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阐是东吴丞相步骘次子,父亲和哥哥相继去世后,步阐继承父业,任昭武将军,镇守西陵。当时东吴局势已经每况愈下,步阐收到孙皓征召前往建业,这件事让步阐感到十分不安,他害怕有人在皇帝面前诬告自己。后来步阐选择举城投降,归顺西晋,等于是背叛了东吴。不过这件事并不能完全怪在步阐头上,但步阐还是因此付出了代价,最后死在陆抗大军之下,还被夷三族。
魏国自曹操以后没有设立丞相职位,高平陵之变后,魏国皇帝曹芳曾想重新设立丞相职位安置司马懿,被司马懿拒绝了。蜀国的丞相自始至终也只有诸葛亮一个人,诸葛亮死后,蜀国废除了丞相职位。倒是吴国一直有丞相职位,第一个丞相是顾雍,他一个人就为相十九年。顾雍死后,陆逊继任丞相,仅仅一年时间就去世了。陆逊死后,步騭继任,当然步騭做丞相时间比陆逊还更短,仅八个月就去世了。
步騭进入东吴阵营相对而言更晚,赤壁之战后,才被举为茂才,估计这个时候步騭年龄已经超过了二十岁。步騭对孙权最大的贡献是剿抚并施,把交州地域纳入孙权统治范围。孙权称帝后,他任骠骑将军,并任此职达十七年之久,长期为东吴镇守西陵重地,连魏国将士都敬仰他。步騭长期以来都是东吴的重臣,颇为孙权倚重。他的族人步夫人是孙权宠幸的妃子。
按理说,东吴对步家之恩不可谓不深,步家应该满怀感激,以图报效。但步騭死后,他的儿子步协(名字雷人)继承爵位,继续统领步騭的军队,加抚军将军。如果到这里为止,步家比较圆满,但后来事情完全变了。主要出在步騭的次子步阐身上。
步騭和步协相继去世后,步阐继任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步阐曾经上疏请求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吴国后主孙皓同意了。但仅仅一年时间,因各种问题出现,都城又迁回建业。
到公元272年,孙皓征召步阐入朝。由于孙皓有暴虐的恶名,步阐接到诏令后,非常惶恐,害怕孙皓对付自己。于是他举西陵全城投降了晋国,并将步协的两个儿子送到晋国都城洛阳做人质。晋武帝非常高兴,对步阐倍加尊崇,任命他为西陵都督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遥领交州牧,封宜都侯。从此步阐充当晋国攻打吴国的急先锋。这一点跟之前讲到的吴国名将韩当的儿子韩琮非常相似。
东吴名将,陆逊之子陆抗亲自率大军抵御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步阐据守的西陵城。步阐背叛吴国,罪不可恕,他和同党数十人被杀,并被灭三族。
步阐叛吴,这是吴国末年众多背叛事件中的一件,说道责任,其实并不在步阐,而在于吴国总体政治形势的变化,但步阐很背,因为他遇到了名将陆抗,遭遇了灭顶之灾。据守步阐被杀后,步家只留了一根独苗,总算没有绝后。
东汉末年之所以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是因为蜀汉和吴国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此后两国长期处于盟友关系,共同对抗曹魏,因此才会有三国
说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排名第一的西施,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大家可能只记得一句很经典的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在历史历
在三国时期蜀汉针对东吴的夷陵之战中,其实刘备是先胜后败,将多年积攒下来的军事实力在此战当中付之一炬。当时的动物挟大胜之威,在刘
说到吴国,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实力可是很强的。对于当时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都是不能比拟的,要不是因为越国在后面偷袭吴
周朝时期,吴国国境包括今江苏、安徽等地区,国都设立在无锡梅村。很多人不觉得吴国很强,其实从春秋中期开始,吴国便不断崛起,此后成为最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这是人类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惨败。在这场战争当中,刘备败在了陆逊的火攻,被迫退守到了永安,刘备率领出川的蜀军大多
说到三国时期的丁奉其实还是有不少人知道这个人的,他其实是吴国人了,但是他好像和什么张辽比还是差了不少了,但是其实最后丁奉是直接
在整个历史上,单单只说“北伐”,其实是有很多次的,而其中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北伐又是更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历史,尽管北伐的最终结果不如人
三国时期的三个国家,相互之间都是有一些明争暗斗的,毕竟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天下间的纷争就只有一个目的,争夺至尊之位,继续统一全国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关于她的故事也是流传甚广,她协助越王勾践,为勾践复仇灭掉吴国出了一份大力,但是有关她的故事到此基本上
鲁肃和周瑜都是吴国不可多得的大人才,两人很早就互相结识,而且还是挚友。在曹操南下时,周瑜和鲁肃就坚决抗曹,这才有吴蜀联盟大破曹操
三国时庞统虽然为刘备效力,凤雏与卧龙刘备都得到了,但是在此之前,庞统曾经是东吴周瑜的部下,只是后来转到刘备手下了。至于为什么会转
三国时期的吴国一项存在感比较弱,因为人们把大多数的关注点都放在了魏国和蜀国身上,自然而然就忽略了这个三足鼎立局势中不可缺少的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是一个不仅后世人羡慕,当时连曹操都羡慕的人才,尽管自己有曹植这样才华横溢的儿子,还是要感叹一句,生儿子就应该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继承了孙权很多优点,自幼就受到孙权的宠爱。自从孙权称帝后就立孙登为皇太子,只可惜天妒英才,孙登年仅33岁便早逝,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