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式植树节,其实植树的意义其实不止是在于植树,更重要的应该是呼吁人们关注绿化,关注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现如今人类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不知道在古代,有没有类似的节日呢?古人有没有植树节,他们对于环境绿化有什么做法吗?古人会不会提倡植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其实,古代就有清明节时节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在陕西首创的。
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
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
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韦孝宽的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晋陶侃“常课诸营种柳”,他的重孙陶潜也爱种树,与植树结下了不解之缘,陶渊明十分爱柳,自号“五柳先生”。
他不仅在田园水泽插柳,还在住房前种了五棵柳树,他爱柳、植柳的传世诗有“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等很多篇章。明诗人袁敬写诗盛赞他的为人和爱树:“藜杖芒鞵白布裘,山中甲子自春秋。呼儿点检门前柳,莫遣飞花过石头。”
苏轼少年时就爱种树,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种树,从不间断。在《戏作种松》诗中说:“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多年的种树经历使他掌握了丰富的种树技术,好多人都来跟他学习种树经验,他的种树方法被人称为“东坡种松法”,写入《东坡杂记》中。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在西湖筑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谪居黄州时,曾筑东坡雪堂,周围栽种柳、桑、竹、枣、栗等树,并写诗曰“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他的《东坡种花》诗就生动地记载了这件事:“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在他的诗中,常能见到一些有关植树的诗句:“手栽两松树,聊以当嘉宾”,“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
白居易堪称“种树迷”,他做过多处地方官,他官做到哪里,树就种到哪里。任忠州刺史时,他掏钱买花树,并率领童仆等,荷锄在城东坡,挖沟引水,培土栽种了许多桃李杏梅等果树,绿化荒山,改善环境,劳动其中,陶醉其中。
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一上任便大力提倡植树。在《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这首诗中,他说“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柳宗元把植树要领概括为“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他还发动民众绿化柳江沿岸,并诙谐地写道“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宋太祖赵匡胤对种树能人格外器重,会免除其赋税以示鼓励。赵匡胤还将植树实绩与官员考核直接挂钩,凡植树实绩斐然者可优先升级。宋太祖还颁诏规定,砍伐枣树、桑树作薪柴烧的人要受惩罚。
文天祥爱好植树。在江西吉安县固江乡的侯城书院,有两株枝繁叶茂的柏树,距今已有七百多年,这是文天祥少年时代在此读书时所栽。当时共种五株,其中有一株是尾梢入土,蔸根朝上倒栽,大家对此颇为奇怪,文天祥说:“吾异日大用,必尽忠报国,此柏当年也。”后来,这棵柏树枝叶倒垂,别有异趣,历代名人纷纷慕名前来瞻仰它的风姿。
明代是植树工作得到大力推广的时期。朱元璋在一系列振兴社会经济的措施中,就有植树造林一项,“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他对善于利用空地植树的人实行免税,而对不完成植树任务者有惩罚,对砍伐树木者也要治罪。
晚清重臣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所到之处都要动员湘军在大道沿途遍栽柳树,称为道柳,用意在于巩固路基、防风固沙、利行人遮凉。后来,人们便将这些柳树称为“左公柳”。兵部尚书杨昌浚见到连绵不断的“左公柳”后,不禁赋诗称赞这一壮举:“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1912年5月,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重山复岭,濯濯不毛”,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周自齐,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政府通令全国: “嗣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2月,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
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还生长着一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时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种在这里的。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10月10日,电视剧《田耕纪》曝出档期讯息:10月14日起,爱奇艺独家上线开播。目前,这部电视剧已经在爱奇艺开启了观众预约模式,但尚未对档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寥寥数语便让我们见识到那个时代独有的磅薄与包容之度。古代宫殿的恢弘气势,不仅仅停留在王
