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是朱棣次子,曾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诸多战功,也是朱棣最欣赏的儿子。相比之下长子朱高炽身圆体胖,朱棣都觉得大儿子不像他。不过朱棣并没有废长立幼,还是让朱高炽继位,这番决定已经让朱高煦非常不满了,等皇位再传到朱瞻基手上时,朱高煦决定起兵造反,效仿父亲朱棣当年的举动。但朱高煦功力明显不够,最后被朱瞻基击败,一家人的性命都赔了进去。
造反必须有强大的心理需求支撑。这个心理需求就是理。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要,也就是人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臣民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都得不到满足,乱之将至。像元代的朱元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父母、亲人辛苦劳作却活活饿死,自己不得不沦为乞讨者。天地之大,普天之下,哪里有活路?不造反,饿死。造反,还有可能生!对,向死而生!
朱棣呢,这个基本需要是很满足了。作为皇家成员,吃的喝的玩的应有尽有。作为藩王,还有自己的地盘,当个土皇帝还是蛮惬意的。毕竟历朝历代和祖制都遵循着皇位立长不立幼,这是符合人的基本认知的。朱棣不是长子,虽然跟随父亲朱元璋出生入死打下江山,那也只能算尽到了本分和能力。皇位理所当然是长兄的。长兄走了,可他还有儿子,皇位自然是他儿子的。朱棣在没有“靖难”之前,虽说有些越礼的行为,但对待皇位的态度基本上认可的。
人的第二层需要是安全的需要。当安全感缺失时,人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侄子皇帝一上台就急于削藩,制造恐怖气氛,让藩王们的安全感顿失。朱棣眼看着兄弟们一个个被杀被废,自感命不保矣,被逼无奈,造反!不造反就只能等死啊!
朱高煦呢,如果父亲不造反,不当皇帝,他这辈子顶多就算个纨绔子弟。除了饱食终日,于国家与民族可能无半点贡献了。父亲命运的改变直接影响了他的命运。父亲把自己推上了皇位,作为儿子,他第一次离皇位是那么的近。熠熠闪耀的皇位似乎也在召唤着他。但他发现,作为次子,皇位离他似乎又是那么遥远。造反?他没有理由!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得在符合法律法规和人伦道德的准则下完成啊!可他还是跟自己找了很多理由。第一,皇帝应该有皇帝的样子吧?兄长他不但颜值不够,而且又胖又跛,有损国家形象。第二,我在“靖难”中出生入死,几次帮父亲脱困,如果没有我,哪有这个皇位?第三,兄长,你一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样子,治国安邦,你行吗?第四,父亲早已倾心于我:“勉之,世子多疾!”第五,我和父亲太相似了,我们一样英明神武,我们一样不是长子,既然父亲可以当皇帝,我为什么不可?只要你肯找,理由总是有的。
心里的贪婪种子一旦播下,就会一点点萌芽,生长,最后枝繁叶茂。
有利就是胜利的原则。毛主席曾说: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决不可进行无计划、无准备、无把握的斗争。
朱高煦为了皇位斗过两人。
第一次与兄长斗。应该算是一场有计划、有准备、有把握的斗争。除了祖制的约束外,朱高煦无论在颜值、资历、能力等各方面都胜兄长十分。立朱高炽为太子?连朱棣心里都难过这个坎。想要越过祖制,更难!但办法总是有的。朱高煦联络了一帮人向太子之位发起进攻。朱高炽的太子地位被朱高煦整得摇摇欲坠。就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朱高煦掉链子了。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朱高煦的性格铸就了他失败的命运。朱高煦好武不好学,个人综合素质不强,当个将军冲锋陷阵还可以,当政治家运筹帷幄就不行了。他为人粗鲁,举止轻浮。当朱棣打压太子时,他以为稳操胜券,就大造政治舆论,常常以李世民自比。其实他不知道,此时他的对手不止一个!除了老实忠厚的太子,还有一个,就是当今皇帝,造反专家朱棣。老子没死,儿子心心念念想当皇帝,这不是赤裸裸的威胁吗?在朱高煦的各种死作之后,朱棣彻底放弃他了。
第二次跟侄子斗。朱高炽病逝,朱瞻基上位后,朱高煦的夺位欲火又一次熊熊燃烧起来了。他决定造反,真真切切地造反,和父亲一样,拿起枪杆子武装夺权。任何斗争都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他明显低估了对手,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这一次可以说是一场有计划、有准备、无把握的斗争。因为他的计划、准备、把握都是建立在错误的认知上。
他把朱瞻基等同于朱允炆。朱允炆自幼在温室里长大,满怀理想主义,可以说是书生意气,不谙政治和军事。朱瞻基,跟随皇祖父朱棣学习、打仗,深得祖父真传,文韬武略,英明神武。这两个人实在是无法相提并论。
