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汉开国功臣,一般人首先都会想到,萧何、韩信、周勃、樊哙等人,陈平往往是被忽略的那一位。的确,轮知名度陈平不算很高,其实陈平才能不输萧何、张良,他的确是被低估了。如果仔细研究陈平一生,能发现他的经历十分具有传奇性,虽然后世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这掩盖不了陈平在刘邦身边时常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可不是随便换一个人就能取代他的。
陈平出生于河南阳武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早早双亡后,与哥嫂共同生活。哥哥陈百给地主当佣工,嫂子在家纺纱织布。陈平不从事生产劳动,每天喜欢看那些黄老学说和如何治理国家方面的书籍。
他长得很帅,眼睛明亮,星眉漆黑,是富家小姐们追捧的对象,但嫂子很不高兴,给他哥埋怨道:你为了生活每天这么累死累活,你这弟弟什么活也不干,只知道读书。哥哥支持陈平读书,给嫂子说:咱父母没留下什么产业,弟弟喜欢读书是咱们家的造化。你如果再发牢骚,小心我给你过不去。
在哥哥的支持下,陈平读书无牵无挂了。到了可以婚娶的年龄,有钱人家都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陈平也不愿意拉关系去攀龙附凤。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有书才有故事,陈平就遇到了能成书的巧事。有个富贵乡邻叫张负,他有个年方18岁的孙女,年轻貌美且知书达理,却偏偏嫁不出去。是啥原因呢?原来这娇娃曾嫁过三次,但三个新姑爷都在洞房花烛夜时莫名其妙地死去了,再也没有人敢去娶亲。陈平却不信这一套,早就有了娶张负孙女为妻的打算。
有次某个乡邻办丧事,陈平打听到张负也要去,就早早地来到这家帮忙,事无巨细,忙里忙外,引起了张负的注意。深夜陈平借故最后一个离开办丧事的乡邻家,张负远远跟随到陈平家去探望,最后拿定主意将孙女嫁给陈平。张负给他的儿子说:象陈平这样有才貌的人,不会永远贫贱的。
陈平娶了富家女没有被“克”,反而还越发精神起来,乡邻都认为他命大福大,推举他担任社庙里的庙宰。陈平秉公办事,公平地给大家分配肉食,受到一致好评。
公元前209年,陈涉起义称王,并立魏咎为魏王。乱世出英雄哦,陈平辞别兄长,告别新婚妻子,投奔魏王,当上了太仆。但魏王不重视他提出来的计谋,一气之下,他就去投奔正处于上升势头的项羽。项羽入关之后妄自尊大,很难听取谋士的意见。陈平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但项羽一身霸气,威风凛凛,陈平不敢得罪,只好委曲求全。
当年刘邦最先入关,按事先约定应为王,但项羽依仗50万大军,自封为“西楚霸王”,改封邦为汉王,去统管山川险阻、条件艰苦、发配犯人的巴蜀之地。为进一步加强对刘邦的控制,在其周边还封了三个王牵制他。项羽的谋臣范增深忌刘邦,建议项羽把刘邦软禁起来,最好将其杀掉。
刘邦得知消息后暗暗叫苦,问计于张良。张良无计可施,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到项羽营寨去找个合适的人想办法才行。张良想到了陈平。
在鸿门宴上,张良与陈平有一面之交,感觉陈平站在项羽身旁愁眉不展,用欣羡的目光多次瞅刘邦,估摸正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张良孤注一掷,暗中去拜访陈平。两人一拍即合。陈平的主意是,想法让范增外出公干几天,借机游说项羽放行刘邦到巴蜀。
第二天,陈平给项羽说:陛下是西楚霸王,彭城那里有个楚怀王,名不正则言不顺,给楚怀王上个称号,尊他为义帝,让他到郴州去养老,陛下就可号令天下了。项羽把陈平的建议说给范增听,范增不知是计,完全同意这个想法,还说需抓紧去办。项羽就派范增办这事。
范增离开的第二天,刘邦就到项羽处禀报,恳请项羽批准自己回家乡探亲。张良装着巴结项羽说:大王千万不能让刘邦回家乡探亲,他的家乡离彭城很近,他到楚怀王那里去告状咋办?不如把他老父妻儿抓来当人质,让刘邦到巴蜀去。
这时陈平乘机说:陛下封刘邦为汉王的消息已布告天下,不让他去上任,要失信于民。张良的主意好,既保全了陛下信用,又对刘邦有所约束。张良和陈平配合得如此高明,这么一唱一和,说动项羽为刘邦放了行。
刘邦被软禁在咸阳,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陈平出计让他脱离桎梏,不仅保住了他的性命,更为其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后来项羽因司马印反复无常多次背叛的事迁怒于陈平。陈平料想到大难临头,又知项羽失道寡助终难辅其成大业,于是就悄悄从项羽营寨逃跑了。
陈平逃到河南修武投靠刘邦。两人一番交谈,刘邦觉得陈平的见解不错,封他做了都尉兼参乘。古人乘车,车夫在中间,尊者在左边,尊者最亲信的人在右边称为参乘。 刘邦这么安排,使得包括周勃、灌婴在内的大臣们不满,状告陈平品行不端、贪图贿赂等。刘邦质问陈平。陈平说:我没有钱无法生活,才接受的人家礼物。我还没动用。如果大王认为不对,我全部交出来,放我一条生路就行了……
