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可谓是流传千古,在民间传说中,王昭君因没有打点给宫女画像的画师,而错过了成为汉元帝妃子的机会,最终远嫁匈奴。但是,真正见到昭君的汉元帝却实在是后悔,因为王昭君的美貌无人能及。但是,跟随王昭君一起远嫁的,还有另外四名宫女,为什么我们从来听不到任何关于她们的只言片语?她们到了匈奴之后,又是怎样的命运呢?
和王昭君一起出塞的还有四名宫女,但她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回答是,她们被历史忘记了。而为什么会被忘记?这是因为有两个皇帝说过两句话,把天下都说成了“自家”的。天下的事成了家事,而天下又太大,所以注定了很多的人和事会被忘记。这就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有很多人都在其间不为人知地哭泣。
听话听音,很多话都有弦外之音的。《旧唐书》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从小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大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随之扬长而去,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惊讶,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更加宠爱他。
“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这话说得好呀,天下是我们家的,管你们什么事!?好了坏了,都是我们家的,你们管得着吗!?就这么一句话即道出了中国封建社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不到你家就来我家的史实。谁做了皇帝天下的事都是人家的家事,也就很难牵扯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进而从根本上取得制度的进展与突破。于是,老百姓们说谁当了皇帝都一样;于是,中国的封建社会便显得漫长而遥遥无期,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朝,维持了将近2400年的历史。
与之对应的还有一句“经典”,同样也说出了这方面的“道理”。
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书·元帝纪》中汉宣帝刘询是这么评价他的这个儿子的:“乱我家者,太子也!”既然,明明知道太子会乱“家”,为什么还要让他去当皇帝,管理天下呢?很显然的,天下是皇帝的家事,好了坏了也都是人家“家里的”,与“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今天的学者们认为,汉元帝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知子莫如父,老子把儿子“预言”了下准确明白。这似乎要比历史上让那些只有几个月或者略大一些的孩子继承皇位来得更“猛烈”些,因为,孩子不懂事,但长大了会懂的,说不定还能成就一番事情。公元前49年继位的刘奭显然已经不是个孩子了,当然有明知不可为却要硬为之的意思。
汉元帝干过一件很有名的事情,即是让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人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因后宫女子众多,就叫画工画了像来,看图召见宠幸。宫人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画得最差,不得见汉元帝。匈奴来求亲时,汉元帝就按图像选王昭君去,临行前才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来,就把毛延寿、陈敞等许多画工都杀了。后人对此有很多记述,还写了不少诗。如吴雯《明妃》:“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陈志岁《昭君出塞》:“汉皇恨杀毛延寿,讵省根由在自身。”等等。
在这里,不难看到人们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一个画师,却鲜有人埋怨汉元帝的,为什么呢?还是皇帝的家事,好了坏了都在人家家里,老百姓有什么抱怨的呢?这里面分明不存在自觉的意识,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皇帝认为天下是自家的,老百姓同样也认为天下是皇帝的。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据说,王昭君走的时候后悔不已的汉元帝亲自相送,有人甚至还为当时的天空添加了一束斜阳,但“乱家”的汉元帝在那斜阳里送走的只是美女,而不是封建社会的体制。在那斜阳里王昭君算是幸运的,因为与她同行的另外四位宫女已经不知道被“忘”到哪里去了。但有一点,她们的命运是一样的,即是塞外的风一定让她们落泪了,她们哭着哭着就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没有人知道她们的名字,也注定了她们会被忘记。为什么呢?她们的事并非皇帝的家事。
唐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很难忘的一段历史,总共经历了二十一位皇帝,这二十一位皇帝都具有属于自身的故事,最不得不说
说到汉朝时期,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朝是分为西汉和东汉的,在这两个时期,很多人可能了解的更多的是西汉的皇帝,但是对于东汉的皇帝并不是很
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因此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姑侄的关系。李隆基是太平公主的哥哥相王李旦的第3个孩子。她跟李隆基姑侄2人曾联
