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是曹魏名将邓艾的儿子,也是当时魏国的一员猛将。要说邓忠一生最大成就,肯定还是跟随父亲灭掉蜀国,期间还大破诸葛瞻军队。不过邓忠的下场比较惨,因为邓艾遭到钟会的陷害,导致他们父子全被缉拿,最后邓忠死在了田续手上。因为邓忠出生年龄不详,所以不确定他死时是多少岁,不过应该还很年轻,也是令人感到惋惜。这次就准备讲讲邓忠的实力,看看他具体是有多厉害。
很多三国迷们读原著的时候都会存在这么一个现象:上半部读得津津有味,到了下半部就不太愿意细看了。原因比较简单:上半部猛将众多,英雄迭出,打斗场面非常精彩,荡气回肠,而下半部就没几个擅长单挑的猛将了,厮杀场面的激烈程度大打折扣。
确实如此,后三国时代的武将战斗力下降明显,根本无法与前期相提并论。比如张郃、魏延这些战将,放到前三分时代,根本就排不上号,而熬到了后期,居然也能耀武扬威,所向披靡,在战场上全无敌手。
后三国时代,涌现出来的年轻将领们的武力值也差强人意。关兴远没有他老爹关羽那样“英风震于华夏” 的实力,张苞也不具备他父亲张飞“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的本领;文鸯虽勇,又哪及“子龙一身都是胆” 的威风?蜀汉五虎的后代还有关兴、张苞勉强拿得出手,曹魏五子良将的孩子们却更是不堪一提。
到了九伐中原的时候,蜀将中能打的就剩下个主帅姜维了,曹魏方面主将邓艾与姜维能战成个旗鼓相当。而邓艾有个儿子邓忠,武艺还是蛮不错的。
演义第112回,姜维率大军北伐,兵围长城,正在攻打。一支魏军前来救援,姜维摆阵迎敌,见敌军中一员小将“约年二十余岁,面如傅粉,唇似抹朱” ,挺枪出阵,姜维以为是魏军主将邓艾,就纵马与其交锋,“战到三四十合,不分胜负” ,这个小伙子武艺相当不错,“枪法无半点放闲” ,姜维见一时间不能取胜,便诈败而走,暗放冷箭,但邓忠心中早有提防,“把身 望前 一倒” ,伏鞍躲过。反而从背后一枪刺向姜维后心,姜维闪过枪尖,顺势挟住,再拔出剑来。邓忠见势不妙,弃枪而逃。
除了这场战斗,邓艾偷渡阴平,兵进绵竹,命邓忠和师篡为前锋去攻城,蜀军主将诸葛瞻率部出战。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年方十九,武艺高强,出阵迎敌,“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 。
通过这两场战斗来分析一下邓忠的武力值。姜维发动长城之战,是在蜀汉景耀元年(258年 ),此时姜维的年龄已经是56岁,远远不是三十年前天水关下战退赵子龙的那个英勇无畏的年轻人了。而邓忠也就二十多岁,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畏虎,阵前与姜维“战到三四十合,不分胜负” 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绵竹之战,邓忠随父亲偷渡阴平,跋山涉水,穿崖越林,“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 ,一路上忍饥挨饿,受尽辛劳,苦不堪言,又与师篡受命率兵急行军去攻打绵竹,到了城下时,早就体力极度消耗,又累又饿,瘦得都没人形了。邓忠在这种状态下,武力值自然大打折扣,上阵厮杀当然不是以逸待劳的诸葛尚之敌,被诸葛尚以一敌二打得败下阵来,也属于情有可原,不能认定邓忠的武艺不精。
在蜀汉军中,姜维年轻时候的武力值尚在魏延之下。诸葛亮五丈原归星,魏延作乱兵围南郑时,姜维尚且忌惮魏延“勇猛” 。景耀元年,姜维已时年56岁,武力值进一步下降。而年轻的邓忠与姜维大战“三四十合” ,仍输给了姜维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姜维曾两次与邓艾战成平手,姜维屡次挑战邓艾,邓艾总是避战不出。如果邓忠武艺能足以抗衡姜维,邓艾完全可以派出去抵挡姜维,也没有必要屡次示弱。
在后三国时代,邓忠是少有的几位阵前单挑能力出众的猛将之一。武力值略低于姜维、邓艾,更不及文鸯。但要放到前三分时期,邓忠这两下子根本不够看,最多也就是李典、公孙瓒的水平。武力值要排到四十名开外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帝王登基,都非常重视名分。若是名不正言不顺,反对者就有可能会以政治改革的幌子向其帝位发动冲击。事实上,每逢天下大
