打压。这种表面的示好终究抚慰不了益州百姓的亡国奴心情。同时,司马炎也在等,等罗宪和霍弋的死亡。等到270年,罗宪,霍弋去世。司马炎动手了。益州一分为三。以汉中为中心的梁州,成都为中心的益州,南中为中心的宁州。罗宪的位置被杨欣取代,霍弋的位置被鲜于婴取代。同时,因为司马炎的不作为,南中大军在征交州过程中先胜后败,全军覆没于东吴最后的名将陶璜手下。而晋封的交州刺史杨稷还被怀疑投敌,而收回官印。幸好幸存的李松骗孙皓说自己会玩的做侧竹弩借机逃回洛阳说明交州的情况才重新追封。晋室对益州军人的戒备可见一斑。
董荣在任时,军士王富自称诸葛瞻起兵临邛。后来,安定皇甫家族的皇甫晏接任。汶山牙将张弘起兵造反,并杀了皇甫晏。这位当年在洮西躲过了姜维率领的益州人杀戮,终究还是要还的。
另外,由于平蜀后政策不当,表面的税收优惠还是惹得益州民变四起,盗贼遍地。百姓生男不如生女,杀男婴现象四处存在。(田园女拳梦想的世界)在弘农人王濬上任前完全体现了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趋势。在本地人李毅,何攀的帮助下,王濬在出任益州刺史后平定了益州。巴东监军杨欣也因功调任凉州刺史。羊祜部下徐胤接任巴东监军。在这里说一句,羊祜和杜预虽然合传,但是两人军事能力还是有差距的。羊祜对东吴的时候始终打不下江陵,杜预就能打。就算陆抗死后,也一样。
279年,司马炎为了抵消司马攸的影响下令伐吴。在巴东监军徐胤去世后,司马炎曾问文立,谁可代?文立推荐了爱财的(鲁国人)唐彬和嗜酒的(巴郡人)杨宗。司马炎虽然说了一句,财可以满足,酒欲难改。除了道出晋这个王朝的腐朽外,司马炎是不想益州人掌军的。不出现个姜维也就罢了,万一来个张弘也够头疼了。
280年晋国统一天下,谯登开了吴国都城的城门,王濬作为灭吴大功臣生怕自己成了邓艾第二,要去见邓艾。李毅,何攀也因此大功,后来晋封公爵。
统一天下以后,司马炎变身司马羊车,大臣纸醉金迷。整个西晋开国就一片亡国之象。经历了贾南风弄权,八王之乱后,中原大地一片焦土。当年被曹操迁到关中的板遁蛮李慕家族,为躲避天下大乱,李慕之子李特率流民入蜀,和以范长生代表的蜀汉故吏合作起兵反晋。在罗宪侄子罗尚兵败病死后,终于益州脱离了晋朝统治,直到桓温伐蜀。
天下未乱蜀先乱,一切都从司马昭为了晋升晋王发动伐蜀开始。那半个世纪,跟蜀地有关的人等,都在承受“将士咸怒,拔刀切石”的怒火,不免身死刀剑之下。
司马昭,被刘禅笑杀中风,滑稽。司马炎称帝后,纵容宗室。死后八王之乱,司马昭一系全死。最终,司马昭之弟司马伷玄孙牛睿登基做了皇帝。
刘禅,投降后在洛阳过着惬意的生活。因立世子不立长,立了幼子刘询,惹得安乐百姓愤怒,自取灭亡,遇到永嘉之乱,子孙绝灭。唯有亲弟弟刘永之孙刘玄奔成都,被李雄封为安乐公,后来孙盛随桓温伐蜀,还在成都见到刘玄。
邓艾,死于成都之乱,孙子邓朗在新野死于莫名其妙的火灾。绝后。
钟会,死于成都之乱。
卫瓘,全家死于司马玮刀下,小儿子卫阶后来被吓死。
贾充,两个老婆生的女儿的儿子互相残杀,全灭于八王之乱。李氏的女儿所生的儿子司马冏杀了郭槐所生的女儿贾南风,贾午,以及贾午的儿子贾謐。后司马冏又死于司马乂大军。
胡烈,死于凉州秃发之乱。儿子胡渊随军伐蜀,后为赵王司马伦大将。兵败于成都王司马颍,被俘斩首。
杨欣,同上死于凉州之乱。
牵弘,同上
王颀,因为两任上司毋丘俭,邓艾被定为反贼,不受朝廷重用,心灰意冷辞官回家。其孙子王弥为匈奴刘渊攻入洛阳。后被石勒所杀。
王濬,灭吴后功高不赏,因当年活命几千男婴,寿终正寝。
罗宪,其孙罗徽死于八王之乱。
霍弋,后代为南中霍姓部曲掌门人,南中精锐,后代霍在兵败投降成汉。
张微,张翼子,死于成汉军。
李毅,李朝之子,后为宁州刺史,被困孤城而死。
杜轸,孙子为流民首领,被杀。
谯周,病死汉中,孙子谯登死于成汉李雄之手 。
罗尚,兵败病死。死后被枭首。随着罗尚之死,益州终不为晋所有。
大家都知道,古代帝王登基,都非常重视名分。若是名不正言不顺,反对者就有可能会以政治改革的幌子向其帝位发动冲击。事实上,每逢天下大
1、谭建慈个人资料:军师联盟司马昭历史原型的结局是什么?2、谭健辞个人资料:谭健辞的身高和个人资料是多少?谭建慈身高:.谭建慈(JC-T)10
说到这个邓艾,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他是谁,在三国时期,他可是曹魏灭蜀的功臣。对于曹魏来说,邓艾就是一位大将。也正是他最后兵临城下迫
