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这个词,很多人都曾经听到过,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里唯一的那个,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人物。这个词可以说是将人放在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上,让人不得不重视起来。这个词最早的时候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是西汉相国萧何说的一个词,用来形容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是否担得起国士无双这样的称赞呢?
太史公司马迁听淮阴当地人说:韩信为布衣其志与众异。没错,这个人就是韩信。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淮阴(江苏淮安)人。韩信生于贫困家庭,由于性格放荡不拘,青年时期的韩信被政府机构拒诸门外,加上无经营谋生之道,常常依靠他人糊口度日,当地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寄食于漂母和忍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但韩信并非无能胆怯之辈,而是有远大志向的有为青年。太史公司马迁说:“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淮阴人说韩信当平民百姓的时候,他的志向与众不同。何以见得呢?有一件事为证,韩信的母亲死了,韩信穷得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但韩信并没有草草了事,而是找了一个又高又宽敞的地方埋葬母亲,那坟地四周之大足可以安顿千家万户。司马迁亲自去韩母墓察看,发现果然如此。
韩信被封为楚王后,赐千金给“所从食漂母”,“召辱己之少年为楚中尉,”他对众将说出了当年忍受胯下之辱的原因:“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韩信要建功立业,怎么会杀一个无名之辈而葬送自己的前程呢?
萧何对汉高祖刘邦说:“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当初月夜追韩信,向汉高祖刘邦极力推荐韩信的是萧何,后来与吕后密谋杀韩信的也是萧何,所以后人才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叹。
萧何曾两次向刘邦推荐韩信。第一次是刘邦入蜀时,韩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还犯了法,他和另外13人都被判死刑。行刑时,萧何是监斩官,前面13人都被斩杀,最后一个轮到韩信,韩信抬起头,看见萧何,他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萧何觉得此人非同一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于是向刘邦推荐韩信,但刘邦不知韩信有何特殊本领,只是任命他为掌管车粮的治粟都尉。
韩信不甘心当治粟都尉,又向萧何多次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在估计萧何已向刘邦反映情况但仍不受重视后,韩信跑了。萧何听说韩信跑了,来不及向刘邦汇报,就亲自去追,一连两天不见人,把刘邦气得大怒。萧何回来后,刘邦问他追什么人去了,萧何说追韩信,刘邦骂起来,说:“十几个将领跑了你不去追,追这个韩信干什么?”
这时,萧何再次郑重其事地推荐韩信:“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以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意思是说如果刘邦只是想长久当个汉中王,韩信就没什么用,如果想和项羽争天下,就非得用韩信不可。萧何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早已不甘心偏据一隅的刘邦马上就意识到韩信这个人非同小可,根据萧何的提议,刘邦举行隆重的典礼,拜韩信为大将。
辩士蒯通说韩信的相貌:面相可封侯背相更大贵。楚汉相争之际,刘邦派韩信“北攻燕代,东伐赵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韩信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在这个时候,刘邦担心韩信有二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使征兵击楚。”项羽派武涉劝说韩信“三分天下而王之,”但韩信不忍背汉,武涉无功而返。
齐国的辩士蒯通知道“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劝说韩信搞独立,自己趁机谋个好职位。蒯通想用相术说服韩信。他对韩信说:“仆尝受相人之术。”韩信问:“先生相人何如?”蒯通说:“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于是韩信叫蒯通给自己看相,蒯通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说完韩信的相貌特征后,蒯通又说了一番大道理,他说韩信“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如果不背汉自立,趁机三分天下,将来一定会很危险。但韩信坚信平定天下后刘邦不会亏待自己,不接受蒯通的劝说。
刘协是刘邦的十六代孙,他们之间相隔十四代,刘邦过后是刘恒,然后是刘启、刘发、刘买、刘外、刘回、刘钦、刘秀、刘庄、刘炟、刘开、刘
1、刘邦子孙关系:刘邦有多少子孙?刘邦共有8个儿子,按从高到低排列:齐悼回王刘飞(曹继生)汉徽帝刘英(卢侯生)赵寅王刘如懿(齐夫人的一生)副王
说到汉朝时期,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朝是分为西汉和东汉的,在这两个时期,很多人可能了解的更多的是西汉的皇帝,但是对于东汉的皇帝并不是很