刘邦对陈平的话深信不疑。有了刘邦的信任,陈平从此百无禁忌,深谋远虑运筹战事,大刀阔斧治理军队、成为刘邦不可或缺的谋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在对楚战争中出了六大奇计,很神秘的,在世间没听说过。本文限于篇幅,仅举用金钱行反间计,让项羽废了功臣钟离昧一例。
楚汉彭城之战后,刘邦率领败军退守荥阳。项羽乘势将荥阳团团围住,并切断了汉军粮道和外援。刘邦想不出破敌的万全之策,召集张良、陈平问计。陈平说:项羽的骨干部下不外乎就是范增、钟离昧、龙且等几人。如果能离间他们,就能分散项羽的进攻力量。
刘邦急忙问:用啥去离间呢?陈平说:项羽为人猜忌,很轻易相信谣言。只要大王肯拿钱出来,我就有办法收拾他们。刘邦哈哈一笑:要钱好说,先给你四万斤黄金,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陈平收到黄金,拿出部分交给一些心腹小校,叫他们扮成楚兵模样,混入楚营,去贿赂楚营的官兵。真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哟,没过多久,楚营里传说纷飞,都说钟离昧等将军功劳大但得到的封赏少,打算联汉灭楚等等。项羽有勇无谋,素好猜疑,一闻谣传就信以为真,就不信任钟离昧了,解除他的指挥权,把他“凉”了起来。
献美女图像,解了刘邦的白登道之危后,刘邦把有五千多户的曲逆县封给陈平,改封其为曲逆侯。汉初被封为县侯的功臣,所食户数多少不同,但能食户一县的,只有陈平一人,可见刘邦对他的宠爱。在很多场合刘邦不高调褒奖陈平,笔者管见是有他的深谋远虑的。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
刘协是刘邦的十六代孙,他们之间相隔十四代,刘邦过后是刘恒,然后是刘启、刘发、刘买、刘外、刘回、刘钦、刘秀、刘庄、刘炟、刘开、刘
1、刘邦子孙关系:刘邦有多少子孙?刘邦共有8个儿子,按从高到低排列:齐悼回王刘飞(曹继生)汉徽帝刘英(卢侯生)赵寅王刘如懿(齐夫人的一生)副王
说到这个白马之盟,大家应该都会知道,这个是刘邦推出的一个盟约。这个可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不得不说,刘邦作为一代帝王,生前制定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抗争真的是非常的激烈,而且最后项羽被刘邦逼在乌江,最后项羽自刎。一般情况下,历史上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广积粮缓称王”是谁最先提出来的,有人说是刘邦,有人说是明朝的朱元璋,也有人说三国时期的这个孙权,那么到底是谁
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各位应该有所耳闻。有人问,斩蛇起义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典故在古代也十分有名,最早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至于
大家都知道,刘邦在病死之后,太子刘盈登基,这个时候吕雉就直接独揽大权了,在第二年的时候,吕雉就直接将戚夫人的儿子毒死,还把戚夫人做成
其实关于韩信究竟有没有叛变这个问题,是带有一定争议的。根据一些古文上的记载,韩信是被告密,所以吕后才得知他会叛变。不过韩信真有
其实在正式当中,刘邦根本就没有答应过韩信什么“三不杀”,这么有文艺范,包含着艺术气息的话,绝对不会出现在正史当中的。所谓的“三不
了解西汉历史的朋友,应该会知道彭越这个人物。彭越是西汉开国功臣,他在秦末起义,后加入刘邦,期间立有不少战功,和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
刘邦死后,戚夫人失去了庇护伞,她最后也是被吕后整的很惨。那刘邦生前为什么没有想办法保下戚夫人呢?刘邦虽然喜欢戚夫人,但维护汉朝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相信了解战国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他是这四个人当中最厉害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君子。信陵君的才能、眼
嬴政和刘邦实际上只差了三岁,两人是同一年代的人物,但似乎很多朋友都会觉得嬴政要比刘邦大很多。刘邦算是大器晚成,他和嬴政在当时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吕后杀死韩信这个事情,本来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杀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刘邦,而是吕后杀的。只不过刘邦是默许吕
