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得到,靖康之耻会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靖康之耻可以说是北宋王朝,甚至是汉人历史上极其耻辱的一件事情,其他朝代再也没有像这样的情况,居然连皇室全都成了俘虏,如果这样一件事情要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的话,那恐怕也就是因为他的王安石变法了吧。究竟王安石变法是怎样引发靖康之耻的呢?
纵观整个宋朝历史,再也找不到比王安石更加悲情的人物了。为国家变法改革,国家强大了,却落了个千夫所指,死后国家衰败,却被人从历史的河沙中淘出来,再行鞭尸侮辱之事。
靖康之耻后,大宋蜗居江南,每日依靠送钱送粮买太平,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纷纷大骂王安石误国,称:“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这里说的罪,说的就是王安石变法,不管怎么说,我们先看完王安石变法的所作所为,再下结论。
当时的北宋隔几年就有一次天灾,百姓举步维艰,饥肠辘辘,宫里的皇帝整日焚香祈福,求上天收回神罚,满朝的贵人高谈阔论,只得把饥民招来当兵,对于财政亏空巨大的宋朝来说,不过饮鸩止渴尔。相比之下,王安石不同,王安石是读书人“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不信鬼神,高谈阔论也不是他的风格,所以王安石选择实干兴邦。
王安石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大修水利,既然天道不仁,那就以人道兴之。王安石化身基建狂魔,在变法前七年,疯狂修建一万处水利设施,灌溉了三十八万顷良田。把河南山西陕西的盐碱地,通过大量的水流冲击,将荒凉之地改造成了良田,为富国强兵打下了基础。
当时的北宋已经没有钱了,修水利的这些钱是王安石强制要求,有钱人就要多出钱,这样才修建起来的。那个砸缸的司马光,躺在王安石的辛苦功绩上,却还在大骂王安石“祸国殃民”读书人之脸皮,抛到了九霄云外。
接着就是募役法,王安石靠着这条政策,将地主阶级的财富稀释,分摊到老百姓头上,如此民生蒸蒸日上。这个时候那个砸缸的司马光又跳出来了,上来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帽子扣下来。
王安石在世时司马光不敢轻举妄动,但是王安石一死,马上跳了出来带头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募役法也因此废除,不过在实行的这段时间里,百姓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王安石死后人人皆言其误国,旧党更是大放厥词,尤其那个司马光,称王安石:“名为利国,是为害国。”然后就被打脸了,三司大臣毕忠游给出了实锤证据,将国库数据算的明明白白。
仁宗在位的几十年里,国库年年亏损,王安石一变法,每年国库能结余一半以上,变法几十年,存下了数千万的钱粮,正是这笔钱粮,让宋朝有了改革军队的资本,也正是这批改革之后的铁军,在靖康之耻后保住了半壁江山,让宋朝的士大夫们,能在秦淮河畔歌舞升平。
王安石死后,旧党接手管理,短短六年,王安石的变法的家底被败了个干干净净,大宋依旧是“弱宋”毫无尊严的“弱宋。”在这种情况下,那个砸缸的司马光正事儿不干,倒是把王安石死后追封的王爵贬了,把旧党的锅甩了个一干二净。
在北宋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靖康之耻始终是一个抹不去的伤痛。在合盟攻辽时,北宋腐朽贫弱的本质被金朝看穿。1123年,前辽朝将领、平州留守张觉以平州投降金朝,后认为向北宋投降才是上策,因此叛金入宋。
张觉被完颜宗望的军队袭击,不得已逃入北宋燕山府。在金朝的强烈要求下,燕山府宣抚使王安中不得已杀了张觉。
张觉的叛变给了金朝攻宋的借口,金朝在1125年和1126年两次攻宋,在东京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又把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皇室人员押送到金。北宋城内被洗劫一空,生灵涂炭,其景象十分惨烈。
有一种说法是:“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是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失败,还给北宋留下来了一大堆祸患,譬如青苗法和募役法,依然给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不可否认的是,王安石变法的确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只是把“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这个锅完全扣给王安石,还是不够妥当的。变法自1069年开始,距离靖康之变发生还有好几十年的时间。
北宋的弊病积累已久,正是因为积弊久了,王安石等人才动了变法的念头。这次变法有效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强化了军队,建立起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当然留下的毛病也不少。
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扰民的程度,也改变了北宋的政治状态,让北宋在短暂的美好局面过后,仍然无可避免地滑向堕落。也许王安石确实应该对北宋的沦落负一定的责任,但不应该把主要责任全部推给他。
一个人是改变不了整个历史的走向的,必定还有许多人和事在共同左右着历史的发展。
不知道你怎么看?
这首《老人行》读过的朋友可能不多,是王安石一首比较冷门的作品。该诗内容探讨了一些人性方面的问题,字面意思比较容易懂,但其中隐藏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宋朝的靖康之耻和明朝的土木堡之变,真的是对于他们各自朝代来说,都是非常大的耻辱,甚至是对当时朝代影响颇深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靖康之耻,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可是宋朝那段时间最黑暗的时期。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皇室,全都逃脱
大家也知道靖康之耻是真的非常的耻辱了,不仅仅是人死了很多,主要还是被侮辱,没有了人格,但是很多人也说了,后来的南宋是有报复这个金国
说到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大家都知道,这个变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同为诗人的苏轼,为什么会反对王安石变法呢?王安石变法在推进的过
说到这个青苗法,相信很多人都直到,这个就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措施之一。当时这个青苗法主要就是但针对当时的一些现状所推行的。但是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正史中,关于北宋的灭亡有很多说法,其中就有关于王安石的评价,而且还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这是怎么回事
说到这个王安石变法也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其实王安石也还是想着让宋朝好,但是最后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王安石变法还是失败了,那么很多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王安石,其实王安石真的不仅仅只有变法,他还会写诗词,而且也都非常的厉害,今天小编在本文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分
说到王安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王安石变法吧,其实王安石不仅仅会变法,还会写诗词,诗词造诣也非常的高,在当时也当然是数一数二的
靖康之变对于宋朝来说,是一段最为耻辱的历史。不仅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被俘,还有很多皇室成员、妃子、大臣等三千余人被押至金国
说到北宋的靖康之变,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了,就是因为这个事情,金超直接攻下北宋的京都东京,直接导致北宋灭亡!这个事情在历史上的意
说到这个王安石变法,就是由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这一次的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继商鞅变
我们曾经接触到的王安石,一开始是一个诗人,后来他是一个政治家,宰相,现在看来这两个身份似乎就是两个不同的人,但是在古代,做官的都是经
说到王安石,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期间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都是他的诗歌,认为他也是一位诗人,但其实不止于此,王安石还是北宋时期一位政治
王安石,不仅仅是一位在文学上有非常高深造诣的文人,他的身份更是一位政治家。即便你没有听说过或者背过他的诗词,但是一定知道“王安
说起王安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在我们9年义务教育的时光里,可是学了不少他的诗歌呢。王安石不仅仅只是一个著名的诗人,而且他还是宋
一说到杨家将,很多人对他们应该也都是非常熟悉了,民间一直都流传着很多有关杨家将的故事,而杨家将的形象还有各种人物设定,也都有很多
王安石,不只是语文课本上的一个诗人,也是历史课本上的一位改革家。王安石在世人的眼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看法
王安石和司马光原本是好友,两人关系颇为密切。但王安石为了改革,打算推行新法,此举遭到了司马光的反对。司马光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列
在古代历史上,汉民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中,也有过不少衰败的事件,而其中的靖康之耻更是令人痛心,金兵攻破北宋都城,将皇帝连同后宫、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