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古代的皇帝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绝对不仅仅只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他的身边也有很多能臣,他们都在帮助皇帝一起好好的治理国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北宋时期宋仁宗身边那些非常有能力的宰相们。可能很多人以为,一个皇帝身边的宰相也不会有很多个,毕竟宰相的职权那么大,所以宰相的数量也不会很多。但是实际上,宋仁宗在位期间,一共是有二十三位宰相的,这个数量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了,为什么当时会有这么多宰相,他们又分别是谁呢?他们在当宰相期间又做过些什么事请,有什么样的功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人物吧。
王钦若是“南人为相第一人”,五鬼之一,人称为“瘿相”。宋仁宗即位之初,刘太后垂帘听政。王钦若作为曾经拥立刘太后上位的功臣,看准机会,再次出手,进献《迁叙图》,提出百官升迁制度,受到刘太后和宋仁宗的赏识,王钦若因此再度拜相,奉命撰修《真宗实录》。
丁谓与王钦若等人,时称五鬼,前后共在相位七年。宋真宗去世后,丁谓擅改真宗遗诏,将交好寇准的官员悉数清除,并排挤自己的副手王曾,以达到独掌大权的目的。在雷云恭擅自更改真宗陵穴后,丁谓极力为其隐瞒,事发,丁谓被革职抄家,贬往崖州。
冯拯为相不足三年,为官清贫廉洁。丁谓被罢相时,刘太后一度曾想诛杀丁谓,冯拯以宋仁宗即位不久,不宜杀人为由谏止。之后他取代丁谓和雷云恭,监修国史和真宗的山陵建造。因身体多病,曾五次上表请辞,刘太后派内官前往冯府探视,发现其家贫如洗,遂给予赏赐,罢相后不久冯拯去世。
王曾在宋仁宗时期,曾两度为相,时间长达九年,第一次为相时智除奸臣丁谓,受到刘太后和仁宗器重。他为官严谨稳重,极力打压投机钻营者。因压制刘太后姻亲,被刘太后以后宫失火为由罢相。出任地方后,王曾政绩突出,受到百姓的拥戴,为其立生祠纪念。在刘太后驾崩后,王曾再度为相,因反对吕夷简专权跋扈,二人同时被罢相。
李迪是状元出身,曾两度为相,宋真宗时被奸臣丁谓排挤,又得罪刘皇后,被多次贬官。刘太后去世后,李迪再度为相,曾多次反对吕夷简专权跋扈,因此再次被罢相。此后,李迪曾自请戍边,抵御西夏李元昊,被入仁宗拒绝,改知青州。
张知白为相不到三年,在任上不以位高权重而毁名节,他为官崇尚节俭,“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对于出行依仗、爵位视若身外之物。他不屈服与困难和权贵,被认为是宋朝最有名的贤相。死后,被仁宗追谥文节。 补充阅读:“祭文”制作的格式和要求
张士逊在宋真宗时曾任仁宗的老师,他宽厚待人、体悯百姓,安民生、厚民力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宋仁宗。张士逊在64岁时拜相,受到了宋仁宗的特殊礼遇,仁宗曾御书“千岁”二字相赠,被誉为是“宰相得谢者,自士逊始”。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宋仁宗成为一代仁君。
吕夷简出身官宦世家,三度拜相,在任近八年时间。面对契丹的入侵,他反对迁都洛阳,并奏请设立北京(大名府),彰示皇帝亲征,以威慑契丹南下。在用人方面,他对反对自己的人不够宽容,大多被贬黜远方,但对于真正有能力的人,也赋予了重任。吕夷简曾多次派人与西夏、契丹和谈,虽然实现了和平,却增大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王随自幼家境贫寒,曾立志成为唐朝宰相裴休一样的人。他提提倡外严而内宽,为相一年时间,除了和几位宰相因事争吵之外,无所建树。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醉心佛教,撰修佛学典籍。
陈尧佐出身官宦世家,可谓是书香门第,因兄长陈尧叟、弟弟陈尧咨皆为状元,俗称陈氏三状元,并且兄长陈尧叟在真宗时也曾任宰相。陈尧佐早年受丁谓排挤,长期在地方任职,他兴修水利,灌溉农田,颇受百姓拥戴。他担任宰相一年时间,提出裁减官员,革除繁文,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因老病辞职。
章得象为相八年,不任用私人,曾十次上表请辞,宋仁宗才同意其致仕。他一贯尊贤重士,扶掖后进,平易近人;为官46年,历任16次升迁,却从未受到贬黜,可谓是北宋官场一大奇迹。在庆历党争时,他不攀附任何一方,致使《宋史》评价他“无所建明”。去世后,宋仁宗破例亲临祭奠,以示哀悼。(宋朝规定,致仕大臣葬礼,皇帝是不允许亲临祭奠的)
晏殊能诗善文,在政治和文学上造诣颇深。宋真宗驾崩后,面对丁谓、曹利用互相争权的乱局,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刘皇后垂帘听政,稳定了局面。晏殊曾建言四事,加强了宋军军备,扭转了宋夏战局,平定了西夏入侵。他担任宰相仅两年时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失误,被弹劾罢相。晏殊最大的贡献是为宋神宗推进了一批能臣,如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得到重用,为仁宗之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杜衍在地方时,以擅长治狱闻名。他对法律条文多有革新,又能尽量革除民弊,他既为能吏,又能兼擅民政。杜衍是宋朝历史上有名的“百日宰相”,因支持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的庆历新政,被反对派诬陷结党,被罢,为相时间仅仅120天。之后赋闲十年,临终还不忘劝诫宋仁宗加强边防。
14、贾昌朝:革除军弊、使官员年轻化
贾昌朝曾采取惩治首恶,制止高利贷在军中泛滥,以稳定军心。面对官吏冗杂老弱现象严重,贾昌朝建议裁减老弱昏庸官员,逐步使官员年轻化。他还奏请仁宗改革赋税徭役制度,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贾昌朝为相不足三年时间,为相期间北宋连年灾害不断,遂沿用汉朝因灾异册免三公的故事,自请罢相。
