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刘邦当汉王后娶了戚姬。因为吕雉年纪已经比较大了,而且多半时间是在关中,已经很少和刘邦见面,戚夫人则成了刘邦的新欢,对她十分宠爱。如此一来,吕雉逐渐被疏远,而且刘邦一直认为太子刘盈性格太软弱,和自己相差甚远,所以便有了废长立幼的打算。要不是吕雉请张良帮忙,恐怕刘盈的太子位就要不保了。但戚夫人的下场却很惨,没了刘邦这个保护伞,戚夫人成了吕后重点报复对象。
刘邦一向是薄情寡性之人。从他当了皇帝以后,他所表现出来的不容功臣的存在,一定要击杀他们。以及他对自己的儿子刘盈和老婆吕后毫无留恋之意,就可以看出,他实在是一个孤家寡人式的帝王,情感是非常淡漠的。
但是,他对戚夫人却是很有真情的。说刘邦对戚夫人有真情,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来。
一是刘邦虽然有三宫六院,但自从纳了戚夫人以后,他就一直恩宠戚夫人,直到去世,基本上没有移情别恋过。
二是刘邦虽然知道立刘如意为皇帝,并不是汉王朝的最佳选择。毕竟刘如意只是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当皇帝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但他为了戚夫人,却一直在试图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三是为了戚夫人和刘如意,虽然樊哙是他几十年的老朋友,但是他依然毫不客气就要杀掉他。
刘邦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最重要的原因,是戚夫人各方面做得都让刘邦很满意。那么戚夫人做了什么,让刘邦那么满意呢?
一、戚夫人能歌善舞,能给刘邦带来安慰。
戚夫人陪伴了刘邦的大多数战争岁月。刘邦在整个战争岁月中,一直过着担惊受怕,被打被追的生活。多次差点儿就被项羽杀掉了,最后又死里逃生。行军生活十分艰苦,刘邦十分需要有人给他带来精神慰藉,照顾他,愉悦他。
同时,刘邦本身又是一个贪玩好耍的人。但是刘邦贪玩好耍,他又不敢太过分。一次进咸阳,看见秦王的那些三宫六院,他玩了一次。拿下彭城以后,他又玩了一次。这两次都遭到了很大的批评,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所以,刘邦虽然贪玩好耍,但他确实不敢招惹更多的女人。毕竟他也明白,打天下是他最重要的目的,要是贪玩好耍,都就会误事,大家也不会拥戴他。
能歌善舞的戚夫人,正好可以给刘邦带来他所需要的那些东西。和戚夫人玩,他也不会被大臣们喋喋不休地批评指责。
有一次,周昌去向刘邦奏事,当时本来是休息时间,周昌直接就进去了。进去以后,就看见刘邦和戚夫人抱在一起。周昌看见了,转身就往外逃。刘邦追上去,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他,你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周昌说你是商纣夏桀那样的皇帝。刘邦听了哈哈大笑。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邦是很贪玩,又很在乎别人批评他的。这就使得他不敢放肆。能歌善舞的戚夫人,恰好能够给他带来他想得到的东西,所以他对戚夫人不离不弃。
二、戚夫人很单纯,没有政治野心。
吕后是一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她和朝堂上的很多人都有交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刘邦之所以处置吕后,还是因为吕后的势力太庞大的缘故。
但是戚夫人却没有政治野心。说老实话,戚夫人是与刘邦靠得最近的人。朝堂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巴结她。如果她想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其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而且,如果她培植了自己的政治势力,那么立刘如意为太子,其实就用不着刘邦出面做那些事了,很多大臣都会积极地帮助她。
但是,我们看刘邦在改换太子,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人为戚夫人说话。一直是刘邦和朝臣们在较劲。不过,这虽然给刘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让刘邦改换太子之事没能成功。但是刘邦对戚夫人也非常放心,因为戚夫人没有任何威胁。
所以刘邦虽然觉得很费劲,但他依然愿意极力帮助戚夫人。
三、戚夫人性格柔顺,善解人意。
戚夫人和刘邦在一起的生活细节,我们虽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个细节其实已经说明了戚夫人的状态。
刘邦决定不再改换太子的时候,当时戚夫人伤心流泪了。而这个时候,刘邦却对戚夫人说,我给你唱个歌,你给我跳支舞吧。戚夫人竟然没有反对,给刘邦跳了舞。要知道,戚夫人当时内心深处应该是非常荒凉的。但她能压住自己,一直迎合刘邦,由此可见戚夫人的柔顺。
四、戚夫人文艺的性格,很符合刘邦的调性。
刘邦写过《大风歌》这样的诗,刘邦还很爱唱歌。由此可见,刘邦实在是一个很文艺的人。而戚夫人其实也很有文艺细胞。戚夫人不但会跳舞,还会像刘邦那样写诗唱歌。当吕后把戚夫人关起来,让她舂米的时候,戚夫人唱出的那个歌,被认为具有五言诗的雏形,而且文辞俱美,获得后世肯定。
有个同样有文艺细胞的人陪伴,刘邦怎不迷恋呢?