说到汉高祖刘邦,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而且刘邦和樊哙之间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樊哙可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但是在刘邦重病回到长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楚汉之争的项羽一直有话说,大家也知道范增还是非常的厉害的,非常的聪明,智谋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但是最后项羽中了
最近很多人想起来了这个刘邦和项羽的事情,那就是当时刘邦是有列举项羽的十宗罪的,那么这十宗罪是否有历史记载呢?当时这十大罪又是不
白登之围是刘邦命里的一道坎,他差点就没能越过去。公元前200年,刘邦率领30多万大军亲征匈奴,刚开始汉军气势如虹,匈奴军根本不是对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刘邦上位当上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就直接下令杀了诸多的功臣。对于这些功臣刘邦直接以“谋反罪”定其罪名。所
陈平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的知名度和存在感算是比较低的。大部分不太关注历史的朋友,应该也听说过萧何、张良、韩信,但他们可能并
说到刘邦,大家都知道,他在当上皇帝之后,就杀了很多开国的功臣,当然这些功臣可以说是和刘邦平起平坐,刘邦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对其
说到白登之围,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事件就是讲的汉高祖刘邦呗匈奴围在白登山。当时那个时候,刘邦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的危险了。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西汉的时候,那可是战乱不断,而且在那个时间也是出现了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汉初三杰”等等,它们可都是刘
刘邦底层出身,也没什么背景,却能成为首领,乃至于一代开国皇帝。像刘邦这样的人,或许是有天生的领袖气质,对于领袖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自
刘邦在建立了大汉王朝之后就活的有些飘了,自以为是天下无敌了。当他听说了韩王韩信(不是兵仙韩信)准备投降匈奴的时候感到极其气愤
刘邦和项羽虽然是对手,但或许到了刘邦晚年,他会想起项羽,思考他当年在乌江为何选择以自刎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知道一句话
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王陵这位历史人物。王陵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很早就认识刘邦,还曾多次和刘邦一起协同作战,等刘邦攻破咸阳后,王陵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邦这个皇帝,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土皇帝”。毕竟他是从最底层一点一点做起来的。所以这样的一个皇帝,肯定会
韩信之死,到底是刘邦的想法,还是吕后擅自决定?当然,刘邦和吕后是同一战线的人,以吕后的才能,她必然已经察觉到韩信会给他们带来的风险
刘邦一统天下后,他废除了秦朝使用的礼法,很多礼节都十分简化。后来刘邦觉得这样也不太对,君臣之间在利益方面还是要有严格的区分,所以
相信大家应该都对项羽和虞姬非常熟悉了,但是说打了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关系,就有点扑所迷离了。毕竟,虞姬是之后才到来到刘邦这边的。甚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汉高祖,汉朝的开朝皇帝,是秦末汉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刘邦在蜀汉争霸中能够战胜项羽,夺得天下,那么肯
刘邦立汉后,分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封侯的规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功臣们除了能获得一个荣誉称号,实质的奖励也很多,例如对自己的封邑
刘邦死后,吕后总览大权,刘盈身为皇帝,在母亲面前呈弱势一方。吕后原本差点被戚夫人取代,所以手中握有权利后,对戚夫人施加报复,手段残忍
刘邦十四、五岁完成学业后,便投身张耳门下,当时张耳非常喜欢刘邦,便带着刘邦四处云游。大概张耳当时是在联络抗秦势力吧。这可让刘邦
说起韩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我国历史上,韩信被奉为“兵仙”或“战神”。萧何曾经说过:“国士无双”,刘邦也曾评价到:“战必胜、攻