陈执中的发迹在于当你拥立仁宗为太子,所以与宋仁宗关系十分深厚,后因擒获王伦而入朝参知政事。他两度为相,前后时间八年,却无所建树。但其大公无私,曾拒绝提拔女婿官职,因此登门送礼之人也大为减少。陈执中被罢相,不是因为他人排挤,而死因为自己的桃色丑闻被罢,也是仁宗朝宰相里面最倒霉的一个。
文彦博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声名内外。他虽然官居高位,也很富裕,但他平常接待人谦逊下士,尊德乐善。文彦博执政于承平之时,史称:“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他辅助朝政,平雪冤狱,处处为百姓着想,建树颇多,为北宋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宋庠(xiáng)曾连中三元,宋仁宗亲政后,宋庠参知政事,因得罪吕夷简,又反对“庆历新政”被贬知扬州。新政失败后,他重新入朝,宋庠为相两年,无所建树,因纵容子弟不法,被包拯弹劾。晚年在地方任职期间也没有太大政绩。
庞籍为相仅仅不到两年时间,即被宦官、言官集团排挤罢相。他在任期间,推荐了不少能臣良将,诸如狄青、司马光、周美、李师中、王莆等。他的主要政绩在地方,因为通晓律令,治军严明,而且擅长吏治,深受军士和百姓拥戴。
梁适出身梁氏名门,时称“满堂笏,梁半朝”。他与父亲梁颢、兄长梁固被称为“忠孝三梁”,可与“文情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比肩。梁适为相仅仅一年时间就被言官弹劾罢相。他曾建言拒绝与契丹称“南北朝”并立,出知地方期间,体恤爱民,改革铁政,并多次击败西夏入侵。
刘沆探花及第,前后任宰相7年,是宋朝由进士提拔为宰相第一人。他任职期间,提出吏治三大弊病,力图革新,拒绝保荐近臣,并启用贤人,改革升迁制度。因此得罪了大批权贵,众多朝臣群起攻之,刘沆孤掌难鸣,只好自请罢相。
韩琦在地方任职时,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入朝后又与范仲淹、富弼主持“庆历新政”,被视为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 。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曾公亮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任宰相九年。仁宗期间,他曾提出磨堪法,改革官员升迁和考核制度,同时提出裁减冗兵的方案,以减轻国家财政支出。宋夏战争期间,曾公亮提出怀柔政策,先礼后兵。宋夏议和后,又积极建议仁宗加强边防建设。
富弼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两度拜相。曾两度出使辽国,在谈判中,他从各方面陈述了双方的利害关系,据理力争,拒绝割地要求;致使辽兴宗自知理亏,遂息兵宁事,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战事。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出知郓州、青州等地。任内救助数十万灾民。晚年再度为相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曾劝诫宋神宗“愿二十年口不言兵”。
和珅虽然到今天他留给我们的是不好的感觉,是个大贪官,全是负面印象,但他实际上也曾任大学士。在过去的时期,大学士实际上没啥影响力和
在电视剧《与君歌》中,齐焱和程若鱼相爱之后矛盾不断浮现,尽管两个人非常相爱,但程若鱼的祖父是齐焱下旨赐死的,
其实说到裴炎这个人,他一开始是辅佐李显的,可是后来裴炎向武则天举报,随后就直接将李宗贤贵妃废除了。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住他的地位
说到这个朱元璋,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更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草根皇帝,一点一滴的从一介平民慢慢的成为了一代
司马错是秦国名将,他历经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襄王三朝,一生立有两大成就,一是灭亡蜀国;二是击败楚国。据悉,司马错早年学习纵横之
论功绩自然是赵匡胤更大,毕竟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而赵光义本身继位的合理性就一直存在争议,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件比较迷离的事件。和
说到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大家肯定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人选。但是宋仁宗赵祯绝对是其中之一,而且他还被称之为“千古仁君”。最离谱的是
姚崇是唐朝著名宰相,曾得到多位皇帝的重用。姚崇早年得武则天赏识,后来他帮助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还政李氏。此后,太平公主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唐朝的历史上,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宰相,大家所熟知的比如说房玄龄,长孙无忌,狄仁杰,张九龄等等。对于这些比较了解的
说到武则天,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说她厉害吧,她确实很厉害,不然也当不上女皇帝。但是除了厉害之外,还有的就是非常的狠心,杀人如麻,连自
说起戚继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他是明朝历史上出了名的将领,就资历和功绩能力方面而言,戚继光完全有资格能够排进历史前十大名将
