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明发动玄武门之变能顺利成功,有一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常何。常何先后跟随李建成、李世民等人作战,玄武门之变当天李世民故意将常何安排在玄武门值守,最后才成功将李建成等人困在门内。不过常何当时算是李建成的人,如果他不叛变的话或许李建成还有可能活下来,那整个历史也将会改变。为什么常何最后会选择抛弃李建成,转投李世民这边呢?
在历史进程中,一些小人物的举动往往能够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这便是“蝴蝶效应”。在玄武门之变前,他本是一个无关轻重的人物,甚至后人都不会记住他的名字,但却因为玄武门中叛变,导致太子李建成丧命、李世民取胜,他在史书上留名了。
封建王朝历来奉行儒家学说,并以此作为治国的法典,而嫡长子继承制更是受到世人的认可。如果一个王朝不遵从嫡长子继承制,执意要选任庶出为皇位继承人,则极易引起天下人的不满,招来一片唾骂,乃至起兵反抗。
汉朝时,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爱屋及乌是人之常情,便渐渐觉得刘如意更像自己,想要废掉软弱的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高祖十年(前197年),刘邦把废立太子一事交廷议,立即遭到群臣激烈反对,御史大夫周昌更是赌气道:“如果陛下执意为之,我不领旨意!”刘邦听完沉默不语,暂停廷议。
吕后得知此事后,立即展开自救,表现出惊人的智慧,派兄长吕泽请隐居已久的张良出山协助。张良虽然没有同意出山,但为了天下的稳定,决定再度插手朝政,建议请商山四皓为太子师,这才打消了刘邦废立太子的想法。
唐朝建立后,李渊也知道嫡长子继承制的厉害关系,毕竟有许多前车之鉴,于是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可这一做法激起李世民的不满,据说李渊曾经承诺他,天下平定后,立功劳卓著的李世民为太子,而承诺并没有兑现。另外,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建立许多战功,也拥有自己的小集团,与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互相排斥,于是风云暗涌,最终爆发了玄武门之变。
经过密谋,李世民等人决定利用“太白金星事件”,状告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淫乱后妃,指责他们想致自己于死地,恳请李渊做主。听完李世民的哭诉后,李渊感到非常诧异,安慰道:“我让你们明天都过来对质,解释清楚其中的误会。”
这时,政变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李世民计划在玄武门埋下伏兵,只等待李建成、李元吉入瓮。而李建成从宫中得知此事后,立即召李元吉来商议对策,李元吉建议道:“我们应该托病不朝,点清东宫和齐王府士兵,静观其变。”但李建成觉得不妥,父王召见不去显得心虚,何况宫中守卫都是自己的人,干脆趁机逼迫父王表态,岂不是更好?
意料之外的背叛,玄武门之生死: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经玄武门、入大内皇宫。至临湖殿时,多年的直觉告诉他们,有埋伏!!!于是立即调转马头,李世民大呼一声,双方随即展开激战。
李建成和李元吉想从玄武门出去,但遭到常何的阻挠,城门已经被关闭。李建成和李元吉逃不出去,援兵也进不来,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亲信常何会叛变,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不久,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元吉见状,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庇护,但被尉迟恭放箭射死。玄武门之变暂时告一段落,后面就是逼迫李渊认同此次行动,颁布赦书,让位了。
两个赌徒的豪赌: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处于下风,李建成通过各种手段,说动李渊分解其部下,形势非常危急,于是才决定背水一战,发动玄武门之变。而决定玄武门之变的关键因素就是常何,他是太子的亲信,掌握着玄武门的值守,于是施以重贿,将其策反。
另有一说,常何早年参加瓦岗军,投唐后逐渐靠拢李世民集团,之后被调入京城,安插在玄武门值守,即常何本来就是李世民的奸细,故意安排在太子李建成身边的。但不管怎么讲都好,李世民相信自己成功策反常何了,这是一场决定生死的豪赌。
摆在常何面前,有三条路,一则告密唐高祖李渊,二则告密太子李建成,三则协助秦王李世民设埋伏。
这是关于前途生死的选择,告密李渊的话,极易陷入两头不是人的局面,因为你是太子亲信,李渊信不信难说,太子那边难以交代,未来也还有可能是李世民的天下;告密太子李建成,则李建成会提前准备,最好的结果是反埋伏杀李世民,但难度甚大,容易被提前来安排的秦王府人发觉,何况李建成也不一定有这个决心,日后可能还是飘摇不定,鹿死谁手未知;李世民的埋伏是突发性的,李建成、李元吉自信宫中是自己人守卫,不会过多防备,一旦自己倒戈,置李建成、李元吉于死地可能性极高。
