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知道吕雉把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制成“人彘”的事情,也因为这件事,一直都有很多人认为吕雉太过残忍,心狠手毒。在这件事情中,戚夫人仿佛变成了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让人怜惜,但可怜之人就一定会有可恨之处,毕竟刘邦的妃子可不止戚夫人一个,为什么吕雉偏偏对她下手,这不可能没有原因。那么,戚夫人又做过些什么,会让吕雉这样对她呢?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这是手戴镣铐的戚夫人在舂米的时候发出的哀叹。提起戚夫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柔弱无辜的受害者。而让她受害的吕雉则是强势狠毒的悍妒形象。
然而,仔细看看历史,你会发现,刘邦的一生,并不只有她们两个女人。从年轻时候的曹氏到薄姬,赵姬,管夫人等等。而她们在刘邦死后,却没有遭到如此的虐待。薄姬的儿子刘恒更是做了大名鼎鼎的汉文帝。
为何吕后偏偏对戚夫人如此恨之入骨?真的只是因为刘邦对她格外偏爱吗?
一.
说起戚夫人与刘邦的相遇,正史中虽没有记载,但是在一本地方县志《睢宁县志》中,却记载了此事。戚夫人原名为戚懿,出身不高,父母都是奴隶出身,楚汉相争,刘邦败于彭城,被项羽追杀,为戚氏父女所救,戚父将女儿许配于刘邦。后来,刘邦做了皇帝,戚氏父女与刘邦相聚。
戚夫人多才多艺,是西汉著名的舞蹈家,尤擅“翘袖折腰”,还擅长弹奏各种乐器,也是有历史记载以来第一位女棋手。人长得漂亮,又有才,而此时,吕后人老珠黄,渐渐老去。刘邦便格外宠爱她。
然而,一身艺术细胞的我戚夫人,在政治斗争中却十分缺乏经验。毫无政治远见的她在丝毫没有风险评估的状况下贸然发动了争夺太子之战!而她的对手,是曾经诛杀韩信,彭英,与刘邦一起打下天下,手段强硬狠辣的超级政治家吕后。连刘邦自己都承认,吕后是汉朝的真主。戚夫人此举,实在是作死。
二.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史记》
刘邦对他与吕后的儿子心存不满,觉得他为人懦弱,仁慈,性子不像自己,所以经常有废掉太子的想法,而戚夫人的儿子如意,性格像极了自己,便想立他为太子。正是因为刘邦的这个想法,让戚夫人看到了一丝契机。
戚夫人最大的错,就是误以为有了刘邦的宠爱,她就可以胜券在握了。而此事,并非单纯的后宫宫斗事件,刘邦喜欢谁谁就可以笑到最后。此事是一场政治斗争,是各方政治势力角逐的结果。戚夫人没有搞清楚此事的性质并严重低估了此事的后果。事实上,无论在政治斗争中的哪一方面,她都是处于最下风的。
身世比拼 吕后胜
在吕后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不过是用钱买了个亭长,然而吕后家境殷实,换句话说,刘邦起事的时候,是吕家给了钱让他有了第一桶金。后来,吕后的哥哥都封了侯,吕后的妹夫更是手握兵权,吕氏外戚家族的势力如日中天。而戚夫人,出身不好,朝中无人可用。
政治势力 吕后胜
在吕后的身后,是一帮身为开国功臣的故交。戚夫人,势单力薄。
身份角逐 吕后胜
吕雉是原配,他的儿子刘盈是嫡长子,已被立为太子。轻易更换太子,是动摇国本的事。这是天然的政治优势。如果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很难动摇他的地位。当然,她也是有优势的,不然,她不会萌生这样的想法。
宠爱程度 戚夫人胜
刘邦对于戚夫人的宠爱,毋庸置疑。这也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她唯一的靠山。
政治手段 吕后胜
戚夫人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用的方法很简单粗暴——日夜啼哭。
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史记》
吕后与刘盈,并无过错,仅仅因为刘邦不喜欢,想要废除,很难。所以要仔细筹谋,刘邦一个皇帝,都不敢马上下手。而戚夫人仅凭刘邦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便天天吹枕边风,啼哭不止。除此之外,别无作为。
吕后在开国过程中可谓是抛头颅洒热血,做过牢,做过人质,为帝国统一拔除隐患,是除了刘邦之外的第一大功臣,戚夫人想借撒娇啼哭就把别人赶下台,未免太天真了。
而吕后则成熟多了。面对如此困境,她抛下皇后的面子,跪在大臣周昌面前,为儿子夺得先机。周昌听到刘邦此建议,带头反对更换太子。刘邦无奈作罢。戚夫人知道之后,又是日夜啼哭,说道,吕后狠毒,事到如今,她若做了太后,我还有命吗?
