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的事情也不少,或者说上一任皇帝死后,下一任皇帝并不是先帝的儿子,而是他的兄弟,这样的事情不算少见,赵匡胤赵光义就是如此。而在汉朝时期,汉景帝曾经答应过母亲窦太后,将来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也就是窦太后更疼爱的小儿子,可是为什么又反悔了?古代不是讲究君无戏言吗?
古时人们最为向往的职业就是皇帝了,坐拥江山,权利至高无上,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的了。不过,皇帝之位固然人人向往,但是皇室之家却不是那么令人神往了。
古往今来,我们听闻骨肉相残之事主要发生于皇室之家。在皇室之家中,亲情显得可有可无,权利才是各皇室成员最为看重的,为了登上皇帝之位,杀兄弑父,更为残忍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因此,一些皇室子孙留有这样的话语:“来世不投帝王家”。在至高的权利面前,亲情是非常卑微的,最为人们所忽视的。
今天我们说的正是与之相关的史实,汉景帝曾立誓在前,要将帝位传于弟弟梁王。最后,汉景帝刘启却反悔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汉景帝刘启与梁王刘武为亲兄弟,曾经两人感情无比深厚。不过,帝王之家,皇权之争,兄弟二人间的感情也因此破裂。两人生母乃是窦太后,熟读历史的人对这位传奇太后应该不陌生。汉景帝也是深受其影响,在汉武帝刘彻初登皇位时她更是干涉政事,将实权揽在自己手中。
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窦太后也是有偏爱之心的,更宠爱梁王刘武一些。为此,窦太后多次费心,想让汉景帝将皇帝之位传给刘武。
汉景帝也是答应在先,不过最后却反悔了。梁王刘武纵然有着窦太后的支持,却还是与帝位失之交臂,与兄长汉景帝的关系也是远不如前,渐渐背离。
这两兄弟的事情再次印证了皇室之家无“真感情”一说,有着的只是对皇权的追逐之心。
吕雉去世之后,众臣拥刘恒为帝,而他的子嗣自然也就成为了皇子。几个月后,嫡长子刘启便被立为了太子。公元前178年时,刘恒对其他皇子也进行了册封,而刘武则被封为了代王。后来又改封淮阳王。八年之后,刘武的封号又改为了梁王。
公元全157年时,刘恒驾崩,刘启正式继承了皇位。不过,刘启继位三年后,却没有册封太子,这一点史料中有着详细记载。
一天,刘启邀着刘武一同畅饮,席间,刘启说了这样一句话:“千秋万岁後传於王”。虽然是刘启酒醉之言,但这也是一种信号。对此,刘武自然是兴奋不已,心间也暗自思索着日后称帝的景象。窦太后听闻此事之后,也很是欣慰。
同年,因刘启削藩之故,触动到了那些诸侯王的利益,便合起伙来要对抗朝廷。诸侯联合各方势力以朝廷奸臣当道为由发动了叛乱,也就是“七国之乱”。这场叛乱中,有两人表现十分出色。其中一个是周亚夫,在他的领导下仅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便将这场叛乱给平定了。
而另一个人,则是梁王刘武,他并没有随着其他诸侯王一同反叛,而是坚定的站着刘启这一阵营,充当首都以东的保护屏障,而且也在平叛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次年,刘启册封太子,不过人选并不是刘武,而是刘启的庶长子刘荣。显然,酒后之言没有兑现。但是为了安抚住刘武,刘启赏给了他许多珍宝和特权。
有着刘启给予的特权,刘武尽招天下英才,而且还铸造兵器扩招士兵,其规格已经和皇帝差不多了。但是他却还不满足,想要真正坐上帝王之位。
公元前150年,刘武进京朝见皇帝,趁机请求留在宫中。碍于窦太后一向疼爱他,刘启也只得答应了这一请求。
在皇宫中,刘武也是很有权势的,他的侍从只要等级够高也能随意出入皇宫。要知道皇宫是无比森严的,由此可见,刘武在宫中的分量有多大。
没过多久,皇宫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刘荣生母栗姬失宠,进而刘荣的太子之位也遭废黜。随后,窦太后向刘启提议,将梁王封为太子。
对于这个提议,大臣们的态度很是刚硬,坚决反对。而刘启也没有做出回答。对此,窦太后很是失望,只能将立刘武为太子之事藏于心中,不再提起,刘武也是失望离京。
回到封地之后,刘武对那些反对立自己为太子的大臣很是忌恨,想要派人暗杀他们。不过,暗杀行动以失败告终,这刺客经不住逼问,把刘武也给供了出来。
对此,刘启非常愤怒,让刘武给一个交代,必须处死背后的策划者。刘武没有选择,事情闹大,只得将两位心腹羊胜和公孙诡给逼死。
随后,通过窦太后求情,请求刘启的宽恕。就这样,这个闹剧算是过去了,刘武没有再被追责,不过刘启对他也失去了信任,对他冷漠了许多,不再似先前那般推心置腹。
两兄弟就这样渐行渐远,关系越发疏远。此事从表面看起来错在刘武,没能抵住皇权的诱惑,铸下错事。不过,事情的源头在于刘启的酒后之言,对自己所说之话不负责任。
后人对汉景帝的评价颇有争议,有人说他是一代明君,让盛世得以延续。不过也有人说他平庸无能,仅是一个沾光皇帝,沾了上任皇帝的光。
最为直接的例子就是他传位之事,如此重大之事竟然轻率做出决定,有立誓之言却又不肯兑现,还拿群臣作为挡箭牌。一国之主尚且如此,王朝治理又能好到哪去呢?
