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很多都是通过历史的一些事情或者是人物传下来的。而且很多成语都是和另外一句连着一起的,比如说“树倒猢狲散”,下一句就是墙倒众人推。不过,这个“树倒猢狲散”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中的树指的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树倒猢狲散的树是指谁
树倒猢狲散,解释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垮台,依附他的人就跟着散伙了。 词语词性为贬义词。
树倒猢狲散: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垮台,依附他的人就跟着散伙了。
墙倒众人推: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
"树"原指"秦桧"。南宋奸臣秦桧权势倾天,谁与他有点关系,就会威风起来。侍郎曹咏同秦桧有姻亲关系,所以名声显赫,势高权大。当他的权势炙手可热之际,乡裏的人都赶著巴结他、奉承他,人人争先恐後,生怕有不周之处。可是,曹咏有个妻兄,叫厉德新,偏偏不巴结曹咏。曹咏记恨在心,十分恼火,他在越地任统帅时,厉德新只在乡裏当个小吏。曹咏暗示地方官吏百般刁难、威胁厉德新,要他向曹咏低头请罪,可是厉德新不肯屈服。後来秦桧死了,曹咏被贬到新州。厉德新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曹咏。曹咏打开一看,乃是一篇赋,题目叫“树倒猢狲散”,讥笑他依附秦桧,飞黄腾达,如今秦桧死了,他也跟著倒台了。这就像树倒了,树上的猴子散了一样。
2、树倒猢狲散的出处
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3、树倒猢狲散历史故事
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善于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所以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当了朝中的大官。
曹咏当了大官后,有很多人来巴结他,曹咏非常得意。惟一让他感到气恼的是,他的大舅子厉德新却从不向他献殷勤。原来,厉德新头脑清醒,他知道曹咏并非凭真才实学而是靠依顺秦桧才得以升官的,所以料定曹咏这种人没有好下场,不肯同流合污。对此,曹咏耿耿于怀,一心想找个茬儿整整厉德新,无奈厉德新洁身自好,曹咏也无从下手。
后来,秦桧死了,那些依附秦桧的家伙一个个倒台了,曹咏也被贬到了新州,厉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就写了一篇题为《树倒猢狲散》的赋寄给曹咏。文中将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把曹咏等人比作树上的猴子,揭露了曹咏这种人依靠秦桧这棵大树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丑恶行径。文中说如今大树一倒,猢狲四散,于国于家,真是可嘉可贺,曹咏收到这篇文章后气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很快,这句话便在临安传开了,直到现在,人们还用"树倒猢狲散"来比喻有权势的人一量倒台,依附他的人便纷纷散伙。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囊萤映雪”和“卧雪眠霜”这两个成语相关内容,这两个成语非常的相近,所以它们的意思是怎么样的呢?这两个成语那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瞻云陟屺这个成语非常的感兴趣,那么很多人也要问了,这个瞻云陟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而且主要是它的这个读音很不好认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些成语的事情,很多人或许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很多成语话说是存在的但是很多成语话说不存在的,我们以为是成语的四字句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潘嘎之交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什么梗的问题,其实也比较好理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的解析,我们一起来简单的
近日,央视《中国成语大会》女选手张钰桦近日在网络上走红,被封为“成语女神”台上霸气御姐范儿,私下自拍也温婉小女
《欢乐颂》播到现在这个阶段,剧情即将发生大反转,对于住在22楼的五个姑娘,你有什么看法呢?五个成语足够概括小编的
最近创造101的王菊可谓是逆袭了,从旁听生逆袭到现在点赞榜飙升,可谓是相当的实力啊。那么王菊菊话宝典是什么梗呢?
鸡年年就就快到了,可以说是一眨眼就要过新年了。那么鸡年到了一定要给亲朋好友企业客户祝福一下,想文艺点的就可以
荀彧和荀攸都是曹操身边非常重要的谋士,那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呢?如果从出谋划策的次数和成功率来说应该还是荀攸更厉害一些,只
今天为大家带来“迷而知反”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典故,古代也是在发展中诞生出了很多成语,因为那个时候存在的字并不多所以需要用四字词
说到吕布遇到貂蝉这件事情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故事和背景的,这是吕布和貂蝉的故事,当然了我们今天要说的可不是这个,我们要说的是吕布和
你知道在三国时期有哪些成语被发明出来么?其实整个三国的历史并不长,但是文学作品却有很多,其中也加上了一些东汉末年时期。至于说
不可胜言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就现在来说也并不是一个会高频使用的成语。在三国时期,刘备给自己的部下封了五虎将的名号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段时期,因为春秋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为此后中华文化思想奠定了基础。春秋是东周的前半部分,一般被认
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我国文学作品当中看到“狼烟”这个词语,只要一看到这个词,随即就会想到“烽火”了。在我国古代有周幽王烽火戏诸
古人对于山的崇拜信仰,可能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封禅是古代级别最高的典礼,一般只有在改朝换代或者从战乱恢复太平后才能封禅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既生瑜何生亮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很多人都在说既生瑜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