他把张辅等同于李景隆。李景隆是朱棣的好朋友,军事上是个草包,为了友谊可以出卖国家,关键时候给朱棣做了内应。张辅是朱高煦的好朋友,显然他识时务,有正气,关键时候宁可出卖友谊,也要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两个人气节不同。
他把夏原吉等同于黄子澄。他和父亲一样为自己的造反想出了“靖难”的理由。清君侧,铲奸臣。朱棣要铲除的是黄子澄等。朱高煦要铲除的是夏原吉等。他们这些当朝重臣,自然是平乱的主力。黄子澄,饱读诗书,擅长纸上谈兵,是一位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的菜鸟。
夏原吉,从朱元璋时期一路走来,走过了五朝,协助朱棣治理过战乱后的国家,辅佐仁宣开创了“仁宣之治”,是一名真正的职场老手。菜鸟和老手出手便分高下。
他把自己等同于其父朱棣。朱棣造反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毕竟侄子皇帝在对他步步紧逼,真如他自己所说“靖难”是迫不得已,是要求生啊!朱高煦呢,兄长和侄子一直对他采取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可他仍心生执念,一味要夺皇位。
在道义上,朱高煦就是众叛亲离。朱棣既是优秀的军事家又是杰出的政治家。造反之前他还是慎重掂量了自己的分量的。他过去常年征战,懂得军事即政治,政治即军事,因此他治军严明,俘获了不少人心。他身上还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即使几次面临失败的危险,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直到成功。
朱高煦虽然经历过炮火的洗礼,但是不具备勇往向前的坚毅品质,更不具备政治智慧。一出手,就只知道蛮干,给对手亮出兵马军器,亮出自己的底牌。真不如他的侄子朱瞻基,一面喊打,一面喊拉,从军事和政治两方面摧毁对方的军心。
朱高煦的造反之路只能算作一出闹剧。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郑和下西洋这个事情对于明朝,以及中国历史上都是有非常重大意义的。更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一大壮举啊!不得不说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朱棣和朱允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朱棣是把朱允炆给推翻了的,躲去了他的地位,话说很多人对朱棣是怎么对待朱允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朱棣的事情,很多人也都朱棣这个人也不简单,话说啊,话说他后来把黄子澄的女儿以非常恐怖的手段处理了,那么到底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可以说是非常的震惊了,毕竟朱元璋可是一位农民起义的出身。不过朱元璋退位的时候
有人会问,唐朝时期李世民造了他老爹李渊的反,为何明朝的朱棣就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其实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简单,那就是朱元璋可比李
说到这个解缙,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朱元璋的半个义子,朱元璋还是皇帝的时候,解缙和他关系还是非常好。后来朱棣上位后,一度非常重用解缙
大家应该都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朱棣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棣是被封为燕王,帮助明朝守家卫国。只不过让朱棣没想到
解缙是明朝初期重臣,他在永乐年间官至内阁首辅,但因性格问题,屡遭诬陷,最终结局悲惨。解缙性格刚烈,不畏权贵,其实他明明可以放下一些偏
朱元璋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朱棣竟然有胆量造反,他直接是将皇帝朱允炆赶下台,自己坐上了皇位。虽然后人对于朱棣的评价也不错,但他做出这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朱棣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朱棣的其他事情不说,这个朱棣的生母到是非常的让人纠结,为什么,因为争议很大,完全不知道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朱标和朱棣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其实这些问题也还是比较好理解和好分析的,稍微的对比下就知道了,话说下面给大家从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朱棣传位这个事情,很多人肯定都很诧异。朱棣这么辛苦夺来的皇位,最后竟然让一个又胖又残疾的儿子朱高炽来继
根据目前历史文献的一些记载,并没发现朱瞻基的去世有着什么阴谋的迹象,也不像是被人所害或是非正常死亡,也许就是突发疾病去世的的。
