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非常欣赏苏轼的诗词,更是欣赏他的人生态度,即便是面对众多的波折磨难,但是却从来都是苦中作乐,就算是流放到烟瘴之地,也能够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他遇到的一切。而苏轼的人生中有一件重大的事情,那就是乌台诗案。乌台诗案究竟给苏轼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苏轼是被告。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
北宋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苏轼“东坡居士”的由来是什么?
原来,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知湖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
受到牵连的人中,三个人的处罚较重。驸马王诜因泄露机密给苏轼,而且时常与他交往,调查时不及时交出苏轼的诗文,被削除一切官爵。其次是王巩,被御史附带处置,发配西北。第三个是子由,他曾奏请朝廷赦免兄长,自己愿意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他并没有收到什么严重的毁谤诗,但由于家庭连带关系,仍遭受降职处分,调到高安,任筠州酒监。
其他人,张方平与其他大官都是罚红铜三十斤,司马光和范镇及苏轼的十八个别的朋友,都各罚红铜二十斤。
诗案总算了结了。苏轼出狱当天又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要是由御史台的人检查起来,他又犯了对帝王大不敬之罪,“少年鸡”指的是贾昌,贾昌年老时告诉人他在少年时曾因斗鸡而获得唐天子的宠爱,而任宫廷的弄臣和伶人,这一点可引申而指朝廷当政的小人是宫廷中的弄臣和优伶,又是诽谤!
首先,生活环境的改变是苏轼作品发生变化的客观原因。乌台诗案之后,苏东坡谪居黄州,远离官场。在黄州,他在给好友章淳的信中写道:“现寓僧舍,布衣蔬饮,随僧一餐,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穷达得丧粗了其理,但廪禄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扰。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安能预为之愁煎乎?初到一见太守。自余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惟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我们可以看到在表层意义上苏轼是谪居黄州、惠州、儋州等地,但他的谪居与其他人又不一样。他“寓僧舍”、“随僧餐”、“惟佛经以遣日”。这说明,他在起居生活上已渐趋佛道。
其次,崇尚佛老思想。乌台诗案使苏轼对儒家的仕宦思想产生深深的怀疑,在仕途失意之时,自然倾向于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他在《安国寺记》里写道:“余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现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面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谢。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核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归诚佛僧,求一洗之”、“物我相忘,身心皆空”。这说明,他的内心已经开始疏远儒家思想,而日渐趋向佛老思想。
第三,儒道佛三教合一。表面上苏轼弃儒从道,但是实际上,儒学的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其内心之中了,而苏轼又将佛道的出世与儒家传统思想中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和于宋代“修己治人”统一起来,故其作品谈禅说理、怀古感今,无所不包。在黄州时,苏轼逍遥游世:“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在惠州时,他超然淡泊:“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在儋州,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一生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宦海沉浮,两遭流放。乌台诗案对于苏轼的仕途人生而言是一个低潮,但却是其文学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这种仕途的不得意和现实的坎坷,使他走出市井朝廷,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多的寄托于佛法禅意、青山秀水之中,故而也就在更大意义上成就了东坡式“自在洒脱、空灵超然”。
《花影》这首七言绝句,是苏轼在公元1076年写下的。当时王安石再度担任宰相,苏轼些《花影》的目的,其实是在暗讽王安石,表达对新政的不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苏轼和苏澈,在古代都是非常有名的诗人。据了解,苏轼除了是文学家之外,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官员。苏
说到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大家都知道,这个变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同为诗人的苏轼,为什么会反对王安石变法呢?王安石变法在推进的过
说到苏轼,大家都知道他的别名叫东坡居士,也有很多人叫他苏东坡。但是对于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来的,不知道为什么苏轼会叫苏东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苏东坡还是非常厉害的啊,当时乌台诗案很严重的,话说都要株连九族的,但是苏东坡最后成功化解了问题了,那么最后都
最近有首歌很轻快很有古风,这首歌有一句歌词是苏轼的笔江月带愁花楼夜影蘸溪水在流,那么这首歌是什么歌呢?下面就
说到这个千古第一回文诗是哪一首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解谜看看,这个问题的核心也非常简
《游金山寺》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当时,苏轼原本在京城为官,后来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表达了不满,最后决定主动请求到外地上任。
苏轼苏东坡,很多人都对苏轼的作品十分欣赏,他不仅是文学史上一位大家,同时还是美食界的大佬,不仅如此,他在政界的职位也是比较高的,宋高
其实苏轼有很多诗词都是一副大团圆,祝福天下有情人的样子。例如有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其实非常优美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苏轼一定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但是这样一个文采卓然的大文豪,在美食界的地位竟然也是无可取代的。你能想象,在“君
“三国迷”,一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指的是现在很多爱好三国历史的人,他们对于三国历史了解得非常通透,但也有可能只是刚入门,只是掌握了某
苏轼的妻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吧?苏轼一生先后娶过三个人,王弗,王闰之,王昭云。其实古代妻妾成群的人并不少,但是像苏轼这样先后的妻子都
说到苏轼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苏轼是一位非常厉害的诗人,写下的诗歌也是有很多的,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都在问小编,苏轼
说到王安石,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期间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都是他的诗歌,认为他也是一位诗人,但其实不止于此,王安石还是北宋时期一位政治
乌台诗案很多人都知道,是苏轼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苏轼因为自己写的诗而遭到贬谪,虽然说官运因此被改变,但是他的心境也因此而
“蜀学”这个词可能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吧,这是在宋朝时期,以苏轼苏辙这两兄弟作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一种学说,而顾名思义,蜀学是受到了
说到苏轼大家都知道大文豪啊,东坡肉啊,唐宋八大家啊,宋四大家啊,豪放派啊,写得诗词也多,什么《颜乐亭》,什么《江城子》,苏轼还画画,写字,可
苏轼是北宋知名的大诗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很小就会在课本上学习到很多苏轼写的诗句,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很多人会把苏轼和
苏轼是北宋大文学家和书法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就学过好几首苏轼的诗词。不过这些诗词很多都是在苏轼被贬
夏天的时候人们常说“热死了”,但大多数时候只是一句感慨,夏天的确很热,因此很多人在户外的时候都会难以忍受,但这时候所说的热死了,也
我们经常说,“人如其名”,一个人和他的名字之间,或许会有着某种联系,因为名字寄托着他的家人对他的期望和培养,所以他也就会照着某一个
很多朋友不解,李白和苏轼都是著名的大文学家,而且李白还被称为“诗仙”,为什么李白却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呢?其实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
说到苏轼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赤壁赋就是他写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文豪,但是好像有能力人人生就好像就不会顺顺利利的,话说这个苏轼本来
说起苏轼,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历史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苏轼的诗词凭借着豁达豪迈的气势深受人们的喜
苏轼性格豁达,为人坦诚,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才是最难得的。其实苏轼一家都有这样的基因,从他爷爷和父亲
“开创者”一般被认为是某一个领域的第一个人,而说到宋朝时期有名的豪放派词,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苏轼开创的一个词派。但是奇怪的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