除此之外,作为这场政变的关键因素,自己的倒戈具有重大意义,日后必然前途无限。于是,常何选择了李世民,而且历史证明他赌对了,玄武门以李世民取胜告终,后来被封为太中大夫,除延州诸军事延州刺史,进爵吴水县开国伯。
相信大家对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都是非常的熟悉吧?也正是因为这个政变让李世民一生都无法抹除这个污点。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李世
对于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吧,毕竟从这一次的政变可以看出来李世民的狠心和野心。不过这个也不能磨灭李世民是一个非
说到秦琼,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唐朝他可是和李世民关系非常好的,而且经常和李世民一起出征打仗。两个人也是比较默契。但是玄武门之变,李
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来说,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失败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李世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他的首要目标肯定是李建成和李元吉
说到唐朝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非常的大了。本来一开始的时候两兄弟患难与共,关系挺好。但是最后为了皇位倒戈相向。李
公元626年,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亲手杀死了自己亲哥哥,开国太子李建成。在《旧唐书·李建成传》中记载到“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不然李世民也不会手刃自己的亲兄弟了。当然,我们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会认为李世民能力要比李建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和李建成双方的实力谁更强?强多少?总体来说李建成的实力更强,因为李建成在当太子的时候,得到李渊授予的兵权,李渊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秦王李世民最出色的两位谋士,房玄龄是记事参军,跟随李世民十余年,杜如晦做过秦王府兵曹参军。二人同时也兼有别的官
《长歌行》李建成是被李世民杀死的。《长歌行》剧情刚开始的时候,李长歌的妈妈阿瑾趁机给李建成送东西,窃听到他的策划,这才拥有玄武
说到这个李孝恭,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李世民的兄长,算是一个表兄弟的关系。李孝恭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并没有选择其中一个,而是在关键
李建成是李渊长子,也是大唐太子。那我们都知道,后来李世民手刃亲哥,自己成功坐上皇位。由于李世民任皇帝期间成就卓越,所以后人对他的
李世民娶了李建成是真的吗?这是小编最近在网上碰到的一个问题,一个小编不知道怎么吐槽的问题。也许是这位网友的提问没写完,若是问
很难想象李建成被杀时竟毫无防备,或者说准备不足,似乎他根本没想到李世民会对他动杀心。可见当时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应该没有特别紧
说起唐朝太子李建成,可以说真的是非常的可怜了。自己辛辛苦苦把弟弟拉扯大了,结果哪会想到弟弟忘恩负义,反水把自己给做掉了。其实这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死于李世民之手,所以要对比李建成与李世民哪个更优秀,那我们就只能拿玄武门之变之前的两人军事成就来说事儿了
说到唐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相信大家马上就会想到李世民了,他的贞观之治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为唐朝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解唐
若是一个男人想要控制住一个女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个女人变为自己的女人。虽说这个方法有点绝对,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有
李建成被杀后,他的儿子都没能活成,只有女儿活了下来。据悉,李建成共有五位女儿,但有记载的只有一位,她就是闻喜县主李婉顺。李婉顺是李
历史上,李世民曾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李渊见大局已定,选择提前禅位。不过这件事还没完,李世民还要防着李建成的后
李建成作为皇帝钦定的太子也是很惨,可能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死在亲弟弟李世民手上。李建成死后,他的儿子自然也都活不成,那他女儿下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