说到三国中的诸葛亮北伐,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诸葛亮生前可是一直都在北伐。等他死了之后他的土地姜维将继续接着北伐。可是姜维并没
说到费祎,大家应该都知道,诸葛亮临终前定下来的继承人,其中就有费祎这个。第一个继承人是蒋琬,然后是费祎。蒋琬病死之后,费祎就被一个
说到这个邓艾,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他是谁,在三国时期,他可是曹魏灭蜀的功臣。对于曹魏来说,邓艾就是一位大将。也正是他最后兵临城下迫
关羽虽然名气大,但他性格有些傲慢,不易与他人相处。其实三国中有不少人内心是不服关羽的,他们有些和关羽有矛盾,有些是觉得关羽名不副
没看过三国的朋友,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位陈祗。虽然陈祗名气不大,但他在蜀汉算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臣,其权利鼎盛期,甚至超过了大将军姜维
说到这个姜维,他可是蜀汉的名将。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就展现了出来,而且继续北伐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名将,而且手握重兵。这个姜维
说到张飞的儿子张绍,他是蜀汉的大将,刘备死后,就跟随了刘禅。但是作为蜀汉的人,而且还是名将张飞的儿子,为什么最后张绍会投降自己的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
说到三国中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都是对曹魏发起的进攻。诸葛亮北伐被称为“六出祁山”,姜维北伐被称为“九伐中原”。对比两次北伐
三国中,曹操手上出色的文武大臣最多,他也是最不用担心自己会人才枯竭的一方,想必这点会让刘备和孙权感到羡慕。那曹操重用的将领,基本
曹操本有机会完成全国一统,但是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生前没能达成这一目标。三国鼎立局势成型后,虽然曹魏实力要强于吴
说到姜维小编也觉得这个人是非常的厉害的一个人,姜维的智谋也经常被诸葛亮惊叹,但是但是这个姜维带兵打仗吧,总是输给了这个邓艾了,那
不论是在智谋还是武艺方面,邓艾都要比姜维要强上那么一些。邓艾的出身很贫寒,而且自幼丧父。由于曹操的移民政策,邓艾就从老家南阳迁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和东吴、蜀汉相比
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会有人认为刘备仁义,对汉室忠贞不二。事实上,刘备并没有那么高尚,他的所谓"复兴汉室″不过是一个
曹魏一共有五代皇帝,分别是曹丕、曹睿、曹芳、曹髦和曹奂。不过其中真正掌权的皇帝只有曹丕和曹睿,曹睿死后司马懿发动了政变,将大将
说到夏侯惇,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在曹魏可是地位很高的,而且曹操非常看好他,很喜欢他。但是在三国时期,夏侯惇并没有什么可观的战绩,然而还
蒋琬为官一方时以安民为本,留守丞相府时对于南征北战,后方大政方略均不负诸葛亮重托,虽然没有北伐成功,但使魏国处于守势,保卫蜀汉,维持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应该再谨慎一些,但他却让经验平平的马谡镇守街亭,结果是被魏军击溃。守街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当时魏军兵力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当时诸葛亮在蜀汉的时候,一直都有在北伐中原,这个事情也一直都是在坐。不过后来诸葛亮死后,姜维就继续开始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