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这首词是辛弃疾35岁时所作,当时他正在江西赣州市担任提点刑狱。因好友陈季陵罢职,所以为他赋词一首,以表安慰和激励之情。此词描写的内容比较多,感情十分丰富,非常具有辛弃疾本人的特色。那有关《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的原文还有赏析,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这首《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是辛弃疾赠给赣州太守陈天麟的。陈天麟曾在饶州、襄阳、赣州任职,并曾经协助辛弃疾镇压过茶商军。至于陈天麟为什么被免官罢职,史料上并没有记载。
陈天麟临行前,辛弃疾设宴为他送行,在宴席上,辛弃疾作了这首词来安慰老朋友,激励他要振作起来,不要老去想那些烦心事。
暮色苍茫,风平浪静,一叶孤舟有气无力地停在江边。这些景物的描写,给送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颜色,烘托出一派离别的气氛。
还记得我们在一起游山玩水,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这里用“眉来眼去”来描写景物,把无生命的山水,写成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物,真是奇妙至极,生动至极。
你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心中茫然,神情颓废。佳人也离你而去,让你痛苦不堪,即使是佳人回来了,也是和楚襄王梦高唐、赋行云一样,不过是梦幻而已,并非现实。
词的上半部分主要是写送别的场面,而词的下半部分则主要是劝勉和激励。
不要为那些小事而烦恼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恨也没有用,想也没有用,让它过去就算了。佳人虽然离你远去,但楚天还是有情的,你看那暮色的天空,白云朵朵,让人看了非常舒适和惬意。人生在世,得意的时候少,失意的时候多,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你不要愁的头发都苍白了。我笑你太多情了,连身上穿的青衫都被泪水湿透了。在这里,表面上是笑陈天麟太多情,实际上是激励陈天麟振作起来,可见辛弃疾的用心良苦。
这首词感情真挚,写景尤为突出,不论是哪一类景物,都能写得形象鲜明,情含景中。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又使用了抒情的手法,有时甚至用议论来代替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说到辛弃疾,大家应该都有看过他的诗词吧?不得不说,他的诗词确实是遍布各地。作为南宋的将领和词人,他和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更是
说到辛弃疾,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诗人可以说是非常的出名,虽然他生活在一个战乱的时代,但是完全不影响他作诗的能力,尤其是两首《
投笔从戎这个成语各位应该并不陌生,但了解投笔从戎背后故事的朋友可能就不多了。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该成语究竟讲述的是
说到辛弃疾,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上学的时候学习了很多关于他的诗词,他的诗词可是非常出名的,而且寓意很深。但是对于辛弃疾到
你所熟悉的辛弃疾是什么样的?或许他的名字前面会被冠上“词人”的称呼,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了解到的,是一个一心想要收复山河的文人。
辛弃疾大家应该都很了解了,是我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词人。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他就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其实真实历史上的辛弃疾是一
辛弃疾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即便不熟悉,也总是略知一二。他是南宋时期的一名词人,但是光说是词人也不完整,他是爱国词人,但同
提到辛弃疾,很多人或许会回想起曾经在课本上读到过的他的诗词,其中的确是豪气冲天,让人心生壮志。其实他的很多诗也都是在他出征的途
今年语文考高,有一道古诗词题目引起了一些讨论。题目是一首辛弃疾写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其中诗词里的“绣衣”给出的解释是
辛弃疾,很多人都认为,辛弃疾这个名字,背后其实就和历史上很多的文人一样,是一个怀着报国之心的词人,但其实,真正的辛弃疾,写词应该只算是
最近有人读到了辛弃疾的一首词,那就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句话如果单独的拿出来理解的话,那就是在一个叫佛狸的祠堂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我们在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辛弃疾的词。辛弃疾有着“词中之龙”之称,他和苏轼并称“苏辛”,被无数文人列为楷模
诗意栖居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谁又不希望能够过上高端的游居生活呢。但在古代,可能对一些文人来说诗意栖居是一种痛苦,例如南
陆游和辛弃疾都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两位也都心心相惜。陆游曾替辛弃疾感到不值,还在一首诗中称辛弃疾被大材小用。其实纵观辛弃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