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帝指的是秦汉之际,被项羽立为楚怀王的熊心,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因为当初刘邦和项羽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是王,可是刘邦很明显用了一些手段,敢在项羽前面进入了咸阳,楚怀王按照当初的约定执行,因此项羽怀恨在心,指使自己的手下暗中杀了楚怀王。不过事实当真如此吗,为什么很多人在古籍当中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秦汉之际,反秦的舞台上可谓楚人独舞,不仅前期领袖陈胜、吴广是楚人,而且后期楚汉争霸的双方刘邦、项羽也都是楚人。真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啊,一时其他关东五国沦为炮灰,引领而望、作壁上观。
陈胜的“张楚”政权被章邯灭亡后,楚地的领袖则成为了项梁。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仍旧称楚怀王,建都在盱眙,自己则号为武信君。项梁战死,楚国的军事重担落在宋义、项羽、刘邦身上,但楚王熊心也非无能之辈,为了激励将士灭秦,“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后来刘邦率先攻入关中,项羽虽然后入,却因打败秦军主力、权势巨大而不得不让刘邦屈服。所以他发出使者到楚怀王请功,结果楚怀王不改初衷,回答“如约”,也就是按照约定封刘邦为关中王。项羽不予理睬,不仅不让刘邦做关中王,而且大封十八路诸侯,而把刘邦封到汉中、巴蜀为汉中王。
至此,《史记》《汉书》的记载基本略同,然而接下来的事情——项羽杀义帝——其记载却充满了重重矛盾。
史料中记载这件事情是这样的:
《史记·项羽本纪》: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史记·黥布列传》:汉元年四月,诸侯皆罢戏下,各就国。项氏立怀王为义帝,徙都长沙,乃阴令九江王布等行击之。其八月,布使将击义帝,追杀之郴县。
《汉书·陈胜项籍传》:二年,羽阴使九江王布杀义帝。
《汉书·高帝纪》:二年冬十月,项羽使九江王布杀义帝于郴。
《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尊怀王为义帝,徙都长沙,乃阴令布击之。布使将追杀之郴。
不仅记载项羽、刘邦的所在纪、传存在矛盾,就连《史记》《汉书》之间也存在矛盾。
《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说项羽“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衡山王是吴芮,而临江王是共敖;
而《史记·黥布列传》《汉书·陈胜项籍传》《汉书·高帝纪》《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则说项羽是派九江王布杀的义帝,“布”即“英布”,又因脸上曾受黥刑而被称为“黥布”。
这是派遣的人不同。
另外,发生的时间也不一致:
《史记·黥布列传》说杀害义帝的时间是汉元年八月;
《汉书·陈胜项籍传》《汉书·高帝纪》则说杀害时间为汉二年,甚至《汉书·高帝纪》还具体到了冬十月,这与汉元年八月差出14个月之多。
《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则没有明确时间,不敢轻易得出杀害时间。
此外,杀害义帝的地点也不一致;
《史记·项羽本纪》说地点是江中,江中是地名还是江之中,笔者不得而知;
《史记·高祖本纪》则说是江南;
《史记·黥布列传》《汉书·高帝纪》《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则说是郴县。
派遣的人物不一致,时间不一致,地点不一致。虽然这有司马迁、班固所处时代史料掌握不够的可能,但也不能排除项羽派人杀义帝这件事情是刘邦诽谤、谣传的可能。为什么这么说?
