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古代的那一种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最深,那一定就是儒家思想了,可以说古代从汉武帝开始,两千年的封建王朝时期里,儒家思想一直都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而其他的思想只能作为一种支线发展,和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然而在汉朝之前的秦朝,主导思想自然就是法家思想了,而且如果相比之下,法家思想是更加维护君权的一种思想,但为什么最终历史还是选择了儒家思想?究竟法家思想比儒家差在了什么地方呢?
中国历史虽然号称五千年之久,但实际上商代以前的文明还尚未发展足够的考古证据作为支撑。而文化的真正形成,应当追溯到春秋时期,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爆炸。
春秋战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也是个思想上精彩纷呈的年代。在这段时期里,涌现出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众多风格迥异、各有主张的思想家。随着历史的演变,之后的中国历史,也基本上围绕着这些思想打转。
首先上台的是法家,执行者是秦朝统治者。法是最容易实现,同时也是最有效的社会治理形式。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李斯等,两人师从儒家的思想家荀子,其思想主张受“性恶论”的影响,慢慢演变成“法家”。从性恶论的角度出发,人性是需要约束的,而没有什么比法的约束更加有效,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思想脉络。事实上,法的制约的确是简单有效的,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时代,现代文明体系里基本上离不开法的建设。
但是秦朝的“法治”虽然令其强大起来,并统一六国,但也迅速在几乎全民暴动中灭亡。秦的“法治”缺乏统治“温度”,无论是当世还是后世,几乎没有人会怀念秦朝。所以我们不得不有一个疑问,为何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核心在秦朝会失败?
到了汉朝,初期实行的是黄老学说里的“无为而治”,也是道家学说里的一个部分。所谓“无为”,是指统治基本框架搭建之后,不频繁地更改干预让老百姓自由生产。由于秦末多年的战乱,这一时期实行“无为而治”是有合理之处的。社会矛盾主要根源是经理分配,而在经济大增长时期,这种分配的矛盾会暂时掩盖。汉朝初期的统治框架是“郡国”并举,既有属于中央的郡县,也有分封给刘氏诸侯的“国”。实际上分封是统治一个大疆域国土而不得不使用的手段,对于边远地区、超过了中央统治半径的地区,必须采用某种措施维护其与中央的从属关系。实际上,这并不是“法家”能解决的问题。秦朝的存续时间实在太短,“郡县制”的问题尚未爆发便已经灭亡。
但分封制也同样有问题,“国中之国”不可避免地想要脱离中央统治。“无为而治”不能消灭这种必然会产生的矛盾,而首先爆发的,是“分封”后的矛盾。于是“七国之乱”爆发。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在军事上已然无法与中央直接抗衡,而此时的社会经济基本上已经恢复,汉武帝开始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让国民在思想上与中央保持一致,让其主动地拥护中央统治;其二,如何选官,管理那些边远地区的郡县。第一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实际上是宗教,但当时的中国并没有产生一个宗教性质的思想学派。所以汉武帝从已有的学术思想里选择了“儒家”,将其作为统治阶级倡导的思想核心。第二个问题是建立“察举制”,这是选官制度与统治思想的初级融合,“察举”的核心是“孝廉”。
但这个时候,儒家的核心地位依然是脆弱的,虽然有中央政府的支持,但一旦中央政府权威丧失了呢?问题在魏晋时期爆发,儒学思想式微,遭到了强烈的质疑。事实上,在战乱时期,道德学说能起到解决纷争的作用吗?儒家强调的仁政,对于那些处于互相斗争中的割据政权而言,有操作空间吗?所以儒学遇到了跟春秋战国时期相同的困境。
然而虽然儒学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和挑战,但是盛行当时的道学、玄学,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经历汉朝一代“独尊儒术”的培育,已经形成了一批研习儒家典籍的世家大族,当大一统的政权建立之后,仍不得不借助大族的力量,仍不得不尊重儒学。但在选官制度上,隋朝发明了举世无双的创举,改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以期望加强中央集权,打破世家大族对“从政权力”的垄断。