关羽虽然名气大,但他性格有些傲慢,不易与他人相处。其实三国中有不少人内心是不服关羽的,他们有些和关羽有矛盾,有些是觉得关羽名不副
说到张飞的儿子张绍,他是蜀汉的大将,刘备死后,就跟随了刘禅。但是作为蜀汉的人,而且还是名将张飞的儿子,为什么最后张绍会投降自己的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唱和当中,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惊才艳艳的英雄豪杰,但最终也没有谁能敌得过时代的洗涤,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我记得电视剧《虎啸龙吟》里面,司马懿曾经对候吉说过一句话:刀已不在我手。什么意思呢?司马昭杀了候吉的未婚妻小沅,司马懿要为候吉
三国中,曹操手上出色的文武大臣最多,他也是最不用担心自己会人才枯竭的一方,想必这点会让刘备和孙权感到羡慕。那曹操重用的将领,基本
曹操本有机会完成全国一统,但是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生前没能达成这一目标。三国鼎立局势成型后,虽然曹魏实力要强于吴
阿斗“乐不思蜀”笑死司马昭,正史《三国志》没有记载,也不是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是来自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最后一集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和东吴、蜀汉相比
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会有人认为刘备仁义,对汉室忠贞不二。事实上,刘备并没有那么高尚,他的所谓"复兴汉室″不过是一个
曹魏一共有五代皇帝,分别是曹丕、曹睿、曹芳、曹髦和曹奂。不过其中真正掌权的皇帝只有曹丕和曹睿,曹睿死后司马懿发动了政变,将大将
说到夏侯惇,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在曹魏可是地位很高的,而且曹操非常看好他,很喜欢他。但是在三国时期,夏侯惇并没有什么可观的战绩,然而还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曾出现过很大的失误,例如北伐期间,他让马谡镇守街亭,结果马谡擅自违背指令,导致北伐出师不利,所以很多人对诸葛亮用人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司马懿本人在三国历史上那可是非常的厉害,而且是一个非常能够做大事的人。那么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同
不少网友都对司马昭不称帝的原因感到好奇,连弑君这样的事都做的出来,司马昭为什么不敢自立呢?其实司马昭弑君一事,事后被包装成了曹
了解撒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三国的最终胜利者是司马家。忍了多年的司马懿最终还是走上了老东家曹操的这条路,把持着曹操的政
《军师联盟》是由东阳盟将威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江苏华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东阳多美影视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张永
说到司马昭,大家肯定都会想到这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吧?不得不说,司马昭的野心还是很大的。但是在正史种,司马昭是因为中风而死
司马昭灭蜀后,过了两年他便病逝,所以没时间接着伐吴。此后司马炎登基称帝,改朝换代,但他为何又等了十几年才决心出兵伐吴呢?实际上,东吴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