其实韩信不见得真的会造反,他应该只是想得到一个王位。不过刘邦一方还是决定提前动手,以防万一。从刘邦的角度来说,无论韩信是否真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韩信当时被刘邦杀就是因为他的权利过大,功高盖主。所以刘邦觉得他的存在自己受到了威胁。那么如果韩信当时放弃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刘邦杀韩信这个事情,存在很多的争议,很多人觉得刘邦不应该杀韩信,但是刘邦再历史上,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诛杀功
说起汉高祖刘邦,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从最初的一位小亭长成为了九五至尊的皇帝,他所建立的汉朝也成为了之后华夏民族的称呼,说不伟大肯
初汉三杰中,很多人最敬佩的就是张良,对他的评价特别的高。其实了解张良和刘邦这两人后,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例如张良当年为什么会选择
汉高祖的嫡孙被托孤大臣给杀光了?你还别说,真有这么回事。汉高祖刘邦留下的这帮子托孤大臣,不亏是腥风血雨里头走出来,在刀尖上舔过
章邯被称为是秦朝最后一位将领,但他最终难敌项羽大军,在巨鹿之战中败下阵来。项羽认为章邯是个人才,所以并没有杀他,此后章邯投靠项羽
网上一直有种声音,称刘盈的生父可能并不是刘邦,不然刘邦不可能多次作出抛弃刘盈的决定,两人根本就不像亲生父子。而且从刘盈出生的时
刘邦没有显赫的家室,也没有用不完的钱财,但他却能在一个看重背景的年代,成为被千万人拥戴的领袖,这究竟是为何呢?刘邦身边的兄弟愿意
伴君如伴虎,一点都没错,李靖如果一句不慎,以后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挂。多亏李靖脑子灵活反应快,用刘秀来暗指李世民仁慈。李世民一世
说到刘邦这个皇帝,大家都知道,他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小混混,但是后来竟然混到了开国皇帝,这搁谁都不敢想的吧?毕竟这中间的跨度确实是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邦和吕后,大家都知道,吕后的心狠手辣毕竟戚夫人就是吕后一手造成的。那么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吕后,刘邦既然
功狗功人这个成语其实是刘邦提出的,意指谁才是真正立有最大功劳的人。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各位讲讲这背后的历史典故。可能有人会说
刘邦为什么登基不久之后天天念叨要换太子?特别是到了晚年更是把换太子挂嘴上,临终前还要叫陈平去杀樊哙,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吕后,吕
刘邦萌生换太子的想法很正常,在刘盈小的时候,刘备就不怎么喜欢他,甚至还弃子逃跑过,要不是夏侯婴将刘盈捡了回来,可能刘邦的这个儿子早
夏侯婴在刘邦集团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是很高,和韩信、萧何、张良、樊哙等人相比,夏侯婴往往会被人忽略。其实夏侯婴也是西汉开国功臣之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会觉得项伯多次背叛项羽,不然在鸿门宴上刘邦根本不可能活着走出去。其实大家多多少少对项伯有一些误解,其实项伯并
“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事情在大部分的朝代当中都有发生过。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他在正式登基称帝后,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那
刘邦建立西汉时,虽然名义上完成了一统,但天下局势依然呈现被诸侯国割据的态势。刘邦自然不会重蹈先秦覆辙,他便决定铲除各大异姓王,形
楚汉争霸,英布辅佐刘邦击败项羽,等刘邦建汉后,英布被封淮南王。当时,英布和韩信、彭越齐名,但他们的结局却都不好,韩信和彭越相继被杀,这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汉朝的开朝皇帝。对刘邦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之战战败之后向北窜逃,只身来到
早期韩信经历并不如意,他多次易主,却始终得不到重用。韩信投靠刘邦却差点被杀,因夏侯婴看出韩信非同寻常,将他从刽子手上救下,然后推荐
说到刘邦和樊哙之间的关系,相信很多朋友应该都知道,樊哙可是刘邦的救命恩人,而且樊哙为人比较憨厚老实,虽然有点莽撞,但是并没有什么坏
说到汉高祖刘邦,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虽然他的出身是农家,但是他的能力也是非常高的,为人更是豁达开朗。后来刘邦也是起义成功。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