人彘是中国历史上最凶残的酷刑没有之一,在被弄断手脚后有可能会因为大量的失血而身亡,这个时候就会有专业的行刑人员来操作止血,但实
刘协是刘邦的十六代孙,他们之间相隔十四代,刘邦过后是刘恒,然后是刘启、刘发、刘买、刘外、刘回、刘钦、刘秀、刘庄、刘炟、刘开、刘
1、刘邦子孙关系:刘邦有多少子孙?刘邦共有8个儿子,按从高到低排列:齐悼回王刘飞(曹继生)汉徽帝刘英(卢侯生)赵寅王刘如懿(齐夫人的一生)副王
说到这个白马之盟,大家应该都会知道,这个是刘邦推出的一个盟约。这个可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不得不说,刘邦作为一代帝王,生前制定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抗争真的是非常的激烈,而且最后项羽被刘邦逼在乌江,最后项羽自刎。一般情况下,历史上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广积粮缓称王”是谁最先提出来的,有人说是刘邦,有人说是明朝的朱元璋,也有人说三国时期的这个孙权,那么到底是谁
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各位应该有所耳闻。有人问,斩蛇起义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典故在古代也十分有名,最早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至于
大家都知道,刘邦在病死之后,太子刘盈登基,这个时候吕雉就直接独揽大权了,在第二年的时候,吕雉就直接将戚夫人的儿子毒死,还把戚夫人做成
其实关于韩信究竟有没有叛变这个问题,是带有一定争议的。根据一些古文上的记载,韩信是被告密,所以吕后才得知他会叛变。不过韩信真有
其实在正式当中,刘邦根本就没有答应过韩信什么“三不杀”,这么有文艺范,包含着艺术气息的话,绝对不会出现在正史当中的。所谓的“三不
了解西汉历史的朋友,应该会知道彭越这个人物。彭越是西汉开国功臣,他在秦末起义,后加入刘邦,期间立有不少战功,和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
刘邦死后,戚夫人失去了庇护伞,她最后也是被吕后整的很惨。那刘邦生前为什么没有想办法保下戚夫人呢?刘邦虽然喜欢戚夫人,但维护汉朝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相信了解战国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他是这四个人当中最厉害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君子。信陵君的才能、眼
嬴政和刘邦实际上只差了三岁,两人是同一年代的人物,但似乎很多朋友都会觉得嬴政要比刘邦大很多。刘邦算是大器晚成,他和嬴政在当时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吕后杀死韩信这个事情,本来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杀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刘邦,而是吕后杀的。只不过刘邦是默许吕
说到汉高祖刘邦,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而且刘邦和樊哙之间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樊哙可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但是在刘邦重病回到长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楚汉之争的项羽一直有话说,大家也知道范增还是非常的厉害的,非常的聪明,智谋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但是最后项羽中了
最近很多人想起来了这个刘邦和项羽的事情,那就是当时刘邦是有列举项羽的十宗罪的,那么这十宗罪是否有历史记载呢?当时这十大罪又是不
白登之围是刘邦命里的一道坎,他差点就没能越过去。公元前200年,刘邦率领30多万大军亲征匈奴,刚开始汉军气势如虹,匈奴军根本不是对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刘邦上位当上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就直接下令杀了诸多的功臣。对于这些功臣刘邦直接以“谋反罪”定其罪名。所
说到刘邦,大家都知道,他在当上皇帝之后,就杀了很多开国的功臣,当然这些功臣可以说是和刘邦平起平坐,刘邦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对其
说到白登之围,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事件就是讲的汉高祖刘邦呗匈奴围在白登山。当时那个时候,刘邦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的危险了。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西汉的时候,那可是战乱不断,而且在那个时间也是出现了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汉初三杰”等等,它们可都是刘
刘邦底层出身,也没什么背景,却能成为首领,乃至于一代开国皇帝。像刘邦这样的人,或许是有天生的领袖气质,对于领袖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自
刘邦在建立了大汉王朝之后就活的有些飘了,自以为是天下无敌了。当他听说了韩王韩信(不是兵仙韩信)准备投降匈奴的时候感到极其气愤
刘邦和项羽虽然是对手,但或许到了刘邦晚年,他会想起项羽,思考他当年在乌江为何选择以自刎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知道一句话
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王陵这位历史人物。王陵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很早就认识刘邦,还曾多次和刘邦一起协同作战,等刘邦攻破咸阳后,王陵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邦这个皇帝,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土皇帝”。毕竟他是从最底层一点一点做起来的。所以这样的一个皇帝,肯定会
韩信之死,到底是刘邦的想法,还是吕后擅自决定?当然,刘邦和吕后是同一战线的人,以吕后的才能,她必然已经察觉到韩信会给他们带来的风险