吕良伟版朱棣电视剧的名字叫《英雄诀》。《英雄诀》是浙江长城影视荣誉出品的古装电视剧,由陈家霖导演,宁静、张睿、吕良伟主演的电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朱允炆和朱棣,最后朱棣还是把权力夺了回来。但是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的手里也是有很多兵权的。为什么最
说到朱高熙这个人,他是朱元璋的孙子,也是朱棣三个儿子里面最疼爱的一位。朱高熙在靖难之役中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救了朱棣很多次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马皇后的事情,都知道朱重八最怕马皇后了,哈哈,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假如这个马皇后还活着,朱棣是否敢真的造反呢
最近很多人在说了,其实这个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也还是不错的啊,又不是什么昏君,为什么这个朱棣还是要反呢?这个问题吧其实也还是比较有
最近小编又看到了一个偏向于阴谋论的问题,那就是朱棣为何一直要坚持北伐,而且前后经历过5次,3次亲征,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朱棣非常的喜欢北征,其实也不是说他喜欢,就是他比较想证明自己,所以很多人问了,既然这么喜欢北征,那么他最远打到了什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朱棣北征的情况,很多人并不了解,很多人也都想问到底是什么情况?其实就是朱棣征战这个蒙古的情况了,那
说到历史上关于迁都的问题,大家应该都知道,都城的意义就在于一个国家的中心城市所以对于权力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也可以说是核心。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朱棣的事情,很多人在说这个朱棣四征漠北的情况,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呢?其实也还是比较简单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古代迁都这个事情,那可是相当大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毕竟迁都这种事情劳命伤财,不管是对老百姓
最近很多人就比较好奇,假如这个这个靖难之役当时朱棣失败了会怎么样,不是说了嘛,明朝过二世就已经算亡了,所以假如这个靖难之役失败之
最近很多人说这个朱棣反这个朱标的事情,很多人比较好奇,这个朱棣到底敢不敢反这个朱标,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是值得我们讨论
话说在这个明朝朱棣是有5次亲征漠北的,那么这5次亲征漠北的结果是什么呢?是赢了还是输了,又对后来的明朝局势有什么影响呢?其实问题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朱元璋的事情,很多人也还是说了,这个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其实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但是感觉这个朱元璋就是不喜欢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朱棣起兵叫靖难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为什么要叫靖难,靖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也是非常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朱棣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朱棣还是非常厉害的,朱标死后朱棣就上位了,但是很多人非常的好奇这个朱棣是怎
说好听点,朱棣是通过“清君侧”登上皇位,说的不好听,朱棣就是篡位。那朱棣自然也知道,自己想要坐稳皇位,就必须给自己找一个合理化的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妙锦拒绝朱棣的求爱,可以说是非常的震惊了。毕竟朱棣可是皇后,但是为什么朱棣那么喜欢徐妙锦呢?徐妙锦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朱瞻基把朱高煦烤死的问题,那么很多人比较好奇,真的有人把别人烤死了吗?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也都还是知道
说到朱元璋继承人这个事情,很多人肯定都知道,虽然最后是传位给了朱允炆,但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朱棣的能力非常强,但是没想到的是,朱元璋