说到这个白马之盟,大家应该都会知道,这个是刘邦推出的一个盟约。这个可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不得不说,刘邦作为一代帝王,生前制定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抗争真的是非常的激烈,而且最后项羽被刘邦逼在乌江,最后项羽自刎。一般情况下,历史上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广积粮缓称王”是谁最先提出来的,有人说是刘邦,有人说是明朝的朱元璋,也有人说三国时期的这个孙权,那么到底是谁
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各位应该有所耳闻。有人问,斩蛇起义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典故在古代也十分有名,最早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至于
大家都知道,刘邦在病死之后,太子刘盈登基,这个时候吕雉就直接独揽大权了,在第二年的时候,吕雉就直接将戚夫人的儿子毒死,还把戚夫人做成
其实关于韩信究竟有没有叛变这个问题,是带有一定争议的。根据一些古文上的记载,韩信是被告密,所以吕后才得知他会叛变。不过韩信真有
其实在正式当中,刘邦根本就没有答应过韩信什么“三不杀”,这么有文艺范,包含着艺术气息的话,绝对不会出现在正史当中的。所谓的“三不
汉高祖刘邦,是一位仁慈的君主,但他也是一个疑虑重重的人,韩信的死与他的怀疑有关。他的手下有运筹帷幄的张良,后勤达人萧何,和作战勇猛
了解西汉历史的朋友,应该会知道彭越这个人物。彭越是西汉开国功臣,他在秦末起义,后加入刘邦,期间立有不少战功,和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
刘邦攻入咸阳后,项羽并没有遵守此前的约定,而是将刘邦封为汉王。此后项羽又把关中一分为三,这让刘邦十分恼怒,决定和项羽开战。当时刘
刘邦死后,戚夫人失去了庇护伞,她最后也是被吕后整的很惨。那刘邦生前为什么没有想办法保下戚夫人呢?刘邦虽然喜欢戚夫人,但维护汉朝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相信了解战国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他是这四个人当中最厉害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君子。信陵君的才能、眼
嬴政和刘邦实际上只差了三岁,两人是同一年代的人物,但似乎很多朋友都会觉得嬴政要比刘邦大很多。刘邦算是大器晚成,他和嬴政在当时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吕后杀死韩信这个事情,本来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杀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刘邦,而是吕后杀的。只不过刘邦是默许吕
说到韩信之死,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吕后派萧何引诱其进宫之后将其杀死。对于这个行为,刘邦是默认的,并没有怪罪于吕后。然而吕后杀韩信的
说到汉高祖刘邦,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而且刘邦和樊哙之间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樊哙可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但是在刘邦重病回到长
张汤是西汉酷吏,他曾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关于张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有一些争议的,可能不能简单的做出
说到这个龙且,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他可是项羽手下的第一猛将!不仅如此,这个龙且和项羽是一起长大的,所以跟随项羽也是很长时间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楚汉之争的项羽一直有话说,大家也知道范增还是非常的厉害的,非常的聪明,智谋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但是最后项羽中了
最近很多人想起来了这个刘邦和项羽的事情,那就是当时刘邦是有列举项羽的十宗罪的,那么这十宗罪是否有历史记载呢?当时这十大罪又是不
白登之围是刘邦命里的一道坎,他差点就没能越过去。公元前200年,刘邦率领30多万大军亲征匈奴,刚开始汉军气势如虹,匈奴军根本不是对手
《楚汉传奇》韩信拜将是第49集。第二天天亮了刘邦安坐到部队前面,诸位士兵也等待着将军的信息,敲鼓后,萧何代刘邦公布王命,任职韩信为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刘邦上位当上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就直接下令杀了诸多的功臣。对于这些功臣刘邦直接以“谋反罪”定其罪名。所
陈平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的知名度和存在感算是比较低的。大部分不太关注历史的朋友,应该也听说过萧何、张良、韩信,但他们可能并
说到刘邦,大家都知道,他在当上皇帝之后,就杀了很多开国的功臣,当然这些功臣可以说是和刘邦平起平坐,刘邦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对其
刘邦称帝立汉后,开始对功臣进行封赏,其中萧何被封为酂侯,他的食邑是功臣中最多的。由此也能体现出萧何地位之高,不过此后萧何还是有些
说到韩信和白起,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一个被称之为“兵仙”,另一个被称之为“战神”。这两个在打仗方面可都是非常厉害的。虽然两个人并
说到白登之围,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事件就是讲的汉高祖刘邦呗匈奴围在白登山。当时那个时候,刘邦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的危险了。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西汉的时候,那可是战乱不断,而且在那个时间也是出现了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汉初三杰”等等,它们可都是刘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白登之围讲述的就是刘邦被匈奴围在白登山的事情。原因就是因为刘邦小瞧了对方的实力,所以失败了。但是当时刘
