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君王想要找继承人一般都是给自己的儿子,就算没儿子也会想办法弄一个过来,基本上是不会传外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弟。但是孙策却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弟弟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这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孙策这么开明么?其实当时孙策也是没有其他办法,孩子还太小,而江东人士也不服孙策,所以旷达开朗的孙权就成了好的继承者。
当时的情况,如果是我,我也传位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这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己虽然打下了一小片江山,但是这江山并不稳固,稍不小心就会功败身死。
孙策带兵入江东,被江东世家大族、士大夫等认为是入侵,将孙策视为乱臣贼子!对孙策的入侵,江东居民做出了强烈反抗。孙策带兵大开杀戒,尽诛江东英豪!攻下江东之后。孙策得罪了江东世家大族和当地平民!
当得知孙策被杀死的消息后,南方少数民族纷纷反叛,不听从于幼主孙权。而世家大族们也都不听命于孙权政府。《三国志·孙策传》中对孙策江东基业的评价是“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磬石之固。”意思是说孙策的基业不是一个积德而成的基业,政权是相当不稳固的。
孙策在临终前,也意识到自己杀戮会带来严重恶果!于是,做出两个决策,一是在众兄弟中选择了孙权做继承人,因为孙权最不像自己,不擅杀戮:孙策言:论杀伐征战你不如我,论得人心,宝江东我不如你!第二个决策便是托孤于张昭,《三国志·张昭传》中记载孙策临死前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意思是:如果孙权抵挡不住的话,请先生取而代之,这样的话还是不能抵挡反叛者,就缓慢回撤,撤回江西去!
第二,儿子太小,在当时的局面下难以守住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
孙策死时才26岁,他的儿子当时估计最多不超过6岁吧。这样一个小孩,即使能耐再大,估计也无法镇住场子。由上文可见,当时的局势是多么危险。孙策不传位给儿子,应该也是为了保护他们孤儿寡母免受屠戮吧!
第三,弟弟有威望,有才能,更重要的是跟哥哥没有闹出什么隔阂,可能兄弟间关系还比较好。
孙权为人旷达开朗、仁爱明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他常参与孙策军内部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收得丹阳,吴,会稽三郡后,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为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吴郡太守朱治察举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举其为茂才。后又代理奉义校尉。
建安四年(199年)至建安五年(200年)初,孙权随孙策讨伐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败逃后,又进军沙羡,讨伐江夏太守黄祖,收得了庐江、豫章二郡。
因此孙权是危难之际最佳接班人。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刘备,曹操还是孙权,他们三个人的身边总会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人。比如说孙权身边的三位大都督,他们三个可是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东吴又四大英杰,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四位被封为东吴四大都督。不得不说,这四位对东吴都是起到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从古至今,一般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或者就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在有子嗣的情况下,一般都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之所以会发动这个夷陵之战,不仅仅是因为孙权偷袭了锦州,更重要的是因为孙权还杀了关羽!毕竟关羽对于刘备来说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说到孙策,大家应该都知道,他的外号就是江东小霸王。作为孙坚的长子,他的实力不容小觑,不然也不会有这样一个勇猛的称号。那么这样看来
今天的三国专题,我们打算和大家重点讲讲孙策这个人物。三国历史中,孙策还是比较可惜的,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那东吴的皇帝便会是他,可能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可是战胜了刘备,当时就想要派陆逊去乘胜追击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回成都,而是驻扎在白帝城。
说到于禁,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曹操的手下,而且是五子良将之一。和曹操一起可以说是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于禁在襄樊之战战败,投降于关羽
贾诩有才能,但品行并不是太好,所以后人在看待贾诩时,基本也是分开来说。三国时期,孙权就不怎么看得上贾诩,他得知曹丕要任贾诩为宰相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孙权,作为三国时期的霸主,毕竟是统治一方的王。所以他在选择自己的接班人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的,但是一般情
其实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干这事,说好听是联姻,说不好听的这等于是把自己女儿变成人质了。再说了如果二爷这么干你让刘备怎么
江东孙氏虽传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人,但到了东汉末年,孙家已然没落,孙坚只是县里的一个小吏。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平定黄巾起义和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孙权的一些事情,大家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孙权其实比曹操还有刘备多活了好多年的,但是最后大家或许也都
原因很简单,因为孙权根本就不想天下一统。在三分时代的大boss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中,只有孙权是坚决反对统一的。曹操希望一统天下
军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不论是繁荣昌盛的强大的王国,又或是穷困潦倒艰难自保的小国,都会有一只保家
《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有看过了,里面关羽走麦城的那一段可以说是看碎了不少观众的新。关羽在逃亡的路途中了埋伏,被潘璋的部将领马
说到孙策这个人,可能大家应该都直到,在三国历史可是声名显赫的,而且还是人称“小霸王”,作为一代头领,为什么后人都说“孙策不死,便无三
历史上,关于孙绍的具体生卒年月日不详,不过孙策死时只有25岁,所以孙绍年龄应该不会太大。所以孙策在思考继承人的时候,应该也有年龄方
《三国演义》中,孙策是被许贡的三位门客所伤,最后不治身亡。那这三个门客到底是谁,名字叫什么呢?演义里关于这三人的信息很少,连基本
说到孙权这个人,大家肯定都会想到三国历史,毕竟他在三国历史里面是一代帝王。而且大家所熟知的盗墓笔记里面的摸金校尉就是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这是人类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惨败。在这场战争当中,刘备败在了陆逊的火攻,被迫退守到了永安,刘备率领出川的蜀军大多
在三国历史上,关于孙权和陆逊的故事还是挺多的。陆逊在很小的时候,差不多21岁吧,就已经成为孙权的军师了。所以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襄樊之战,这是关羽一生中最后一次进攻型战役。在此之间的长时间里,关羽都坐镇荆州。为了保卫刘备的大后方,一直处于防御姿态。在这场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都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魏蜀吴的领袖人物。这三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做事方法,每个都是在当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