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除夕
外文名称:Chinese New Year's Eve
时间: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
别名:年三十,年夜
除夕节日的起源
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的来历(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村外来了个半大的孩子,只见这孩子长得浓眉大眼,漂亮可人。这小孩子来到村东头见着一位老婆婆问起大家为何惊慌。老婆婆无奈告诉孩子夕又来做乱,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年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夕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年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为此,大家纷纷都去拜会年,也就是现在的“拜年”(拜年的由来),把年的图帖在门口或窗前,叫年画(年画上的那个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来)。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除夕的习俗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年夜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祭祖
据民俗专家、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介绍,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流传尧舜时期,湖南省九嶷山上面有9条恶龙,住在九座山洞里,常常到湘江来嬉水玩耍,导致山洪猛涨,农作物被冲倒,房子被冲垮,普通百姓叫苦不
路飞没有第二个恶魔果实。由于吃了第二个恶魔果实的人都会死。路飞的果实是橡胶果实。蒙奇·D·路飞,日本动漫《航海王》以及衍生
平安夜被称作圣诞夜,即圣诞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份基督教会中是圣诞节日的一部分。传统上不少基督徒会在平安夜参加子夜弥撒或聚会
俄罗斯民族有两家表亲邻近,堂兄妹童年时代陪伴成长。套娃是在18世纪初从日本国传到俄罗斯的,距今近三百年的历史,通过俄罗斯人的不断
1950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于北京举办首次全国少儿工作干部会议。会议颁发了中国少儿队的队旗、队歌、队员标示、队礼
度母的寓意和象征是:善良、幸福、吉祥、生活美满。度母乃由阿弥陀佛之右手放光化现,在西藏益西措嘉佛母等也是度母的化身,对众生的利
红领巾来源于苏联时期的东正教。1、东正教少年儿童在礼拜天都需要穿戴红领巾上主日课;2、但那时候的红领巾仅仅只是做为1种鉴别象
是中国导演冯小刚的一个外号。冯小刚是我们国家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其电影导演了非常多的经典的电影,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比如甲
红领巾是三角形的形状。1、红领巾:队旗的一处。实际上红领巾的独具特色源于俄国的东正教;2、红领巾的发源当初,杰出的列宁领导干部人
据传,朱元璋儿时家中非常穷,便给一家富翁放牛。某一天放牛回归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富翁恼羞成怒,便把他关入一间
鸿钧道人也叫鸿钧老祖,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称之为鸿钧道人,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在小说中,鸿钧道人为众仙之祖,也
红领巾代表革命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血染成的,是中国少年先锋队成员佩带的标示。每一个成员都应当配戴它和爱护它,为它增多新的
星期五和数字13中,星期五和数字13都意味着坏运气。如果两天的日期重叠,那将是非常糟糕的一天。只要1月13日又是星期五,这个日期就叫
现在很多人可能已经记不起叶子楣和徐锦江了,想当初他们可是风靡一时的香港艳星,他们拍过好多三级片,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有些高
许多恐怖片全部都是有故事原形,就像《招魂》那样著名的惊悚电影也是相同,电影中的主人公安娜贝尔娃娃也是真正存有的,现阶段就被珍藏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因此是三角形,意味着着改革的获胜。红领巾不仅意味着红旗一角、英烈的鲜血,它也是1个时期的代表,意味着着少年先
冬至节气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由汉朝开始的。流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节气1天吃过樊哙煮的羊肉,感觉气味特别美味,赞叹不已。冬至吃狗肉
传说荔湾广场由于挖了8个棺材出来的原因,如今每一年那一个商务大厦都要死八个人,据说是八个厉鬼要找替死鬼。传闻是当时在打地基的
全球第1个由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干部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俄罗斯莫斯科诞生了。始建的少先队,并没有独特的标志。那时候的挨饿、艰难
全球第1个由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干部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俄罗斯莫斯科诞生了。始建的少先队,并没有独特的标志。那时候的挨饿、艰难
1、王月馨老婆吴雅婷的来历:王月馨和吴雅婷离婚是不是预兆?细心的网友发现,王立新和吴雅婷的离婚埋下了伏笔。通过吴雅婷的另一个经
九头狮子的真实来历是太乙救苦天尊阁下的座驾。只是因为看管它的狮奴偷食了1瓶轮回琼液,酒醉后被它挣掉了锁链逃到下界。下凡后变
《无心法师》无心通过自然之气形成了灵智的法体,被称作傀,而傀的血,通过自然之气的净化,则每一滴全是最精纯的血,而这样的血,被称作魂血
电视剧《云南虫谷》是根据《鬼吹灯之云南虫谷》这部小说改编的,在已经播出的剧情当中并没有原著中的大蛇这一
说起也门这个国家,他们的婚姻习俗是非常有趣的,有着浓郁的文化特色,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社交场合。在也门的婚姻习俗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
