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虽然在唐朝时期,当了19年的宰相,但其实此人并不是什么才高八斗的人,相反,他却是一个精于权谋,善于揣度人心的人。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身边聚集的也都是一些能臣,然而大概是看到唐朝越来越繁盛,所以心里就飘飘然,耽于享乐,这时候身边也都是一些没什么本事,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李林甫就是其中之一。
李林甫,小字哥奴,出身李唐宗室,精通音律,但是文化水平不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相,也是唐玄宗执政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
开元期间的宰相,任职周期大多为三年左右,三年的周期,基本能与施政的阶段吻合,而经历多次政变上台的玄宗此时也非常警惕,不希望看到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不管能力多强人品多好的的宰相,任职周期一般都大约为三年,以此保证政策稳定的同时防止个人势力坐大,出现一人专权的局面。就连最著名的两位贤相姚崇宋璟也不例外。那李林甫到底是通过什么得到唐玄宗的重视,任命为宰相并在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十九年的呢?
李林甫能够在宰相位上占据十九年之久这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但这同样也离不开李林甫本身的做的努力。
第一,李林甫非常善于揣摩人的心思,并且对症下药,极力讨好上级极尽阿谀奉承之事。所以李林甫很懂玄宗,玄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用他说李林甫都知道,而且会顺着他的意思去做,从来不会逆他的意。尤其在那些“酸腐固执”的文人对比下,李林甫简直是上天派给他的“天使”。
比如在废黜三子的问题上,在封赏牛仙客的问题上,相对起张九龄的极力反对,把皇帝气的跟蛤蟆一样。李林甫可谓善解人意了,废太子被他看做“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对牛仙客的问题是“苟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反正一句话,皇帝想干的事,没有不可以的。
第二,李林甫会变通,哪怕是明明说不过去的事,李林甫也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这件事变得理所当然,让皇帝有很好的理由去满足自己的私欲。比如玄宗想从东都洛阳返回长安,被裴曜卿等以妨害农务为由劝谏,希望皇帝延缓行程。皇帝不开心。李林甫趁没人的时候跟皇帝说,两都本来就是您的东西宫,您在自己的两栋别墅间往返,那是随时谁地都可以,哪需要将就什么时候。
如果怕损坏农田,那大不了免掉这一路所到之处的税赋好了,臣向您请旨宣示百司,即日西行。皇帝很高兴,从之。
第三,李林甫虽无大才,但擅长吏治,行政管理能力很强。早年任国子司业时,把国子监治理的井井有条。做宰相后“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所以非常符合这个阶段唐玄宗需要的“得力帮手”的要求——不需要雄才大略做规划蓝图,不要叽叽歪歪的用各种杂事烦他,只需要处理好日常政务就行了。李林甫非常“识趣”的包揽下所有政务,给玄宗更多的方便去享乐,不再被“俗务”缠身。
这些特点让李林甫非常契合唐玄宗当前阶段的需要,坐稳了宰相的位置,而一呆就是十九年。
能够知道口蜜腹剑这个成语来处的人,大概就都知道李林甫这个人。这个察言观色水平超高的人,当了整整十九年宰相,大权在握,欺上瞒下,他在位的这段时间刚好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间。
李林甫媚上压下,却又能风生水起的风光长达十九年,能力可见一斑。
唐玄宗不是个傻子,这样一个有能力办事的人不太好找,说话还好听,只要不搞的太过分就好,于是一桩桩隐患被压在这十九年的岁月里,李林甫得宠,势力自然大,各种要冒火的苗头都能凭借高超的手段压制下去,但他刚死,那些没人在打压的火苗就烧了起来,杨国忠诬告他谋反,官爵剥夺,家产抄没,子孙都给流放了。
而他生前重用的少民安禄山,也给唐室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给他按一个祸国殃民的头衔,大概也算是恰如其分。李林甫这个人呢,文化程度是不高的。
古代文人读书,四书五经是必读必学必会的。李林甫可不会这个,先通过关系进入官场做个小官,在凭着说好听话,办漂亮事就能在官场混起来,还混的不错。
他当宰相后,有次去下面查看吏部选拔官员,看见有个官员的评语里有杕杜二字,有点懵,看不懂就问旁边人这个杖杜是啥意思,这个官员一看这个出自诗经的词,宰相大人竟然不知道,一时无语,沉默了一会才告诉李林甫杕(dì )杜怎么读,是个啥意思。后来都用杖杜宰相这个词来形容没才学文化的人。
没文化人可不只会出一次错,他给人写贺语把闻有弄璋之庆写成了闻有弄獐之庆,同样出自诗经的词语这个宰相照样不知道。
人呢,确实没文化,这个事呢,对于那些小官吏也只能在背后当个笑话说说,丝毫不影响宰相这个位置的安稳。官场大概都这样,身居要为的人,你根本想不到是以什么途径上去的。
最近都在纠结一个校长读错一个词语,有人理解,有人不忿,人家一个学校的内部事情怎么轮也轮不到我们这些外人来叨叨吧,大多数人不曾进过这里读书,我们身边进过这里读书的人我是不认识一个。
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官场,政治,教育,学术这些个类目是不能混淆的。我们不能嘲讽一个英语老师普通话不标准,同样不能对一个体育老师要求必须书法优美。大多数人大概连身边的鸡毛蒜皮小事都处理不过来,却总能融入那些和我们生活没半点关系的所谓大众舆论中。
和珅虽然到今天他留给我们的是不好的感觉,是个大贪官,全是负面印象,但他实际上也曾任大学士。在过去的时期,大学士实际上没啥影响力和
在电视剧《与君歌》中,齐焱和程若鱼相爱之后矛盾不断浮现,尽管两个人非常相爱,但程若鱼的祖父是齐焱下旨赐死的,
其实说到裴炎这个人,他一开始是辅佐李显的,可是后来裴炎向武则天举报,随后就直接将李宗贤贵妃废除了。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住他的地位