刘邦怜惜她,再次提出更换太子之意,并且态度坚决,不可挽回。无奈之下,吕后找到张良,张良为其献计,请出了商山四皓。刘邦看到太子请出了他屡次想请却没请来的商山四皓,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成,无法更换了。
三.
刘邦临死之前,仍然忧心戚夫人与其子如意的性命,便把儿子如意送到封国。之后,刘邦死,吕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戚夫人抓起来,让她日夜舂米,于是便出现了文章一开始的歌谣。
后来吕后召戚夫人的儿子如意入宫,吕后的儿子刘盈当时已经做了皇帝,但他为人仁慈,知道母亲要对弟弟不利,便日夜与弟弟在一起,同吃同睡,然而还是让吕后抓住了一个机会,把如意赐死,还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所以,不少人奉戚夫人为“厕神”。
吕后对戚夫人的打压与迫害,并非只是出于对情敌的嫉妒,而是对待政敌的打击。
刘邦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将戚夫人与其子如意推上了这场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毫无政治斗争经验的戚夫人只是贪图眼前的荣华富贵和政治权势便推波助澜,兴风作浪。谁知刘邦半途而废,作为政治家的他深知,不可因为此事而动摇国本,只留下戚夫人一人形单影只,在刘邦死后,落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谴责吕后狠毒的同时,戚夫人作为政治牺牲品,固然可怜,可她自身,确实也不懂得进退。
人彘是中国历史上最凶残的酷刑没有之一,在被弄断手脚后有可能会因为大量的失血而身亡,这个时候就会有专业的行刑人员来操作止血,但实
刘协是刘邦的十六代孙,他们之间相隔十四代,刘邦过后是刘恒,然后是刘启、刘发、刘买、刘外、刘回、刘钦、刘秀、刘庄、刘炟、刘开、刘
1、刘邦子孙关系:刘邦有多少子孙?刘邦共有8个儿子,按从高到低排列:齐悼回王刘飞(曹继生)汉徽帝刘英(卢侯生)赵寅王刘如懿(齐夫人的一生)副王
说到汉朝时期,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朝是分为西汉和东汉的,在这两个时期,很多人可能了解的更多的是西汉的皇帝,但是对于东汉的皇帝并不是很
说到这个白马之盟,大家应该都会知道,这个是刘邦推出的一个盟约。这个可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不得不说,刘邦作为一代帝王,生前制定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抗争真的是非常的激烈,而且最后项羽被刘邦逼在乌江,最后项羽自刎。一般情况下,历史上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广积粮缓称王”是谁最先提出来的,有人说是刘邦,有人说是明朝的朱元璋,也有人说三国时期的这个孙权,那么到底是谁
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各位应该有所耳闻。有人问,斩蛇起义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典故在古代也十分有名,最早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至于
大家都知道,刘邦在病死之后,太子刘盈登基,这个时候吕雉就直接独揽大权了,在第二年的时候,吕雉就直接将戚夫人的儿子毒死,还把戚夫人做成
其实关于韩信究竟有没有叛变这个问题,是带有一定争议的。根据一些古文上的记载,韩信是被告密,所以吕后才得知他会叛变。不过韩信真有
其实在正式当中,刘邦根本就没有答应过韩信什么“三不杀”,这么有文艺范,包含着艺术气息的话,绝对不会出现在正史当中的。所谓的“三不
了解西汉历史的朋友,应该会知道彭越这个人物。彭越是西汉开国功臣,他在秦末起义,后加入刘邦,期间立有不少战功,和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
刘邦死后,戚夫人失去了庇护伞,她最后也是被吕后整的很惨。那刘邦生前为什么没有想办法保下戚夫人呢?刘邦虽然喜欢戚夫人,但维护汉朝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相信了解战国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他是这四个人当中最厉害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君子。信陵君的才能、眼
嬴政和刘邦实际上只差了三岁,两人是同一年代的人物,但似乎很多朋友都会觉得嬴政要比刘邦大很多。刘邦算是大器晚成,他和嬴政在当时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吕后杀死韩信这个事情,本来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杀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刘邦,而是吕后杀的。只不过刘邦是默许吕
