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千里走单骑只为回到刘备身边。当时关羽和刘备走散,导致关羽被俘,不过曹操爱才一心想招纳关羽,但关羽始终没有动心,时刻都想着如何能早日找到大哥刘备。只能说曹操待关羽不一般,并没有因此就对关羽赶尽杀绝,反倒是难得的网开一面将关羽放走。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誓同生死”,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发生在关羽离开曹操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张辽和曹操。原文如下:
关公入内告知二嫂,随即至相府,拜辞曹操。操知来意,乃悬回避牌于门。关公怏怏而回,命旧日跟随人役,收拾车马,早晚伺候;分付宅中,所有原赐之物,尽皆留下,分毫不可带去。次日再往相府辞谢,门首又挂回避牌。关公一连去了数次,皆不得见。乃往张辽家相探,欲言其事。辽亦托疾不出。关公思曰:“此曹丞相不容我去之意。我去志已决,岂可复留!”即写书一封,辞谢曹操。
书略曰:“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写毕封固,差人去相府投递;一面将累次所受金银,一一封置库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请二夫人上车。关公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跟随人役,护送车仗,径出北门。门吏挡之。关公怒目横刀,大喝一声,门吏皆退避。关公既出门,谓从者曰:“汝等护送车仗先行,但有追赶者,吾自当之,勿得惊动二位夫人。”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后,终于得知兄长刘备的下落,便向曹操辞行。曹操知道关羽的来意,避而不见。关羽只得前往张辽家中,但张辽亦称病不出。无奈之下,关羽派人给曹操送去自己的一封亲笔信,说明自己离去的原因。此后,关羽带着两位夫人离开了许昌,后来便有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誓同生死”,意为发誓同生共死。形容关系密切,不能拆散。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关羽离开许昌重返刘备身边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据《三国志·关羽传》载:“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对于关羽的离去,曹操阵营中有部分文武建议追杀关羽,但曹操说了一句话:“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这句话令关羽非常顺利地回到了刘备身边。至于小说中出现的所谓“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并没有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出现,仅仅是小说作者为了塑造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出来的故事。
对于关羽的离开,其实曹操早就有心理准备。关羽投降曹操之后,曹操曾派与关羽私交不错的张辽去了解关羽的想法。《三国志·关羽传》介绍,当张辽问关羽是否会留在曹操阵营时,关羽非常感叹,说了这样一句话:“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关羽的这句话已经完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也体现了关羽坦荡、忠义的性格特点。
不过,关羽的这番话却令张辽陷入困境。《三国志·关羽传》注引《傅子》载:“辽欲白太祖,恐太祖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考虑再三,张辽最终还是决定将关羽的态度告诉曹操。而曹操的态度令张辽非常意外。曹操说:“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张辽回答:“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这番对话不仅体现了张辽对关羽这位朋友的关心,同时也展现了曹操的坦荡胸怀。这则历史故事虽然不长,但却充分体现了关羽、张辽和曹操这三个人的性格特点。想了解关羽、张辽和曹操这人的性格特点,这个故事可谓再合适不过了。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