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曹操出兵攻打刘备,最后刘备败逃,关羽被生擒。不过曹操十分欣赏关羽,不仅没有为难关羽,更是待以厚礼,想劝说关羽转投自己麾下。不过关羽始终念及刘备,没有答应曹操,不过关羽也知道曹操对自己不错,所以在和袁绍交战时关羽主动请缨,在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得到了曹操的封赏。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何足挂齿”,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发生的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曹操和颜良。原文如下:
(曹操)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公献首级于操前。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挂齿!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官渡之战打响后,袁绍军中大将颜良率领十万兵马直扑白马,与曹军展开较量。颜良勇不可当,斩杀原吕布部将宋宪和魏续,二十回合便击败了徐晃。曹操非常忧虑,谋士程昱建议让关羽迎战颜良。在此后进行的交锋中,关羽冲入颜良军中直扑颜良。颜良猝不及防,被关羽斩于马下。当曹操向关羽道贺时,关羽表示自己的义弟张飞的武艺比自己更加高明。曹操大惊,命人将张飞的名字写在衣袍襟底。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关羽口中的“何足挂齿”, 意为不值一提。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偷身;何足置之齿牙间?”
小说中描述的关羽斩杀颜良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关羽传》载:“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不过,小说中的这段故事情节也有两处虚构的地方。
首先,宋宪和魏续并未死于颜良之手;其次,徐晃并没有二十回合便败给了颜良。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徐晃与颜良在白马有过较量,但结果与小说中截然不同。《三国志·徐晃传》载:“(徐晃)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从这段记载来看,徐晃当时与关羽一起对付颜良。关羽杀死了颜良,徐晃则击溃了颜良的手下,也打了一个胜仗。
对比了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差异,再来谈谈这段故事情节。很多读者看完这段情节后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小说的描述来看,关羽与徐晃的武艺相当。在小说第七十六回当中,徐晃曾与关羽大战了八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既然如此,为何徐晃与颜良单挑时二十回合落败,而关羽却一个回合便斩杀了颜良呢?
关于这个疑问,其实在书中暗藏了答案。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原因出现了这一段描述上:“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如何理解这段描述呢?其实很简单,后面小说作者给出了答案:“关公赤兔马快。”也就是说赤兔马太快,颜良的手下还没反应过来,关羽便冲到了颜良的面前。故此,颜良的手下也就来不及保护颜良,这就给了关羽斩杀颜良的机会。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书中提到:“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当发现有人突然手持兵器冲到自己的面前,颜良没有提刀应战,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方欲问时”,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三国演义》第七回中揭晓了答案。
在小说第七回中,袁绍与公孙瓒在界桥展开大战。袁绍将公孙瓒及赵云团团围住。此时,刘备、关羽和张飞及时赶到,击退了袁绍,救了公孙瓒和赵云的性命。从这个情节推测,颜良很可能在界桥之战时见过关羽,对关羽的外貌有一定的印象。加上此时刘备就在袁绍军中。颜良看到面前之人颇似关羽,想先问个究竟,因此才没有提刀应战。没想到关羽没有给颜良开口的机会,一刀便要了颜良的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颜良死于关羽的偷袭,并非一场堂堂正正的单挑。从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的战绩来看,如果他和关羽光明正大地单挑,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