自此以后,儒家学说的核心地位就坚不可摧,无论哪一个统治者上台执政,他都必须接受儒家思想体系下的统治范式。这样的体系使得中国接下来的近千年时间里再未经历大分裂,经济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顶峰,直到被现代科学体系打破。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现代社会都强调“依法治国”,为何古代实现不了?事实上,法治长期以来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形式里都存在,但它只是作为一种统治手段,无法上升到思想核心的层面。也就是说,即使古代的人超越历史局限,写出一部类似于现代宪法的纲领,也不能实现现代法治。
第一,法的权威来源于政权的武力威慑,这在任何政权体系里都是如此。但在古代,统治半径的制约决定了中央不能长期对边远地区保持武力威慑。法律权威也就难以长期维持。
第二,法是不能形成主观驱动力的,法的核心是强制性,用人对惩罚的恐惧来产生作用。这种强制性虽然有效,但忽略了人是具备主观意识的生物,所以也可以说“法”是没有“温度”的,更不能形成思想信仰。而宗教和道德都不同,它形成的是一种主观驱动力,让人在预设的框架内积极主动地行事。而这种主观驱动力,就是思想信仰。人具备这种信仰,才能主动地去拥护并发扬相应的文化。
第三,古代的法律难以形成逻辑闭环,法的逻辑闭环是公平,即对所有人都同一视角。但这种状态在现代社会都难以达到,更不用说缺乏监管的古代。法律作为统治工具,是权力的象征,在被统治阶级缺乏足够话语权的时代是不能实现普遍公平的。所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逻辑闭环不能实现。
儒学的思想归根结底是一种道德世界观,它的目标是建立道德乌托邦,最初以“礼”(孔子时期)为核心,而后以“仁”(孟子时期)为核心,发展到后期,逐渐形成了以“仁”约束君王、以“忠”约束臣民、以“孝”“义”为行事准则,辅以“贞”“节”“信”等其他道德规范的逻辑闭环。在这样的乌托邦里,各个阶层各司其职,按照统一的道德信仰行事,最终就能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虽然儒学指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提升路径,但实际情况是极少有人能达到理想的道德水准,这套方法论可行性不高,而且需要脱离土地生产,进行长期的思想训练。但道德理想又不同于法律的强制性,它驱动的是人的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一旦形成,便意味着思想信仰形成,对于中央集权与文化传承都有些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即便儒学的思想信仰不是普适的,它只作用一部分人(士大夫),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道德信仰与宗教信仰不同,道德本身具有反人性的特点,它需要压抑人性本能欲望。宗教不同,宗教顺从人性。宗教信仰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相对容易,而道德即使在中国主流思想体系里,其真正影响的人群也只是一小撮士大夫。
中国文化的道德体系是依靠制度建立的,也就是“科举制度”。人性对于道德虽然是排斥的,但对于“权力”“财富”却是向往的。如果道德信仰能够带来权力和财富,人就能被吸引,并紧密地团结在周围。无论是汉字也好,还是儒学思想也好,都是依靠这一路径所实现。一个人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都研习这一类道德书籍,接受道德训练,其主观信仰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如何选拔官员是所有政体都面临的问题。考试,无疑是所有方式中最具有效率的形式。官僚体系具有稳定的来源,社会的权力结构也就稳固下来,而中国也能借此摆脱分封制的困扰,形成一个个中央集权的强大帝国。当具备统一的道德信仰的士大夫垄断权力、垄断文字时,社会的治理结构就是相对稳定的,其文化也能持续性地发展并传承!
古巴比伦文明里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文明里第一部成文法典,但是巴比伦文明却并未传承下来,它并没有解决类似于中国文明的传承逻辑,没有形成主观的思想信仰。我们讨论中国历史为何总是在一个个循环的漩涡里无法逃离,也应该思考为何中国总能形成这样一个个循环。世上没有永恒强大的国家,中国却持续性地产出这样的国家!
古老的文明里,中国是唯一的特例;而流传至今的思想体系核心里,也只有中国属于非宗教信仰。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制度所造就的特例!