刘邦底层出身,也没什么背景,却能成为首领,乃至于一代开国皇帝。像刘邦这样的人,或许是有天生的领袖气质,对于领袖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自
刘邦在建立了大汉王朝之后就活的有些飘了,自以为是天下无敌了。当他听说了韩王韩信(不是兵仙韩信)准备投降匈奴的时候感到极其气愤
刘邦和项羽虽然是对手,但或许到了刘邦晚年,他会想起项羽,思考他当年在乌江为何选择以自刎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知道一句话
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王陵这位历史人物。王陵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很早就认识刘邦,还曾多次和刘邦一起协同作战,等刘邦攻破咸阳后,王陵
万户侯是汉朝侯爵中最高等级,因为食邑有万户以上,所以被称为“万户侯”。刘邦一统天下后,总共分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如此之大的分封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邦这个皇帝,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土皇帝”。毕竟他是从最底层一点一点做起来的。所以这样的一个皇帝,肯定会
韩信之死,到底是刘邦的想法,还是吕后擅自决定?当然,刘邦和吕后是同一战线的人,以吕后的才能,她必然已经察觉到韩信会给他们带来的风险
刘邦一统天下后,他废除了秦朝使用的礼法,很多礼节都十分简化。后来刘邦觉得这样也不太对,君臣之间在利益方面还是要有严格的区分,所以
相信大家应该都对项羽和虞姬非常熟悉了,但是说打了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关系,就有点扑所迷离了。毕竟,虞姬是之后才到来到刘邦这边的。甚
张良、萧何、韩信被称为初汉三杰。只是刘邦击败项羽称帝后,这三位也并不是说就可以安享富贵了,其中韩信的下场是最惨的。吕后找到萧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汉高祖,汉朝的开朝皇帝,是秦末汉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刘邦在蜀汉争霸中能够战胜项羽,夺得天下,那么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又很多比较长寿的人,都但是能够过百的长寿老人真的是屈指可数,比如说这个西汉的丞相张苍,他就活到了一百
刘邦立汉后,分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封侯的规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功臣们除了能获得一个荣誉称号,实质的奖励也很多,例如对自己的封邑
刘邦死后,吕后总览大权,刘盈身为皇帝,在母亲面前呈弱势一方。吕后原本差点被戚夫人取代,所以手中握有权利后,对戚夫人施加报复,手段残忍
刘邦十四、五岁完成学业后,便投身张耳门下,当时张耳非常喜欢刘邦,便带着刘邦四处云游。大概张耳当时是在联络抗秦势力吧。这可让刘邦
我们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时候,韩信其实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战功,但是萧何却笃定韩信是将帅之才。那么萧何为何这么盛赞韩信呢?他
说到古代的皇帝,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基本上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毕竟这是对于每个时期每个皇帝的代号。但是在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
说起韩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我国历史上,韩信被奉为“兵仙”或“战神”。萧何曾经说过:“国士无双”,刘邦也曾评价到:“战必胜、攻
其实韩信不见得真的会造反,他应该只是想得到一个王位。不过刘邦一方还是决定提前动手,以防万一。从刘邦的角度来说,无论韩信是否真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韩信当时被刘邦杀就是因为他的权利过大,功高盖主。所以刘邦觉得他的存在自己受到了威胁。那么如果韩信当时放弃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韩信在三国历史上可是享有很多美誉,作为刘邦的手下,被萧何称赞为“国士无双”,就连自己的主公刘邦也经常夸赞韩信
最近很多人也都说这个东汉和西汉之间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东汉和西汉之间有很多位皇帝,那么这些皇帝都有多少位呢?这些皇帝又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刘邦杀韩信这个事情,存在很多的争议,很多人觉得刘邦不应该杀韩信,但是刘邦再历史上,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诛杀功
说起汉高祖刘邦,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从最初的一位小亭长成为了九五至尊的皇帝,他所建立的汉朝也成为了之后华夏民族的称呼,说不伟大肯
欧豪饰演韩信是电视剧《天意》中的。此剧由欧豪、海铃、乔振宇、张睿、米露、张丹峰等人联袂出演,叙述的是秦末汉初,有股神奇的不明
初汉三杰中,很多人最敬佩的就是张良,对他的评价特别的高。其实了解张良和刘邦这两人后,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例如张良当年为什么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