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时期出名的武将,一般都来自魏蜀两国,吴国在这方面的存在感就比较低了。那今天,我们就准备跟大家讲讲东吴名将凌统的军事才能,说不定能让你对吴国将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演义中,凌统的父亲是被甘宁所杀,所以他一直记恨甘宁。但后来在濡须口之战中,甘宁将凌统救下,于是两人冰释前嫌还成为生死之交。关于凌统的参战履历下面做了个简单的介绍,看看这位将领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吧。
《三国演义》武将的武力值规律:蜀汉阵营主力强,曹魏阵营是板凳深度厚,替补队员强,而东吴阵营老中青三代都普遍弱。
作为东吴后辈中的佼佼者,凌统算是很能打的了,50回合战平张辽,50回合战平乐进。但是战斗力仍然不理想,与曹魏、蜀汉方面比较起来,仍然有差距。那么,他到底有多厉害呢?咱们就通过凌统历次的战斗表现,来分析一下这个年轻人的武力值大致的水平:
1、凌统初次登场是在夏口水战。当时凌统才“年方十五岁”,他的父亲凌操当时为水军队的前锋部队,在这次战斗中,东吴获得胜利,击退了黄祖,凌操奋勇突前,“轻舟当先”追击黄祖。当时“锦帆贼”甘宁在黄祖麾下效力,奉命断后,一箭射来,正中凌操咽喉,顿时身死。少年凌统奋力冲杀,“奋力往夺父尸而归”。从这场战斗来看,凌统和他父亲一样,属于勇猛型的战将。
2、赤壁之战中,周瑜点兵派将,在陆路上派出四支人马:太史慈、甘宁、凌统、吕蒙四将各率一队,从陆路上截击曹军。陆地作战,当然要求领兵之将必须武艺高强,刀马娴熟,而作为东吴的年轻一辈,凌统能够侪身于四路人马中的其一,他的武艺自然也得到了周瑜的认可。但这次战斗中,凌统表现差强人意,他正率兵在山谷中伏击曹操,“忽刺斜里一彪军到”,徐晃领兵杀到,拦住凌统,“彼此混战一场”,曹操脱身而走。
年轻的凌统在曹魏猛将徐晃马前没有占得半点便宜,被徐晃成功阻住。
3、孙权率兵攻打合肥,兵至逍遥津,张辽率兵半路迎击,孙权中央遭到伏击,顿时溃不成军,凌统率三百人“翻身死战”,掩护孙权马跃小师桥,凌统部下全部战死,“身中数枪”,绕河而逃。
凌统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勇猛,奋身死战,为孙权脱逃赢得了宝贵时间,立下了救驾之功;
4、孙权兵退濡须口,张辽主动率兵进攻,凌统率三千兵马迎战,“尘头起处,曹兵早到”,张辽杀到,凌统策马出战,“斗五十合,不分胜败”,后方观战的孙权“恐凌统有失”,下令收兵。
这场战斗虽然是不分胜负,但从孙权的担心来看,可以判断凌统在场面上毫无胜算,他的武力值应在张辽之下;
5、甘宁百骑劫曹营,大出风头,凌统不服,再次请战,曹魏军中乐进挺枪出马,与凌统厮杀,“两个斗到五十合,未分胜败”,曹军阵中曹休躲在门旗后暗施冷箭,“正中凌统坐下马”,凌统栽落尘埃,乐进趁机来杀,被甘宁一箭“射中乐进面门”,救下了凌统。
从这场战斗来看,凌统的武艺与乐进基本上旗鼓相当。
不可否认,在东吴的年轻一代中,凌统的武艺是最出色的,作战也非常勇猛。但是在凌统参加的这几次战斗中,他获取的战绩非常一般,即没有斩杀过任何一名敌将,也没有获得过一次胜利。这也暴露出了凌统的一个巨大弱点——进攻能力偏弱,缺乏杀伤力。
所以说,根据凌统的历次战斗表现来分析:凌统的武力值低于张郃、张辽、魏延这些“中一流”猛将,与乐进、臧霸基本上在同一层次上,进攻能力偏弱,属于“弱一流”武将。
以凌统这样的武艺,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连前三十名都难以挤进去,远远不如他的杀父仇人甘宁(斩敌8名,重伤1人)。
东汉末年之所以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是因为蜀汉和吴国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此后两国长期处于盟友关系,共同对抗曹魏,因此才会有三国
说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排名第一的西施,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大家可能只记得一句很经典的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在历史历
在三国时期蜀汉针对东吴的夷陵之战中,其实刘备是先胜后败,将多年积攒下来的军事实力在此战当中付之一炬。当时的动物挟大胜之威,在刘
说到吴国,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实力可是很强的。对于当时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都是不能比拟的,要不是因为越国在后面偷袭吴
周朝时期,吴国国境包括今江苏、安徽等地区,国都设立在无锡梅村。很多人不觉得吴国很强,其实从春秋中期开始,吴国便不断崛起,此后成为最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这是人类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惨败。在这场战争当中,刘备败在了陆逊的火攻,被迫退守到了永安,刘备率领出川的蜀军大多
说到三国时期的丁奉其实还是有不少人知道这个人的,他其实是吴国人了,但是他好像和什么张辽比还是差了不少了,但是其实最后丁奉是直接
在整个历史上,单单只说“北伐”,其实是有很多次的,而其中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北伐又是更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历史,尽管北伐的最终结果不如人
三国时期的三个国家,相互之间都是有一些明争暗斗的,毕竟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天下间的纷争就只有一个目的,争夺至尊之位,继续统一全国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关于她的故事也是流传甚广,她协助越王勾践,为勾践复仇灭掉吴国出了一份大力,但是有关她的故事到此基本上
鲁肃和周瑜都是吴国不可多得的大人才,两人很早就互相结识,而且还是挚友。在曹操南下时,周瑜和鲁肃就坚决抗曹,这才有吴蜀联盟大破曹操
三国时庞统虽然为刘备效力,凤雏与卧龙刘备都得到了,但是在此之前,庞统曾经是东吴周瑜的部下,只是后来转到刘备手下了。至于为什么会转
三国时期的吴国一项存在感比较弱,因为人们把大多数的关注点都放在了魏国和蜀国身上,自然而然就忽略了这个三足鼎立局势中不可缺少的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是一个不仅后世人羡慕,当时连曹操都羡慕的人才,尽管自己有曹植这样才华横溢的儿子,还是要感叹一句,生儿子就应该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继承了孙权很多优点,自幼就受到孙权的宠爱。自从孙权称帝后就立孙登为皇太子,只可惜天妒英才,孙登年仅33岁便早逝,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