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学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称得上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科技百科全书,不光在历史上,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也许你也曾经想象过,写出这样一本书的作者,可能是那种醉心科研无法自拔的狂人吧?事实究竟怎样,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看真正的沈括。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人。弱冠之年就承父荫当了个沭阳主簿的小官,在任上显示了其出众的水利才能。二十三岁中进士,在大宋的国家图书馆谋了个职位。宋神宗时,王安石获最高领袖重用,大宋的总设计师开始推行新法。王氏新法涵盖范畴极多,亟需各领域的人才,这时他发现了沈括,一个可向多领域劈腿的章鱼型人才。
假如活到今天,沈括绝对是国宝,天文历法农桑水利医学军事工程地质数理化,无一不懂,属于不世出的通才,肯定赐院士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像这种一千年也出不来一个的人,不愁没人供着,也不愁没人暗杀。怎么说呢,沈括就相当于大宋的牛顿加爱迪生加诺贝尔加伽利略,再搭上个李四光黄老邪什么的,差可拟。当年沈括出使辽国,辽主尚不知这个南人的价值,若是知道了,能留就留,留不下一定给宰了,不能便宜了大宋啊。
单从军事层面来看,沈括就有大用处,他对弓弩瞄准器望山的研究与革新如果为辽所用,大宋早就灭了。据说沈括还发明了一种史上最早的“防弹衣”,强弓硬弩也射不穿,可以说随便用上哪项沈氏专利都可能改变历史。然而别说辽人,大宋的赵官家也没这眼光,在那个时代,沈括肚子里的东西,大部分都被目为奇技淫巧。置身一群诗人中间,或许沈括都未必看得上自己一肚子的科学。沈诗读过几首,感觉比张打油的成就略高,在东坡居士面前实在拿不出手,这大概也是沈括后来告发苏轼的原因之一,嫉妒。沈大科学家也是可怜,生不逢时,放今天你用得着跟人拼诗吗?
假如活到今天,沈括和苏轼的庙堂地位就可能倒过来。以苏轼的脾性,不大可能混成含泪大师,沈括这样的科学家就好得多了,一定是个什么元勋。除了在科学领域的贡献之外,公平的说,沈括一生还是抱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他生活的年代,倒也没在科学层面忽悠过谁。
然而王安石一定不这么看,一度齐心戮力一起推行新法的沈括,在王被罢黜之后风向转得飞快,立刻起草万言书一份,从政治经济学以及自然科学的角度论证了王安石新法之荒谬之祸国。新任宰辅吴充瞧着心里都堵得慌,心想这样的人能用吗,有朝一日我要是下台了呢?这种事想想都一身寒战,忙呈送皇帝,你想皇上看了龙颜能悦嘛,随即沈括被贬。王安石从此都不称呼沈括的名字,而是叫他“壬人”,所谓壬人,就是见风使舵的奸佞之徒,俗称小人。
悍妻培养出的科学达人
苏轼是个胖子,比王安石的肚子和肚量都大。史料记载,沈括在杭州与苏轼聊天吃酒,临走求了苏轼近期的诗文,回家就拿了放大镜逐字逐句地审查,挑出来几首诗,以朱笔勾注,掉头就告苏轼心怀不满讪谤朝廷。沈括拿到的苏诗,其中有这么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沈括的注解是,龙不就是圣上吗?圣上好端端地在龙椅上坐着呢,你苏子瞻还去九泉找龙,啥意思啊你。
这是乌台诗案之始,后来搞苏轼最起劲的李定等人,也都从沈括那得了灵感,于是诗有达沽,罪从诗出,苏轼之后又有多人以诗获罪。还好宋神宗还不算太混蛋,把苏轼的狂生气打压了打压,又被苏轼给苏辙那首诗感动的唏嘘一番,最终放了人。此后的沈括向世人展示了他的脸皮厚度,再去见苏轼,谈笑若常,就跟使坏的不是自己一样。
蔡确对沈括的评价是:“首鼠乖剌,阴害司农法。”说沈括首鼠两端见风使舵,还爱玩阴的。这九个字入了《宋史•沈括传》,洗白已是不可能。再回头看看他对王安石和苏轼干的那些事,蔡确的评价真不过分。总而言之作为自然科学学者的沈括是一成功人士,作为人文学者和政治家的沈括是一失败者。以蔡京之臭死后还有门人立碑撰铭,沈括死了却连个墓志铭也没人给写,他这一生可称杯具,这杯具盛满了科学,却缺了些别的有硬度的东西。
沈括的另一“软”是源于他老婆的“硬”,这老婆是续弦,官僚张刍的女儿,非常河东,非常狮子吼。平日对沈括又打又骂又拧又咬,不避子女。沈括的孩子们不忍见老爸被打,齐刷刷跪下磕头告饶。没用,张氏照打不误,某次还把沈括的胡子连皮带肉扯了一块下来,留胡子的人一想这惨状下巴都哆嗦。张氏得病死后,沈括不庆祝解放和家暴的终止,反而痛不思食寝不安席,还差点跳河殉情,种种迹象说明这位大科学家还有点S/M倾向。也就是在此期间,《梦溪笔谈》成书,这又说明——悍妻不仅是哲学家的催化剂,也可以是科学家的培养基。