一切伟大皆由双手创造!江苏卫视与阳光媒体集团共同出品的大型非遗焕新纪实节目《新生万物》,本周五将前往江苏宿迁探访洋河酒酿造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有着很多年的历史的,而且经过这么多年也是积淀了不少的文化底蕴。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大家说话都是要有一些雅称
从汉朝(或许更早时间)开始,“石”这个单位就一直是这个情况,从国家正式规定来说,是重量单位。但在民间非正式场合,它又可以作为容积单位
长安在古代是十数朝故都,是历史上建都朝代数最多都城,在我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历史的厚重感是其他都城所无法相比的,它不但是千年
每个朝代侍寝制度略有不同,但嫔妃们面对的情况基本一致——大家都有着一个男人,他相貌不论,务必好好服侍,不然全家生命难保,服侍好了,一
及冠:指男人达到20岁,到了成年(冠:古代男子20岁举办冠礼,戴上成年人的戴的帽子。)弱冠:古代人20岁行冠礼,以表成年,但体犹未壮,还相对年少,所
长安城座落在黄土高原地区与秦岭山脉中间的盆地当中,起源于甘肃省地区的渭河及其起源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泾河等河流在长时间的冲洗堆
古代不同的阶段对婚姻礼法和制度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一般的士族大夫,官员权贵,商人以及地主,庶民根据身份,地位对应的可以纳多少个女子,都
男人娶媳妇,新婚夜合苞要见红,这件事情变成第二天早晨大伙儿最在意的事。大伙儿把全部贞操问题都放到那一层塑料薄膜。假如新娘初夜
文言文是1种书面语,以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但之后,口语慢慢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差异,而文言文却作为1种书写标准被稳固下来,从
有一出非常热门的电视剧,那就是宫廷剧《延禧攻略》。这场宫廷戏分分钟都是在上演着宫斗,让人看的是惊心动魄,就像看悬疑剧一样。所以
抬旗是清朝一项褒奖政策,针对有功的人,如果是汉人包衣,可升为汉八旗。若是汉八旗,可变为满八旗。若是下五旗,也有可能提为上三旗,就是将
《梦华录》已近完结(视频平台超前点播大结局了),因为收视情况良好,主创人员们还特别组织了场华丽的庆功宴,来恭贺
【宝贝们!七夕快乐!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在古代,七夕还是女孩们举办乞巧狂欢派对的“女儿节”。只是她们的愿望总
化妆以后必须卸妆,这也是当代人化妆以后的通识,终究化妆品残余在脸部,对肌肤是有很多危害的,是药也有三分毒呢,更不
学渣穿越到古代当天女是电视剧《奇妙的命运呀》中的剧情。此剧由张悦楠、曹峻祥、胡亦瑶、张清、王煜霖等人联手出演,讲叙了高中差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一般对于那种需要运送紧急军情的人,那速度可是非常快的。但是还有一种叫做先马走。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
说到这个火折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它的存在,毕竟在古代没有电,只能通过火来照亮,所以在一些比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真的是武官被冤死的占极大多数,但是文官却丝毫未损。很多人肯定都好奇,为什么武官都是征战沙场的将领,而且手握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很多妃子都非常想让自己有生育,这样对于她们自己来说就是天大的喜事,毕竟如果有了龙种,那人生可能就不一样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很多词语都是用来形容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比如说“偷情”,这个词语就是说两个人在不正当的情况下偷偷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很多年轻的女子和男子可能一次面都没有见过,但是因为父母比较看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古代人的一些事情,这不马上就秋天了,秋天过了就到冬天了,那么这个古代人的话说是不是在冬天会冻死呢?冻死的多么?还
说到这个殉葬制度,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在古代可是非常盛行的,尤其是在皇权贵族当中,这些人死了之后都会找一些女人来殉葬。
在我国封建王朝当中所谓的六部指的就是礼部、户部、兵部、吏部、工部和刑部。这三省六部制就是我国古代历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行
黄金和白银使我们至今为止都通用的两种货币,是能够与钞票直接对等的贵重金属。如今国内外市场的黄金价格大概是每克270元左右,白银
说到古代的皇亲贵族,大家肯定都知道,基本上男子都是娶好几个老婆,有一个正房不够,还要几个妾室。这种在古代都是非常常见的,只要是有点
说到古代科举,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那种考试作弊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有成功的,但是失败的还是居多。毕竟以前的考试虽然没有现
李福珠穿越古代是电视剧《奇妙的命运呀》中的剧情。本剧叙述了学业成绩班里倒数的高中学生李福珠,穿越到了漫画作品中的时期,突然之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朱元璋时期的这个濠州是什么地方?这个位置具体在什么位置,还有这个朱元璋时期的濠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对于
特种部队穿越到古代的电影叫《天军》。此影片由金承佑、朴重勋、黄政民、孔晓振等人联合出演,叙述了穿梭时空到朝鲜的三人,帮助李舜