10月13日晚间,电视剧《繁城之下》在腾讯视频3集上线,正式开启首播模式。这部电视剧的单集剧情在60分钟前后,总计是12集的内容。表面
汉代的建立给国人注入了一个反抗和不屈的精神。1、因为汉代是第一个由最底层人民建立的王朝;2、并且给以后所有的被压迫的人民一个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汉灵帝晚年时期,遭遇着选取皇太子问题。何皇后生要皇子刘辩,自小送养在坊间一个姓史的道长家中。刘辩比刘协年老,并且是皇后娘娘所生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脏唐臭汉”四个字并不怎么陌生,多多少少也都听过,但是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唐朝和汉朝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令在全国推行儒家思想,并罢黜其他思想学派。不过汉武帝推行的儒学,并非是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还融合了道家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汉朝时期,当时董仲舒向这个汉武帝提出了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方针,虽然当时董仲舒提出了这个,但是汉武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汉奸,其中很多人说这个“中行说”就是其中之一了,话说这个中行说直接是影响了这个汉朝当时
说到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家的文学可是非常的受推崇的,毕竟那个时候的文学风潮非常的流行。但是没想到的是,后来汉武帝竟然实行了“罢黜
在前秦时期,各路学派百家争鸣,其中儒家和法家之间的学术之争非常激烈。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法家代表人物有管仲、赵
说到这个汉承秦制,相信对于秦朝和汉朝的制度都有所了解,就是因为秦朝在大一统之后,建立了一个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那么这个
最近看到一些人留言,他们也都说了,这个汉朝的皇帝好像都比较喜欢寡妇,仔细一分析好像还真的有这样的一个现象,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两汉时期也就是东汉和西汉,都有实行一个制度,那就是“察举制”。很多人对于这个制度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这个察举
秦始皇应该是古代争议最大的皇帝,他虽然是第一位完成全国一统的帝王,但后世很多文人,对于秦始皇的评价都是负面大于正面,会放大秦始皇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因为萧何把韩信留住,最后才帮刘邦战胜了项羽。不过最先发现韩信的人并不是萧何,而是夏侯婴。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当中,没有任何一场战争会想这一场战争那般充满着魔力,因为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伟大王朝的诞生。在这场战争当
相信大家应高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武帝的时候,儒家可是春秋百家所追捧的文学。但是后面汉武帝竟然要独尊儒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经历了各种洗礼的,要么是被灭亡,要么就是被取代了。但是历史上这个汉朝,虽然有很多,比如说西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朝,自从把秦朝给灭了之后,也是发展的不错。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朝代灭了一个朝代,都会有一些新的制度
说起儒家学派,他们将人分为了四个阶段,四个等级,分别是士、农、工、商,并且以这四个等级来建立国家制度和社会秩序。与之相对应的就是
位于河北的武安磁山以及河南新郑裴李岗等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当中,都有出土过大量的犬类遗骸,由此可以了解到,我国历史上豢养家犬的
说到这个儒家思想,相比大家应该都非常的清楚,这个思想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影响颇深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儒家思想的理论和实践
刘定国在历史上,是一位不怎么被人们熟知的人物。那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有关刘定国的故事,看看汉武帝为什么要处置刘定国,还将他的封国
在我国的历史上,结束了数百年大混战,突然间大一统的估计只有秦国和隋帝国了。但是这两个都是毫不例外的在一统之后不到一代人的时间
其实说到清朝的功臣,很多人都会想到多尔衮,当然他确实是清朝建立不可或缺的人,但是如果没有李成梁,多尔衮的功绩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中行说这个人,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这个人可是被后人称之为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中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一些朝代的对外战争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对外战争其实要看这个胜率的,那么这个对外战争胜率最高的朝代
曾为了换鹅专门抄写一部经书的人是有着“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不了解王羲之的朋友可能想象不到,王羲之是一位爱鹅人士。据说有一天
说到烤串,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喜欢吧?毕竟烤串这个东西,在中国是非常受欢迎的。不仅仅是现代,在古代也是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吃烤串,尤其是
东汉末期,汉皇室基本已经失去了掌控天下的能力,在乱战中,曹操脱颖而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时真正的掌权者。从他迎奉天子那一刻开
说起汉武帝,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穷兵黩武”。有这种印象的确不假,但是若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很容易
汉朝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王朝了,继秦朝之后。而且汉朝还分成了东汉和西汉。对于这个王朝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
说到古代各个王朝都有各自的制度,而且每个皇帝也都有自己特殊的手下,比如说明朝时期的锦衣卫,那可是响当当的,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再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说是在古代非常的重要,毕竟是贸易和文化交流是一个文明强盛的重要途径。但是话说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