科学的文字我看了头大,我倒是对《梦溪笔谈》里沈括记载的超自然事件感兴趣,比如他描述的飞碟造访大宋,还有他记录的一种神奇的魔术:一个黥面小兵能把沙石放在手里揉搓揉搓就变成了碎银子,整个一宋朝刘谦啊。沈括说他是亲眼所见,你信吗?有时候科学家也会带我们走进伪科学。
这首《老人行》读过的朋友可能不多,是王安石一首比较冷门的作品。该诗内容探讨了一些人性方面的问题,字面意思比较容易懂,但其中隐藏
《花影》这首七言绝句,是苏轼在公元1076年写下的。当时王安石再度担任宰相,苏轼些《花影》的目的,其实是在暗讽王安石,表达对新政的不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苏轼和苏澈,在古代都是非常有名的诗人。据了解,苏轼除了是文学家之外,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官员。苏
说到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大家都知道,这个变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同为诗人的苏轼,为什么会反对王安石变法呢?王安石变法在推进的过
说到这个青苗法,相信很多人都直到,这个就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措施之一。当时这个青苗法主要就是但针对当时的一些现状所推行的。但是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正史中,关于北宋的灭亡有很多说法,其中就有关于王安石的评价,而且还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这是怎么回事
说到苏轼,大家都知道他的别名叫东坡居士,也有很多人叫他苏东坡。但是对于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来的,不知道为什么苏轼会叫苏东
最近不少人对这个沈括是什么人物比较感兴趣,很多关于沈括的问题也有很多,什么哪个朝代的,什么沈括的人物生平的,非常非常多了,下面小编
说到这个王安石变法也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其实王安石也还是想着让宋朝好,但是最后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王安石变法还是失败了,那么很多
最近有首歌很轻快很有古风,这首歌有一句歌词是苏轼的笔江月带愁花楼夜影蘸溪水在流,那么这首歌是什么歌呢?下面就
说到这个千古第一回文诗是哪一首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解谜看看,这个问题的核心也非常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王安石,其实王安石真的不仅仅只有变法,他还会写诗词,而且也都非常的厉害,今天小编在本文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分
说到王安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王安石变法吧,其实王安石不仅仅会变法,还会写诗词,诗词造诣也非常的高,在当时也当然是数一数二的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沈括是时候,很多人对这个沈括非常的感兴趣,那么也有人问了,这个沈括到底是什么人呢?话说他写了很多书了,还有这
说到沈括不知道大家认识不认识,不认识的一定要认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几大发明家之一,他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介绍
《梦溪笔谈》是宋朝著名科学家沈括,撰写的一部集合了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和社会历史的综合性作品。这部书将当时各个学科的成就做了
说到这个王安石变法,就是由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这一次的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继商鞅变
《游金山寺》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当时,苏轼原本在京城为官,后来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表达了不满,最后决定主动请求到外地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