相信很多人都认为大内高手只是屏幕的形象,是虚构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多大内高手。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大内侍卫”。只是
电视剧《长安如故》未播先火,这部剧改编自墨宝非宝的小说《一生一世美人骨》,《长安如故》只拍摄了小说的前半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分别是哪个省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如果知道是哪个省的话,那对这个省的文
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差异。这里面包含了生活方式、科技、文化的差异,于是造就了建筑和风格上的巨大差异。东西方文明发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古代皇室子女,一般生了孩子之后都不是自己的生母抚养,都会交给乳娘来抚养。而且在古代,皇室女性是不能亲自喂
说起张飞,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给人的印象就是无所畏惧,英勇无畏,就算是见到吕布这种强将,也不带意思胆怯的。那么在历史当中,张飞真
说到这个古代的刑罚,大家应该多多少少都会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那些犯人在衙门被上刑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打屁股,这种就是属于那种“重打
古代的驸马爷是可以纳妾的,但是需要公主的同意。我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女人也需要遵从三从四德,女人也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的。这种
古装剧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了,我们经常可一看到一些大户人家有宝宝出生的时候,都会去外面请一位奶娘来给新生宝宝哺乳,而且这也在我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宫女守陵的制度,这个制度最早是起源于西汉时期,也是从汉高祖刘邦那个时候开始的。刘邦去世之后,当时给刘邦守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古代的粮食,一直都是处于发展不发达,农作物收成不好这样的困境。当然了,也有农作物发展不错的朝代,可是为
说到打仗,大家应该都知道,这种时候一般都是比较紧急的,所以士兵在吃东西上面都会比较简单,比如说近代打仗,士兵吃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罐头
说到老婆和夫人这个称呼,在现在的话,大家可能更多的是叫老婆,虽然也有叫夫人的,但是还是少数,只有那些比较文艺的,或者是当官的会称自己
在历史上,因为阶级的压迫和斗争,很多所面临的已经不是生活,而是生存的挑战,再加上受教育程度不高,自杀的现象与现代社会相比非常普遍。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太监这个群体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毕竟在历史上,想要进宫的人都要阉割当太监,当然出了个别之外。然而太监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打仗,很多将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胖!但是大家应该都知道,打仗难道不应该找一些身手敏捷的人吗?太胖的
事实上,在古代,生死是大事,所以许多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必须经过皇帝的朱笔御批准才可以行刑。所以旧的处决也有严格的程序。一般选择
说到古代的太监,大家应该都知道,太监也是分地位高低的,在皇帝身边的太监,那都是总管级别的,或者就是皇上的红人。这样的太监是很多大臣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打仗都是非常大规模的,而且在古代打仗都是非常讲究礼法的,根本不会出现什么偷袭卑鄙的行为,而且很多影视剧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一般情况下,皇帝在立太子之后都是要培养太子的,一是要在文学方面,还有就是在朝堂之上忠于太子的人。但是对
看到有网友提问,想知道古代哪位皇帝的儿子最多。那今天,我们是帮大家列举出了前三的人选,有兴趣了解的话一定不要错过下文了。古代皇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一些古代的影视作品中,那些站在第一排士兵的,他们的结局是不是只有死呢?在历史上,古代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士兵真的是最
说到蒙古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蒙古人可是非常强大的,而且在作战方面都是很厉害的,而且关于蒙古人的前辈,很多人都认为蒙古人是古
只有私有制的产生,才谈得上对死者的原始方式埋葬,这种葬式,仅仅是坑、沟浅埋而己。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财富概念的产生,氏族墓葬有了记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皇帝和妃子之间如果怀孕的话,妃子的地位就会上升很多,但是一旦孩子生下来之后,妃子就会把孩子交给乳娘来喂
在无尽的社会当中,对穿衣打扮,对着装的限制是没有束缚的,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各种花里胡哨的奇装异服想怎么穿就怎么穿。但是在我国古代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古代那些皇亲国戚叫法,很多人肯定都不能确定吧?比如说皇帝他的自称就有很多,比如说“朕”“寡人”“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