说到汉高祖刘邦,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而且刘邦和樊哙之间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樊哙可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但是在刘邦重病回到长
张汤是西汉酷吏,他曾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关于张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有一些争议的,可能不能简单的做出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楚汉之争的项羽一直有话说,大家也知道范增还是非常的厉害的,非常的聪明,智谋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但是最后项羽中了
最近很多人想起来了这个刘邦和项羽的事情,那就是当时刘邦是有列举项羽的十宗罪的,那么这十宗罪是否有历史记载呢?当时这十大罪又是不
白登之围是刘邦命里的一道坎,他差点就没能越过去。公元前200年,刘邦率领30多万大军亲征匈奴,刚开始汉军气势如虹,匈奴军根本不是对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刘邦上位当上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就直接下令杀了诸多的功臣。对于这些功臣刘邦直接以“谋反罪”定其罪名。所
陈平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的知名度和存在感算是比较低的。大部分不太关注历史的朋友,应该也听说过萧何、张良、韩信,但他们可能并
说到刘邦,大家都知道,他在当上皇帝之后,就杀了很多开国的功臣,当然这些功臣可以说是和刘邦平起平坐,刘邦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对其
说到白登之围,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事件就是讲的汉高祖刘邦呗匈奴围在白登山。当时那个时候,刘邦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的危险了。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西汉的时候,那可是战乱不断,而且在那个时间也是出现了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汉初三杰”等等,它们可都是刘
刘邦底层出身,也没什么背景,却能成为首领,乃至于一代开国皇帝。像刘邦这样的人,或许是有天生的领袖气质,对于领袖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自
刘邦在建立了大汉王朝之后就活的有些飘了,自以为是天下无敌了。当他听说了韩王韩信(不是兵仙韩信)准备投降匈奴的时候感到极其气愤
刘邦和项羽虽然是对手,但或许到了刘邦晚年,他会想起项羽,思考他当年在乌江为何选择以自刎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知道一句话
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王陵这位历史人物。王陵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很早就认识刘邦,还曾多次和刘邦一起协同作战,等刘邦攻破咸阳后,王陵
万户侯是汉朝侯爵中最高等级,因为食邑有万户以上,所以被称为“万户侯”。刘邦一统天下后,总共分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如此之大的分封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邦这个皇帝,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土皇帝”。毕竟他是从最底层一点一点做起来的。所以这样的一个皇帝,肯定会
韩信之死,到底是刘邦的想法,还是吕后擅自决定?当然,刘邦和吕后是同一战线的人,以吕后的才能,她必然已经察觉到韩信会给他们带来的风险
刘邦一统天下后,他废除了秦朝使用的礼法,很多礼节都十分简化。后来刘邦觉得这样也不太对,君臣之间在利益方面还是要有严格的区分,所以
相信大家应该都对项羽和虞姬非常熟悉了,但是说打了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关系,就有点扑所迷离了。毕竟,虞姬是之后才到来到刘邦这边的。甚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汉高祖,汉朝的开朝皇帝,是秦末汉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刘邦在蜀汉争霸中能够战胜项羽,夺得天下,那么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又很多比较长寿的人,都但是能够过百的长寿老人真的是屈指可数,比如说这个西汉的丞相张苍,他就活到了一百