说到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李隆基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然而这个太平公主又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女儿,所以太
上官婉儿是古代著名才女,有着“巾帼宰相”之称。到了唐中宗时期,上官婉儿手上握有的权利达到鼎盛,当时她不仅在政坛有着显赫地位,在文
张汤是西汉酷吏,他曾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关于张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有一些争议的,可能不能简单的做出
陈平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的知名度和存在感算是比较低的。大部分不太关注历史的朋友,应该也听说过萧何、张良、韩信,但他们可能并
李亨是李隆基第三子,公元738年,他被立为太子。不过李亨还有两个哥哥,为什么太子回落到他的头上呢?这次就准备和各位简单聊聊这个问题
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故事,想必各位多多少少都有了解一些。不过李隆基并非杨玉环第一任丈夫,其实她的第一次婚姻是嫁给的李瑁。李瑁
万户侯是汉朝侯爵中最高等级,因为食邑有万户以上,所以被称为“万户侯”。刘邦一统天下后,总共分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如此之大的分封
说到这个李世民和李隆基,大家可能都是非常熟悉的,毕竟两个人都是唐朝时期非常厉害的皇帝,而且都是发动了政变。而且两个人都开创了盛
太平公主一共是有四子四女,其中和薛绍生有两子两女,和武攸暨生有二子二女。那这些孩子除了薛崇简,其他都被李隆基下令处死,那为什么只
说到这个李隆基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的,也还是非常的有故事的,今天我们可以来简单的说说这个李隆基最爱的人都有谁,话说前后有三个吧,那么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事情,那么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非常的有意思,他们自己本来是姑侄关系,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故事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李隆基到底喜欢不喜欢这个太平,李隆基到底有没有和太平在一起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又很多比较长寿的人,都但是能够过百的长寿老人真的是屈指可数,比如说这个西汉的丞相张苍,他就活到了一百
说到古代的皇帝,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基本上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毕竟这是对于每个时期每个皇帝的代号。但是在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
安乐公主是李隆基的堂姐,安乐公主父亲是李显,李隆基父亲是李旦。因为生活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大家都见证了武则天称帝的一个过程,这
最近很多人也都说这个东汉和西汉之间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东汉和西汉之间有很多位皇帝,那么这些皇帝都有多少位呢?这些皇帝又分
其实封国制和分封制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皇帝把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还有异姓王。刘邦称帝后,他采用封国制有些是出于被迫
提到唐朝,大家都想亲眼见证大唐盛世究竟是一副怎样的场景。那唐朝自然是有光鲜的一面,但也有残酷的一面,例如唐朝是一个发生政变比较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昭宣中兴,完全就是西汉的汉昭帝和汉宣帝所处的时期,两个皇帝的治理有方多带来的盛世。那么关于这个昭
说到这个李隆基,大家应该都知道比较熟悉的,他和他的姑侄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不一般的,可能是因为李隆基还是比较喜欢他自己的姑
西汉大臣冯唐的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但他应该活了很久,不然也不会有“冯唐易老”的说法。冯唐为人正直,直言不讳,但也因此容易得罪人。汉
李隆基英明一世,晚年却落个凄惨结局,人生的大起大落在他身上显得格外明显。李隆基是典型的高开低走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正处大唐极盛时
随着历史剧题材的火热放送,不少人对与历史人物开始感兴趣,但大家在纷乱的电视剧中,并不能明确他们的历史作为,好
说到这个陕西其实墓穴还是非常非常多的,最近在陕西又发现了一座汉墓,不仅仅如此,话说还非常罕见的发现了陶仓里面装满了小米,这样的发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夏侯婴最开始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个车夫,但是他竟然能够从一个车夫变成西汉的开国功臣,可想而知中间到底经历了什
史料记载,王昭君的出塞和亲对汉朝的边疆和安宁带来了非常良好的作用。在呼韩邪父子统治匈奴的时期,汉匈的关系的和睦正是说明了政治
说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她可是有“落雁”之称的。尤其是关于她的这个“昭君出塞”故事,可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