所以说,刘武之所以会铸下大错,与刘启是脱不了关系的。其实刘武也有责任,酒后之言又岂能认真?纵使答应了窦太后要传位于他,那也只不过是顺着窦太后的意思,表面功夫而已。
可惜,刘武却没能悟透,还天真的以为皇兄真的会传位给自己。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关于窦太后和王太后直接的关系,在那个时候都有很多关于女子干政的存在。但是窦太后却在她临死的时候告诉
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其实是不可避免的,而这跟汉高祖刘邦当初的宗室王国制有着直接的关系。秦国郡县制速亡国,为了避免重走秦国
说起汉朝时期的邓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他是我国历史上汉朝时期的富豪,也是我国古代十大富豪之一,是西汉时期的首富。那么邓通到
郅都是汉景帝时期官员,他为人忠诚,为官清廉,且不畏豪强,敢于和权贵抗争,因此在朝中颇受尊重,甚至在匈奴一方都有着极强的震慑力。起先,窦
窦太后想让汉景帝传位梁王刘武只是一厢情愿,实力单薄,不合情不合理,决策者汉景帝在逗她和梁王玩,除了汉武帝幸运外,汉景帝和五个女人成
汉景帝削藩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诸王叛乱。当时刘濞私自铸钱,贩卖食盐,还偷偷招纳犯人,为自己积攒力量,其心思汉景帝也是
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刘启的弟弟,七国之乱爆发后,刘武率军抵御吴楚联军,守住了关键的梁都睢阳,立下显赫功劳。实际上,窦太后非常宠溺刘武
说独揽朝政便是有点言过其实了,更不用说有多久。实际上真相与文题所问大相径庭,窦太后除却在宠溺她小儿子梁孝王刘武犯了点错外,大多
名臣周亚夫的结局可谓是十分悲惨,他因无法承受羞辱,最后绝食抗议,结果五天后病逝身亡。一代功臣周亚夫,导致他走向悲剧的应该是这两件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一般情况下皇帝都是有自己的庙号和谥号的,但是唯独这个汉朝的汉景帝在死之后一直都没有庙号,只有一个谥
王娡是千古一帝刘彻的母亲,其实王娡能成为皇后,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王娡没有出众的出生,而且在成为汉景帝妃子之前还有一段婚姻,有朋
说到晁错,大家肯定都不是很熟悉吧,这个人在汉景帝面前真的是死的很冤。这个汉景帝就是听了袁盎之计,直接把晁错腰斩了!这可是非常残忍
说到这个邓通,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就是这个邓通和汉文帝之间关系可是不一般啊。本来邓通家庭条件就是比较富裕的。那么
邓通是汉文帝的宠臣,两人关系非常的亲密。邓通正是凭借与文帝的关系,垄断铸钱业,富甲一方。不过等文帝病逝后,邓通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对汉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是窦太后的孙子,按照咱们中国人的隔代亲的习惯,这祖孙俩应该是关系非常亲近的。但是事
汉景帝刘启是西汉评价比较高的一位皇帝,他在位16年时间,期间开创文景之治,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因为汉景帝下一任皇帝是大名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武帝当时在位的时候,窦太后还活着,汉武帝可是非常怕窦太后的。很多人都非常纳闷,为什么你一个皇帝这么怕一个老
说到这个汉景帝很多人应该是知道的,也是很厉害的一位皇帝了,文景之治就是汉景帝当时的,但是文景之治话说做了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
窦太后曾权倾朝野,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有过非常大的矛盾。当时汉武帝打算推行新政,但因动了权贵的奶酪,加上窦太后好黄老学
说到汉景帝其实大家也是认识这个人的,但是他也还是很有故事的一个人的,话说汉景帝其实死了之后好像没有庙号的,有的人说是他的子孙不
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一次诸侯王因为皇帝削藩而爆发的“七国之乱”,不过好在有大将周亚夫,没用多久,这一次的叛乱就被平息掉了,可以说,周亚
说到汉景帝刘启其实大家也知道,说到建文帝朱允炆想必大家也知道的,把这两个帝王放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两个帝王都经历过削藩,但
汉景帝刘启的母亲,是历史上有名的窦太后,她虽然不像吕雉那样心狠手辣,但是在她的时期,仍然是一个掌权者。只不过,在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