说到钱塘江很多人都应该知道这个钱塘江就是去看涨潮的,也就这么简单了,但是最近听说了关于钱塘江“鬼王潮”的说法,那么这个钱塘江鬼
在我国的神话传说当中,牛是一种充满着神韵的生物。就拿我们熟知的《西游记》来说吧,在里面有描述多种与牛有关的妖精或是神兽。就比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元朝皇帝的孛儿只斤姓氏的来历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问这个孛儿只斤姓氏的祖先到底是谁呢?很多人说只姓,那么真的是这
《温暖的味道》细春是最一开始是护工妹。但她身份没那么简单。《温暖的味道》是通过导演李云亮进行拍摄制作实现的,由演员靳东、李
《蜡笔小新》的真正由来是日本有个叫小新的男孩子,五岁那一年因为守护亲妹妹,不小心出车祸夭亡,他的母亲伤心过度精神错乱进了医院。
二响环对于张启山和尹新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物品。当年张启山把二响环送给尹新月,其实也是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此后在张家古楼,尹新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新生儿抓周的事情,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新生儿抓周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了,那么这个抓周一般在孩子多大的时候进行呢?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九州”的这个称呼,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当时九州也就是代表的“中国”。那么这个“九州”的来历是什么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人死了之后好像脸上都会盖一个白布,那么这一看就是这个丧葬习俗了,那么这个习俗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又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杨玉环的事情,很多人对杨玉环的第一次比较感兴趣,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杨玉环的第一次到底有没有给寿王李瑁,这个
覆水的出现给整个局势都增添了很多不确定性,而且他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替陈吉复仇,他明显是有更大的野心。太子在覆水的指引下,已经距离
若邪绫是小说《天官赐福》的主人公谢怜的武器。本来为谢怜用于遮面的白绫,在谢怜的父王与母后用其上吊自杀过后吸附了浓厚的怨念和
黄风怪本来是灵山下得道成仙的黄毛貂鼠,由于偷食琉璃盏内的清油,怕被金刚抓捕,便跑到黄风岭占山为王。他吹动黄风来,悟空也很难抵抗。
说到相亲,从古至今都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一直到现在相亲这个事情还是非常普遍的。那么在古代的时候,相亲是个什么体验呢?古人相
沙僧,原本是天宫上面的一个卷帘大将,由于在蟠桃会上弄碎了琉璃盏,惹恼了玉帝,贬谪入凡间,在流沙湖畔当妖精,受万剑穿心之苦。变成唐僧弟
宝莲灯这一个宝贝是女娲娘娘赐予三圣母的。原本是泰山圣母的宝物,作为照明灯具、祛除邪媚的用处,后在清朝末年新中国成立初成形的民
仓颉造字的故事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例如《淮南子·本经训》、《荀子》、《吕氏春秋》等。文中有描述这样一个场景,仓颉在造字的时
说到过年除夕时间可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一个习俗,那就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在外打工的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亲戚朋友坐在一起吃团
奎刚是穹高在修炼环节中的痛楚和怨恨,所幻化成的单独个体。奎刚和玉帝曾是一人,3万3000劫前大神奎刚受天帝少昊的命令去南方传道,可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虎豹嬉春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玩意就是古代的一种刑罚,那么又具体是什么刑罚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值得一探究竟了
二郎神第三只眼的由来是来自于古蜀王蚕丛。它是古蜀人文创造的结论。第三只眼产生的前提是古蜀崇目的信奉。三只眼并不干扰二郎神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谷雨的节气,很多朋友肯定都不是很喜欢,因为这就意味着这段时间会有明显的雨水增加!而且也是象征着春季
就在今天,是中国农历三月三传统节日,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今天到底是个什么节日,只是知道有一个三月三,就好比二月二龙抬头是一样的。那
猪八戒上辈子为掌管天河8万水兵的天蓬元帅,因戏弄霓裳仙子而且引得纠察灵官以后,又拱倒斗牛宫贬下人世间,却投错了胎,成为了猪的样子,
如果穿越回去,你对着秦始皇竖中指会怎样?那结局很可能是秦始皇要重赏你。如今我们都知道,书中是一个有着极其侮辱性的动作,充满着鄙
说到这个广西的三月三也还是非常给力,非常有特色的,因为在整个广西地区,这个三月三非常的重要,而且还会放假,那么很多人也都在说了这个
红得发紫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在很多场合都能听到。不过令人好奇的是,红得发紫这四个字的含义和它字面上的意思完全不同,所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
万圣节的由来和习俗_什么是万圣节_万圣节的来历_万圣节是什么意思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对他们来讲也
寒衣节?这对很多人来讲是一个很陌生的节日,殊不知它可是中国的四大鬼节之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寒衣节的一些事
立冬,我国有“迎冬”“补冬”习俗。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皇帝有出郊迎冬的仪式,并赐群臣冬衣,抚恤孤寡。立冬
光棍节来了,你还单身吗?光棍节爆红于校园,每年的光棍节已经成为不少年轻男女的表白日,那么你知道光棍节是怎么来的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到
下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