刘邦立汉后,分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封侯的规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功臣们除了能获得一个荣誉称号,实质的奖励也很多,例如对自己的封邑
刘邦死后,吕后总览大权,刘盈身为皇帝,在母亲面前呈弱势一方。吕后原本差点被戚夫人取代,所以手中握有权利后,对戚夫人施加报复,手段残忍
戚夫人,又名戚姬,原名戚懿。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还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女围棋手。是汉朝第一个女歌唱家,舞蹈家。深得刘邦宠爱,生了一
刘邦十四、五岁完成学业后,便投身张耳门下,当时张耳非常喜欢刘邦,便带着刘邦四处云游。大概张耳当时是在联络抗秦势力吧。这可让刘邦
说到古代的皇帝,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基本上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毕竟这是对于每个时期每个皇帝的代号。但是在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
说起韩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我国历史上,韩信被奉为“兵仙”或“战神”。萧何曾经说过:“国士无双”,刘邦也曾评价到:“战必胜、攻
其实韩信不见得真的会造反,他应该只是想得到一个王位。不过刘邦一方还是决定提前动手,以防万一。从刘邦的角度来说,无论韩信是否真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韩信当时被刘邦杀就是因为他的权利过大,功高盖主。所以刘邦觉得他的存在自己受到了威胁。那么如果韩信当时放弃
最近很多人也都说这个东汉和西汉之间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东汉和西汉之间有很多位皇帝,那么这些皇帝都有多少位呢?这些皇帝又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刘邦杀韩信这个事情,存在很多的争议,很多人觉得刘邦不应该杀韩信,但是刘邦再历史上,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诛杀功
说起汉高祖刘邦,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从最初的一位小亭长成为了九五至尊的皇帝,他所建立的汉朝也成为了之后华夏民族的称呼,说不伟大肯
初汉三杰中,很多人最敬佩的就是张良,对他的评价特别的高。其实了解张良和刘邦这两人后,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例如张良当年为什么会选择
汉高祖的嫡孙被托孤大臣给杀光了?你还别说,真有这么回事。汉高祖刘邦留下的这帮子托孤大臣,不亏是腥风血雨里头走出来,在刀尖上舔过
其实封国制和分封制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皇帝把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还有异姓王。刘邦称帝后,他采用封国制有些是出于被迫
章邯被称为是秦朝最后一位将领,但他最终难敌项羽大军,在巨鹿之战中败下阵来。项羽认为章邯是个人才,所以并没有杀他,此后章邯投靠项羽
网上一直有种声音,称刘盈的生父可能并不是刘邦,不然刘邦不可能多次作出抛弃刘盈的决定,两人根本就不像亲生父子。而且从刘盈出生的时
刘邦没有显赫的家室,也没有用不完的钱财,但他却能在一个看重背景的年代,成为被千万人拥戴的领袖,这究竟是为何呢?刘邦身边的兄弟愿意
伴君如伴虎,一点都没错,李靖如果一句不慎,以后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挂。多亏李靖脑子灵活反应快,用刘秀来暗指李世民仁慈。李世民一世
说到刘邦这个皇帝,大家都知道,他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小混混,但是后来竟然混到了开国皇帝,这搁谁都不敢想的吧?毕竟这中间的跨度确实是从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昭宣中兴,完全就是西汉的汉昭帝和汉宣帝所处的时期,两个皇帝的治理有方多带来的盛世。那么关于这个昭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邦和吕后,大家都知道,吕后的心狠手辣毕竟戚夫人就是吕后一手造成的。那么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吕后,刘邦既然
功狗功人这个成语其实是刘邦提出的,意指谁才是真正立有最大功劳的人。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各位讲讲这背后的历史典故。可能有人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