说到朱允炆和朱棣,大家应该都知道,朱允炆和朱棣两个人是兄弟,但是朱允炆在当皇帝的时候,一直都是比较软弱的,直至最后朱棣直接将其推翻
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这场远航活动意义深远。在政治方面拓展了朝贡体系,经济方面让海外贸易更加丰富,还有文化上的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朱棣发动的这个靖难之役,就是为了造反自己称帝,最后也是成功了,但是在朱棣造反的过程中,为什么其他的一些藩王
建文帝朱允炆是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朱文奎在靖难之役中同样下落不明,和朱允炆一样。有传闻称朱文奎是死于宫中的一场大火,但没有实质
说到明朝朱元璋的继承人,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本来是立了朱标为太子,毕竟是长子。但是没想到的是,朱标竟然英年早逝!所以就传位给了朱标的
大家如果看了电视剧《大明风华》那么其实很多小细节还是值得我们去回味的,就拿这个朱棣死了之后的事情来说,当时反正是说的朱棣死了
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第17子,靖难之役期间,朱棣挟持了朱权,他被迫参与靖难。而朱棣曾答应朱权,得天下后,一定不会少了他的那份,然而等朱棣成
说到当时明成祖朱棣拍人去下西洋,但是最后选择了郑和来率领队伍,很多人都在想,为什么当时朱棣可以选择别人,而不是郑和。朱棣选择郑和
在靖难之役之前,朱棣的军队不是很多,于是就想到了宁王朱权利。为了让朱权加入造反的阵营,于是朱棣起兵的时候,曾答应和宁王朱权平分天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朱棣和朱高炽,两个人虽然是父子关系,但是朱棣其实并不怎么喜欢朱高炽,朱高炽作为朱棣的长子,但是并没有立他为
公元1402年6月,以靖难为名,燕王朱棣率领着燕军大举南下,兵临南京城下。之前先后有率领百万南军北伐燕王的南军统帅李景隆主动打开了
说到朱瞻基,大家都知道,他作为明朝的皇帝,很多人可能对他别的不够了解,但是他的外号“蟋蟀皇帝”可是非常熟悉啊,毕竟他的这个标签确实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朱棣的事情,因为朱棣的庙号好像神秘的被改过了,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朱棣的庙号本来是叫太祖的,但是不知
说到明朝开国的时候,朱元璋是将京都建立在南京的。一般情况喜爱,开国皇帝建立京都在哪个地方,后面的皇帝都会在同一个地方。但是明朝
蓝玉是被朱元璋所杀,不过朱棣在背后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传闻,蓝玉早就看出朱棣有造反的迹象,他从蒙古回朝后,曾提醒太子朱标,称朱棣
孙若微救朱棣是电视剧《大明风华》第9集。郑和归国,朱棣设宴多国使臣。孙若微被太孙朱瞻基带进太子府,朱棣在宴席上见一见这一太孙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他在原本内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使得内阁和宦官的行政权更加突出。此后,朱瞻基又采取票拟制度,由大学士
说到方孝孺,他可是从小就被称之为神通。在朱元璋称帝的时候,方孝孺和朱元璋之间还发生过冲突,但是朱元璋认为他是人才,所以没杀他,将其
说到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大家肯定都比较熟悉,毕竟他在明朝还是比较出名的,但是关于他的身世,大家只知道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明朝的时候,朱棣当时因为一位朝鲜的宠妃直接虐杀了后宫2800名宫女,这个事情在网上野史引起很大的争议,不过这
我的名字叫朱棣,明朝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我爹一生中有26个儿子,主标是老大,朱樉老二,朱棡都老三,不过是个短命鬼,分别在1392年、1395
说到明成祖朱棣,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他继承了朱元璋的大部分特点,包括一些生性多疑以及残忍暴力!毕竟这种事情发生真的是有点惨不忍
说到明朝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作为开国皇帝确实是很狠心。在皇位方面,当时太子朱标死了,就需要找下一个继承人,当时的情况非常明朗,燕王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明明知道胡善祥为了得宠不惜接种生子,却还是在胡善祥认错后继续宠幸她,原因是他刚刚登基,地位还不稳,不能因此事
李世民和朱棣有一些相似之处,他们能成为皇帝都是靠谋反,通过战胜自家人来夺取皇位。这件事也成为他们一生中最大的黑点,但后人对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