有两个疑点。
一、刘邦讨项羽的借口。刘邦为义帝发丧,并向天下昭告讨伐项羽的事件,在《汉书·高帝纪》里记载最为详细,是这么说的:
(汉二年)三月,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之诸侯,为此东伐,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汉王曰:“善。非夫子无所闻。”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发使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兵皆缟素。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董公与刘邦的这段对话发生在刘邦拿下三秦,并东取河南王、韩王、魏王诸地之后,拿下关中,有张良对项羽的辩解,说是本应有之,但东出关中,绝对是“师出无名”的举动。董公的建议,被刘邦积极采纳,绝对是权宜之计。
况且这段对话的前提也比较令人质疑,本文前面引用的史料无不显示项羽是暗地使人杀害义帝,那董公怎么知道的,所以项羽杀义帝在当时顶多是江湖传说。但政治口实是要得,刘邦听完董公的建议,立刻“发丧”“大哭”“发使告诸侯”,宣布自己“讨伐”项羽的“正义”性,实际上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二、彭城大战的参战方。刘邦昭告天下后,立刻发动“五诸侯兵”开展对项羽的大战,《史记》《汉书》在记载率领五诸侯兵的动词特别值得玩味,史料多处用的是“劫”,只有一处用的是“部”。“劫”,《说文解字》解释是“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大抵不错。所以“五诸侯”随刘邦征伐项羽并非所愿,否则也不至于56万大军被项羽的3万军队打得大败。
而这“五诸侯”,都有谁呢?《汉书·高帝纪》里记载有:刘邦入主关中时投降的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投降的河南王申阳(还有一种可能是殷王卬)、韩王郑昌(被替换为韩王信)、魏王豹,而赵、齐这样的大诸侯和其他诸侯无一参加。而彭城之战刘邦大败,“诸侯见汉败,皆亡去。塞王欣、翟王翳降楚,殷王卬死”。
不过如果从项羽与义帝熊心的矛盾看,杀害是有可能的,但总是感觉不像项羽一向的作风。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对楚怀王的评价:著名纵横家苏秦说“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意思是怎样都会出现一个独霸的霸主,或秦或楚。并且项羽抗秦时曾找出楚国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抗争真的是非常的激烈,而且最后项羽被刘邦逼在乌江,最后项羽自刎。一般情况下,历史上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项羽手下可是有五大虎将的,分别是龙且、钟离眛、英布、季布、虞子期。这五位都是骁勇善战的武将。但是在项羽乌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项羽和这个鲁智深的事情,今天要说他们两位的故事就是比他们谁的力气大,这个项羽能扛鼎,鲁智深能倒拔杨柳,这样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楚汉之争的项羽一直有话说,大家也知道范增还是非常的厉害的,非常的聪明,智谋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但是最后项羽中了
在大部分网友的眼中,可能都会认为项羽是英雄。因为在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项羽基本都是英雄形象,而刘邦虽然是胜者,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阴
最近很多人想起来了这个刘邦和项羽的事情,那就是当时刘邦是有列举项羽的十宗罪的,那么这十宗罪是否有历史记载呢?当时这十大罪又是不
在秦末乱世之中,项梁项羽为代表的项氏家族,原本是实力最强大的一方,但是项梁在定陶之战中战败身亡。项羽虽然称霸天下,但最后却又被刘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项羽自刎乌江这个事情,在历史上已经很出名了,而且都知道项羽是一个真汉子,宁愿战死也不愿意苟活。但是如果项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项羽的称号,一直都是“西楚霸王”。但是很多人肯定都很想知道,为什么项羽在当时没有称帝,只是自称“西楚霸王
要说鲁智深跟楚霸王的力气谁大?一个能倒拔垂杨柳,一个能扛巨鼎,就这么看还真不少下定论。为了这个问题,咱们请了曹操的儿子曹冲,毕竟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西汉的时候,那可是战乱不断,而且在那个时间也是出现了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汉初三杰”等等,它们可都是刘
刘邦和项羽虽然是对手,但或许到了刘邦晚年,他会想起项羽,思考他当年在乌江为何选择以自刎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知道一句话
说到西楚霸王项羽,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他可是一名硬汉,项羽乌江自刎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但是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项羽都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关于项羽举鼎的这个事情可是非常的出名,正因为这个故事让大家了解到项羽的力大无比。当然了,这个故事的真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楚汉时期,刘邦和项羽那可是绝对的主角,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斗争非常的激烈,但是往往主角之间很激烈,配角肯定会比较惨
说到项羽,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毕竟在历史上,关于他的评价可是非常的多,尤其是他的勇猛让很多人都为之佩服。而且他还是有史料记载中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项羽是楚国贵族,对于贵族的认知,肯定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吧?那么项羽真的是贵族吗?然而为什么现在又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体质也变得越来越不同了,与古人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了。我们会发现,古人在农业社会中,基本都是以
说到项羽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一个非常厉害的霸王,毕竟是西楚霸王项羽!大家对他了解最多最清楚的可能就是乌江自刎那个情节吧
说到李清照,大家都知道,她可是历史上罕见的才女,她的诗词都是非常有寓意的。这首《夏日绝句》就是用来颂扬项羽精神的。很多人并不知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会觉得项伯多次背叛项羽,不然在鸿门宴上刘邦根本不可能活着走出去。其实大家多多少少对项伯有一些误解,其实项伯并
其实说到这个郑袖,她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楚怀王的宠妃,而且当时的她可是非常受楚怀王喜欢。她的内心计谋很多,非常擅长用计陷害她人。也
《思美人》是由北京青春你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完美世界(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诚合创新(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
思美人屈原和楚怀王的君臣关系是如何变化的?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楚怀王后来为什么要打压屈原呢?他们的关系为什
思美人中楚怀王到底是不是一位明君?楚怀王是个好的君主吗?他在位的楚国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