最近小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宰相和丞相小编很容易混淆,完全不知道这个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总以为这两个官职是一样的,但是真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历史上的宰相制,其实一直都是非常有争议的,毕竟一直都有宰相和丞相之区别。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直接一
说到秦国那个时候,李斯作为一代宰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按照正常情况来看的话,李斯和赵高两个人如果发生什么事情的话,李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刘秀作为东汉的皇帝,但是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他确是历史上公认的最优秀的皇帝。既然这么优秀,历史上
说到历史上,皇帝的权利可以说是最大的,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敢对皇帝动手的。不过两口子之间闹点矛盾也是必不可免的,可是没想到的是,宋
在西汉时期,丞相多半是功勋外戚,出身都非常的高贵,而且一个个都是位高权重的,甚至在汉武帝统治初年的时候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清平乐》中,宋仁宗的张贵妃是病逝的。张妼晗由王楚然扮演,张贵妃,仁宗后宫里最受宠的女人。她随处想与曹皇后争个高低来展现仁宗对
说到司马光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司马光砸缸嘛,非常的聪明,从小学一直学到大的一位历史人物,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司马光除了砸缸外还有哪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李定国有哪些历史功绩,因为在西南地区,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这个李定国,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李定国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历史上真实的孙太后有哪些功绩,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孝恭章皇后其实从电视剧上知道
今天我们来聊聊西汉的故事。据说在西汉后期,汉武帝指派了一名叫做苏武的人出使到匈奴去谈事情,结果没想到却卷进了匈奴造反的事情当
《宰相刘罗锅》真假皇帝是第30集。两个皇上一模一样,知府和大臣们都无法辨认出哪个是真的皇帝,知道刘墉出现,一下子就辨别出真假,并且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军队里面发军饷一般情况下都是全都一样,不然总会有些人觉得不公平。但是觉得很离谱的是,在宋朝的宋仁宗,他
汉景帝刘启是西汉评价比较高的一位皇帝,他在位16年时间,期间开创文景之治,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因为汉景帝下一任皇帝是大名鼎
《大宋宫词》中,宋仁宗并不是刘娥的亲生儿子。刘娥的一辈子充斥着传奇色彩,刘娥原是孤女,仍在襁褓之中就失去了父母,在姨母家里成长,被
说到吴玠这个人,在南宋可是战功赫赫,而且和岳飞都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在南宋被称之为“中兴四将”四个人并没有吴玠。这是为什么呢?很多
说到宋仁宗,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在晚年的时候储位一只都是没有孩子的。他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但是让人觉得差异的是,宋仁宗传位的时候并
说到宰相这个职位,大家肯定都比较熟悉了。毕竟在很多电视剧中,宰相这个职位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基本上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么
宋仁宗最喜欢的实际上依然是他自己,无论是一见钟情的陈熙春,依然是两小无猜的苗娘子,亦或是日久情深的曹丹姝和一见钟情的张妼晗,他都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李宸妃是否见过宋仁宗,也就是她的亲身儿子赵祯。或许两人有打过照面,但赵祯直到李宸妃死后才知道自己身世的真相,可
说起宋仁宗,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42年。虽说宋仁宗在位期间,其才华、经历、谋略、军功等等都算不上很好,但是他在人格方面绝对算得上
说到慈禧太后,相比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毕竟她可是清朝晚期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而且还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那么关于慈禧太后,在历
说到唐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相信大家马上就会想到李世民了,他的贞观之治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为唐朝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解唐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都很清楚,在不管是在哪个朝代,都会有当朝宰相,或者说是丞相。但是最关键的是,这个宰相和丞相中间
《大宋宫词》中,刘娥和李婉儿关系非常要好,刘娥从没有把李婉儿当成是侍女,而是以好姐妹相待,李婉儿也是处处替刘娥分忧,不少观众都很羡
历史上,包拯死的比较突然,有关他的死因也是存在各种不同的说法。1062年包拯在办公时突然得病,几日后病情加重,短短两星期内便病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