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唐朝历史上的一次无法抹去的惨痛经历,原本的盛世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之后,走上了下坡路,再怎么样也达不到之前的巅峰状态了。然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照理说,既然叫做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史思明两个人做主角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在安禄山身上,而关于史思明的讨论却那么少呢?
1.史思明
史思明,突厥人,他与安禄山是少年好友,长大之后也一直保持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史思明的名字当然是汉名,因立下战功,李隆基特给他赐名,可见唐玄宗对史思明的赏识,他曾经大大赞赏过史思明的军事才能。不过这个史思明却没干好事,他曾经通过自己高超的骗术,成为大唐军队的将领,而得到了皇帝的赏识,野心逐渐膨胀。
2.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爆发也并非是偶然,当时的唐朝出于唐玄宗的统治后期,身边聚集了诸如李林甫、杨国忠等这些宠臣,也或许是安逸的太久了,唐玄宗靠着唐朝自身的强盛,不断对边疆进行开发,兵权一点点的转移到了那些节度使手里,他们拥兵自重,然而内部的军事力量却根本对抗,长此以往,难免会有人要动些心思了。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当时的政策问题、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制度被破坏、小人掌握大权等,仿佛一切都在为这一场变故做准备,稻草一根一根得的往骡子身上堆,终于到了最后关头,最后一根稻草往上面一加,骡子支撑不住了,就这样倒下。引发安史之乱的原因众多,而即便不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也会是其他人,这一场战争也是难免的了。
3.为什么史思明没有“人气”
但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人气”却始终都比史思明高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原因当然就在于安禄山才是这次叛变的主要人物,他才是叛乱的发起人,更是大势力的掌控者。安禄山甚至将杨贵妃当做养母,每次进宫之前都要先去拜见杨贵妃,这是他们的习俗,母亲的地位高于父亲,所以唐玄宗还在杨贵妃之后。
那么,既然安禄山是掌大权的人,为什么还会给史思明一席之地?因为安禄山死的早了,他被儿子安庆绪杀掉,而原本算是安禄山部下的史思明,见安庆绪没办法对安禄山的部下发号施令,况且谁不想自己创立一番大业,因此史思明也有了自立之心,所以这场叛乱中也就有了史思明的一席之地。
但是不管史思明如何,安史之乱的主要领导者始终都是安禄山,所以关于安禄山的讨论要远高于史思明,他毕竟只是一个后来者,而且是一个失败的后来者。
说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大家肯定都非常清楚吧?毕竟这个安史之乱可是把唐朝给害惨了。而且安史之乱的元凶就是安禄山。一度让唐朝由盛转
提起安史之乱,大部分朋友第一个想到的人应该都是安禄山。不过引起这场叛乱的核心人物,除了安禄山还有一位,他就是史思明。史思明是辽
说到安禄山造反发动安史之乱,不得不说,这一次的动乱确实是让唐朝直接从强盛变成了衰弱。但是最让人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当时的唐朝那么
杨国忠是忠臣,但他的品德和才能都不足以支撑他担任唐朝相位。在如此重要的官职上,杨国忠没为国家带来正面影响不说,还专权误国,败坏超
安史之乱是唐朝最为重要的转折点,经此动乱,盛唐一去不复返。唐玄宗见证了唐朝的极盛期,也见证了大唐走向衰落,所以大家对安史之乱的发
说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非常的艰苦了,因为安史之乱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开元盛世就这样结束了。不过后来,郭子仪还是平
安禄山虽然起兵造反后一年多就死了,但大唐朝廷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歼灭叛军,平定叛乱。安禄山死后先后三个叛军首领安庆绪、史思
说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毕竟安史之乱可是意味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很多人都表示为什么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安史之乱这个事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于唐朝来说确实是影响很大。然而发起叛乱的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其实说到杨贵妃和安禄山,大家肯定都知道,在历史上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的混乱,一开始安禄山还认了杨贵妃为母亲。但是历史上
对于唐朝的记忆和印象,相信很多人都停留在了那个充满生机的初唐以及空前繁华的盛唐时期。也许是愿意看到辉煌时代的落幕,所以我们很
说起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地方叛乱之一。这场叛乱从公元755年12月开始爆发,一直持续到了763年才平定,总时
说到历史上的安禄山,他可是唐朝时期的叛臣。当时的安禄山可是唐玄宗非常看好的人,而且是深信不疑的那种,虽然是个胖子,但是还是非常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