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句,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名句话说是为了纪念一座著名的楼重修而写的名句了,那么到底是为了纪念哪一座楼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你别错过了。
是为了纪念“岳阳楼”哦,并不是这个黄鹤楼了,所以大家不要搞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出自于岳阳楼的,并不是黄鹤楼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搞错了。
《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是作者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李清照虽然与岳飞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是在她的的诗词当中从来没有涉及到岳飞,这其实跟秦桧没有任何关系,更不是她的表妹夫,而是跟李清
说到诗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由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才女李清照所写。不得不说,李清照这首诗词格调非常清
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才女李清照,她可是做出很多非常经典的诗词,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的这个《夏日绝句》真的是太精彩了。虽然非常简短,但
说到李清照,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她可是千古历史上第一才女,而且她的故事在历史上可是非常出名的。她所写的诗词更是让人记忆尤深。比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大暑节气相关的古诗词的事情,很多人想知道有哪些关于这个大暑节气的古诗词了,而且还要4言的,这个就非常比较复杂
说到这个描写端午的诗词,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些,其中这个《午日观竞渡》就是一首描写端午时赛龙舟的场景,不得不说,这首诗词确实是非
《客夜与故人偶集》是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当时戴叔伦刚刚来到江南办事,偶然在一家旅店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好友,两人相谈甚欢,却又感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陈子昂作为唐朝诗人,他对于唐朝的发展可以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开创了唐诗的风气。那么关于他最经典的
最近袁隆平爷爷去世了,真的人类一大损失,多的也不说了,我们做的是可以缅怀他,很多人也都问了,假如让我们用诗词去缅怀袁隆平爷爷,那么应
最近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古代人不是喜欢写诗词吗,但是他们也非常的喜欢把这个诗词写在墙壁上,那么很多人要问了,难道古
说到这个北宋的汴京到底有多繁华,我们每次也都只是听说,听说这个北宋非常的繁华啊,那么有没有实际的证据呢?有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陆游写给这个唐婉的诗还是比较多的,前前后后七八首了,但是很多人要问了,那这个唐婉写给陆游的诗词又有多少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黄河流域。2015年12月7日是大雪节气,追溯古代,古人是如何描写大雪节气的景象的?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节日冬至的地位便不亚于新年。那么,在文人墨客心里,冬至又是如何一番模样呢?今天就为大家提供几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寒衣节是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那么在这一天,很多文人雅士会因为在这一天为过去的人们提笔
立冬到了,证明冬天来临了。古代很多人对于立冬这个节气是相当有情怀啊,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立冬的古诗
腊八节就快到了,腊八节对于古代文人雅士来说是很重要的没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古代文人雅士为腊八节做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一句话,那就是这个“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谁说的呢?这个说法又具体是指哪首诗词呢?这句话又
说到王安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王安石变法吧,其实王安石不仅仅会变法,还会写诗词,诗词造诣也非常的高,在当时也当然是数一数二的
说到这个范仲淹也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非常的厉害也非常的有故事,但是其实范仲淹还是一位非常给力非常厉害的诗词人,话说他有非常知名
说到最出名的藏族诗人,那可真的是要说仓央嘉措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诗人。不得不说,仓央嘉措虽然是一个佛教中人呢,但是对
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都是非常厉害的文学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曹操的后代就是比孙权和刘备的争气很多,可以说曹操、曹丕和
曹丕和曹植虽然是兄弟,但他们之间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谁让他们都是曹操的儿子呢。不过看曹操的后代的确是比刘备还有孙权的后代厉害
说到这个古代的二十四才女都有谁,分别叫什么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值得一说的,毕竟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才的才女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今天
说到中国的古代诗词很多网友都知道的,那叫一个有意思啊,那叫一个厉害啊,但是你慢慢的会发现其实好像我们现代人写的诗词怎么感觉好水
说到王维小编知道很多都是知道的,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同时,王维也号摩诘居士。王维的诗词都非常的文艺小清新,一般说到唐诗,其实
明天就要正式开始端午小长假了,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是怎么安排好各自的假期呢?当然除了放假,一些关于端午的诗词句我们也应该了解一
苏轼是北宋知名的大诗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很小就会在课本上学习到很多苏轼写的诗句,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很多人会把苏轼和
其实东西方女性对于画眉的理解也非常不一样,古代东方女性会更加喜欢柳叶眉,看起来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其实古人对于女性的审美肯定
古人用来抒发自己情感的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写诗,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还是各种情感,都能包含在一首诗当中。而诗词是可以让读者和作
古人对于公鸡也有过很多赞美之词,因为公鸡相当于是古代人的时间表和闹钟,每天早晨公鸡打鸣就知道要起床工作了。而公鸡又能够做到周
项羽虽然不是楚汉之战的胜者,但后人似乎对项羽的评价会更高,刘邦的存在感反而不如项羽。很多文学创作者都喜欢把项羽给塑造成英雄,他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每年到了这时就证明气候已经慢慢转入秋天,准备迎接仲秋节的来临。古时候,人们用四时配五行,秋天属金,金色白
贺双卿是清朝女诗人,更有“清代第一女词人”之称。贺双卿出生于普通农家,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七岁便主动跑到书馆听老师讲课,此后自
顾城是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段时间,属于文化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唐国君李煜虽然是末代皇帝,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一直被后人所敬仰。那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李煜的一篇作品,名叫《相见欢·林花谢了
这不马上就到了春节了,春节其实小朋友最喜欢了,好吃好玩好喝的一堆了,但是也不要忘记了学习呀,话说这个春节相关的古诗词也很多了,下面
1075年的正月二十日,这是苏轼伤心的一天,因为此时的苏轼在密州梦见了已经离世的爱妻王弗,于是便写下了一首最为讲点的千古传诵的悼亡
说起苏轼,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在我们读书的年代,我都有学过不少关于苏轼的诗词。苏轼也可叫苏东坡,我国著名名菜东坡肉就是苏轼创
最近不少的人都在说这个古诗词还是非常非常有内涵了,最近很多人都在说想知道这个生僻而且还比较惊艳的古诗词了,那么到底有没有呢?
《月下独酌》其实有四首诗,是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根据诗词的意境来看,这四首诗都表达了一种孤独、冷落的情景,虽然表面还悠然自得,但
我国是一个有着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当中,有着很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是芒种,所以农民伯伯是要忙碌起来了,古代诗词人也没闲着,也写了很多和这个芒种相关的诗词了,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个芒种节
说起白兆山,又名碧山,相信很多人不会陌生了,这是位于湖北省安陆市西北的烟店镇,属于大洪山余脉。这里曾是古时候各朝各代的文人雅士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