马嵬兵变后,唐玄宗逃到成都,而李亨逃到了朔方。后来,李亨在玄宗不知情的情况下,登基称帝,等于是直接把玄宗从皇位上给挤下去了。次年,安
说到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事情吧?不得不说,这个杨贵妃其实一开始并不是唐玄宗的老婆,而是从这个李瑁手里抢过来的。而且因为当时李
大家都知道,在唐朝时期,那可是一个非常鼎盛的王朝。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却又两位名将被处死,其中一位就是高仙芝。当时发生的时候
唐玄宗李隆基后宫佳丽不少,嫔妃加上昭仪、才人,有将近40位。李隆基的第一位皇后是王氏,但后来因“符厌事件”,导致王皇后被废。当时李
姚崇是唐朝著名宰相,曾得到多位皇帝的重用。姚崇早年得武则天赏识,后来他帮助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还政李氏。此后,太平公主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唐朝的历史上,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宰相,大家所熟知的比如说房玄龄,长孙无忌,狄仁杰,张九龄等等。对于这些比较了解的
说到武则天,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说她厉害吧,她确实很厉害,不然也当不上女皇帝。但是除了厉害之外,还有的就是非常的狠心,杀人如麻,连自
王毛仲最早是李隆基家奴,后来因立有功劳,助李隆基称帝,所以被封为大将军,此后更是一路高升。可以说,王毛仲和李隆基关系非常好,但他的结
最近小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宰相和丞相小编很容易混淆,完全不知道这个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总以为这两个官职是一样的,但是真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历史上的宰相制,其实一直都是非常有争议的,毕竟一直都有宰相和丞相之区别。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直接一
说到秦国那个时候,李斯作为一代宰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按照正常情况来看的话,李斯和赵高两个人如果发生什么事情的话,李
说到唐玄宗宠爱武惠妃还是杨贵妃,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毕竟这两个人都是唐玄宗非常喜欢的女人。但是总有一个是更加宠爱的。杨贵妃
《宰相刘罗锅》真假皇帝是第30集。两个皇上一模一样,知府和大臣们都无法辨认出哪个是真的皇帝,知道刘墉出现,一下子就辨别出真假,并且
正是因为寿王李瑁比忠王李亨的优势大,是皇子中最热门的太子人选,所以在他沉迷权谋的爹玄宗那里成为劣势,最终和东宫之位失之交臂。自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唐玄宗选太子的事情,很多人都说这个唐玄宗选择太子赶紧有点蹊跷,本来最开始寿王李瑁选上的几率是最大的,但
最近很多人也读到了这个《长恨歌》,在《长恨歌》里面有很多著名的诗句,这其中就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等,都非常的脍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高仙芝为什么会被处死,其实如果对高仙芝比较了解的话,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高仙芝的死就是宦官进谗言,然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杨贵妃里面谢阿蛮的故事,很多人也都知道,谢阿蛮是有侍寝过唐玄宗的,那么很多人比较好奇这个谢阿蛮的第一次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唐玄宗当时杀这个高仙芝非常的在意,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唐玄宗杀了高仙芝之后是不是非常后悔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
最近很多人对唐玄宗和谢阿蛮的八卦非常感兴趣,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唐玄宗和谢阿蛮到底有没有睡过,还有这个谢阿蛮的孩子到底是谁的呢
说到宰相这个职位,大家肯定都比较熟悉了。毕竟在很多电视剧中,宰相这个职位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基本上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么
说起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地方叛乱之一。这场叛乱从公元755年12月开始爆发,一直持续到了763年才平定,总时
说到唐朝,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毕竟唐朝这个盛世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在历史上很少有可以和唐朝想比拟的朝代了。但是关于唐朝的灭亡,在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唐宪宗在位的时候,他对于宰相的作用还是很重视的,而且对于宦官更是非常宠信,感觉都有点溺爱的感觉,时不时的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都很清楚,在不管是在哪个朝代,都会有当朝宰相,或者说是丞相。但是最关键的是,这个宰相和丞相中间
王皇后是唐玄宗结发妻子,但王皇后一直没有孩子,导致她不再得宠。也正是因为这样,此后发生了符厌事件,王皇后直接是被废为庶人。这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