刘邦一统天下后,他废除了秦朝使用的礼法,很多礼节都十分简化。后来刘邦觉得这样也不太对,君臣之间在利益方面还是要有严格的区分,所以
相信大家应该都对项羽和虞姬非常熟悉了,但是说打了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关系,就有点扑所迷离了。毕竟,虞姬是之后才到来到刘邦这边的。甚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汉高祖,汉朝的开朝皇帝,是秦末汉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刘邦在蜀汉争霸中能够战胜项羽,夺得天下,那么肯
刘邦立汉后,分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封侯的规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功臣们除了能获得一个荣誉称号,实质的奖励也很多,例如对自己的封邑
刘邦死后,吕后总览大权,刘盈身为皇帝,在母亲面前呈弱势一方。吕后原本差点被戚夫人取代,所以手中握有权利后,对戚夫人施加报复,手段残忍
戚夫人,又名戚姬,原名戚懿。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还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女围棋手。是汉朝第一个女歌唱家,舞蹈家。深得刘邦宠爱,生了一
刘邦十四、五岁完成学业后,便投身张耳门下,当时张耳非常喜欢刘邦,便带着刘邦四处云游。大概张耳当时是在联络抗秦势力吧。这可让刘邦
说起韩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我国历史上,韩信被奉为“兵仙”或“战神”。萧何曾经说过:“国士无双”,刘邦也曾评价到:“战必胜、攻
其实韩信不见得真的会造反,他应该只是想得到一个王位。不过刘邦一方还是决定提前动手,以防万一。从刘邦的角度来说,无论韩信是否真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韩信当时被刘邦杀就是因为他的权利过大,功高盖主。所以刘邦觉得他的存在自己受到了威胁。那么如果韩信当时放弃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刘邦杀韩信这个事情,存在很多的争议,很多人觉得刘邦不应该杀韩信,但是刘邦再历史上,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诛杀功
说起汉高祖刘邦,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从最初的一位小亭长成为了九五至尊的皇帝,他所建立的汉朝也成为了之后华夏民族的称呼,说不伟大肯
初汉三杰中,很多人最敬佩的就是张良,对他的评价特别的高。其实了解张良和刘邦这两人后,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例如张良当年为什么会选择
汉高祖的嫡孙被托孤大臣给杀光了?你还别说,真有这么回事。汉高祖刘邦留下的这帮子托孤大臣,不亏是腥风血雨里头走出来,在刀尖上舔过
章邯被称为是秦朝最后一位将领,但他最终难敌项羽大军,在巨鹿之战中败下阵来。项羽认为章邯是个人才,所以并没有杀他,此后章邯投靠项羽
网上一直有种声音,称刘盈的生父可能并不是刘邦,不然刘邦不可能多次作出抛弃刘盈的决定,两人根本就不像亲生父子。而且从刘盈出生的时
刘邦没有显赫的家室,也没有用不完的钱财,但他却能在一个看重背景的年代,成为被千万人拥戴的领袖,这究竟是为何呢?刘邦身边的兄弟愿意
伴君如伴虎,一点都没错,李靖如果一句不慎,以后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挂。多亏李靖脑子灵活反应快,用刘秀来暗指李世民仁慈。李世民一世
说到刘邦这个皇帝,大家都知道,他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小混混,但是后来竟然混到了开国皇帝,这搁谁都不敢想的吧?毕竟这中间的跨度确实是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邦和吕后,大家都知道,吕后的心狠手辣毕竟戚夫人就是吕后一手造成的。那么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吕后,刘邦既然
功狗功人这个成语其实是刘邦提出的,意指谁才是真正立有最大功劳的人。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各位讲讲这背后的历史典故。可能有人会说
刘邦为什么登基不久之后天天念叨要换太子?特别是到了晚年更是把换太子挂嘴上,临终前还要叫陈平去杀樊哙,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吕后,吕
刘邦萌生换太子的想法很正常,在刘盈小的时候,刘备就不怎么喜欢他,甚至还弃子逃跑过,要不是夏侯婴将刘盈捡了回来,可能刘邦的这个儿子早
夏侯婴在刘邦集团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是很高,和韩信、萧何、张良、樊哙等人相比,夏侯婴往往会被人忽略。其实夏侯婴也是西汉开国功臣之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会觉得项伯多次背叛项羽,不然在鸿门宴上刘邦根本不可能活着走出去。其实大家多多少少对项伯有一些误解,其实项伯并
“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事情在大部分的朝代当中都有发生过。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他在正式登基称帝后,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那
刘邦建立西汉时,虽然名义上完成了一统,但天下局势依然呈现被诸侯国割据的态势。刘邦自然不会重蹈先秦覆辙,他便决定铲除各大异姓王,形
楚汉争霸,英布辅佐刘邦击败项羽,等刘邦建汉后,英布被封淮南王。当时,英布和韩信、彭越齐名,但他们的结局却都不好,韩信和彭越相继被杀,这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汉朝的开朝皇帝。对刘邦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之战战败之后向北窜逃,只身来到
早期韩信经历并不如意,他多次易主,却始终得不到重用。韩信投靠刘邦却差点被杀,因夏侯婴看出韩信非同寻常,将他从刽子手上救下,然后推荐
说到刘邦和樊哙之间的关系,相信很多朋友应该都知道,樊哙可是刘邦的救命恩人,而且樊哙为人比较憨厚老实,虽然有点莽撞,但是并没有什么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