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绵绵不绝,光耀于世。哪些浩瀚的文化典籍以及一些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构建出了中国5000年历史长河中一段又一段的华丽乐章。今天我们来一起盘点一下那些文物中的遗失璀璨明珠吧。恐怕排名高低会有争议,故不分先后。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兰亭集序》
国宝《兰亭集序》,乃书圣王羲之最得意作品,也是书法之王。后被唐太宗派人从辨才和尚那里骗来,并要求陪葬他的昭陵,但是昭陵被盗,未见《兰亭集序》,传闻藏在武则天的乾陵。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兰亭集序》是神龙本兰亭集序,是唐朝冯承素摹本。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28行,324字。存世兰亭集序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以便与其它摹本相区别。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二、太阿剑
国宝阿剑,是铸剑之神欧冶子和干将联合制作,是楚国镇国至尊宝剑,以后秦灭六国,也归了嬴政,也许还藏在秦始皇陵墓。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始皇得到的昆山宝玉有瑞光,堪比明月,可至太阿。
秦始皇曾配宝剑。死后大量陪葬。很多宝贝都跟着埋入始皇地宫,后来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抢劫阿房宫,把里面很多的宝贝都带出来。相传,项羽用三十万人,拉了三天都没把阿房宫内的宝贝拉完,这一点,在郦道元的《水经注》的渭水段也有记载,项羽后来火烧阿房宫。
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由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1929年发现,后来考古学将这种古人类正式定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但此化石在1941年神秘丢失,北京人头盖骨的遗失成为人类考古学历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此后关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下落,考古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四、《连山》、《归藏》
当今号称群经之王的《周易》,只是周文王简化版的《连山易》,《连山易》和《归藏易》分别是三皇五帝时期的易经,《连山易》史书记载有8万字。
《归藏》是传说中的古易书,与《连山》、《周易》统称为《三易》。《商易》以坤为首卦,故名为归藏。传统认为是商代的《易经》,魏晋以后已经失传。
《连山》,后亦称《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据传为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远古有三易,《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五、传国玉玺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国宝里,有一件具有特殊价值的宝贝。在它身上,王权得到体现,传承得到体现。这就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六、九鼎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铸造了象征王权的九鼎。尽管王朝在不断更迭,九鼎却始终从一个国王的手上传到下一个国王的手上。没有九鼎,就不能算是个真正的国王。
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七、战国和氏璧。
和氏璧,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它的来历是一个谜。据说是春秋时期楚国一个叫卞和的收藏家发现的,之后献给楚厉王,然后和氏璧就越来越传奇。反正就是这块宝玉落到了赵惠文王手里。结果上演了一场完璧归赵的故事,流传千年。
后来这块传世玉玺,历经刘邦、王莽、司马炎之手,一直传到后唐,石敬瑭灭后唐,后唐李从珂人玉共焚,从此下落不明。
八、楼兰古国宝藏。
楼兰位于新疆罗布泊附近,曾经是西域丝路明珠和著名绿洲,佛教文化鼎盛之邦。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楼兰古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跟楼兰古国的一起消失的还有至今无法估计的宝藏。至今无人知晓。
九、明朝《永乐大典》正本下落。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
令人遗憾的是,自《永乐大典》问世,直到明末清初,正本去向成为公案。下落成谜,有人说明英宗将此书殉葬于永陵,还有人说正本毁于明亡之际,文渊阁失火,正本可能毁于一旦。由于史籍没有记载正本去向,至今成迷。
十、慈禧夜明珠。
慈禧太后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陪葬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传说,慈禧临终时,嘴里被塞进了一颗夜明珠,据说可保尸骨不化。
不过公元1928年,军阀孙殿英率军队炸开了慈禧太后陵后,将陵墓内的稀世珍宝盗抢一空。慈禧口含的那颗夜明珠也未能幸免。据孙殿英回忆说:“慈禧太后口中含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这珠分开是两块,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盗墓案发后,孙殿英用盗来的珠宝四处行贿,以逃脱罪责。最终这颗世间罕见的珠宝就不知所终了。至今成迷。
今日,由张大鹏执导,韩三平监制,张译领衔主演的电影《无价之宝》发布宣传推广曲《空荡荡》。在歌曲MV中,不管是歌词,还是影像画面,都以片
9月20日,由张大鹏执导,韩三平监制,张译领衔主演的电影《无价之宝》发布定档海报,宣布将于11月10日全国上映。影片将镜头对准上世纪90
说起清朝的乾隆皇帝,这是一位比较风雅的皇帝,酷爱写诗,一生中大约写了有4万多首诗。另外乾隆皇帝还是一位收藏夹,在他在位的60年时间
说到一些古籍的修复的等问题,还是非常的有难度,非常的神秘的,而且需要专业化的人才,也需要很多资金的投入,就在昨天字节跳动设立了一项
说到大禹造的九鼎的事情还是有很多说法的,大家也都知道的,权利的象征,非常的给力,但是后来也还是丢失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如果有一天这
一言九鼎这部电视剧题材是近代传奇,于2017年5月开始拍摄,想知道一言九鼎电视剧的剧情介绍吗?还有一共多少集?下面
一言九鼎什么时候播出大家知道吗?一言九鼎的播出时间、更新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呢?几点更新?每周更新几集呢?主演
九鼎志这部电视剧题材是近代传奇,于2017年3月开始拍摄,想知道九鼎志电视剧的剧情介绍吗?还有一共多少集?下面一起
九鼎志什么时候播出大家知道吗?九鼎志的播出时间、更新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呢?几点更新?每周更新几集呢?主演都有
盗墓贼孙殿英,很多人一定都听说过他,他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盗了慈禧的墓葬,而盗墓向来都是很多人热议的话题,也是很多人非常感兴
《永乐大典》是在明朝永乐年间编撰的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也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明成祖朱棣决定修书也是为了将古代千
说到世界上的无价之宝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其实种类繁多,而且很多人欣赏价值,喜好都不一样,所以无价之宝在每个人心目中的也有很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着上下5000年的历史文化,在这一过程当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无价之宝,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物以稀为贵,普通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宝物,除了现如今仍然传世的,还有很多是失踪不见了的,也没有人知道它们究竟去了哪里,甚至有可能根
我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国,足足上下5000年历史,这其中包括了大约2000年的夏商周时期以及2000年的封建历史,另外剩下的1000年还有
从古至今的人类历史上,中国明朝永乐六年,也就是1408年的12月14日,这一天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一头,而原因是因为一本书的完成。一本书
《永乐大典》是清朝永乐年间,由2000多名学者花费5年时间完成的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一共有一万多册,字数达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大禹铸九鼎这个传说了,相传大禹曾经在治水成功之后,铸造九鼎,以九鼎代表着天下九州,在此之后,九鼎这个词就成了国家
《永乐大典》这部书,可以说是集结了古代众多的文献典籍,我们知道,文献典籍的保存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可能会发生战乱等灾害,古代其实有很
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这两部都算是古代的集大成者,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朝,四库全书成书于清朝,它们都是对古典文献的一个整理集合,这是它们的
日本在今天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此前日本的年号都来自中国典籍,这次的年号首次采用了日本古典《万叶集》里面的内容。《万叶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一言九鼎这个成语,就是说话算话,分量很重的意思。但是这个一言九鼎的九鼎是什么来历呢?这个成语是怎么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讲诚信,一言九鼎。那么有没有想过,这个“一言九鼎”中的九鼎到底是指哪九个鼎呢?事实上这九鼎并不是指九个鼎,而是
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王羲之和道教之间的关联,其实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跟他信奉道教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早期道
《一言九鼎》目前还没有结束,因此还没有迎来大结局,这是一部近代传奇题材的作品,其中由小刘畅、斯琴高丽、杨洋、李滨、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